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坚持共享发展持续改善民生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坚持共享发展 持续改善民生 张来明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关系人 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 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 “十三五”时期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 要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学 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 续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时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 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 等现实问题入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就业保持总 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基 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改革发展成 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同时也应看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系统、 艰巨、复杂的工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保障和改 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 起点。“十三五”时期就是这样的新起点。作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未来5年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厚植 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 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时期。为此,党的十 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 展理念,进一步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这一新的目标要求,并 就“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作出战略部署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今后5年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作出了系统安排,明确指出: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按照人 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 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 康社会。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 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在新起 点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其重点在农村地区。习近平同志指出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 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 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 贫困”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举全 国之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一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 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提高 扶贫实效。二是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把革命老区、民 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 ,持续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投入力度,增 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三是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 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各类扶贫模式及其考评体系,为脱 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发 展和未来。提高教育质量,就是“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 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 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十三五 ”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 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应大 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义务 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 发展、办好特殊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逐步 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的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 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提 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 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 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 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落实并深 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实现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就要坚 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 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 ,建立面向每个人的创业服务平台。统筹人力资源市场 ,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消除身份和性别歧视,维 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搭 建创新创业平台,健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 的激励政策。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完善就业创业 服务体系,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就业失业统 计指标体系,健全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公共就业创业 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各类就业信息开放共享。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差距。收入是民生之源 。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