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王一鸣:新常态“形”与“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新常态“形”与“势” 分析形势,“势”比“形”重要,把“势”认识透彻,“形”就在 其中了。2012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发布,我们清楚地看到 中国经济增速已然下了一个台阶。这就是2013年的“势”,把 握了这个“势”,再来讨论“形”的应变,就万变不离其宗了。 阶段性变化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考察中国经济,事实上中国的经济 调整在金融危机前就开始了。 2007年3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就逐步放缓,当时经 济偏热,增速放缓是主动调整的结果。到2008年3季度,沿 海外向型企业出口订单大幅下滑,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开 始采取系统性应对方案。2008年末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 ,2009年1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至6.6%的谷底,从2季度开始 ,经济增速强劲反弹。随着刺激计划能量逐步释放,从 2011年1季度开始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回落,直到2012年 4季度企稳回升。整个过程大致是一个不对称“W”型。 2012年经济增速放缓至7.8%,是1999年以来最低增速 。这表明,经济增长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认识这个“势”有 助于把握经济增长趋势,未来有些年份经济增速可能会升 至9%以上,但总体上将围绕7%-8%基准线上下波动。 中长期因素 这一轮经济放缓有短期因素影响,但中长期因素也起 了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绝对 减少,劳动力成本不可逆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潜 在增长水平将趋于下降。 首先,劳动力供需形势发生变化。数据显示,2012年 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345万人。新增劳动力总 量减少,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工资成本将趋于 上升,低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 二是储蓄率向下调整。储蓄率与人口抚养比呈逆向变 化关系。随着老龄化加快和人口抚养比提高,全社会用于 养老、医疗等支出大幅增加,储蓄率将逐步下调,投资率 也将趋于下降,依靠大规模增加投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 局面将难以维持。 第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难度增大。随着农村劳动力 转移规模和速率下降,技术引进的“外溢效应”减弱,如果不 能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 增速将会趋于收敛。 如同其他经历过高速增长的国家一样,中国在经历了 30多年的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 ,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这也 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当前,中国经济依靠扩大产能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路 子越来越走不下去了。今后一个时期,支撑中国经济增长 的主要因素已经由生产能力的大规模扩张,转向提升产业 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体制变革 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新形势下,提高经济 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 要条件。 “新常态”挑战 中国经济增速进入7%-8%新常态,将面临哪些挑战? 第一,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随着国际市场扩张速 度放慢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矛盾逐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