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副厅长在全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两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分析当前财政投资评审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 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厅党组历来对财 政投资评审工作非常重视。今天,耀斌厅长出席会议并将 作重要讲话。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对我们的会议高度重视 ,李绍刚主任、李小梅处长专程来长参加我们的会议。等 下,绍刚主任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 会,狠抓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大家研究工作时 参考。 一、充分肯定近两年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 绩 近两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谋大、谋远、谋新 、谋实”的要求,以大局观念、长远眼光、创新意识和务 实举措,着力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据统 计,2010-2011年,各级财政部门共完成评审项目38576个 ,审查金额1439.41亿元,审定金额达1140.79亿元,审减 298.62亿元,平均审减率为20.75%。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中心工作,评审地位不断提升。各级财政部 门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 评审工作的通知》精神,不断强化职能,健全机制,努力 服务财政中心工作。 1、树立评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全省各级财政投资 评审机构牢固树立“评审就是服务”的意识,坚持“不唯 减、不唯增、只唯实”的执业理念,严格遵循客观公正的 工作原则,力求用数字标准和事实说话,不断提高服务质 量和效率。经过不懈努力,财政投资评审的公信力、权威 性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同,评审理念逐步深 入人心。目前投资评审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从源头防 治腐败的重要手段,成为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 用效益的重要保障。许多市州、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 指导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解决评审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在 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注重听取和采纳财政投资评审机构 的意见,较好地发挥了投资评审的参谋作用。株洲市市长 王群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财政投资评审要在财 政资金追踪问效和强化预算监督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衡 阳市市长张自银专门批示:“政府投资项目先由财政投资 评审中心评审,再由审计局对评审中心的评审结果进行审 计,评、审分离,相互监督,以确保结论公正”。长沙县 多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财政投资评审相关工作 。 2、围绕中心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各级财政投资评审 机构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主动加强与预算管理、国库 支付、政府采购等机构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了财政投 资评审职能作用。一是为部门预算编制服务,提高了建设 项目的预算约束力。近年来,一些地方加强建设项目预算 评审,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真实性,改变了以前项目预 算太粗、项目不实等突出问题。二是围绕国库集中支付制 度改革,为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的集中支付提供了技术性 、基础性审核工作。建设资金的拨付与其他资金拨付相比 ,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情况复杂等特点,各评审机构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跟踪管理,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准 确地提供资金拨付依据,防止建设单位多付工程款及项目 资金被截留、挪用、浪费等问题发生,为财政资金及时、 安全拨付提供了可靠保证。三是积极为政府工程采购服务 ,通过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工程项目的标底、施工图预算 和工程量清单进行评审,为政府工程采购预算的核定提供 了可靠依据。 3、突出项目重点,拓宽服务领域。近两年来,各级财 政部门抓住民生工程项目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投资范围不 断拓宽的契机,不断健全评审制度,强化评审职能,提高 评审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政府投资领域拓宽的需要 。目前,评审范围已从单纯的预算内投资项目拓宽到预算 外资金、政府性基金、政府融资等所有财政性资金,从新 建项目拓展到扩建、维修等所有建设项目。如株洲、衡阳 、郴州等市县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评审,省财政将 病险水库项目纳入重点评审,收到了良好效果。 4、创新组织方式,提升服务能力。近两年来,随着财 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出现了评审力 量不能满足业务增长需要的矛盾。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各评审机构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组织方式。一是购 买服务。采取委托中介机构初审,评审机构复审的工作方 式,解决了人少事多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岳阳市 采取“管评分离”的原则,对所有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选择 中介机构协助评审,探索出了一条较为规范、可行的组织 评审新模式。二是抓大放小。有的市县根据实际,突出工 作重点,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环节 的评审工作,把有限的评审力量放在刀刃上。三是计划评 审。通过提高评审工作的计划性,合理安排评审力量,做 到有序评审。通过评审组织方式的改革,大大提升了服务 能力。 (二)强化管理职能,评审机制不断健全。近两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投资评审制度建设,通过健全财 政投资评审机制,不断强化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职能。 1、明确职责分工,健全横向制约机制。在财政部门内 部,通过建立健全横向制约机制,规范评审流程,强化评 审结论的使用,理顺了评审机构与资金管理机构的职责分 工。如怀化市、常德市、邵阳市、长沙县、津市等制定评 审操作规程,对评审项目的确定、工作流程、相关机构职 责、评审报告的内容、评审结论的批复等进行明确规范 ,逐步建立了“先评审、后下达预算”、“先评审、后拨 款”、“先评审、后批复决算”的制约机制。 2、强化目标激励,健全纵向联动机制。为有效解决各 地发展不均衡、不规范的问题,省财政厅不断加强对市县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并在工作中完善了以项 目分工管理和目标考核为手段的纵向激励机制。 一是合理划分财政投资评审级次。针对财政投资项目资 金来源涉及省、市、县不同级次的现象,为合理分工,我 省出台了《湖南省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实施办法》,在全国 率先提出“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级次开 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评审级次的明确,既调动了市县 财政部门推进评审工作的积极性,又有效防止了多头管理 ,避免了重复评审和规避评审现象。 二是加强对市县的支持考核力度。为加大对市县财政投 资评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2011年我省出台了《湖南 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建立了省对市、市 对县的经常性指导机制,健全了系统协作交流机制,完善 了省对市县的支持措施。在管理层次上,注重发挥市州优 势,支持建立市州对所辖县(市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 指导和服务平台。如长沙、株洲、郴州等市州每年组织召 开评审工作会议,郴州市还对目标考核先进县市区给予表 彰和奖励。通过考核激励,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经省厅 考核评定,9个市州、32个县(市区)被评定为2010- 2011年度全省先进单位。 3、严格财务监管,健全外部监督机制。近两年来,各 级财政部门针对部分项目建设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松弛、结 算超预算、违反《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现象 ,加强与监察、审计、建设等单位的沟通和联动,形成 “组合拳”,强化建设单位职责,规范建设单位行为。如 会同县、冷水江市与纪委、住建、审计等单位成立联席办 公小组,对影响造价的重点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攸县对县 属建设单位进行基建财务培训,明确评审要求,提高建设 单位基建财务和造价管理水平;省厅对各种超列管理费 ,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的项目,给 予暂缓拨付资金处理,倒逼建设单位规范建设程序,严格 执行财经纪律。 (三)发挥技术优势,评审手段不断完善。工程技术管 理是评审工作开展的主要手段,也是财政投资评审的核心 内容。各级评审机构按照预算管理要求,不断创新评审手 段,前移服务平台,更好地发挥评审技术优势。 1、前移服务平台,控制造价关键环节。各地财政部门 积极探索,创新手段,不断前移评审关口,将投资评审介 入到设计、招标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如省评审中心对 韶山6号楼、党史陈列馆项目合同环节进行了把关,及时纠 正了合同中不利于降低造价的条款,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了 财政资金的损失;为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正着手建立评审专家库,通过吸纳社会各投资领域的技 术权威,参与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 2、跟踪管理服务,提升评审效率。各级财政投资评审 机构从两个方面提高跟踪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实现财政投 资评审与预算管理无缝对接。按照建设项目的实施步骤 ,对项目的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各个环节及时评审 ,动态管理,并将项目实施情况及时反馈预算管理机构 ,将财政投资评审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形成监管合力 ,提高评审效果。二是实行对重大项目派驻财政跟踪评审 员制度。针对项目单位普遍存在的工程技术管理薄弱的问 题,各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对重点项目,如省评审中心对 超级计算机中心、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等项目,派遣评审员 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和监督,通过对工程合同、隐蔽工程、 设计变更、技术签证等关键环节的把关审核,有效遏制了 施工单位弄虚作假、高估冒算行为。 3、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随着评审工 作的发展,各评审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除了 配备专业的设备外,还通过积极构建信息平台,建立专门 网站来提高评审效率和加强评审交流。如,岳阳市评审中 心设立公众网站,成为政策公告、信息发布、经验交流、 接受监督的阳光评审专业平台;长沙县评审中心委托软件 公司开发了评审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目 前,省评审中心正与厅信息中心衔接,争取支持,研究加 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夯实基础工作,评审队伍不断优化。近两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针对外聘人员为主的评审人员组成结构 ,夯实基础工作,狠抓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 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评审队伍。 1、用公正的程序选调专业人才。各级财政部门注重选 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作风优良、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 到投资评审管理岗位上来,如长沙、株洲、常德、永州等 市州机构负责人均从财政部门其他岗位提拔到评审岗位上 来,高配为副局级干部。近几年来,市级评审机构负责人 与财政内部其他岗位进行换岗交流面达到60%。同时,各评 审机构注重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聘用制度和分配制度 ,通过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广泛吸纳优秀的专业技 术人员充实到财政投资评审队伍中来。截至去年年底,全 省除14个市州全部设立评审机构外,123个县市区有107个 已经设立评审机构,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 、郴州、永州、怀化等市所辖县市区均已设立评审机构。 全省评审机构从业人数887人,其中80%以上具有注册造价 师或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为开展评审工作提供了专业保 障。 2、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各评审机构注重完善 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约束评审行为。在 质量控制方面,严格执行复审、外部监督、廉政保证金等 制度,规范评审行为。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强化绩效考 评,激发评审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切实保障聘用评审员 的各项合法权益,为他们购买国家规定的各项劳动保险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合理的待遇留住人。如长沙县 等评审机构出台了适应市场的工资正常调增办法,并且经 县政府同意,分年度从聘用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