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全市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全市加快金融 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全 市金融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坚定信心,明晰思路,强化 措施,深化改革,全力把金融产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中的 主导产业,为全市奋力追赶,力争超越提供强大的金融支 撑。刚才,人行遵义中心支行、遵义银监分局、市发改委 等部门围绕新的形势、新任务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赞 同。下面,受秉清市长委托,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坚定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信 心和决心 自去年6月7日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市委、市 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尤其是金融战线 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全市金融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支持 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融资规模保持持续增长。近几年来,我市社会融 资增速保持高速增长,贷款规模增速年均达20%以上,高于 同期GDP增速。当前,全市融资规模持续高位运行,是全省 两个存款突破2000亿元,贷款突破1000亿元的城市之一。 截止2013年9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为2081.1亿元,比年 初增加368.89亿元,增幅为21.54%,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三 。比去年同期增加446.26亿元,增长27.3%,增速在全省排 名第二;各项贷款余额为1156.12亿元,比年初增加 228.49亿元,增幅为24.63%,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一。比去 年同期增加251.17亿元,增长27.76%,增速在全省排名第 三。我市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 力向上争取规模和充分挖掘潜力,如工行遵义分行存贷比 达到7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农村中小法人 金融机构存贷比达64%,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引银入遵”工程的深 入推进,全市基本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其他金 融机构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截止目前,全市银 行业金融机构已达32家,保险业金融机构20家,证券业金 融机构5家,村镇银行4家,融资性担保机构32家,小额贷 款公司22家。 (三)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支持地方经济加快发 展,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改革创新,结合我市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探索推出了白酒基酒质押 ,三权抵质押,商标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模式;不断拓宽融 资渠道,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引进大量省外资金,支 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如贵州银行遵义分行今年以来通过 表外业务共引进了15亿元资金,占其同期贷款量的65%;浦 发银行通过融资租赁等各类表外融资方式从省外引进资金 29亿,超出其存款余额3亿元。2013年1至9月,我市银行业 金融机构通过委托贷款等表外融资模式共从省外引进资金 267.2亿元,占同期贷款余额的23%。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 为27.83亿元,增长率为14.19%,在全省排名第二;全市金 融机构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为189.47亿元,比年初增加 72.86亿元。 (四)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2012年以来,在国家融资 以及利率市场化等调控政策多重压力下,我市除继续抓好 间接融资外,千方百计在直接融资上取得突破。2012年 ,市投资(集团)、市国投公司、市道桥公司共计发行了 三期48亿元的企业债券。今年以来,除汇川区城投公司申 请发行企业债8亿元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外,市投资(集团 )、市国投公司、市道桥公司正在向省发改委积极申报企 业债券发行。同时,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5个 100工程”、“四个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共计 286个,授信额度约612.48亿元。 (五)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人民银行遵义中心支行 、遵义银监分局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切实履行监管职 能,引导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加强风险防 范。截止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为25.57亿元,不良 贷款率为2.2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银行业资产的质量和 效益在全省排第三位,全市金融业未发生区域性风险和系 统性风险。 (六)政银合作不断深化。2012年以来,在与国开行省 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市政府先后与农发行省 分行、交行省分行、农行省分行、中行省分行、省农信社 以及浦发银行贵阳分行等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 合作协议,大力推动银政双方开展深度合作,取得明显成 效。今年9月,中银富登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期 将以标准化的方式,在我市习水、湄潭等9个县(市)开设 村镇银行,为全市村镇银行提前实现全覆盖目标奠定了坚 实基础。 以上成绩充分说明我市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 了支撑性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特别是金 融系统沉着应对国际国内复杂金融形势,努力化解金融风 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作出的不懈 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全市金融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金 融总量偏小、存贷比偏低、融资渠道偏窄、资本市场发展 偏慢、产品服务创新偏少、工作整体合力偏弱等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不相适应。一是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不相适应。根据我市“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期 末GDP突破  220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  10000 亿元,财政总收入要突破500亿,城镇化率达 42%以 上。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金 融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还很有限,不能较好地满足 对资金的需求。二是与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相适应。 从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贵阳占GDP比重为6%,而 我市仅为3%;从金融机构存贷比看,贵阳的存贷比为 79%,而我市仅为55%;从上市企业的规模看,贵阳有12家 上市公司,而我市仅有3家;从资源占有率看,人均拥有金 融资源偏低,与西部同级别地级市相比,广西柳州人均存 款为51660元、四川绵阳为38986元,而我市仅为22195元。 三是和金融改革形势不相适应。相比西部同等地级市,我 市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够发达和成熟,没有市级地方法人商 业银行机构,无信托机构、融资租赁机构等其他类型金融 机构,特别是金融组织体系中属二级机构的还较少。 尽管我市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一些 问题,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全市金融产业已站在一个新 的起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 遇和条件:一是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在此大背景 下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面不会变,国家支持西部 落后地区的力度不会减。二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将对包括金融体制改革等重大经济问题作出战略部署 ,可以预见金融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金融业发展的市场 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我市金融业也赢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三是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 巨大成果,为金融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产业,不断为金融业发展营造良好 的政策环境。此次市政府就专门出台了支持金融产业发展 的意见,对今后5年金融产业发展作出了规划,同时加大对 金融机构的考核引导力度,制定了考核办法。四是近年来 我市金融业取得的成绩为下一步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 础,金融产业机制体制更加健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更加 充沛。压力当前,责无旁贷;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抢抓机遇 ,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在推进金融产业发展在做到三个 不动摇。一是把金融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主产 业的决心不动摇;二是坚把金融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 济支柱产业的决心不动摇;三是把我市建设成为贵州省区 域性金融中心的决心不动摇,确保早日实现我市金融产业 转型升级的预期目标。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抓金融就是抓经济 的理念 (一)牢固树立金融意识,切实提高运用金融服务经济 发展的能力。邓小平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 活,则全盘皆活”。有效地运用好金融工具,将对经济发 展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国内外的历史经验都给出了鲜活 的例子,十六世纪初,欧洲小国荷兰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 世界霸主,以及后来的列强英、美相继称霸全球,与他们 金融业的发达是密不可分的。从国内来说,大连、青岛、 厦门之所以成为所在地区的重要经济一极,也离不开金融 的强大支撑作用。因此,对于遵义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 欠开发的内陆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各级干部更要真 正做到学金融、懂金融,重视金融,真正树立抓金融就是 抓经济的观念,自觉运用金融工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二)进一步加快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努力做到三个 并举。一是要坚持做到抓好增量和盘活存量并举。一方面 ,要积极向上争取不断扩大金融资产总量。另一方面,也 要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充分盘活存量,促 进产业结构升级。二是要坚持引进外来金融机构与发展地 方金融机构并举。既要通过引进外来金融机构进一步充分 促进市场竞争,做大蛋糕,也要大力发展各类小微地方金 融机构更好地为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三是要 坚持做到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举。 各类金融机构在服务地方建设过程当中,都有独特的作用 。他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相互相存中能够共同推进 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大力引进和发展银行 业金融机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服 务中介机构,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体系。 (三)充分利用各类资本推动金融产业发展。要积极盘 活现有的民间资本,支持他们参股村镇银行,发起设立小 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各类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草根金 融。同时,也要大力引进省外乃至境外的资本,支持我市 的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参股组建农商行,支持他们待条件 成熟时,在我市设立民营资本组成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 他各类金融机构。 (四)引导金融机构处理好三个关系,推动金融产业科 学理性发展。一是处理好服务经济发展和加快自身发展的 关系,金融机构的发展必须也只有立足于经济的发展,否 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机构一定要充分认识到 :只有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只有紧紧围绕地方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