购物车
我的足迹

王卫明副主任:一个普通村庄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一个普通村庄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 王卫民 店集村是安徽淮南市的一个普通村庄,最近五年来 ,我每年都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交了很多农民朋友。了 解店集村一年一年的变化,就像看到国家发展的一幅生动 画面。   打工收入成主要来源   农民务工收入占到64%,为农村发展积累第一桶金   店集的苏国凯是个老打工了,1986年他到江西一 家工厂打工,每天报酬是2元,住在工棚,吃的是小餐馆用 剩菜做的“素丐”饭,每份2毛钱。用他的话说,当时就跟 要饭的差不多。在相当长时期,打工收入增长缓慢,到 2000年每天只有15元。情况在近1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0年,苏国凯在宁波建筑工地打工,每天100元,老板管 吃管住,还要时不时请工人们喝酒加餐。如今,即使在村 子附近,小工每天要120元,泥工、木工每天要150—170元 。   多年来,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店集人改善生活的主 要手段,上学、就医、购买生产资料、盖房子等需要现金 的支出,基本依赖打工。2013年,店集人均纯收入10640元 ,其中64%是打工收入,种田收入只占14%。一个农民家庭 是否富裕,主要取决于在外打工的人数、工种以及时间。 农民背起行囊追赶工业化进程,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 民收入模式,也为农村的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   店集地处偏远,距离县城近一个小时车程,但在 近年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势头下,店集 也有了一家制衣厂车间。厂子只有50多台小型机器,可以 吸纳100多名劳动力,每年上缴村委会5万元租金,发放工 资200多万元。店集人骄傲地说:“过去都是出去求人打工 ,现在老板追着咱们来了!”   农民自主建新村   新模式破解资金难,村民过上城市人的现代生活   店集村有两个自然庄位于西淝河岸边,建设分散 ,占地面积大,户均有2亩宅基地。由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 逐年增多,有的举家外迁,有的在县城及集镇购房,整个 村庄显现出散乱破败的样子。   2005年10月,店集开始在淝河左大堤北侧规划建 设农民新村。新村规划占地150亩,退让老村庄低洼地 1200亩,整理后新增农田600亩,净节余土地450亩。村里 多次组织讨论,听取全体村民的意见,吸收合理建议。为 降低成本,村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建成后按每平方米 限价不超过300元,180平方米的“小别墅”5.4万元出售给 村民,这个价位是群众自己建不起来的。家庭经济条件好 的,一次性付清房款;条件中等的,可分两年付清;经济 困难的,安排他们进入施工队,用工资款冲抵房款。当时 测算,困难户夫妻俩打工,3年工资款也可购置新房。店集 新村分4批建了665套住房,还争取了上级资金800余万元 ,建设配套设施。就这样,店集新村由村里自主运作,依 靠农民的购房款和上级资金,一点一点建设起来。   今天的店集新村完全是乡村城市小区的景象:村 内道路硬化、夜晚亮化、环境美化、庭院绿化、厕所净化 。除了一家一宅的小楼,还有小广场、小公园、便民超市 、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文化站等,现在还在筹建养老 院。美中不足的是,楼房没有设计冲水厕所,只在村中加 建了几座公厕。   当然,也还有部分人家留在老村里。但是10户只 有2户有人住,这让老村显得更为冷清萧条。为什么留在老 村,大概有三种原因,一是困难户买不起,这是主要原因 ;二是有些人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