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王雄军: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治理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治理问题   城市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伴随着 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我国从改革开放以后 ,进入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转型时期。经过三十多年的 发展,城市化率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7.92%,增长到 2013年的53.73%。如果从单纯的城市化率看,年均提高约一 个百分点,发展的速度可以说很快,成就也很突出。但如 果从城市化的具体内容看,城市化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如在经济结构、产业形态、人口集聚等方面,城市化的发 展速度很快;但是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等方 面看,城市化的水平相对比较滞后。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 ,如果把在城市常住的约2亿农民工去掉,中国的真实城市 化率只有35%左右。总体而言,不论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 式衡量,中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人口进入中国的城市化、 工业化进程,引起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并伴 随着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的深刻转型。简单而言,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治理,要适应社会关系和社 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关 系和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过程。传统的农业社会,社会关 系和社会结构比较稳定,属于熟人文明,或者说是礼俗社 会,相应的治理机制,也是基于熟人文明的特点和规律 ,人治的成分较多,如重视道德的教化和约束,乡绅精英 在社会治理中有很大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城市化和工业 化时期,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文明体系转 变为陌生人文明,或者说是法理社会。社会治理更多需要 依靠制度和规则,即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核心。   二是需要建立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体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 障提出两个方面的巨大需求。一是大量的人口和产业向城 市集聚,需要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如医疗、教 育、交通、环境等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 ,避免人口集聚可能造成的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情况。 二是因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变化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提出新的需求。如在传统社会,家庭是社会的重要载体 ,承担了许多社会功能。但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时期 ,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出现家庭小型化和少子化的趋 势,很多过去可以由家庭和代际帮助解决的问题,都逐步 显化为社会问题,并对社会治理产生压力和风险。如独居 老人的照看护理,会成为社会面临的普遍难题,如果出现 典型性事件,会对政府形象形成严重的负面冲击。因此 ,城市化和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