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青海省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青海省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9日在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 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 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坚持科学发展,政府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3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经济 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持续时间之长、对我省影响之深 多年少有,各种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我们面对的改革发 展任务艰巨繁重。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党 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 中求快的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与全省各族人民一道,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 ,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力促经济平稳运行,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坚持 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出台新的 举措,强化政策协同,注重精准发力,有效化解了经济下 行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双双 突破两千亿元。经济增长逐季加快,实现生产总值2101亿 元,增长1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4亿元,增长 25.2%。工业投资增长30.2%,民间投资增长27.8%,投资结 构继续优化。财政收支和社会融资规模显著扩大。全省总 财力达到1355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8.6亿元,增 长15.3%;财政总支出1251亿元,增长13.4%。实现社会融 资规模1200亿元,增长25%;本外币贷款余额3515亿元,增 长22.5%,其中新增贷款643亿元。财政支出和社会融资均 过千亿元,对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重大基础设施建 设加快推进。西宁机场二期、德令哈机场、青海至新疆 750千伏联网、330千伏电网进玉树、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 方铁路、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相继建成。兰新二线、西宁 站改、格敦铁路、青南三州高速化公路、花土沟机场、引 大济湟、玛尔挡水电站、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整理等重大 项目加快推进。全省公路总里程突破7万公里,西宁机场旅 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移 动通信与全国同步进入4G时代。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 效遏制。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投入价格调控资金过亿元 ,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改造新建一批农贸市场,新建 155家平价商店,增加平价粮油投放,重拳整治市场秩序 ,居民消费价格由年初较高涨幅回落到3.9%的预期目标以 内。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乡区域发展整体联动,发展的质量 和效益、协调性和均衡性进一步增强。高原现代农牧业加 快发展。积极应对多年未有的持续干旱,突出调结构、增 特色、扩规模、强科技,设施农业、生态畜牧业、林产业 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粮 食总产连续六年突破百万吨,肉奶产量持续增加,冷水鱼 产量增长33%,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增长5.3%。 农牧业丰收为稳增长、转方式、控物价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加快“双百”行动和15个重大产 业基地建设,实施50项重大技术进步项目,大力淘汰落后 产能,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一批共性技 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填补空白。装备工业、轻工业分别增长 35.7%和19.5%,高技术产业增长22.9%,光伏电站并网装机 超过300万千瓦。三大工业园区加快向集群化、规模化和循 环型发展,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收入超过千亿元。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总量攀上千亿元大台 阶。服务业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十大服务业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旅游总收入增长 28.1%,省外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现代物流业发展步 入快车道,文化体育和信息服务业投资大幅增长,文化产 业明显壮大。实施新一轮促进消费政策,汽车、家电类零 售额分别增长23%和2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5.1%。实现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增长14.3%。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西宁市实施大规模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和服 务功能,继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格尔木、德令哈市启动 新区建设,海东、玉树分别实现撤地设市、撤县建市,各 地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党政军企共建和新型社区 建设扎实推进。藏区规划和对口帮扶实施力度加大,青南 地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环湖地区发展质量提高。全省城 镇化率达到48.5%,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三)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气象。 按照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部署,全面加强了生态保护与环 境治理。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投资75亿元历时8年 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治理区生态环 境明显好转。争取国务院审议通过和批准实施了二期工程 规划。青海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和小流域综 合治理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 湟水流域百万亩造林基地工程得到国家批准,为更大规模 生态保护创造了条件。环境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湟水河流 域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水质达到国控标准,正在由单一污 染防治向集污染治理、生态修复、防洪泄洪和休闲景观为 一体的综合治理转变。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西宁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明显增加。坚持综合施策,加大 节能减排力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完成了年度节 能减排计划。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加快。三江源生态补偿机 制不断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全面落实,禁牧减畜任务 完成。在西部率先开展生态补偿碳交易,探索了生态补偿 的新路径。 (四)推动发展成果共享,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取得新 进展。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将财政支出的75.6%用于民生 建设,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就业增收 创历史新高。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向藏区和 基层加大公开考录招聘力度,录用高校毕业生8100多名 ,藏区青年就业难状况得到改善。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农 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5万人次。在着力扩大就业的同时 ,采取增加转移性和工资性收入、建立乡镇工作岗位补助 制度、落实高海拔折算工龄补贴等多项措施,保持了城乡 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499元,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196元,增长 15.5%,增幅均居全国前列。城乡安居工程全面推进。建成 城镇保障性住房7.57万套,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 奖励性住房9.13万户。累计开工建设城乡保障性住房 34.07万套和50.9万户,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水 平持续提高。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提 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低保、城乡医保、工伤保险等补助 标准,各项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加。建立低收入家庭经济 状况核对机制,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性救助力度,城 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发展。 巩固“两基”成果,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安工程建设 任务,推进学前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9+3”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全省覆盖,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学科调整取得新进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 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分级诊疗,大病医 疗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基层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 院改革、对口帮扶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实现全覆盖 ,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6%。落实 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推进“康福家”行动,人口自然 增长率控制在8.03%。。文化惠民不断深化。文化建设八 大工程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置换地面 卫星接收设施35.4万套,提前两年完成广播电视“十二五 ”“村村通”工程目标。成功举办全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运 动会,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相互促进,我省运动员在十二 届全运会上夺得3金1银2铜6枚奖牌,取得了30年来的最好 成绩。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推动科技与资本结合,科技专 项取得进展,部分科技成果开始向高技术产业转移。扶贫 攻坚成效显著。减少贫困人口21.3万人,整村推进项目户 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牧民收入增幅。 各位代表,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们向全省人民 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兑现! (五)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迸发新活力。 坚持以创新举措开辟发展新路径,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农牧区综合配套改革、集 体林权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土地确权登记试点、“营改 增”试点等不断深化。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卫 生和人口计生部门职能实现整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日趋完善,省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运行。加 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78项。新增各 类市场主体42312户,增长24.2%,非公有制经济增速加快 。新增中国驰名和青海著名商标38件。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取得积极进展。采用招标比 选方式出让探矿权,矿业权管理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镍 、黄金、石墨和深层卤水等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要成果。 相继与5个国家的相关省州市缔结了友好关系,是我省建立 国际关系最多的一年。青洽会、环湖赛、藏毯展、清食展 等重大活动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在越南成功 举办青海商品博览会,全面推进与对口援青省市、国家部 委和央企战略合作,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7亿元,增长 33%。优化外贸结构,加快口岸建设,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 21.2%。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玉树灾后重建的收官之年。 三年重建艰苦卓绝。在省委的有力领导下,我们坚持科学 依法和谐重建,不断破解征地拆迁、规划落地、现场施工 、成本控制等难题,在实际不到两年的有效施工期内,全 面完成了总体规划确定的1248个重建项目,一批支撑玉树 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同步建成,用于灾后重建的总投资累 计达到447.5亿元,实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重 建目标。一个体现地域风貌、富有民族特色、充满时代气 息的新玉树已傲然屹立在江河源头! 过去的一年,我们根据省委建设“三区”的战略部署 ,制定行动方案和实施纲要,细化阶段性目标任务,明确 路线图和时间表,全面拉开了“三区”建设的序幕。特别 是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 宗教政策,建立干部对口支援藏区乡镇制度,启动新一轮 乡村政权设施建设工程,构建依法、管用、和谐的寺院管 理新模式,支持发展妇女儿童和慈善事业,巩固和发展了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深入推动 “双拥”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 ,军民军政团结互助的局面更加巩固。深化普法教育和法 律服务,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 展“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着力化解矛盾纠纷 ,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平安 青海”建设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 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立说立行、边整边改,善 始善终、善做善成,治理“四风”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依 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和审计、监察工作,自觉接受 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 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014件。实现县以上单位和部门 预算全部公开、“三公”经费压减5%的目标,政府公信力 和执行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应对超出预期的困难和挑战,取 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省 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 ,是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 政府,向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和所有建设者,向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宗教界 ,向中央驻青单位、驻青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 关心支持青海发展和玉树重建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 谢、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我 们也清醒地看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短期问 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 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物价上涨、节能减排、就业 增收等多重压力并存,要素瓶颈制约趋紧,部分企业生产 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此外,政府自身建设与人 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 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将努力做好 工作,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不辜负全省各族人民的期望。 二、明确奋斗目标,把握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 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推进 “三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尽管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然 复杂严峻,但新的有利支撑和积极因素也在逐渐增多。我 们将坚持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考 虑得更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牢牢把握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决策 部署,紧紧围绕“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 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的战略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总 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着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 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确保经济提质增 效、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公共财政 收入增长10.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 镇新增就业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 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次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 率控制在9%。。需要说明的是,今年适度下调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等预期指标增幅,继续保持价格调控、城乡居民 收入、就业等民生指标相对稳定,体现了提高发展质量和 效益的要求,符合我省发展的客观实际,有利于把各方面 的注意力引导到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保护生态、改善民 生上来。 实现上述目标要求,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吃 透精神、把握关键。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就是要充分认 识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以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 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带来 的新情况新变化;充分看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激 发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中央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 效应不断释放,支持藏区跨越发展和集中连片地区扶贫攻 坚的力度加大,特别是从战略层面做出建设“丝绸之路经 济带”以及支持1亿左右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战略 决策的两大历史新机遇,进一步加强战略谋划,创新工作 举措,扬长补短,奋发有为,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局 面。吃透精神、把握关键,就是要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 追赶跨越、缩小差距不懈怠,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把握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必然趋势 ,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升级;把握生态在全局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生态文 明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和环境整治,进一 步巩固生态安全屏障;把握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根本目标 ,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切实关注热点民生,坚实改革发展 稳定的群众基础;把握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共同营 造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我们将在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提质增效、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富集、 生态脆弱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三、注重提质增效,奋力打造青海经济升级版 实施创建全国循环经济先行区行动方案,着力改善区域 发展条件,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水平,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 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努力在新一轮调整变 革中抢占先机。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把构建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提升区域竞 争力的重要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带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加快发展现代交通。实施道 路通畅工程,建设覆盖全省城镇、延伸乡村、内外畅通的 公路运输体系。重点完善东部城市群公路网络,启动建设 沿黄公路,推进北连河西走廊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实施青 南地区高速公路项目,实现玉树州基本通高速化公路。建 设黄河水运工程。全面建成兰新二线和西宁站改工程,使 我省进入高铁时代。打通关角隧道,提速青藏线。加快建 设格敦铁路,开工建设格库铁路,启动鱼卡至一里坪等两 条地方铁路,推进西成、格成铁路前期工作。实现德令哈 机场通航,花土沟机场试飞,加快果洛、祁连机场建设进 度。推进格尔木机场二期扩建和青海湖机场前期工作。增 辟西宁、玉树机场国内外客货运航线,全省民航旅客吞吐 量突破400万人次。强化能源资源保障。坚持水光火并举、 电源电网同步,加快水电站、光伏电站、火电厂建设进度 ,实施电网延伸工程,推进果洛、玉树网外6县联网工程 ,总体实现国家电网全覆盖。推行地质勘查新机制,力争 在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石墨和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上取得 较大进展。增强水利支撑能力。力争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 、湟水北干渠一期全线贯通,石头峡水库具备蓄水条件 ,尽快让这个全省人民翘首以盼的重大工程发挥效益。加 快黄河沿岸水库灌区、蓄积峡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做好 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黄河谷地百万亩 土地整理,力争早日启动东部浅山干旱区水利综合工程。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主要城镇道路、地下管网、园林 绿化、救灾避险等市政设施建设,推动西宁、海东轨道交 通建设进程,尽早解决所有县城污水处理设施配套问题。 (二)加快发展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进一步夯实“三 农”工作基础。毫不放松地抓好农牧业这个安天下稳民心 的基础和战略产业,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争一 产增加值增长5%,推动农牧区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提升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 、农技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全面加强以水利为重点 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物质装备水平,促进农牧业 十大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稳定粮食生产,种粮补贴每亩再 增加25元,推广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支持 高产优良品种扩大覆盖面,加快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 设。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实施牛羊肉产业发展规划 ,打造一批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推进特色产业标准化生 产、品牌化经营。继续打造3-5个现代农业示范精品园区 ,实现规模、效益、质量新提升。在龙羊峡、李家峡等区 域加快打造黄河流域现代冷水渔业产业带。积极构建新型 农牧业经营和服务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 组织一体化发展,鼓励大学生村官或农技人员领办、创办 合作社,着力提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带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促进一产与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实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 技支撑工程,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加快县级 综合信息服务大厅和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实现基层农技 推广体系与省级平台全面对接。努力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 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 复合型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把稳 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重中之重 ,点面结合,干在实处,确保年内减贫20万人。坚持普惠 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用好集中连片扶贫政策机遇 ,全面落实国家“扶贫十项重点工作”,构建“四位一体 ”扶贫大格局。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扶贫攻坚中的主体作 用,推行“一县一策”、“一户一式”,做好建档立卡等 基础性工作,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面落实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果洛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大 力支持青南、环湖、东部地区从各自实际出发推进扶贫开 发,力争在改善发展条件、产业扶贫、促进增收上取得更 大进展。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把易地搬迁扶贫与生态保护、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 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扎实有序稳妥推进。坚持扶贫与 “扶智”相结合,补齐教育短板,逐步消除家庭贫困代际 传递。 (三)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坚 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壮大十大工业特色产业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 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 12%以上。支持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完善促进工业增长 的政策措施,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主要支持企 业技术改造,强化水电气运要素保障和金融信贷支持。继 续推进千家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启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成长型企业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引导企业向市场、管理、 质量和品牌要效益,进一步巩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发展 特色优势产业。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