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XXX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 —— 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XXX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扩大 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要坚持走中国特色 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城镇化 不仅是城镇人口的增长,更是城镇功能的完善、城镇水平 的提升,关键在于加快城镇建设。最近,围绕如何加快城 镇建设,走出一条城镇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城乡互 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我作了些初步 的调查与思考。 一   近年来, 我们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推动 城镇的规模性扩张、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提升,着力推进 城镇建设,打造现代城镇体系,集聚了市场资源要素,支 撑了产业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村人口转移,增加了地方财 政收入,为全市又好又快、率先发展构筑了平台、注入了 动力。实践启示我们:   ——加快城镇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根本途径。城镇 建设不仅可以带动直接投资,而且能够拉动消费增长,推 动产业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加和空间的拓展,必然内生新 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增长板块。一方面,加快城镇建设 可以有效拉动消费需求。据统计,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 人均消费支出为3661元,城关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8869元,地级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599元,36个大中城 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326元,这表明城市的消费水平高 于城镇,城镇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城镇建设的加快,农 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既有利于扩大城市消费群体 ,也有利于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必将带来整体消费水平的 提高,带动最终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加快城镇建设可 以有力拉动投资需求。据有关方面研究,近年来每增加1个 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每建设1平方公 里的市政基础设施,至少形成1.5亿元城镇建设投资;全市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1.3%、居民消 费增长1.2%、投资增长1.37%。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来扩大 国内需求,不仅能够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而且能够改 单项投入为系统投入,使经济结构更加协调,经济发展更 可持续,经济增长更有后劲。   ——加快城镇建设是优化城乡结构的强大动力。城镇 是人口、产业、市场、文化、信息适度集中的农村区域中 心,城乡结构优化的难点在农村,动力在城镇。一方面 ,加快城镇建设可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以城镇建设为重 要节点来承接城市、带动乡村,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发挥 辐射扩散作用,既可以提高公共设施运营效率,提高资源 集约利用水平,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 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在人口更多地流向城镇后,政府公 共财力可以集中地对农村进行优化提升。另一方面,加快 城镇建设可以提高要素聚集能力。有什么样的载体就有什 么样的产业,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能力和 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城镇建设的推进,优化产业培育与成长的发展环境 ,搭建产业集聚与集群的承载平台,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 调整、就业结构优化、社会结构转型,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工农关系和镇村关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持续增 长、城乡共同繁荣。   ——加快城镇建设是区域系统发展的现实选择。加快 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发展空间的扩张和资源要素的流动 ,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市的带动力,增强区域发展的整 体性。一方面,城镇建设将有力促进区域系统发展。只有 加快城镇建设,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 推动城乡和区域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人口、产业、市场等 资源要素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 ,区域系统发展将辐射带动城镇建设。随着中心城区自身 结构的优化、科技进步的推动和优势产业的发展,相关产 业将向周边城镇经济腹地转移,生产要素将向周边城镇溢 出,辐射和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 合配套改革试验区,XX的区域发展,不仅是中心城区的两 型化,还是城镇农村的两型化;不仅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 变,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着眼于城市与农村这 个更大的区域空间来规划,更为合理高效地配置资源、整 合资源和转化资源。   ——加快城镇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布局。城乡 之间既有基础设施上的差距,又有公共服务上的差距;既 有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又有资源要素配置上的差距。 囿于农村来提升农业水平、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空间越来越小,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加快城 镇建设,通过城镇化来转移、减少和富裕农民,拉动、辐 射和提升农村。城镇是城市资源辐射农村的载体、农村资 源引向城市的介质。城市功能的辐射,需要以城镇为节点 ;产业人口的集聚,需要以城镇为平台;公共服务的保障 ,需要以城镇为网络。加快城镇建设,通过城市功能的完 善、城市经济的繁荣,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村第二、第三产 业的发展,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扩散、基 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 村扩展,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 二   必须看到,我们当前的城镇化还是初级的城镇化,规 划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管理不精细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 。从主城区来看,还有不少的棚户区、城中村亟待改造 ,更有广阔的农村地区需要开发;从建制镇来看,基础设 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人口吸纳能力和综合承载能 力有待提升,加快城镇建设的要求非常迫切、任务十分繁 重。   1、转变思想观念。城镇建设理念决定着未来发展走向 ,关系到城镇建设品质。一是体现在对城镇化发展规律的 把握上。城镇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而且在 这一过程中,即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60%的阶段,是加速 发展阶段。XX四县(市)目前的城镇化率都在40%左右,加 快城镇建设的空间大、后劲足。同时还应看到我们现在的 城镇化率是根据常驻人口除以辖区人口得出的,城镇规划 、建设、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城镇形象、功能、品质和承 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不适应。加快城镇建设,这 是对城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城镇化内在潜能的 充分释放。二是体现在对工业化进程本质的认识上。从一 定意义上讲,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城镇化的过程,工业化创 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两者相辅相成。一般来说,在 工业化中期以前,农业和工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 ,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城镇化则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 动力。这些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推进 而提高的。随着工业化向中后期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加快城镇建设,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 化,做到协调互促、“双轮”驱动、共同发展。三是体现 在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追求上。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指 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镇化的历史”。城镇是现 代化的先导,从经济层面上讲,城镇是先进生产力的聚集 地,主导着区域的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城镇建设是现代 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不仅是表征现代化水平的 重要标志,而且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只有通过 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才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   2、坚持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城镇的区域性、基础性和 阶段性特征,着力构筑科学的空间结构、建设框架和发展 秩序,切实发挥规划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一 是完善区划体系。城镇与农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基 本功能区域,影响和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框架、发展走向 和发展形态。我们既不能就农村论农村,也不能就城镇论 城镇,要致力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三规”融合的思 路,把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区域 功能细化到乡镇,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此为基础,统 筹协调各类要素和公共产品的优化合理配置, 解决好城乡 规划不统一、基础设施不对接、前后规划不连贯的问题 ,力求功能的最优化、效能的最大化。二是完善城镇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优化城镇规模和等级结构 ,构建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互动共进、整体协调的城 市格局,形成主城区、都市圈、城郊带层次分明、组合有 序的城镇体系。在主城区规划层面,切实把握增强功能、 提升品质、凸显风貌、支撑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老 城区升级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以利于更好地发挥主导 、协调和服务作用;在县城规划层面,按照融入主城区的 要求深化望城县城、XX县城的规划,以建设功能配套、环 境优美的中等城市为目标规划好浏阳市区、宁乡县城;在 中心镇规划层面,以四大示范片、十大示范镇为重点,以 城带乡、以镇带村、以点带面,着力改造一批古镇、提质 一批集镇、建设一批新镇,切实增强其吸纳农村人口、带 动农村发展的能力。三是完善交通体系。城镇集散人流物 流,交通引导人流物流。交通状况的改变,必然带来时空 距离的变化,进而带来区域格局的变化。要确立交通引导 城镇发展的理念,立足区划体系和城镇体系来审视交通体 系,通过交通体系来构建城镇体系和区划体系,推进组团 式扩张,支撑大城市框架。要注重城镇与城镇、城镇与腹 地的联系,着力形成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快速通道、打通城 镇与所在区域的联络通道,更好地综合交通的纽带作用和 城镇的集散作用,构建城镇发展、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 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