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7年6月份人民日报理论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共建一带一路 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 的重要讲话精神 钟  山 2017年06月06日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 ,深刻阐述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回顾了4年来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了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 文明之路的美好愿景,指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和路径,创新了开放发展的理论和实 践,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高峰 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经贸合作,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作出应有贡献。 彰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战略视野和博大胸怀,展示了中国对发展开 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态度,彰显了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凝 聚了广泛共识,激发了各国的参与热情。 诠释丝路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主席指出,“古 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 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与世界 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结晶,是当代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东方智慧。和平合作需要加强对话沟 通、平等交流,开放包容需要在开放中发展、在融合中共存,互学互鉴需要博采众长、共同提 高,互利共赢需要互惠互利、共赢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坚持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也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有关决议。 总结4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指出 ,“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4年来,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各国合作意愿日益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拉动各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合作和技术传播,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4—2016年,中国同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 元。中国企业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 个就业岗位。沿线国家的产品、技术、服务、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中国制造”“中国 建设”“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欢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人心,朋友圈 越来越大。 描绘“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愿景,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中国主张。习近平主席指 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和平之路 着力推动合作共赢,建立彼此尊重的伙伴关系;繁荣之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加强产业和金融 合作,推动设施联通;开放之路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创新之路坚持创新 驱动发展,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文明之路着力深化多层次人文交流,开辟更多合作 渠道。“五个之路”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为推进开放、包 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擘画美好蓝图、指明前进方向。 宣示合作共赢的重大举措,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担当。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 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 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 带来新的机遇。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在发展经贸伙伴关系、推动互联互通、加强创新合作、加 大建设资金支持、援助民生项目等方面宣布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这释放出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积极信号,表达了中国愿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诚意,展示 了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决心。这些举措的逐步落实,必将帮助参与国更好融入经济 全球化,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 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目前,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发展失衡、经济 治理滞后三大矛盾远没有得到解决。“一带一路”倡议契合各国发展需要,为促进各国协调联 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提供了新方案。 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和投资持续 低迷,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仍未形成。在这种形势下,最迫 切的任务是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 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一带一路 ”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 各国比较优势,扩大利益汇合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各国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 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增强全球经济增长活力。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的商品 ,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7500亿美元。其中,将从沿线国家进口2万亿美元的商品,对沿线国家 投资1500亿美元。这将为各国发展带来巨大商机。 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共赢共享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贫富悬殊和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贫困及其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 题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 配差距等问题。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意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发展中国家 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高峰论坛期间,中国承诺未来3年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 供不少于6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 作项目;未来5年将为参与国提供1万个来华研修和培训名额,帮助参与国加强能力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逆全球化 ”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经贸规则碎片化问题突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滞后,难以适 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习近平主席指出,欢迎各国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 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由大家共同商量,成 果由大家共同分享,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了新模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 新型金融机构成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高峰论坛期间,我们发起了《推进“一带一 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立场、中国主张成为广泛共识 。 扎实推进经贸领域务实合作 习近平主席指出,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 要扎实推进经贸领域务实合作,把广泛共识转化为共同行动,把系列举措转化为实际成果,让 高峰论坛各项成果落地生根、早见成效。 落实《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合作倡议是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对促进 全球贸易投资增长、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沟通 ,全面做好合作倡议后续落实工作。利用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合作机制,推进经济全球化 ,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抓好促进贸易增长、振兴相互投资和促进 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系列举措落实。 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有助于中国扩大开放,也有助于各国贸易发展、全球贸易增长,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积极响应。要抓紧筹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做好规划设计,创新办展方式和合作模式,吸引 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打造高水平、影响力大的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 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落地 ,加强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合作,打通国际大通道。加快实施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 ,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通关一体化。推进中欧班列健康有序发展,畅通亚欧 贸易走廊。积极与更多参与国商签投资协定。 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统筹推进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其改革开放排头兵 、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转型。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 、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打造一批规模效益好、辐射作用大、就业带动力强 的合作区。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推动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取 得积极成果,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经贸 成果,建设和发展好贸易投资机制。落实亚太经合组织北京路线图各项措施,推动未来议程。 推进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机制化、具体化。 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与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商讨自 贸区建设,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推动中国—东盟自贸 区升级议定书早日全面生效实施,与相关国家开展自贸区升级谈判,增加环境保护、电子商务 等新议题,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 落实好对外援助举措。扎实推进高峰论坛重大援助举措落实,帮助沿线发展中国家发展经 济、改善民生。推动“3个100”民生援助项目建设,加大文化、体育、卫生等合作领域援助力 度,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加强人才培训援助,支持沿线 国家能力建设。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作者为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6日 07 版) 从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 顾海良 2017年06月07日07:54    来源: 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制度性安排,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要回顾总结当年 经济工作、研究部署来年经济工作,蕴含其中的会议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 历程的重要标记。这一发展历程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成 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 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的有机组成部分,夯实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 济学发展的新境界。 2014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提出,“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 跃升”。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的战略高度,集中探讨了 “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治国理政 的重大问题。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从“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的良好开局”的高度,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从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 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原则到 “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发展目的,从“实现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旨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原则作出多方面论述 :从战略目标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全面深化改革上,提出“只有 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 ,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从治国理政全局上,提出 “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 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 原则,指明了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方向。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要坚持基本经 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贯穿于党的 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事关治国理政的重要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的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根基的经济。习近平同志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出两个 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的问题:一是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法、 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二 是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两个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的问题,是 治国理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课题。 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的黄金平 衡点,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进展。”“黄金平衡点”既阐明了发展目标和宏观 政策的关系,又可用于阐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在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在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思路时指出,“进行 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 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供给和需求作为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有着既 相对立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说到供给和需求,那么供给等于某种商品的卖者 或生产者的总和,需求等于这同一种商品买者或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的总和。 而且,这两个总和是作为两个统一体,两个集合力量来互相发生作用的。”从全面把握总供给 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及其结合上探讨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内涵。 发展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全 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注重永续发 展”等理念,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举措以及“让 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等思想。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推动 全面创新”的思想以及“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 活动”的要求,并提出“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这 些论断和要求生动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对新发展理念的探索过程,深刻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在我们 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在2015年制定“十三五”规划时,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他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 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理者,物之 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以新发展理念为主导思想和指导方针,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谋篇布局之“固然”“所以然”。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发展理念”。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时,从统 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凸显 了新发展理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和统领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 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发展问题上实现了认识升华。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 展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呈现于中国社会的经济事实和当今 世界经济变化为基础和根据,提出办好中国事情、解决好中国问题的理论和对策,丰富和发展 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对这一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性成 果的揭示和提炼。 习近平同志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重大原则,在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一是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 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二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 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不动摇。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 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 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 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习近平同志提出并坚持新发展理念,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问题上提出了四个方 面的重要思想: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完成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任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二是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 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三是牢 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 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 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四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 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 放大战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积 极防范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 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7日 07 版) 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思维方式的重要论述 吴瀚飞 2017年06月08日07:29    来源: 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十分重视 并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重强调了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 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这些科学思维方式具有内在联系,构 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广大党员、干部干 事创业的有力思想武器。 用辩证思维抓根本,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事 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出发看问题,从纷繁复杂 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本质、掌握规律。 辩证思维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和注重运用的科学思维方式。他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 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 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 工作:一是注重运用“两点论”,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例如,在谈到党员、干部的“本领 恐慌”问题时,他说:“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 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 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二是运用重点论,找突出问题、抓关键问题。习近平同志反复 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 ,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他还指出,整体推进不是 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同志善于透 过现象看本质,要求党员、干部“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 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些重要论述为我 们运用辩证思维认识问题、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用战略思维把全局,即从长远看当前、从全局看局部、从整体看部分。它致力于解决根本 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努力占据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制高点,从总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 势和方向,进而增强战略定力和统筹协调能力。 战略、方向、大势、长远等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高频词”,体现了着眼全局谋 划工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把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战略思维。习 近平同志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 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习近平同志考虑问题、谋划工作 总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善于从战略高度把握全局。他还在不同时间、多个场合讲到战略定 力问题。在谈到走和平发展道路时,他强调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 两个大局,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不断提高我 国综合国力。培养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是我们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的重要内容。 用历史思维观大势,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事物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 发展进程中进行思考,努力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以 史育人、以史咨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思维对于我们党有效治国理政不可或缺。习近平同志指出 :“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 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他关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分析,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 30年关系的阐释,关于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审 视和汲取中国历史智慧的阐述,都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给人以深刻启迪。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基于科学把握中国 的过去、现在、未来尤其是“发展起来后”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就是要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 的历史和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 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 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用历史思维观大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对中国历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发展趋势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用创新思维促发展,要求我们破除迷信、打破陈规,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对事物做新思 考、对结构做新调整、对工作做新谋划,力求以新的理念、方法和路径解决问题,打开新局面 ,开创新境界。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他强调,“我国经济已由较 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 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他还指出,要善于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党的建设 中的重大课题,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党建领 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此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战 略举措,无不是创新思维的产物,无不凸显了创新对于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 。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谋划工作,就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与时俱进、因地 制宜、求真务实,以思想认识的新突破打开实际工作的新局面。 用法治思维求善治,即反对人治思维、特权思维,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逻辑分 析和处理我们党治国理政中面临的问题,积极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每个组织和个人都 要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法律至上的理念,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切 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行使 权力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习近平同志还指出,要更加自觉 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 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避免埋钉子、留尾巴。用法治思维求善治,要求党员、干部适应 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势,实现思维方式的与时俱进,以法治眼光、法治方式想问题办事情;带头 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真正建立对法 治的信仰和敬畏。 用系统思维聚合力,即以系统论原理为指导,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把握事物、思考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凝聚改 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指导工作,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 义:一是坚持统筹兼顾。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党的十八 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系统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为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二是注重协同耦合。 只有系统内部各要素实现协同耦合,系统才能有效运行并实现效益最大化。习近平同志指出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 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三是坚持开 放包容。开放性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开放的系统才具有活力。习近平同志将开 放发展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发展理念,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他在亚太经合组 织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应该建立合作而非对立的关系,倡导开放而非封闭的理念,寻求共赢 而非零和的结果,实现一体化而非碎片化的目标。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形成彼此融合、互 为补充的局面。”这为我们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开放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 用底线思维谋主动,就是对事物发展的诸多可能性进行预判,明确可以把控的空间或可能 出现的最坏结果,科学设定最低目标,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争取最好结果。 底线思维是富有前瞻性和忧患意识的思维方式。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 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从 坏处准备是用底线思维谋主动的前提。只有对事物发展的最坏结果进行预判,才能守住底线 ;底线失守,往往意味着满盘皆输。但守住底线不是目的,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努力,推动事 物内部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争取最好的结果。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彰显了对底线思维的 科学运用。例如,针对治国理政的底线,他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 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针对对外交往的底线,他指出,我们爱好和 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针对耕地保护 的底线,他指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 余地;等等。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下,科学运用底 线思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8日 07 版) 人民要论:把制度自信和制度创新统一起来 冯  霞 2017年06月09日07:36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是人类制度 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建设的时代使命,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的制度优 势和制度潜力不断得以发掘,制度自信日益增强。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 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 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进步的应有担当。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 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着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努力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 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 就要求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发挥制度优势,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制度基础,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 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 础上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当前,我国在发展程度上仍然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长期竞争中 掌握主动权。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 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 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制度是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制度的完 善发展必须以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为目标。当前,我国发展中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 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习近平同志不仅阐明了新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 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即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建立在制度自信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 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制度自信和改革创新的有机统一,有力推动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以制度自信推进制度改革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 进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对中国制度的高度自信。中国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 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制度价值和制度体系的有机统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必须始终坚持,这是制度创新的底线;阻碍经济社会 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坚决破除,这是制度创新的主攻方向。比如,在政治制度方面,根本政治 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同时应看到,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 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方式还 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都需 要加快改革完善。再如,在经济制度方面,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 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序推进征地制 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等。 以制度改革创新增强制度自信。中国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旺盛生命力,对此我们充满自信 。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同参与激烈国际竞争 的要求相比,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现代化的艰巨任务相比,我们的制度还存在不足,还 没有成熟定型。因此,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推进改革创新,首先应增强问题意 识、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我们用改革 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 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创新的,制度自信总是在不断 解决问题中得以强化的。同时,中国制度的改革创新是在世界视野中推进的。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彰显 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对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进步的责任和担当。中国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 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持世界 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中国制度的改革创新,将为人类 制度文明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制度的改革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当前,要在党的 坚强领导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序有效推进制度改革创新,让中 国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充分彰显。 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中国制度的改革创新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事关国家和 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从中央层面加强领导和指导,加 强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 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防止出现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 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要解放思想,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加强战略研究,大胆进行 理论创新,分阶段制定路线图和任务表,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而且对于中国制度的改革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应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进程,通过制度建设 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本领,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既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建设、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应通过制度改革创新,保证全体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 建设、平等享有各项权利,着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 务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中国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和根 本保障。推进中国制度改革创新,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努力实现先进经验和有效政策制度化。习近平同志指出,“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 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许多成就得益于将先进经验 和有效政策制度化。例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听证制度、公共服务中的一站式服务、责任政府 建设中的问责制度等,都来源于实践经验,有些甚至是从国外引进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发展运 用的。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有益经验,但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 ,我们并没有失去自我,而是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在稳步推进创新的 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守正的定力。今后,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继续坚持“拿来主义 ”,借鉴于我有用、于我有利的国外经验。 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约束力。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切实执行,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现阶段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必须着力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制度执行力,防 止规章制度成为“稻草人”“橡皮筋”。要切实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 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杜绝“破窗效应”。党员领导干部要 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以实际行动引导人们尊重制度、维护制度,坚决抵制“钻制度空子 ”“打擦边球”的行为,带头同不守制度、破坏制度的现象作斗争。只要人人敬畏制度、人人 履行责任,就会在全社会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作者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9日 07 版) 让创新释放出引领发展的雄浑力量 汪克强 2017年06月11日08:26    来源:   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新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期和新旧增长动能转换期,上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提供的动能逐步消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动能蓄势待发。从历史 上看,科技创新造就的新技术新产业,体制机制变革释放的创新活力,是历次大危机后世界经 济实现复苏的根本动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 换的特征越发明显。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大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新发展 动力的要求更加紧迫。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向创新要动力,让 创新释放出引领发展的雄浑力量,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必然选择。   做好战略选择和前瞻布局,实现弯道超车和创新引领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更是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源泉。在大多数传统科技领域,我国 虽有后发优势,但往往难以全面赶超。如果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一些 战略性创新领域,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则有可能迅速实现弯道超车和创新引领。   比如,目前发达国家纷纷以“深度技术”抢占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领跑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深度技术”的核心领域,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无人机、无人驾驶等 ,我国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方面还具有独特优势;在量子通信、空间科学、深 海探测、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重要领域,我国也有条件、有机会走在创新前列甚至领跑世界 前沿。同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在网络信息安全、新能源、新材料、深地勘探等领 域超前部署,有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这些重大创新,将培育起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 力。   战略选择和前瞻布局深刻影响科技和经济竞争力,事关国家未来发展。实现建设世界科技 强国的目标,必须加强战略研究和制定好中长期科技规划,统筹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聚焦一 批重大战略性创新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 ,统筹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努力在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战略性创新 领域的重大突破,将催生众多新技术新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占 领国际竞争制高点,塑造引领型发展,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   加强和深化前沿基础研究,为创新提供丰沛的源头供给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尽的可能与潜力。几乎所有重大 创新的知识基础都源于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基础研究的成果。缺乏基础研究,创新发展只能是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世界创新大国的一大共性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 金会(NSF)提出了六大科学前沿:驾驭面向21世纪科学和工程的大数据,人—机互动技术 ,基因组、遗传和生命科学,量子跃迁,北极圈研究,新天体物理学。提出这些前沿领域,旨 在引导科学家开展会聚式科研,促进交叉性前沿基础研究,解决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可能遇到 的重大挑战。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处于从跟跑为主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 期,基础研究的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在量子通信、新材料、生命科学、航天、海洋等 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捷报频传,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但应看到,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与 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相关体制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稳 定支持机制,支撑前沿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 还不够多,科技评价制度和整体科研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未 来,通过持续加强和深化前沿基础研究,建立丰厚的知识和技术资源储备,我们的原创成果供 给能力将大幅提高,可以为创新提供丰沛的基础研究供给。   培育良好创新生态系统,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创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创新主体或要素难以形成创新高地、保持创新活力。 过去,人们将成功的创新模式总结为一所大学、一个高科技园区和充足资金加总的“三合一 ”模式。但近年来,更多人认识到,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才是创新成功的根本保证。它包括开 放的社会生产组织结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灵活高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宽 松的政策法律环境等。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创新生态有关 。   近年来,我国从多方面积极优化创新生态系统。首先是优化市场环境,推动社会生产组织 形式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新科技革命成果特别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商业模式创 新开辟了广阔空间。跨境电商、分享经济等成为新时代“中国创新”的代表,为我国和世界经 济注入了新动力。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我国大力优化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激励 与引导并重、宽松与规范并行的市场环境正在加速形成。其次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完 善创新政策体系。从公平竞争环境、高效科研体系、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科研成果 转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开放创新、政策统筹协调等方面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进一步明确各个创新单元的职能定位,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 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努力营造支持创新、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 活力和潜力。良好创新生态系统的加速形成,正在推动我国由创新资源大国转变成为创新能力 强国,创新日益释放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雄浑力量。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1日 05 版) 发展壮大中国品牌 刘振华 2017年06月12日08:08    来源:   品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同志指 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这“三个转变”,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建设品牌强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了科学 指导和现实路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建设 品牌强国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跃上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建设关乎国家整体实力   品牌与国家形象关系密切。知名国际品牌是响亮的国家名片,对于提升国家影响力和文化 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品牌建设。从1979年恢复商标统一注册、1983年实施商标法 开始,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品牌建设。例如,改革开放初期设立国家金质奖和银质奖,评定省 优部优国优产品;上世纪90年代“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振兴民族工业”,开展“中国质量万里 行”活动,评定“驰名商标”;“十五”期间评选“中国名牌”;“十一五”期间大力创建自 主品牌,评选“中华老字号”;“十二五”期间“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 ,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品牌 建设进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新阶段。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明确 提出推动“三个转变”,将品牌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培 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经过30多年的品牌建设,我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一批中国品牌在世界崭露头角 。但也应看到,我国的品牌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在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 ”排行榜中,美国上榜品牌有227个,英国、法国各有41个,日本有37个,而我国只有36个。 在最新的国家品牌指数排行榜中,我国在163个参评国家中仅位列第六十四位。这显然与我国 制造业第一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很不相称。   人们通常认为,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品牌建设只要遵循市场规律就能取得成功,却在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牌建设关乎国家经济和战略安全、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特别是民族 品牌,它们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软实力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发展壮大有利于增强我 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话语权,有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将品牌战略纳入国家 整体发展战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推动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就 要求尽快改变以往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 型增长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以品牌战略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积极 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对外贸易实现长足发展,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然而,我国对外贸 易“大而不强”的现象仍然突出,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微笑曲线”底部,是典型的产品大 国、品牌小国,尤其是缺少在全球叫得响的国际品牌。我国出口商品还有不少属于贴牌和代工 ,赚的是“血汗钱”。随着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外贸发展正处于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 键时期,创建一批国际品牌是形成新的比较优势的关键。大力推动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 ,能够助力我国制造业向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攀升、向下游的营销服务环节延伸,提高制造业 的综合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品牌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凝结着企业的创 新成果,能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创造市场价值。国际知名品牌往往具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这种优势包括独特的产品、丰富的商业文化内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其中 ,核心技术优势最为关键,是许多企业强化品牌建设的底气所在。当前,我们缺乏更多叫得响 、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主要原因不是品牌推广力度不够大,而是自主创新不够、缺乏核心技 术支撑。加强品牌建设,对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出了紧迫要求。同 时,围绕品牌建设加强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大幅度提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满足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 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加之互联网普及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品质、 时尚、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强品牌建设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能够有效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 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品牌建设能够促使企业更加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拓展品牌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淘汰低端过剩产能,增加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进而提振消费 信心、满足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提高新形势下品牌建设水平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品牌战略已经表现出明显 的不适应,迫切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立足自身优势,加大政策支持,转变发展理念,加强 统筹协调,倾力打造一批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水准的品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 着力。   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品牌。文化是品牌生长的沃土。历史悠久的成功品牌,必定承载着某 种优秀的人文精神。比如,德国品牌的严谨,日本品牌的精致,法国品牌的浪漫,等等。品牌 建设应重视文化的力量,用文化滋养品牌,用文化擦亮品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中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注重诚信、以人为本等优秀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能够为中国品牌 注入独特的精神品质。今天加强品牌建设,应将21世纪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 结合,培育有特色、有内涵、有底蕴的中国品牌,让其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社会环境。传统“以评促建”和“奖励补贴”的品牌建设方式,曾 经对我国的品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如重营销轻质量、重评选轻管理等问 题。当前,应着眼于全面改善品牌发展环境,引入科学的品牌建设评价系统,营造符合新时期 品牌建设要求的发展环境。为此,应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优势品牌生存发展的法治 环境,特别是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力度,建立有利于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品牌 战略作为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为打造品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充分 发挥媒体作用,生动讲述企业家和一线员工敢为人先、艰辛创牌的故事,充分展示我国品牌在 自主创新、质量提升、转型发展等方面的成果,为品牌建设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通过品牌并购振兴民族品牌。抓住当前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一带 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历史机遇,整合市场、技术、装备、管理和资金等资源,积极实施品牌 并购战略,促进民族品牌发展壮大。引导优势资源向沉睡的民族品牌集聚,激发民族品牌的活 力,支持具有市场优势的民族品牌走出去、具有产能优势的民族品牌实施全球产能布局;针对 民族品牌流失较多的产业,有计划地开展民族品牌复兴工程,在推动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 同时,激发品牌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 牵引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应在不断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的同时,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培育、对相关企业的 商标保护。应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三板企业的品牌培育工作,鼓励和支持它们创建民 族品牌。加强对传统产业品牌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避免重走技术强、生产强但品牌弱、价 值低的老路。   以金融创新支持品牌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不断 推动金融创新,建立品牌金融服务平台,支持自主品牌发展。可与银行合作推出以品牌为基础 的品牌质押贷款服务、供应链融资服务,与保险机构合作推出以品牌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保险产 品。积极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向品牌价值交易升级,建立可实时交易的品牌价值交易系统。推动 金融机构的信用卡商城、消费贷业务、互联网理财平台向品牌消费升级,激活消费者的品牌消 费潜力。   强化研究,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尽快提高我国的品牌研究水平,成立相应的研究和培训 机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人才、科研、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增强我国品牌建设的软实力 。应重视跨学科研究,促进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研究建立品牌价值交易模型、品牌生 态指数、品牌大数据指标体系、品牌政策模拟仿真等,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从讲历史向讲现实、从简单模仿别人向中外融合发展转变。可举办品牌战略发展论坛 ,设立品牌日,提高社会公众对品牌建设的认知度。   (作者为山西省原省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2日 07 版) 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姚新中 2017年06月12日08:14    来源: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 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绵延几千年的中 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 我们不忘本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从方法论层面深入思考和解答如何实现中华文化创新发 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处理好“述”与“作”的辩证关系 尽管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起源和演进轨迹,但所有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都要回答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就形式而言,文化创新发展有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传承间接创新,二是通过建构新的文化形态直接创新。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术语来说 ,这两种方法可分别称为“述”和“作”。自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奠 定“轴心时代”的人类文明格局以来,一些中西学者所提出的问题和进行的论辩沿袭多于创造 ,总体上呈现“述而不作”的局面。“不作”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受时代条件限制或 由于文化本身的缺陷,没有能力“作”;二是因为“述”比“作”更重要,为了避免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式的“妄作”而有意识地“不作”。“述”又可分为两种:单纯的“述”是通过简 单重复来接续文化,而自觉的“述”则通过回到以往的问题、通过对已有概念和理论重新进行 诠释来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二种“述”可以带来比传统文化更为丰富的内容。正如当年 孔子的“述”是他对礼崩乐坏的纠错、是阐述其“礼治”“仁政”思想的手段一样,每一代文 化人的“述”都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时代特色。从这个角度说,“述”的意义在于从新角度 反思老问题,并通过创造性的重新诠释,为人们所面对的新问题提供解答。毫无疑问,这样的 传承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 “述”中有“作”、以“述”为“作”,或者说,先“我注六经”后再“六经注我”,这 既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特点,也同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契合。自“轴心时代 ”以来,人类文明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对人生与世界的认识,同时又不断以不同方式回到 “原点”,思考什么是人、人为什么存在、人将要走向何方、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在宇宙 中的位置等重大问题。为回答这些问题,一代又一代思想家设计出种种理论、论辩和思想实验 ,从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训示、孟子关于“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的 论断、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和亚里士多德对“人是政治动物”的论证,到朱熹对“理一 分殊”的理解、王阳明对“致良知”的追求、笛卡尔对“我思故我在”的执着、边沁对“最大 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渴望、康德关于绝对命令的建构、黑格尔对绝对理念展开的辨析,再到 20世纪存在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哲学诠释学、政治哲学、德性伦理学、社群主义的兴起 ,都是为了不断深化对人与世界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这些理论和思想融汇历史性与现 实性,揭示了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则从以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 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为代表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汲取丰富养分,建构了以实 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 指明了方向。 除了通过“述”即重新解释和传承来创新,文化创新的另一种方式是直接通过“作”即原 创来回应特定时代提出的挑战,解析时代的特殊境遇和需要,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和文化形态。 历史经验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 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实践,必将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和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广阔空间。如 何在新条件、新境遇下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创新 发展中华文化,如何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交汇中形成新的话语体系,都需要对“述 ”与“作”作出新的解释,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建构,进而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方 法论支撑。 处理好“损”与“益”的辩证关系 无论是“述”还是“作”,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既不忘初心、接续传统,又积 极回答时代问题、回应时代需求;既对传统有所割舍、敢于割舍,又立足当前勇于探索、善于 探索,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为古老的文化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由此来看,促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所“损”、有所“益”,有所“取 ”、有所“舍”。中华文化是在50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既包含大量历久弥 新、具有恒久价值与魅力的内容,又包含一些具有历史局限性、今天已不合时宜的内容。因此 ,对传统文化必须进行合理取舍。我们今天探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也有一个如何辨别精华与 糟粕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对于那些在专制、封建、僵化体制下制约人的主体性、限制人 们自由思考的传统文化内容,必须予以抛弃。任何全盘接受传统文化并试图用其解决当代所有 问题的做法,不仅在实践上行不通,在方法论上也无法自圆其说。 促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除了自觉地“损”,还应对传统文化有所“益”。为传统文化 “益”什么、如何“益”?在方法论上值得深入探究。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必须与当今的时代精 神相一致,但时代精神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思潮与社会心理,文化创新发展也不是对社会需求的 简单回应。因此,促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需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同时彰显当代 社会思潮与社会心理中蕴含的正能量,并实现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样来看,中华文化 创新发展既来源于现实,又必须高于现实。换句话说,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既不是回到过去、重 复“昨天的故事”,也不是随意发挥、一味迎合当前时尚。这两种做法都会割裂传统与现代的 联系,是需要加以防范的极端。具体来说,前者是没有主体精神的复古和仿古,一切以过去的 观念、礼仪、习俗为基准;后者则成了庸俗文化,认为一切现实都具有合理性,为庸俗、媚俗 、恶俗的文化现象贴上合法性、合理性的标签。这两个极端在方法论上都是片面地理解“损 ”与“益”,要么否定“损”的批判性,要么曲解“益”的建设性,未能在“损”“益”之间 找到一个平衡点。 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绝不是脱离实践、远离时代的建构,而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基础上 ,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新的生长点。同时,文化创新发展不仅是思想层面的 创新发展,而且是生活方式、实践方式的变革。使中华文化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基础、思维 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主要标志。 处理好“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涉及形式(“文”)、内容(“质”)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孔子曾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话虽然是从内外兼修的角度讨论 理想人格塑造问题,但也为我们思考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方法论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华文化的 传承、创新、发展,必须兼顾“文”与“质”,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底蕴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 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 、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 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 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 产。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的主流发展趋势是以儒学为主干、以释道为两翼。从形 式上说,儒释道三家各有自己的传承方式和路径,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从而使中华文化呈现丰 富多彩的“文”。如何使这些形式在当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是 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与形式的创新相比较,内容方面的传承与发展更为重要。无论采取哪种形式,中华传统文 化的主流都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具有鲜明的入世精神。我国古代的儒学宗师、道家大 德和佛教高僧之所以能为后世所敬仰,就在于他们审时度势,把握时代需求和时代精神,通过 概念、理论和意义体系的建构,汲取其他学派的优秀成分丰富自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 是“处江湖之远”,儒释道都没有抱残守缺、自我封闭,而是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互通互融 ,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三位一体的“质”。这一坚强的文化内核,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 弥新的重要支柱。 促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实现“文”与“质”二者新的辩证统一。当前,有的人 过分注重“文”而忽视“质”,把中华文化当作漂亮的外衣,注重文化包装而忽略文化内涵 ,这种“文化创新”是表象化、浅层次的。同时,也有一些人片面强调文化的“质”而忽略 “文”,使文化成为与民众生活割裂的高头讲章、阳春白雪,这是一种书本化而非生活化的创 新发展,其生命力和实效性值得怀疑。总之,“文”与“质”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 废,必须兼而有之,方能促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化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日新又日新的有机生命体。如何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发展进程中,通过“述”与“作”的结合、“损”与“益”的互补、 “文”与“质”的相得益彰,使得中华文化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更新,这 是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在方法论上的重要课题。一旦在方法论上取得突破,开放、包容、创新的 中华文化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动力,必将照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2日 16 版) 坚定不移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 努尔·白克力 2017年06月13日07:37    来源: 习近平同志对能源发展改革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特别是2014年6月在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 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我国能源发展改革进 一步指明了方向。3年来,全国能源系统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 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化认识理解、强化思想引领,深入推动落实、加快转型步伐,能源发展 改革实现新跨越新突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系统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使命任务 、方向目标和主要举措,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对于在新起点上加快推动我 国能源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彰显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眼光。当今世界,能源安全是各国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抓 住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有效保 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习近平同志 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 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 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对 新的时代条件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深邃思考和战略眼光,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忧患意 识和坚定意志,指明了新形势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彰显推动能源科学发展的深远谋划。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需求压力巨 大、供给制约较多、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为解决这些 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五点要求: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 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 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这 五点要求,紧扣国际国内能源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系统阐述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 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推进能源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这五点要求,将带来能源 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次根本性调整。 彰显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智慧。当前,我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能源治理 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 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宏大理念,全面阐述了共同构 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合作等重大主张,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全球 能源互联网,并在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减少碳排放等重大问题上作出郑重承诺,获得国 际社会高度评价。这些理念、主张和行动,有利于建设运转良好、开放、竞争、高效、稳定和 透明的全球能源市场,有利于在更好反映世界能源版图变化的基础上构建更有效、更包容的全 球能源治理架构,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方案,对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具 有深远意义。 3年来,全国能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推 进能源革命,各领域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开创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实践新局面。 推进能源革命的框架体系全面构建。着眼于实现主体能源更替和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 变,提出能源革命“三步走”的主要任务;制定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及系列行动计划,规 划2016—2030年我国能源系统整体发展路径,提出2030年能源发展目标;编制发布能源发展 “十三五”系列规划,进一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我国能源发展第一次构建起综合性和专业 性、中期性和长期性、全局性和地区性相结合的立体式、多层次规划体系,基本确立了能源发 展改革“四梁八柱”性质的主体框架。 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正在建立。坚持化石能源清洁化发展,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 用,扎实开展煤炭去产能和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加快油气勘探开发,石油保持稳 产,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我国原煤入选率达到68.9%,现役煤电机组已全面 实现脱硫,脱硝比例超过92%,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 气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坚持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加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布局优化 和提质增效。近3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 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显著下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和核电在建规模均居 世界第一位,对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取得积极成效。坚持把节能当作第一能源,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高,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形成,节能产品广泛应用,绿色生活方式蔚然兴 起。能源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煤改电、煤改气 等清洁能源替代广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即将全面建成。3年来 ,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能耗下降约14.6%。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00万辆,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17万个,全 国高速公路干线和主要城市充电网络初具规模。 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紧盯国际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前沿超前部署,提 出我国能源科技中长期15大创新方向、139项创新行动和能源装备15个重点发展领域,加大科 技攻关力度,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能源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神华宁煤400万 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 大核心装备实现自主研发制造,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技术国际领先,大规模储能、天然气 水合物开采等关键技术孕育突破。 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快车道。电力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交易机构组建基本完成,发用电计划 和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竞争性电力市场初具规模。制定出台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勘探开 发、管网运营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输配电价改革实现 省级电网全覆盖,非居民天然气门站价格显著降低。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能源领 域64%的行政审批事项,能源监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能源治理方式初步实现向战略、规划、 政策、标准、监管、服务的重大转变。 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重点建设基础性、兜底性民 生工程,全面解决无电地区人口用电问题,大力提升城乡供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光伏 扶贫取得突出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国际能源合作全方位拓展。着力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制定合作规划,确定重点领 域。基本形成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输送通道格局和油气上下游产业链深层次全面 合作模式,实现同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与巴基斯坦、 英国、阿根廷的核电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 快。举办G20能源部长会议、APEC能源部长会议、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高峰论坛加快设施联通平行主题会议等,形成一系列重大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能源舞 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全球能源治理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当前,国际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开拓中国特色能源发 展新前景,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习近平同志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 特色能源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战略定力,切实做到坚持绿色低碳的方向不动摇,坚持节能优 先的方针不动摇,坚持从煤炭资源丰富的国情出发不动摇,坚持立足国内的原则不动摇,坚持 创新开放的战略不动摇,为能源发展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调,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能源调结构和经济稳增长、能源生产和消费、能源开发和生态保护 、能源总体发展和地方创新发展、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等重大关系,不断推动能源发展改革行 稳致远。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当前应精准落实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以下 工作。 扎实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做好煤炭去产能和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 ,更多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有序发展先进产能,确保2017年退出煤 炭产能1.5亿吨以上。按照淘汰落后、严控新增、清理违规、转型升级的原则,确保2017年淘 汰煤电落后产能500万千瓦,停建、缓建煤电产能4500万千瓦以上。加快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 节能改造。 稳步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加大对吸引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 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布局开工水电、核电、管网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充 分发挥能源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上下游拉动作用强等优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建设,优化电力调度,提高电力系 统调节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机制,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重点解决并网消纳问题,优化可再生 能源发展布局。 大力实施能源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争取早日基本实现雾霾严重城 市供暖清洁化。积极推进油品质量升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做好电网升级改造 、光伏扶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项目建设。 深入推进能源领域重大改革。积极推进油气勘查开采、进出口、管网运营等改革,释放竞 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和骨干油气企业活力。加快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机构建设运行,有序放开增 量配电业务,加大售电侧改革力度。深化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能源监管和服 务水平,理顺电力安全等监管体制。 深入推进能源国际合作。加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筹办好“一带一 路”能源合作俱乐部,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强能源战略 、规划、政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推动能源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大力拓展参与国 际能源治理的平台、途径和方法,在共同打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能源治理体制中发挥更大作 用、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3日 07 版)     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战略的创新发展 范恒山 2017年06月14日07:38    来源: 习近平同志指出,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科学决策,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一 系列重要论述、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性举措,我国区域发展呈现由不平衡向趋于平衡、由不 协调向日益协调转变的良好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的一个重大建树是提出了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入把握的 基础上,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 义。其中,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它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发展理念之一,又是推 进各项工作的一个具体要求。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在宏观和战略层面,必须牢牢把握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在 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微观和战术层面,必须统筹兼顾,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克服瓶颈 制约,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协调发展的一项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 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此,要站在全局高度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区域发 展不平衡会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必须牢固树立不断促进区 域协调发展的思想;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重大任务,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中 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关键领域“填平补齐”;积极探索抑制地区差 距扩大、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制度举措,通过市场和政府的有机协同,形成动态促进区域协 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内外统筹,先后提出了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着眼于实现一体联动和重点 突破相统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三大战略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制定了总体战略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 划,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整体设计和建设框架;以战略对接为核心,与众多相关国家和地区、重 要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了一批双多边合作规划纲要,国际共识不断凝聚;推进“六廊 六路多国多港”建设,陆续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形成了丰厚的早期收获;产 能合作不断扩展,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合作园区、合作项目和多种合作基金,相应推动机制、标 准、技术、检测检验等的对接;教育、科技、卫生、扶贫、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民心 相通的基础逐步夯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眼于解决“大城市病”和同质发展竞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主要是:明确协同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攻克协同发展瓶颈 ,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领域实行率先突破,不断取得重要成果 ;加快构建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实施一批重大改革创新试验;致力于补齐协同发展短板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实质性突破;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一批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落地建设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加快北京城市副 中心规划建设;实行集中疏解和分散疏解相结合,推动一批疏解示范项目向北京周边和天津、 河北转移。尤其重要的是,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 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与规划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将在承接适宜功能和人口转移、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将在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实现创新 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方面提供示范。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国家相继 出台了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明确了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以此为基础,制定了重点领域 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形成了系统的规划政策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重点工程建设 和制度建设全面展开,“共抓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以畅通黄金水道为依托推进综合立体交 通走廊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陆续开工。依托重要试验平台,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 化建设,进一步培育形成一批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 在三大战略的引领下,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正在全面形成。 在着力实施“三大战略”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 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进 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 继续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位置。贯彻落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 意见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内外联 通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产业平台建设,促进优质生产要素 流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高新产业集聚;强化体制创新,优化政策支持,提升区域基本公共 服务水平;推动开展各类区际利益平衡机制试验,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出台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近几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在各大区域中一直保持 领先态势。 大力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的情况,出台了解决近期问题和推动中长期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规划和政策文件,着力推动体制 机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科技管理创新和营商环境改善;支持设立多种类型的创新转型试验 示范平台,促进改革开放深化和新经济新动能培育;出台专门工作方案,推动东北地区与东部 地区发达省市开展对口合作。在中央战略与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 东北地区经济总体上已处于筑底回升过程中。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制定实施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并进一步强化支持政策 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支持 打造功能平台,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战 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深化重点城市合作,培育壮大沿江沿线城市群和城市圈增长极。在经济下 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中部地区一直保持较快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试验,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推动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着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健全国际化管理体制,完善全方位 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探索陆海统筹新机制,不断拓展经 济发展空间。经过努力,东部地区在调整转型中进一步焕发了生机活力,在全国继续发挥重要 增长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到事关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高度,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举全党全国之力实施脱贫攻坚 ,推动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 强化总体部署。党中央召开高规格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相关决 定,印发并实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划与政策文件。在全国开展扶贫 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构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体系,及时掌握 实际情况。 明确工作责任。确立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硬性目标要求;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层层签责 任书、立军令状。 优化脱贫路径。按照因人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 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与 此同时,注重提高脱贫质量,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经过努力,按现行标准计算的农 村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6年末的4335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 化建设,确立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 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建设思路。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不仅有力支撑着现代化建设,成为培 育发展新动能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而且有效发挥着对区域和农村的辐射带动 作用,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改革、完善政策。提出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即促进约 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 地区就近城镇化,并相应出台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实施支持转移人口市民 化的财政政策等举措。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 融资机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难点问题,选择不同区域的城市进行分类试点。2016年底,全 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1.2%和57.35%,比2012年末分别提高5.9和 4.75个百分点。 强化规划引导,推动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制定了一批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促进城 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大中城市周边就近城镇化提速,促进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协调协同发展 ;加强城乡统筹,注重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协调推进。加快特色镇发展,并将其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特色产业发展和服务“三农 ”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把重大功能平台建设放在促进区域协 调发展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拓展领域、挖掘深度,充分发挥其试验探索、引领促进和辐射带动 作用。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 面先行先试。目前,已分3批设立了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等在建立以负面清单管 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 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方面形成 的一些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已在区域或全国推广。 继续有序推进新区建设。充分发挥新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重要试验田和落实新发展理念重 要示范区的独特作用。除了不久前设立的河北雄安新区,国家级新区已发展到18个,它们在发 展中突出特色、强化创新、优化功能,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促进力量。 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进行加快建设美丽城乡的探 索试验。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目前已选择福建、江西、贵州三省作为试点先行地区。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着眼于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着力推进临空经济区、海洋经济 示范区、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合作试验区等各具特 色的功能平台的设立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特殊类型 困难地区跨越发展、转型提升,着力补齐区域发展短板。 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专门制定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大力推动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等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积极支持 沂蒙、湘鄂赣、太行、海陆丰等欠发达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 务能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进一步强化对口支援和帮扶。 推进边疆地区开发开放。制定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指导意见,建立沿边重点开发开 放试验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建设对外骨干通道,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大力 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边疆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 大力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出台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规划和培育转型 新动能指导意见,安排资金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扩大就业,一批资源枯竭城市 实现了转型发展。 积极推进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在强化体制创新、尽力化解剥离相关历史负担的同时,加 大政策和资金帮扶力度,开展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支持独立工矿区加快建设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接续替代产业平台,探索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促进生态严重退化地区保护发展。进一步实施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等措施,探索建立多元化 补偿机制,推动开展区域间、流域间生态补偿和水环境补偿试点,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和责任终生追究制度,为地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保障。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4日 07 版)     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世界经济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程恩富  朱炳元 2017年06月15日07:34    来源: 当今世界,一方面是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 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地区冲突不断,贫富两极分化严重,恐怖主义、难民问题突出,世界面临 的不确定性增加。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看、怎么办?从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 经合组织领导人利马峰会到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 平主席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富有远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了深刻回答,为引领经济全球 化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份完整系统的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球治理、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 的中国愿景。它顺应时代潮流,充分体现和衷共济的责任担当和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为增进 人类福祉、维护世界和平指明了前进方向。 20世纪上半叶,遭受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人类最迫切的愿望是缔造和平。20世纪五六十年 代,殖民地人民最强劲的呼声是实现民族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是扩大合作、 共同发展。可以说,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我们要顺应人民的呼声,接过历史接 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近代以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在国家关系演变中形成了一系列公认原则,如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各国 之间平等和主权原则,15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 确立的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基本原则,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40年前联合国大会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等。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 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的应有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 享。”人类的命运应由全世界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事务应由各国人民共同治理,世界安全应由 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国际规则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制定,发展成果应由各国人民共同分享,这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呼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民族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区域共同体的发展和升华。它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着眼于推动建立新的文明秩序,超 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视野,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利益,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但是,其他国家也有发展的权 利,也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每个国家都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不能损 害别国利益。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 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 系,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带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 与国交往新路,强调彼此之间要义利兼顾、风雨同舟、命运共担。合作共赢的理念超越了种族 、文化、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界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思考人类未来的发展前景提供 了全新视角、给出了理性可行的方案。合作共赢理念向全世界昭告: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开放型 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下大力气推进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 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全球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投资和贸易 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 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 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合作共赢理念是应对逆全球化 的良方,也是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的行动指南。 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想人为地切断各国之间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 ,是不可能的;想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的小湖泊、小河流,是违背时代潮流的。 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过时的零和游戏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 ,更不能搞你输我赢、赢者通吃。历史昭示人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 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 同繁荣的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合作共赢的中国理念,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 慧和精髓,并将其内化为新的价值观念,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彰显了大境界和大情怀 。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增长动力不足。因此,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引领世界经济 走出困境、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怎样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习近平同志给出的答 案是改革和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 是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 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坚持通过改革开放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勇于破除妨碍发展的 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 ,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一系列改革创新实践为 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走出贫困提供了鲜活的中国经验。中国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创新、以创 新引领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 经济发展新体制;以业态创新为重点,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和贸易业态;以技术创新为动 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促进本国新动能发展壮大的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的创新 动力。 2017年初,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创新发展理念 ,超越财政刺激多一点还是货币宽松多一点的争论,树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思路。我们要 创新政策手段,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增长创造空间、增加后劲。我们要创新增长方式,把握好 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机遇,既应对好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