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常务副市长在全市发改、财税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常务副市长在全市发改、财税工作 (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发改、财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 省发改工作和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全市发改 、财税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发改、财 税工作。刚才,陶磊、良波同志分别作了工作报告,总结 工作,布置任务,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2012年全市发改、财税工作成绩显著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牢牢把 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紧紧抓住国家桥头堡建设机遇,按照市三次党代会的部 署和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生态立市 、绿色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深入实施率先跨越发展“13111”工程,巩固和提升了经 济社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6.9亿元,增长15.6%,增幅居全省第5位;完成规模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351亿元,增长3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 入47.9亿元、支出170.1亿元,分别增长21.9%和16.7%,收 支绝对额均居全省第6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 ,增长18.5%,增幅居全省第3位;外贸进出口总额2.7亿美 元,增长29.1%,增幅居全省第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17267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5020元,增长 15.7%。各项目标任务均较好完成,率先跨越发展迈出了坚 实步伐。 一年来,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发改、财税战线的广 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恪 尽职守,服务大局,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实现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抢抓机遇,在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上取得 新突破。围绕云南“桥头堡”建设,我们立足普洱实际、 着眼未来需要,提出了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战 略构想,得到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国务院李克强副总 理明确批示:支持地方发挥当地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经济 。全国政协白立忱副主席以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 深入普洱调研指导。国家发改委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我市 调研,并就支持普洱发展绿色经济向国务院递交了专题报 告。省政府在普洱召开专题会议,为普洱发展绿色经济把 脉定向,鼓劲加油,确定支持普洱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 项目和资金62项,并将普洱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内 容明确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 范区工作呈现出“国家高度重视、省级鼎力助推、市级万 众一心”的工作合力,成效逐步显现。 二是坚持狠抓重大项目,投资拉动在全市经济增长的作 用更为明显。始终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发展战略,通 过认真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制,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现场 会、银政企合作座谈会和开展全省“稳增长、冲万亿、促 跨越”活动重点项目调研督查,有力的推动了全市重点项 目建设,各县(区)大上项目、比学赶超的氛围更浓、干 劲更足。全年实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24个,增长 15.6%,其中新开工项目587个,增长27.1%,完成固定资产 投资达目标任务的100.3%。 三是强化税收征管,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财税支撑。加大税源培植力度,严格依法治税,积极盘活 资源,确保了财政收支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地方财政预 算总收入同比增长17.5%,支出增长16.7%。税收征管质量 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全市国税系统组织收入21.1亿元,增 长19.3%;地税系统组织收入60.1亿元,增长14.5%;进一 步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累计入库10.6亿元,增长33%。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共争取到位上级财政补助资金 124.3亿元,增长2.5%。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市财 政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73.4%,创历史新高 。全面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全年共减免和退税 4.17亿元,对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调整、扩大出口发 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加强稳价保供,有力的保障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要商品生产、供应 和价格的定期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生产、保障供应 、稳定物价的措施,发挥好价格调节机制稳价安民的作用 。并通过市场干预,加大市外粮食、蔬菜的采购和调运 ,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 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围绕体制 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并联并行审批制度建 立,审批效率不断提高;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地 方政府性债务实现动态监控,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覆盖各 县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景东和澜沧县级公立 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化解取得 阶段性成果;投融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发行1支企 业债券,推出3支信托产品,开展项目合作融资,共融资近 30亿元,有力的缓解了项目建设融资难题。招商引资硕果 累累,全年共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323个,新增122个 ,合同(协议)总投资1120.5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 282.4亿元,增长114.8%,招商引资综合排名全省第2位。 中坤集团、华夏文化集团、康恩贝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入 驻普洱,普洱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 ,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顽强拼博、勤奋工作的结 果,其中也凝聚着发改、财税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 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改、财税战线 的全体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发改、财税工作的各级 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统一思想,增强率先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了国 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这三项经济指标比2010年 翻一番的新目标,对小康社会赋予了新的内涵。省委作出 了“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战略部署,即 在2010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三倍。普洱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 小康社会,以2010年为基数,生产总值需要翻2.65番,现 价年均增长20.2%,实际增长达1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需要增长三倍,农民人均纯收入需要增长四倍 ,才能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 移地推进率先跨越发展,全力争取在2016年全面实现 “13111”工程的基础上,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确保地 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有序递增,普洱与全国、全省 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全省区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州市已形成千帆 竞发、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普洱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发 达州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普洱生产总值 列第10位,人均生产总值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4.4%、列第 13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1.9%、列第 13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省平均水平的92.7%、列第11位 。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支撑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只占到全 省的4.41%,增速排名第11位,总量排名第7位,仍距全省 平均水平121亿元。与我市紧紧相邻的临沧市,近几年发展 一直紧随普洱,2011年两市生产总值分别居全省第10位和 第11位,普洱仅多31.3亿元;2012年两市生产总值排名不 变,但临沧增速全省排名第1位,总量上仅少普洱13.9亿元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49.1%,全省排名第1位 ,高出普洱11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高达 41.3%,高出普洱近20个百分点。在当前新一轮的激烈竞争 中,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不进则退、慢进也等于退”的逼 人态势,更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标兵渐远、追兵日近的严峻 现实。 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普洱经济发展仍然面 临许多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随着桥头堡建设、新一 轮西部大开发以及“三大战役”的深入实施,其叠加和放 大效应逐步显现,我市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是我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得到了国家和省 上的肯定,并有望上升到国家层面,必将给普洱带来发挥 绿色生态优势、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的重大机遇。三是 “十一五”以来,我市生产总值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速度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优势 产业不断发展壮大,“5+6”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形成了加 快发展、乘势而上、厚积薄发的良好发展趋势。四是全市 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求新思变 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加快发展的热情干劲竞相迸发,营 造了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的良好环境,凝聚 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综 合 考 虑 各 种 因 素 , 结 合 “ 十 二 五 ” 规 划 和 “13111”工程,市委、市政府初步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即将报市委全会和市人代会审议 。总的来说,为实现率先跨越发展,争取与全省同步建成 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必须保持科学、 合理的增长幅度。因此,我们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严峻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严重一 些,把矛盾和挑战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的措施和办 法想得更周全一些,争取工作主动权,全力推动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 三、创新举措,确保2013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 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发改、财税工作 ,对于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全面推动率先跨越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全会、市人代会即将召开 ,将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 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攻坚克难,锐意进 取,全力做好今年的发改和财税工作。 (一)突出项目建设,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全力推动普 洱绿色发展 近年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省在65%左右,普 洱在85%左右。实践证明,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载体,固 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最强大的动力。地区的竞 争、经济的发展、现实的实力、未来的后劲,归根结底都 集中体现在项目上。各级发改部门必须在准确把握国家宏 观政策,着力保障经济运行的同时,突出抓好项目工作 ,以项目带产业,以项目促发展。 第一,抓重点突破,力争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继 续加强与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汇报对接,尽快完成规划修编 和实施方案,争取获得省、乃至国家正式批准立项实施 ,并得到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要大胆先行先试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平台、绿色社会、绿色生态屏障、绿 色发展评价和绿色发展保障体系,加快实施“3个10”项目 ,力求早出成效,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 把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努力破除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开放 型经济水平,为试验示范区建设增添活力。 第二,抓瓶颈化解,力争更多的大项目落地普洱。今年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各级各部门必须 更加重视解决项目建设“审批、融资、用地”等瓶颈问题 ,创新方法、打破常规,力争更多的大项目落地,确保固 定资产投资任务完成。一是要全力化解瓶颈制约。在审批 上,要以加快审批为重点,进一步理顺和简化项目审批机 制,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积极推进网上并联并行审批 ,提高审批效率。在融资上,要做好向上争、内部盘、对 外引、民间投、银行贷、社会融的工作,继续搭建银政企 合作平台,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对具有特色优势资源的重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