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用好司法的“测震器”功能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用好司法的“测震器 ”功能   如果每个部门都能守土有责,不仅可以增强司法的公 信力,也会让更多的人信任法律、选择法律   河南农民时某因被指控8个月偷逃368万余元高速公路 通行费,而被平顶山中院以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经媒体 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判决生效后又峰回路转,其 弟供述,时某是替其顶罪,法院决定重审此案。1月16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 新闻发布会,宣布对该案中主管院长、庭长和主审法官等 相关责任人就审查不细、把关不严进行问责。   从去年对赵作海错案启动再审程序,到此次的司法问责 ,河南高院的及时纠错,不仅表明法院有勇气直面自己体系 内的问题,也让我们认识到,尽管司法领域各司其职,尽 管问题的出现原因很多,但如果每个部门都能守土有责 ,都能践行“群众路线”,摆脱利益羁绊、维护公平正义 ,不仅可以增强司法的公信力,也会让更多的人信任法律 、选择法律。   当然也应看到,审判阶段出现的问题,许多时候根源 未必在审判本身。审判只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处于问 题解决的下游。社会层面遗留的问题夹杂着法律层面上的 困境,传导到了作为神经末梢的案件审判上。当社会纠纷 中产生的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疏导,累积下来的包袱有可能 像“最后一根稻草”,成为司法难以承受之重。即使退缩 到刑事诉讼领域内讨论,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在案件的审查 判断上仍未脱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