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王一鸣: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在经历 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随着外部环境和内生 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换挡期,原有增长动力开 始减弱,新的增长动力尚在孕育和形成之中。今后一个时 期,通过产业升级和创新重塑增长新动力,通过积极稳妥 推进城镇化释放增长新动力,通过“走出去”建立全球化生产 体系增强增长新动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增长新动力 ,将是培育增长新动力的主要路径。 一、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加入世贸组织开放效应和关联改 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 的上升期,季度增长率由 2001年一季度的 8.5%上升到  2007年二季度的 l4.8%,年度增长率由 2001年的 8.3%上升 到 2007年的 14.2%。随着经济增速不断加快,各种矛盾逐步 凸显,出现所谓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 过大的“三过”现象,通胀压力也明显增大。在采取了一系列 宏观调控措施后,这些矛盾得以缓解,但经济增速也有所 放缓。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性危机 ,进一步加剧经济下滑态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我国出台了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遏制经济下滑态势 。随着这些政策效应的显现,从 2009年二季度开始,经济 增速持续了四个季度的强劲反弹,到2010年一季度达到了  12.1%的新高点。此后,经济增速又重趋放缓,中间虽有短 暂回升,但总体上仍未出现趋势性变化。 从上述变化可以看出 ,2007年以来,无论是季度还是年 度增速都出现大幅回落。季度增速从 2007年二季度的 14.8%回落到 2012年三季度的7.4%;年度增速从 2007年的  14.2%回落到 2012年的 7.7%,下降了 6.5个百分点。经济增 速由过去两位数高速增长转向 7%-8%的中高速增长的过程表 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换挡期,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从 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 高速增长之后,都会有一个经济减速或调整的过程。国内 外一些机构和学者的研究表明,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 济增长很可能在 7%-8%潜在增长区间内运行。经济进入换挡 期,不仅经济增速大幅回落,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转型 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原有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已经不足以 支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从需求看,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部 需求明显减弱,满足外部需求的投资扩张速度放慢,制造 业投资增幅明显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长放缓,基础设施扩 大投资受到负债水平制约,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作用明显减弱。从供给看,制造业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迅 速扩张后,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面临较为严重的产 能过剩,导致制造业部门资源和生产要素向服务业部门转 移,但一般的服务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仍低于制造业部门。 从要素投入看,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绝 对量减少,人口抚养比提高和储蓄率、投资率趋于下降 ,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增长放缓,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动力的变化。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动力变化是经济换挡期 更具本质的特征。 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经济进入换挡期,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已经由生 产能力大规模扩张转向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充分发 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以市场机制为基 础的结构调整和创新,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只要生产效 率有提升,经济增速换挡后,企业仍可以实现或接近以往 的盈利水平,财政收入仍可达到一定的增长率,就业仍可 保持持续增长,民生领域仍可进一步得到改善,而经济增 长速度放缓了,资源环境压力有所减弱,经济发展将更可 持续。由此可见,进入经济换挡期,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 动力必须主要围绕提高生产效率加以展开。 (一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工 业比重长期居高不下,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在工业内部 结构中,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决定市场地位和附加值 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发展滞后。高技术产业提高较快,但缺 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基本上集中在价值链低端。重化工业 产能扩张过快,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当前,美国 等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国际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 ,技术融合形成新态势,产业业态、生产方式、分工体系 和市场结构发生新变化,我国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正面临 新的调整压力,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自 主技术和品牌的局面难以为继,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新一轮 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提升产业价值链和 产品附加值。这就要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 配送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发展科技服务、信 息服务和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服务化和服务知 识化。要适应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培育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 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核心技术一战略产品一工程与 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同时,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重 化工业,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业重组和 优化布局,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 (二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进入经济换挡期,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越来越融为一 体,因为大规模引进技术的外部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这就 要求加快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为市场所需 要、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和商业 模式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要求推进企业主导、市 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 制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求鼓励创 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 企业集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加大对 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高校 、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机制,推进传统制造向以 研发为基础的制造转型。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在过去高速增长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 来自于生产要素的跨部门转移,即传统农业部门向制造业 和服务业转移。通常情况下,制造和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 率是传统农业部门的5-7倍。进入经济换挡期,农村剩余劳 动力等生产要素跨部门转移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