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金昌市委书记吴明明在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金昌市委书记吴明明在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规划建设 管理经营工作部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督查推进、全国 健康城市试点动员、全市卫生与健康工作安排、全域无 垃圾整治五个专项工作会合并召开、统一部署,目的是 为了精简会议、改进会风,让大家腾出更多时间,集中 精力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这几方面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 做好城市工作,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城市?城市发展有 什么规律?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式。城 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在市场的基础 上形成的,基础在城,动力在市,主体是人。“城”与 “市”互为支撑、互动发展、互相依存。城市的发展 ,其本质就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低端 到高级、由单要素向多要素聚集逐渐演变的过程。其次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产业兴起形成的人与产业的 集合体,是集聚各类生产要素的磁力场,是辐射带动一 个地区发展的核心力量。抓城市建设,就是抓产业发展 ,就是抓经济发展。第三,城市是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 载体。城市是人口、资源、文化、科技等社会资源的汇 集地,发展城市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按城市综 合实力来看,可分为集市型、功能型、综合型、城市群 等类别,按城市发展历程来看,可分为初建期、成长期 、旺盛期和衰退期。人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建设主体也 是享受主体。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 产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使城市既适宜居住、又 适宜发展。 大家都知道,我们金昌是先有产业,后有城市;根在 产业,城为辅助。这种特殊的起源模式,决定了在城市 建设发展上具有许多先天不足。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全 力做好土地供应、水资源供给、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 ,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驻金企业发展;另一方面 坚持产城一体、景城一体、城乡一体和全域旅游发展理 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发展环境,城市 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通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 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市软实力、竞 争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紫金花城•浪漫金昌”城市名 片越来越响亮,得到了市民游客的由衷赞誉。但也要看 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的烦恼也相伴而生 。比如:城市规划建设重外延轻内涵,缺乏现代文明城 市的新特色、新亮点;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不够,标准起 点不高,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不够;交通拥堵、 停车难、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的征兆已经显现;城镇基础 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完整的地下综合管网,每逢大雨 “城中看海”;城市管理水平还需提升,大量进城农民 在融入城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等等。 十八大以来,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 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继2013年首次召开中央城镇 化工作会议之后,2015年底又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从中央层面对城市规划、住房政策、人口规模、基础 设施建设、公共事务管理等重大问题作了顶层设计,为 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提 供了遵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 期待,按照“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基本思路,坚持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产业兴市、绿色共享,建管并重 、依法治理,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幸福家园。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规划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习 总书记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 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一方面,要突出规划 的前瞻性、科学性。规划眼光要远、理念要新、标准要 高,既要有宽广的视野、超前的预测、全方位的宏观设 计,也要有细节的精心雕琢,努力做到“先进、长远、 超前、实用、留白”,给当下提供前进动力,给后人留 下充分余地。另一方面,要体现规划的特色性。一座城 市的魅力来自其独特的个性,城市有鲜明的特色,就会 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地区经 济健康发展。我们塑造城市特色,不能盲目模仿和照搬 ,必须从市情出发,坚持以“紫金花城˙浪漫金昌”为 规划主线,牢固树立全域旅游规划理念,注重完善“吃 、厕、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要素,把低碳城市 、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慢生活 、细阅读的文化元素,渗透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层面 ,体现在每个规划、每项建设、每块砖瓦中,多留精品 、不留败笔、少留遗憾。同时,坚持无规划不批复、无 规划不建设、有规划严落实,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 ,切实维护规划权威性,提高规划执行力。 二要强化基础建设。城市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要按照提升功能、 补齐短板、集约高效的原则,防止“摊大饼”,更多地 “蒸小笼”“聚大气”,有效解决“逢雨必涝”“马路 拉链”“交通拥堵”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 是统筹地下建设和地上建设,“地下”重点是推进海绵 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善雨水花园、湿地公园、 下沉式绿地等雨水滞留设施,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 透、自然净化,改变一下雨就“看海”、一放晴就“干 旱”的局面。“地上”重在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 能力,打通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突出 景城一体理念,体现旅游城市特色,大力发展综合交通 、绿色交通,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形 成能达、速达、便达的交通环境。要坚持中央提出的 “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八字方针突出建筑节 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功能,注重建筑高度、风 格、色彩和道路风貌控制,传承城市历史人文基因,使 城市建筑和景观相互协调、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要加 快森林城市和低碳城市建设,着力构建以公园和人工湖 为支撑,以道路绿化为骨干,以街头景观为节点,以公 共绿地、庭院花圃为点缀,以城郊环境绿化带为呼应的 城市绿色生态体系,实现城市景区化、景区城市化,景 在城中、城在景中。要把休闲城市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融入“静景净、畅慢优、文情养”等文化元素,合理 规划建设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步道、林荫小路 ,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安全、舒适、便捷的休闲空 间,让游客在游玩时避免受到紫外线的炙烤。 三要规范城市治理。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治。治理 得好,天蓝水净、环境宜人,令人爽心悦目;治理不好 ,脏乱无序、环境恶化,让人心烦气躁。我们要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治理过程中的人性化 、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就是从人的需求和感受出 发,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寓服务于治理中,进一步简化 办事程序,增强城市和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最大限度方 便群众。精细化,就是适应居民群体个性化、差异化的 需求,做到治理目标量化、治理标准细化、职责分工明 晰。特别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城 管等数据系统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规范化,就是全面 推进依法治理城市,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法律法规 的立改废释,把治理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特别是加快 出台我市犬类管理等法律法规,准确界定部门职权职责 ,避免多头管理、重复执法和互相推诿。同时,要加快 培养、引进一批懂城市的专业人才,用科学态度、先进 理念、专业知识来管理城市。 四要突出产业支撑。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产 业就是他的骨骼。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走以产兴 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子,按照“做优一产 、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 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健康养老、 休闲体育、现代物流等新业态,使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 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要大力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 市”和“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释放 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活力,扶持一批经营模式先进、带动 能力强的电商平台和企业,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 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和新氛围。 五要统筹城乡发展。我市是全省唯一的国家新型城镇 化综合试点市,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 果。下一步,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按照“扩面、提质、惠民”要 求,加强老城区改造,采取调整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 优化城市开发模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畅通 工程、打造城市绿地景观等措施,为城市转型发展腾出 空间。要坚持软件与硬件并重,加强小城镇信息网络、 供水供热供电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统筹示范村建设、空壳村整治、贫 困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和传统 风貌的保存,创建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和地域特色鲜明的 秀美村镇。 创建难、保持更难。全国文明城市这块牌子不一定终 生享有,每三年测评一次,今年是新一轮测评大考之年 ,也是我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次接受复审测评。 蝉联称号,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是全市人民的期盼 ,更是各级干部的政治责任。测评在即,希望大家迅速 行动起来,毫不松懈地把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抓紧抓实 抓好。 一要认清形势。总体上看,这次测评的竞争对手强、 层次高、压力大,和我们一同接受测评的45个地级城市 ,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区位环境、经济基础、综合 实力都比我们更有优势。从省内情况看,这几年兰州、 嘉峪关等市抓创建的力度很大、劲头很足、成效显著 ,我们要想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面临的竞争压力 越来越大。同时,今年中央文明委将动用无人机对测评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