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30篇应急管理工作讲话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常务副市长杨松柏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 落实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应 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应急管 理工作。刚才,古蔺县、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水务局 、市国土资源局分别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他们的经验内容丰富,各 具特色,值得我们大家认真学习和借鉴。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今年4月1日,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省政府蔡 竞副秘书长传达学习了蒋巨锋省长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部分 市州和省级部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省政府李成云副省长作了重要 讲话。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认真分析了存 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 明确要求。   会议认为,我省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 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国际的和国内的风险矛盾交 织并存,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促进科学发展、 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利益的历史重任,任务十分艰巨繁重。   会议要求: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要按照“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 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认 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为突破口 ,突出抓好信息接报、预案完善、业务培训、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 ,着力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加强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妥善处理各类突 发事件,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   二、认清现状,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 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现状,才能明确 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求真务实,应急能力大幅提升。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把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把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体 制、机制、法制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按照 “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合作,在信息报送、组织协调 、应对处置、培训演练等方面狠下功夫,使我市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 有了明显提高。   1. 信息报送及时准确。近年来,我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始终坚持 “及时性”和“准确性”的原则,着力强化信息的收集、整理、研判和上报 工作,力求做到对影响稳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因素早发 现、早预警、早报告。为了及时获取突发事件信息,去年以来,我市 各级积极拓展了信息渠道。一是充分利用110、12345、政府值班室等 平台及时直接从基层、从群众那里获取突发事件信息。二是高度重视 并关注网络舆情,从网络中获取相关信息。   2010年,全市共上报较大以上或尚未达到较大但可能演变为较大 以上的突发事件信息60期,做到了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为领导正确决 策和部门协调行动,及时应对处置提供了可靠依据。   2. 监测预警效果明显。去年以来,我市各有关部门在监测预警工 作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了监测预警工作在事前防范和事后救援等方 面的重要作用。气象、水务、国土资源、卫生、农业、林业、安监、 环保等部门加大了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组织协调、部 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初步确立了突发事 件事前防范机制。2010年,我市先后发布自然灾害预警35次,江河洪 水预警2次,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121次,地质灾害预警42次,道路 水上交通预警8次,有效降低和减轻了各种灾害的危害程度。在去年两 次较强的区域性暴雨前,市气象、水务、国土等部门,加强雨情、水 情、汛情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前发出重要天气预警信息,并通过 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到区县、乡镇、各 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了宝贵 的时间。   3. 应急演练效果好。针对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多、危害大、社会关 注度高的特点,我市应急演练着力在贴近“实战”上下功夫。去年各区、 县和市级有关部门及企业单位,先后开展了群众参与度和社会关注度 高的上档次上规模的矿难救护、卫生防控、水上施救、森林防火、危 化品防爆、环境污染处置、道路运输抢险、地质灾害预防、校园防震 避险、反恐处突等23次演练,全面提升了应急组织指挥和协同救援的 能力,达到了完善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4. 应对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和 形式,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有 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气象法》、《防洪法》及应急信 息收集上报、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培训,举办各类培训280场次。通过 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能力和基层干部群众 应对突发事件、规避风险的能力,对推动基层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的 应对处置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加强区域间应急合作联动,本着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和发挥各 自优势,及时、有效预防和应对跨区域突发应急事件,共同提升救助 能力,我市先后与云南省昭通市、贵州省遵义市和毕节地区签订了《 应急管理合作联动协议》。古蔺县结合自身实际,与毗邻的贵州毕节 市、仁怀市、赤水市、金沙县、习水县和我市合江县、叙永县分别签 定了《应急管理合作联动协议》,为有效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打下了 较好的基础。   5. 制度建设规范有序。“一案三制”建设,是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和水平的重要举措。一是预案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市共制订各类 应急预案6533个,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 安全等四类突发公共事件,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具有较强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二是机构逐步健全。在去年机改中,各 区县分别采取了单独设立或整合挂牌的形式,保留或增强了应急管理 机构,充实了人员和设备,初步形成了应急工作有人抓、应急事项有 人管的良好格局。古蔺县、泸县多数乡镇设立了应急办,其余区、县 多数乡镇、社区和企业落实了应急管理人员,应急管理工作的触角逐 步延伸到乡镇、社区、企业、学校。三是机制不断完善。2010年以来 ,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 件,加大了应急管理的评估考核和责任追究,促进了应急管理工作的 全面开展。四是制度更加规范。市政府办公室制发了《规范自然灾害 灾情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加强汛期应急值班值守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信息收集上报、应急值守和应急处置制度,为 快速、有效、规范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6. 救援队伍初具规模。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增强应急救援 能力的关键。目前,我市已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21支,基本形成了 以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森林防火、矿山救护、水上搜救、通信保障 、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生物灾害防治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 安、消防、武警、军队、民兵预备役骨干为突击力量,以企事业单位 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7.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明显加强。“5·12”特大地震之后,我市各级高 度重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大幅增加,能在更大 程度上满足应急避险和救援的需要。   (二)正视问题,明确应急管理工作努力方向。   虽然我市在“一案三制”建设、灾情监测预警、应急物资储备、宣传 培训和具体的突发事件应对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 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在客观上面临复杂多 变的气候环境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主观上 ,我们的工作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刚才发言的同志也结 合各个行业、各个单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一是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 强。我市虽已基本建立了应急预案体系,但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 不强,存在重形式、轻操作,重制订、轻演练的问题。在今年的预案 修订中,各级都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我们已经制定了很多 预案,不少预案确实都是内容很多,但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那些预 案中的措施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研究 。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演练来对预案进行完善,使之完全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信息报送不够准确、及时。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最近两年来虽然 有一定的改观,但还有个别区、县和部门没有坚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执行,时有迟报、漏报现象发生,也存在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工作衔 接不够,信息沟通不及时,上报信息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三是监测预 警能力有待提高。气象方面,最近两年监测能力有所提高,但预警途 径和手段还有待完善;水务方面,大江大河、重点水库的水情自动化 监测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效果有限;地质灾害的监测,多数还靠人工 ,难度较大;安监、环保、卫生、畜牧、森林防火的监测手段还相对 落后,综合预警能力亟待加强。四是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增强。救援队 伍人员少、装备不足,尤其是大型、专业特殊设备缺乏,救援能力还 不适应重大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特别是 第一时间的生命救援能力亟待增强。五是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 置还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市各区县虽然都设立了应急办,但有的 区县应急办只有1个人,而且还是兼职,日常工作,尤其是应急管理基 础工作基本上处于无人抓无人管,遇事才抽人应急的状况,难以发挥 信息汇总、应急值守、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更不可能实现应急管理 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应急管理工作重在平时,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 的措施办法能否发挥作用,能否及时有效的处置,关键在于平时工作 的成效。我们的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平台建设以及对危险源情况的 掌握,都要靠平时的工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道理在应急工 作上也是一样的。   三、开拓进取,全面提升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和改善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对于促进经 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应 急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突发事件应 对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 水平和能力,着力抓好信息接报、预案完善、业务培训、宣传教育、 应急演练、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快速、有效应对处置各类 突发事件,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当前,要着力抓好以 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务必 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站在 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积极预防、有效化解、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为 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既是 一项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社会性和政策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起步 晚、正在实践中探索的全新领域,我们要敢于和善于面对复杂局面 ,应对处置各种难题。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要 按照应急管理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应急管 理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 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有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二)强化“一案三制”建设。   “一案三制”建设是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 门要认真总结、反思近年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强化“一案 三制”建设。一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今年内,我们要在总结评估各类 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各级各类预案的修订和完 善工作,以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组织开展 应急演练。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 展应急演练。演练要力求贴近实际,要广泛动员群众,提高群众的参 与度和知晓率。通过演练,让可行的预案变为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 ;通过演练,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通过演练,发现存在的问题,进 一步完善预案。三是要强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把应急 管理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是政府管理社会、提 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因此,应急管理工作要着力于在现有的法律 框架和行政框架之下,通过各级各类预案体系,建立一套新体制、新 机制。也就是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 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 范严密到位、处置快速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保证应急管理工作 规范、有序、协调、高效。刚才,古蔺县介绍的经验很好,值得大家 学习借鉴。古蔺县自然条件差,“十年九灾”,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应急管理工作,为县政府应急办配备了专职人员5名,并提供了较好的 工作条件。各区县也要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 ,尽快配齐人员,健全制度,准确定位应急机构的职能、职责,确保 有专门机构管事,有专职人员办事。市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根据自身 条件设立应急管理科室和办事机构,确保有专职应急管理人员,确保 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今年省上的应急管理工作会上,我有一个明 显的感觉:在地震重灾区,应急管理的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搞得非常 好,他们在机构、人员、经费以及应急指挥平台、通讯能力建设、物 资储备等方面,从全省来说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三)狠抓基层,夯实基础。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抓住了基层,就抓住了根本。今明 两年,各区、县要以乡镇、社区、村组、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 点,制定相应的基层应急管理措施办法,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 人、社区或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责,确定专(兼)职 工作人员,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各区、县要认真开展基层应急管理 示范点建设。年内要力争建立1—2个示范点,逐步建立联防联动、群 防群治的突发事件应对防范体系,提高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 事件的能力。下半年,市上将全面收集掌握我市应急危险源分布和救 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以及疏散场地分布等有关情况,着手建立专家 库和相关数据库。区、县和基层单位要对本区域、本单位的各类危险 源、危险区域和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在突发事件 发生的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城镇社区要重点加强消防基础 和城镇防洪基础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洪涝灾害多发区,要加强 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地质灾害易发区 要加大治理力度,建立群防群治体系,设立专(兼)职监测员,要向 地质灾害隐患区内的群众发放“明白卡”和“避险卡”,提高群众识灾、防 灾、避灾能力;学校要结合校园安保工程,加强校舍隐患排查,重点 做好校舍、设施的安全加固,完善校园安全监控体系,组织开展应急 避险演练,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高危行业 的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做到有预案、有联动机制、 有善后措施。   (四)加强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   突发事件信息贯穿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全过程。及时准确报送突 发事件信息,既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也是市委、 市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采取强 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报送滞后的问题。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转发了省政府应急办《关于立即实行突发事件信息日报制度的紧 急通知》,制发了《关于规范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 ,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严格 规定。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和落实工作,以 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和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把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作 为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强化应急值守,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及时 上报突发事件信息,为领导正确决策、及时处置提供可靠依据。市政 府应急办以及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市应急值守情况的抽查。今天 下午,市政府应急办还要就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要求,对区、县参 会同志进行专题培训。各区、县也要组织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培 训,提高信息时效和质量。市政府应急办要对信息上报的有关情况加 强督促检查,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的,该通报的要坚决通报 ,该问责的要提请纪检监察部门严格依法依纪追究问责。   (五)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应急处置的效果上。全面提高 应急救援能力是我们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依 托现有资源,加强公安、消防、防汛、森林防火、应急通信、电力抢 修、供水保障、道路抢通、矿山救护、危化品处置、医疗救护和卫生 防疫等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日常训练和协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 队伍的专业素养,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应急救 援格局,提高各类应急队伍综合救援能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充分 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要整合利用各方面的资 源。   (六)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这 就要求我们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同志认清肩负的担子和责任,付出艰 辛和努力。一是要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 使命感,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战斗精神。二是要加强业务知识 的学习研究,提高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三是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单 位的沟通衔接,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切实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 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四是要增 加科技含量,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今年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一期 工程将于10月底投入试运行,我们要根据省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结合我市实际,组织有关力量,分析研究制定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 和各区、县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需求,为我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奠定 良好基础。   同志们,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勤奋工作,稳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努力开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 陈惠霞在应急办主任暨专员会议上的讲话   正值全省上下认真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之际,经省政府领导同 志同意,省政府应急办请大家来一起总结交流2014年全省应急管理工 作情况,安排部署2015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 任务和要求,这也是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2014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   2014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在人少、事多、任务重、压力大的情 况下,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通过创新机制 ,完善制度,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 务,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新成效。我们对省应急委各成员单位、 各级政府应急办的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 作:   (一)抓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2014年初 ,省政府对省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领导和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进一 步明确各专项应急预案指挥部(或领导小组)职责。省委、省政府出 台了《湖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办法》,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安全生产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强化各级党政领导责 任、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以及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党政同责、一 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反 恐怖工作的意见》,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十堰 、荆门、鄂州等地及时调整应急委成员,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 的领导和考核。   (二)抓值守应急,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和报送能力不断提高。省 长王国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相关分管副省长,省政府 秘书长王祥喜等领导同志一直高度重视政务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 工作,多次过问和作出批示、指示,多次亲自带班和到总值班室检查 指导工作。省政府应急办认真贯彻有关规定,修订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优化应急处突工作流程,并及时对政务值班设备(施)进行更新换 代;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业务大讨论,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值 班人员素质,值班工作更加规范、信息报送更加准确及时,全年实现 了值守应急工作“零差错”。据统计,全年搜集掌握各类突发事件信息 2600余条,经核实、甄别,处理有效突发事件信息193件,协助处置较 大以上突发事件81起,向国办报送《湖北值班信息》7期,编发《值班 快报》17期,鄂应急办电12件,转办衔接各类文件达3000余件。应急 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得到国办通报表扬。同时,加大对各地 各部门加强政务(应急)值守“硬件”和“软件”建设的督促指导,坚持每 月对各地各部门值守应急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情况进行通报。黄石、 宜昌、十堰、孝感、荆门、咸宁、随州、恩施等地狠抓政务值守制度 建设,强化对所属单位值班制度落实情况督查。   (三)抓监测预警,灾害预警能力全面提升。省政府应急办认真 落实突发事件“周点评、月通报、季评估、年总结”机制,加强突发事件 趋势预测,通过视频点名、值班快报、应急广播、网站等及时发布预 警信息。省气象局通过应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全年面向决策部门和 公众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275次,汛期为决策用户发送各类气象 预警短信1084期,受众达628万人次;省国土资源厅新增10个市(州 )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组织对三峡后续844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 点的单点设计和总体设计进行审查,实现了省级监测重点督办点和三 峡湖北库区地质灾害“零死亡”;省农业厅加强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专家 会商,准确发布相关预警信息;省地震局完成三峡工程水库和南水北 调中线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省安监局建立隐患 排查“两化”体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实现了与国家 局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省食品药监系统完成22大类食品、 164种食物品种监测任务;全省公安系统建成省、市、县公路治安检查 站150个、视频监控探头88.5万个、智能卡口4000个,形成了全省治安 防控“一张网”;省气象、农业、交通运输、水利、住建、公安等部门相 互协作,加强监测预警信息联动共享。武汉、襄阳、宜昌等地充分利 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宣传车等媒体 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微博还被新浪网评为 2014年度第三季度全国十大“最快速应对政务微博”之一。   (四)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演练,应急预案更趋科学规范 、更加贴近实战需要。各地各单位深入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管理办法》和《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通过组织召开预案编制 推进会、培训会,扎实开展应急预案编修和培训演练工作,预案动态 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预案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省级层面,组织 修订了湖北省核应急预案;省公安消防部门对全省2.5万余家重点单位 和798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51处区域性重大火灾隐患灭火救援预案进 行逐一评审修订;省环保厅组织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区域空气重污染 系列应急预案,并筛选出146家环境风险较大的重点企业进行应急预案 编制培训和报备工作;省电力公司完成了公司预案全部修订工作,还 配套制定了应急处置卡;省卫生计生委重新编制和修订了9个部门预案 ;省政府新闻办印发了《湖北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发布制度化的若 干意见》和《湖北省恐怖袭击事件新闻应急工作预案》;省教育厅组 织制定了全省教育系统突发事件、重大安全事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等系列应急预案;省国土、水利、住建、交通、质监、信访、人 社、粮食等部门及时对有关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武汉、襄阳、宜昌 、十堰、孝感、黄冈、咸宁、随州、仙桃、潜江、天门、神农架等地 基本完成市级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的修订工作;宜昌、十堰还分别将 新编制的《三峡坝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十堰市饮用水源突发环 境事件应急预案》纳入市级专项预案进行管理。   各地、各部门按照预案演练要求,有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省 地震局分别联合省政府应急办、十堰市政府先后成功组织开展了中南 5省(区)地震应急联动演练和十堰市10万人参加的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省国土资源厅在宜昌、南漳等地组织开展地质灾害专项应急演练 ,以提升基层临灾应对能力;省电力公司开展“应急演练周”活动,组织 鄂、赣、豫、湘电力公司在武汉举行无脚本跨区应急联动演练;省食 品药品监管局先后在襄阳、黄冈地区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 练;省公安厅牵头组织了鄂、赣、豫、湘中部警务合作区10市参加的 快速机动、远程联动、野外宿营和防暴处突等实战演练;省教育厅将 “5·12”和“11·9”所在周定为全省中小学生“安全逃生演练教育活动周”,定 期开展演练。   (五)抓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应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省政府应 急办遴选了50余名应急业务骨干,特聘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专员,发 挥了“信息员”、“宣传员”、“研究员”、和“指挥员”的作用。仅宣教这一项 ,运行两年来,年均向各报刊、网站等媒体提供应急管理文章和各类 信息达1500余篇(条),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应急办的肯定,《中 国应急管理》(2014年第12期)予以推广。省安监局指导武钢矿业公 司成立矿山救护队,并扶持4000余万元用于购置大型救援装备列装 ;全省首个航空护林站在武当山正式开航;省卫生计生委依托协和医 院和省人民医院组建了省级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队和社会心理 援助队,现有国家急性传染病防控队1支,省级卫生队伍16支;省消防 建成58支2100余人市域主战专业队,266个县域尖刀组攻坚力量,投入 2亿元加强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应急综合队伍作战实力不断增强。   (六)抓工作创新,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 由省政府应急办主导,武汉理工大学牵头,28家单位参与的“安全预警 与应急联动技术2011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正在有序推进;省民政厅会 同省财政、发改、交通运输等部门建立省级区域联动有关机制,联合 印发《湖北省省级救灾物资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救灾物资储备 库项目建设规划》、《关于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的通知 》;省安监与卫生计生部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沟通和应急救援快 速协调机制;省环保、水利部门共同签署水污染事件预防及应急联动 系列工作机制;省卫生计生委牵头建立了由19个部门组成的埃博拉出 血热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与省农业、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建立了公共 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与交通、民政、气象、铁路、武警等多 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省信访局建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例会制度,上 访情况通报、督办、考核、问责等机制;省粮食部门加速推进粮食协 调机制,共确定应急网点2208家。各地积极创建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如武汉市“8+1”城市圈共同签订了《武汉市城市圈地震应急支援联动 协议》,还与咸宁市有关部门就金水河水域污染治理建立应急联动机 制。   (七)抓科普宣教培训,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公众应急避险能力不断增强。省政府应急办先后对各市、州、县应 急办主任和省特聘专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强了应急人员的岗位履职综 合能力;坚持每年对省内外的有关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汇编印发 各地、各部门参考借鉴;坚持每年确定1-2个课题进行调研,形成调研 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继续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合作,改版升级“湖北应 急管理网站”;指定省交通广播为“湖北省应急广播”。我也简单梳理了 一下,截至目前,省级层面通过整合资源,基本形成了以“七有”工程为 主的应急宣教培训体系(基地---湖北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水上应急 训练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大数据传 播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网站---湖北应急管理网站、广播---湖北省 应急广播、刊物---湖北应急管理工作、电视节目---冲出危机、公众 参与体验的系列活动---“湖北应急公益行”、宣教队伍---特聘应急管理 工作专员队伍),应急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2014年,《中国应急管理》每月均刊发关于湖北应急管理工作介 绍文章或资讯,省应急广播全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广播宣传53次,紧 急公益救援100余次,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和省水上应急训练中心共举 办各类培训班87期,达2.37万人次;省政府新闻办对全省新闻办主任、 新闻科长及有关县(市、区)宣传部负责同志进行培训,与省政府门 户网站建立了“湖北发布”微博、微信平台,粉丝突破260万;依托湖北 应急管理网站与省应急广播合作,开展应急知识微访谈,收效良好。 据统计,仅“5·12”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全省各级减灾委组织发放防灾 减灾宣传图书(资料)196.4万册(份),张贴宣传挂图等13.3万多张 ,制作宣传展板1.3万块,开办宣传知识专栏79个,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1733场次,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达254.1万人次。   (八)抓应急处置协调,协助领导同志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全年 协助领导同志处置较大以上突发事件81起,编发突发事件处置信息 730余期。先后协助妥善处置了汉十高速“1·17”多车连撞致5人死亡 ,“1·19”远安县磷矿矿难致4人死亡、“8·13”巴东县野三关煤矿事故致 6人死亡和“10·30”秭归县煤矿矿难致4人死亡等事故;指导有关部门妥 善处置郧西县“4·28”交通事故和“9·01”校园持刀砍人事件;跨省协调处 置了因建始县矿厂污水污染重庆巫山县水库事件;协调有关单位成功 应对武汉市“4·23”汉江水质异常导致武汉市4个水厂一度停产停供事件 。   总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 们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应急观念不强 ,危机意识缺乏,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什么大事情。二 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 认识仍不够到位,尚未将此项工作当作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来抓。部分市、县和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进展缓慢,人员及设备 配备不足。三是应急管理预案体系仍不完善,尤其是对基层的学校、 社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投入不足等。四是应急平台建设亟须有效整 合、整体推进,信息搜集和报告工作需要改进,迟报、漏报现象还不 同程度地存在。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们既要看到应急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高这 一主流,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又要看到应急体制机制还不够 健全,各地各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依 然严峻这一现实,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提升防范和应 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一)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但整个公共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是全省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日益加剧,自然灾害 频发。2014年,夏季持续少雨与晴热高温叠加,鄂北、鄂中出现较严 重伏旱,秋季则降水量明显偏多,出现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致鄂西山 区局地洪涝及地质灾害损失较重。全省发生地质灾害493起,达到应急 级别地震17次,发生森林火灾601起,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89.69千 公顷。据统计,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1398.09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 失踪24人,直接经济损失73.28亿元。   二是2014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事故数量和死伤人数呈下降 趋势。但影响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1086.5起、死亡2147人。其中,较大事故36起、 死亡140人。   三是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 氏菌病等人畜共患重大动物疫情发病数和病死数明显增加,埃博拉出 血热、H7N9等国际国内输入性传染病和新发、再发传染病对我省仍存 在威胁。2014年全省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其中一般事件23起 、较大事件1起,报告病例947例,死亡5例。   四是群体性事件仍处在多发期,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大量 存在。   只要我们工作多一分努力,公共安全就少一分隐患,人民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就多一分保障。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 ,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二)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有更大的责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大家都知道,山东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 致62人死亡、136人受伤,中石化及当地政府有48名责任人受纪律处分 ,涉嫌犯罪的15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青 岛市开发区应急办主任、副主任因玩忽职守被批捕;“12·31”上海外滩 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中36人失去生命,共有11位领导干部被问责。 受处分的人员中也有我们应急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当然,个人受处 分事小,那么多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无法衡量的,也是无法弥补的 。从专业角度分析,纵观这两起突发事件,我们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 同志应该有这样的思考: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我们的风险 评估是否全面,我们的宣传引导是否到位,我们的预防准备是否充分 ,我们的研判预警是否准确,我们的信息报告是否及时,我们的应急 处置是否有力,等等。作为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理应责无旁贷,突 发事件应对法和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也作了明确规定。“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大家一定要做应急管理工作的清醒人、明白人,因为我们肩 上的责任巨大。   (三)领导重视和群众期待,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应急管理工作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 度,对加强国家治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特别提出“底线思 维”方法,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党政同责、 应急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为加强应急 管理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王国生省 长曾在《中国应急管理》(2013年第4期)上发表署名文章,要求着力 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预防预测预警能力,提升应急管理科 技支撑力,提升应急管理法治化水平,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自救能 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这“六个提升”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应 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必须牢记使命,时刻绷紧“应急”这根弦 ,进一步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强化责任,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今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应 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提高 公共安全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以全面落实《湖北省突发事件 应对办法》为抓手,强化基层基础,狠抓资源整合,进一步推进应急 体系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应急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2014年3月 1日起施行的《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是我省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我们抓应急管理工作的“牛鼻子”。这部法规调研 和征求意见充分,条目针对性、操作性较强,对大家关注的问题、工 作中经常碰到的难题,《办法》都作出了一一回应。如机构、经费、 考核问责机制等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从各地各单位学习、宣传 和贯彻《办法》情况来看,不是很理想,仍存在宣传不广泛、学习不 深入、贯彻不到位的现象。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年,作为我们 从事应急管理的同志,首先是抓好《办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 。大家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争取多方面 的支持,把《办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省政府应急办将加大督促 指导力度,全力推进《办法》实施。   (二)加强值守应急,不断提升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和报送能力。 这项工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可以说,没有值守应急 工作职责,就没有应急办这个机构;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突发事件信 息,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就无法有效开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值班 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办抓落实,保证高效运转、 政令畅通。每个节假日前,省政府领导都要亲自安排部署值守应急工 作,假日期间都会到省政府总值班室亲自抽查各地主要领导守土履责 和各地各部门带班领导在岗履职情况。从我们实地检查和电话抽查情 况来看,绝大多数单位高度重视,责任明确,制度规范,总体情况较 好,但仍有少数单位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比如:有的没 有固定的值班场所,没有基本的值班设施和设备;有的值班员业务不 熟,一问三不知;有的出现脱岗、离岗、怠岗,值班电话呼叫转移等 情况;有的雇请临时人员、保安、门卫值班,甚至晚上和周末没有安 排值班;有的电话联系方式不准确,有的电话要么无法打通,要么打 通了不接听,反应迟缓等等。上述种种现象,影响了政令畅通,影响 了办事效率,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最近,“两办”值班室还会发一期 通报。对做得不好的,这次没有直接点名。下次可能就直接点名到单 位了,不能一味姑息迁就,要搞下不为例。   今年,要全面推进值守应急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制度、明确 职责、完善设备、优化环境,不断提高政务值班工作规范化、信息化 水平,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值班工作系统。既有“硬件”也有 “软件”方面。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集成化、信息化、系统化。要切 实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加强值班工作信息搜集力度,依托现 代科技手段不断拓宽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提升综合研判和甄别 信息的能力,优化信息报送流程,提高信息报送时效。   (三)积极推进预案体系建设。这是应急管理一项重要的基础性 工作,也是我们推动工作的一个好抓手。目前,全省应急预案基本实 现了全覆盖,但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预案的演练等问题仍需进 一步加强。要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一步 强化应急预案的编修、演练和管理力度。特别要加强临时性重大活动 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牵头组 织修订省级专项预案的单位要加强与省政府应急办衔接,特别是在前 期调研和评审过程中要与省政府应急办充分沟通,保证预案上下衔接 紧密,内容符合省情,指挥体系明晰,各部门职责明确、合理、规范 。否则,可能会出现推翻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情况,又得重新开始走程 序,结果事倍功半,影响办文效率。   (四)提高应急处置综合能力。一是要抓组织协调。省政府应急办 要继续发挥好应急值守、信息汇总、上传下达、综合协调等方面职能 。市、县一级应急办要按照地方党委政府赋予的职责,要深入基层 ,夯实基础,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先期处置能力提升,靠前指挥 。二是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三是要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大应急”的工作合力。四是要加强 应急准备,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做到有备无患。   (五)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省政府应急办层面,将 充分发挥《湖北应急管理工作》、“湖北应急管理网站”和省应急广播等 载体作用,打造应急宣教综合平台。创新宣教模式,利用“湖北省应急 公益行”活动平台等,扎实开展“五进”等活动,带动公众学习应急知识 和掌握应急避险技能。依托有关单位及机构分级、分批、分类加大对 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应急宣教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评估和典型案例评析。继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的“周 点评、月通报、季评估、年总结”机制,加大对突发事件典型案例总结 评析力度。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联合开展应急管理理论 研究,不断提升服务决策能力。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现,通过多种 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教培训工作。   (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认真编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今年是 湖北省“十二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各有关方面要 全力推进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重点项目建设。我认为,关键是要落实责 任主体,省政府文件明确规定,项目实施部门就是责任部门,各地、 各部门要履行起各自职能。省政府应急办将积极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 设,尽快编制印发《湖北省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2015-2020年)》,指导全省有序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同时,启 动省政府应急平台(二期)立项前期工作。   要组织开展“十二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总结评估,在此基础 上启动“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 ,尽快出台我省加快应急产业发展意见。   四、完善机制,充分发挥特聘应急管工作专员职责   建立特聘应急管理工作专员队伍,是我省创新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的一项举措。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成效十分明显,要总结经验、完 善机制,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一)特聘专员要珍惜荣誉,认真履职履责。今天我们聘任的 50位专员,大多数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通 过这种方式,把这些宝贵的力量整合起来,更有利于大家交流和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大家的工作职责,我总结为 “四员”,即“信息员”、“宣传员”、“研究员”、和“指挥员”。希望大家认真 遵守《湖北省特聘应急管理工作专员管理规则》,按照省政府应急办 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 作,投身我省“大应急”、“大联动”的氛围中,为全省应急管理事业作出 积极贡献。   (二)省政府应急办要搞好服务,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省政府 应急办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管理,为特聘应急管理工作专员开展 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一是要加快建立联系上下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 省政府应急办、专员、公众之间信息沟通无障碍;二是通过培训考察 、发送专刊、群共享等形式,及时让各位特聘专员了解全国、全省应 急管理工作的最新情况和工作动态,提升特聘专员的能力和素质;三 是要通过座谈会、论坛等多种形式听取特聘专员的意见,交流情况 ,沟通信息。四是要加强指导和考核。在工作和情感上,把专员视作 为省政府应急办的一员,大家在工作中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可以随时 向省政府应急办提出来,他们将努力做好协调和服务。   (三)各地、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发挥好专员的作用。支持专员 参与省政府应急办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工作时间、空间、条件等方面 给予保障。同时,充分发挥专员在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   同志们,应急管理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项 积德行善、利国利民的事业。我们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同志任务艰巨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争做“四有”、“两为”干 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湖北加快实现“建成支点 ,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0日) 陈扬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 省有关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应急管理 工作。刚才,市气象局秦铭荣同志解读了《扬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发布管理暂行办法》。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 理工作的部署要求,着力推进应急值守、预案管理、风险防范、队伍 建设、物资保障、宣教培训等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努力提升突发事件 应急处置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 (一)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不断加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扬州市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 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不断完善日常值班和法定节假日、敏感 时段领导在岗带班等制度,强化值守应急职能,加强值班检查和信息 考核,每周组织全市政府系统值守视频点名,全市政府系统值守规范 有序、信息报送及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及时 有效的信息支撑。 (二)应急预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地各部门把预案作为防范 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抓手,认真编制和修订相关预案,基本形成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预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 提升,市级专项预案已编制26件,覆盖了四大类突发事件的重要领域 。围绕预案,组织开展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各类应急演练 ,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三)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各地各部门注重加强风险隐患排 查治理工作,按照市政府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对交 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城市燃气、特种设备、旅游以及电 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市气象、水 利、地震、公安、安监、交通、环保、建设、海事、农委、卫生、食 药监等部门加强日常监测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各级党政组织 和公民个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各地各部门重视加强应急救援队 伍建设,全市建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9支4200多人,市级专业救援队伍 8支2600多人,应急救援专家队伍343人,同时组建了市级应急专家组 。积极推动应急资源整合,不断充实救灾物资和防汛抢险物资储备 ,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物资保障。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步伐 进一步加快,全市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24个,有效避难面积达200多万 平方米,城区人均固定应急避难面积显著提高。 (五)应急管理宣教培训不断深入。各地各部门积极拓宽培训渠 道,通过举办讲座、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 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应急意识,提高处置能力。积极创新宣传 方式,深入推进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广泛开展应急知识进校园、进企 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集中宣传活动,全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 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 (六)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各地各部门在应对处置 突发事件过程中更加重视预案流程、更加重视部门协同、更加重视专 家意见,应对处置工作逐步向规范、协调、科学、有序的方向转变。 近年来,我市成功应对处置了江都泰富特种材料公司爆炸事故、邗江 杨庙污水泵站气体中毒事故、荷花池小区南门路面塌陷事件等一些影 响较大的突发事件。今年1月份,成功应对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烟花三月”国 际经贸旅游节、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任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应 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开拓创新、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 、市政府,向全市应急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应急管理工 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 层应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 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正确把握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强化风险意识 和底线思维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增添了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时代应急管 理工作的新要求,科学谋划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推动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提供坚 强的安全保障。 (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 后的第一需求,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应急管理是政府社会治理 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安全需要上来,放到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上来 ,放到提升防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上来,努力增进人民福 祉。 (二)深入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事 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 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要牢固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推进群众生活、 社会生产、城市安全、生态保护等领域应急管理工作,努力构建多方 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公共安全网。 (三)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 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原则之一。要牢固树立预防重于处置的理念 ,变被动应对为超前防范,扎实做好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必须坚持 未雨绸缪,强化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真正做到 由减轻事故灾害损失向降低事故灾害风险的转变。 (四)切实强化“重心下移”举措。基层是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 防线和第一现场。应急管理必须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筑牢基层单 位风险防控基础。要重视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基础设施 抗灾能力建设,着力推进预案管理、物资保障、应急队伍和避难场所 等基础建设。要提高应急管理社会化程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 极性,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宣传 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三、清醒认识当前突发事件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 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考验。 (一)突发极端性天气呈增多态势。近年来,我市多次发生暴雨 、暴雪、寒潮为主的极端气象灾害。今年1月份,我市发生了两次暴雪 灾害;5月份,出现首场区域性暴雨过程。据市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 季,气象灾害可能呈多发趋势,不排除发生极端气象灾害的可能。目 前我市即将进入主汛期,长江、淮河有可能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部 分地区有内涝或洪涝,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二)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一季度,全市安全事故起数 和死亡人数,虽同比有所下降,但事故总量仍处高位。随着气温逐步 升高,建筑施工、船舶修造等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多发。旅游旺季 期间,活动场所(景点)、交通、食宿等方面安全压力增大。受极端 天气影响,危险化学品、水上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事故进入易发期。 受疲劳驾驶、超载超速以及车船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道路交通事故 风险增大。 (三)公共卫生防控难度增大。夏季是各类病菌、传染性疾病蔓 延滋生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及细菌性食物中毒风险增 加。高致病性禽流感出现变异重组趋势,动物疫病也进入高发季节 ,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四)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各类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因拆迁 补偿、违章建筑拆除、房地产市场矛盾、企业劳资纠纷、环境污染以 及非法集资等方面引发的集访、停工问题较为突出,各种新老问题纠 集,利益群体串联集访,化解难度加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突发 事件网上传播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一些看 似轻微的小事,经过互联网发酵,会迅速演变为影响更大的突发事件 ,应急处置压力倍增。 因此,突发事件形势严峻,应急管理任重道远。各地各部门要切 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任何时候都不能掉 以轻心、麻痹松懈,都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必须警钟长鸣,常抓 不懈。 四、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重点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扎实推进应 急管理工作。有关具体工作,年初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2018年扬州 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已经作了部署安排。这里,我再强调几项重点 工作: (一)强化安全风险防范。要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细而又细、实 而又实地抓好风险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一是全 力维护“两场盛会”期间社会安定。今年9月,扬州将迎来江苏省第十九 届运动会和第十届园艺博览会,“两场盛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扬州承办的 规模最大的活动,也是对城市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的考验和检阅。各地 、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安全保卫方案,进一步细化应急处置预案 ,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两场盛会”成功举办。二是扎实做好防汛防 旱各项工作。5月11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各地各 部门要按照会议部署,抢抓主汛期前有限时间,突出做好堤防、河道 、水库、泵站、涵闸等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险工患段;认真落实 抢险预案、队伍、物资等各项准备,确保安全度汛。三是认真做好季 节性公共安全工作。自然灾害方面,要加强雷电、暴雨、台风、高温 等灾害防范,做好极端性灾害天气应对准备。事故灾难方面,要抓好 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要开展电力设备设 施检修,确保安全迎峰度夏;要狠抓防火安全检查,严防火灾事故发 生。公共卫生方面,要抓好夏季传染病疫情和食品安全工作,防止发 生较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方面,要加强高考安全保障 和学校暑假安全教育,确保高考平稳有序和学生人身安全;要及时化 解基层各类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强化预警信息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是应急管理工 作的前置关口和重要环节,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一是推进预 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今年年初,省政府在全省应急管理暨突发事件 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在2018年底 前完成预警信息发布机构和发布系统建设任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涉 及领域多,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气象承办、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 参与”的工作机制;市气象局作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管理单位 ,要切实加强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市应急办要加强业务指导,发 挥牵头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信息和沟通协调工 作,共同推进,形成合力。最近,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扬州市突发 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下一步还将制定“预警信息发布实 施细则”。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抓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建设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年底前市、县两级全部到位。二是提升预警 信息发布社会效益。要建立新闻媒体互动机制和社会公众自觉响应机 制。各地各部门要重视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宣传教育,广泛普及“红、橙 、黄、蓝”等各种预警信息的风险程度和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让老百 姓真正了解哪种颜色的预警信息下应该如何自我保护,这项工作是最 基础、最关键的工作;预警信息发布后,新闻媒体、通讯等部门要立 即通过广播、电视、网站、扬州发布APP、扬帆APP、手机短信以及各 类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渠道,及时、滚动发布各类预警信息,确保社会 公众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并主动防范,使公众自觉避险成为社会常态。 三是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这项工作已经列入今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 件,各地、各相关单位要按照省、市要求有序推进,努力实现全市应 急广播终端社区(行政村)全覆盖,切实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 里”的问题。 (三)强化现场应急处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救人、后 救物,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处置有效,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现场应急 处置能力。一是强化现场指挥。要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属地政府分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 抢险救援、现场管控、交通疏导、环境保护、物资调运和人员疏散等 应对处置工作和善后工作。要探索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切实提高突 发事件应急处置现场统筹、指挥协调能力。二是实施科学救援。要健 全专家参与突发事件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合 理选择应对处置措施,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科学性、有效性 。三是加强协同联动。要强化部门、条块、地区、军地之间互相支持 、分工合作机制,形成协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合力。 (四)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预先准备的 工作方案,主要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要强化预案建 设,重在做实预案,切实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和水平。一是科学编制。 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科学制定各类预案,努力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 性,确保预案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真正实用、管用。二是强化 执行。平时要按照预案规定,加强队伍综合性、专业化建设,完善应 急物资储备,配齐配强各类救援装备,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当发生突 发事件时,要严格执行预案,快速、高效、有序应对。这里最重要的 就是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确保救援队伍拉得出、救援物资和设备用 得上。今后再出现救援人员、物资、设备调不出来,而延误救援时机 造成重大损失,要倒查追究预案执行主管部门责任。三是组织演练。 要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演练和“不定点、不定时”的实战型双 盲拉练,通过演练,不断磨合机制,查找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疏 漏,及时修订完善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实战处置能力。 (五)强化应急宣教培训。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是加强应急管理工 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一方面,要广泛普及应急知识。各地各部 门要结合“110宣传日”、“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 “11.9”全国消防日和“安全生产月”等时期的不同主题要求,综合应用各 种宣传手段,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教活动,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安全 意识、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开展培 训。要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分类开展应急管理各项培训,切 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增强应急 管理意识,提高指挥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培训 ,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加强对企业负责 人和操作人员培训,提高防范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有效处置安全 事故的能力;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培训,提高不同情况下实 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同志们,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 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开 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 能力,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作出新的更大 的贡献! 丁纯在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 丁  纯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紧紧围绕当 前形势,对今后一段时间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进行专题部署。会前 ,大家现场观摩了“2016年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 预案演练”,化工园区管委会介绍了应急响应中心实体化运作成果,市 政府办、应急办副主任宋振邦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江都区政府、市环保局以及消防支队结合工作实 际,分别介绍了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经验,讲得很好。希望大家通 过观摩学习,取长补短,推动我市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再上新台阶 。  上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紧紧围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推进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预案准备、 值守应急、宣教培训等各项工作,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 保了春节、端午、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平稳有序和全市“两会”、烟花 三月、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6•19”观音山香会等重大活动的顺利进 行,全市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共安全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国内重 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损害和重大影响。4月22日,靖江德 桥仓储公司发生严重火灾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6月 23日,我省阜宁、射阳等部分地区发生特别重大龙卷风冰雹灾害,造 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受夏季汛期和强台风叠加影响,今年我国强 降雨、洪涝等灾害严重,全国有28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造 成300余人死亡和失踪。  就我市而言,全市社会安全总体保持平稳,但也发生多起较大突发 事件。梅雨期间,我市多次连续性普降大雨,沿江潮位、内河水位、 里下河水位全面超警戒,仪征新集镇向阳河段、十二圩等地区先后发 生溃堤、江水漫溢、主堤管涌以及古运河水倒灌等险情。尽管在市委 、市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迅速开展抢险救援 ,及时化解了风险,但在处置过程中也暴露出隐患排查不彻底、应对 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当前,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可能引发一 些新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加之G20峰会也即将召开,社会稳控任务 加重;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众多,生产、经营、运输、存储、使用等 环节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此外,在“互联网+”时代,涉及民生安全的环 境保护、道路交通、食药品管理、卫生防疫等方面,一旦出现问题 ,极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7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以对 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城市运行管理,增强 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各地各部门、各相关企业要深刻领会 、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增强做好 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 置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突发事件指挥处置,认真落实风险管控、 预案建设、监测预警、值守应急等各项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确保各类 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应对处置,确保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守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努力提升突 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首要 职责,也是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角点。当前,突发事 件频发多发,应急处置的难度越来越大,应急处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提升突发事 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到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处置有效。特别是当前 G20峰会安保期间,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确保G20峰会安 全”的决策部署,统筹资源力量,密切协作配合,严格落实各项应对处 置措施,切实做到对各类突发事件、敏感舆情能够快速响应,最快速 度平息事态,控制局势。一是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原则,加强现场处 置。突发事件发生后,属地政府要强化“主体意识”、“担当意识”,认真 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牵 头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各项工作;现场处置完毕后,要继续做好废 水处理、环境修复等有关善后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指挥部 的处置指令,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抢险救援、现场管控、交通疏导、 监测监控以及人员疏散等各项工作。在现场处置过程中,要充分发挥 专家作用,合理选择应对处置措施,严格按照处置规程,实施科学救 援,防止出现次生灾害,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科学性、有效 性。二是要加强应急联动协同,增强处置合力。要进一步推动部门之 间、地区之间、军地之间的协调联动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 联合演练,加强信息互通,逐步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件应对 处置联动协作机制,不断形成协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合力。今 年的仪征防汛抗洪工作中,军分区、武警、消防、当地基层党员干部 以及中铁十六局密切配合,军民协作,为共堵溃堤缺口发挥了重要作 用。三是要积极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高指挥效能。今天,化工园区 展示的综合应急响应平台,集成了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联动等 功能,为园区指挥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各地、各部门 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完善应急通 信网络,加强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上下贯 通、左右衔接、指挥灵敏、运转高效”应急指挥体系,提升全市突发事 件应对处置指挥调度能力。近期市应急办将在各县(市、区)政府、 功能区管委会和10个应急委相关成员单位部署一套视频会议终端,建 立市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 好相关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各类突发事件风险管控,推动应对处置工作关口前 移。今年以来,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以“零泄漏、 零火灾、零爆炸、零死亡、零事故”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认 真细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下半年,要把风险隐 患管控作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扩大风险隐患 排查范围,加强城乡安全风险辨识,开展风险点、危险源普查,防止 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的发生,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 置在前、解决在小。一是要深化风险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各地、各 部门要按照覆盖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所有 人员密集场所的要求,对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可能引发突发事件 的各类风险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危险区域、矛盾纠纷或不稳定因素等 进行深入排查。要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排查方案,确保应查尽查,不 留死角。二是要建立风险隐患库,实施动态管理。对排查出的风险隐 患,要逐一建立档案、台帐,全面登记风险隐患类型、形成原因、责 任主体,以及应对各类风险隐患所需的应急资源等基本情况,建档留 底,建立完善风险隐患库,适时更新信息,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的 实时状态。三是要加强隐患整改,积极化解风险。坚持边查边改,把 整改治理工作贯穿于风险管控的全过程。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 ,要立即采取措施,努力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情况复杂、 短期内难以整改的,要落实整改责任、措施、期限和预案“四到位”;问 题较多、隐患严重、危险较大的,应立即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 使用等果断措施,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有效遏制有重大影 响的突发事件发生。  三、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认真做好突发事件各项应对准备。 近年来,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全市已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 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对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但也存在着预案与实际脱节、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预案执行不到 位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预案编制,规范预案操作,充 分发挥预案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的“龙头”作用。一是要提高预案针对 性、操作性。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实用、管用”的原则 ,针对当前预案中存在的修订不及时、风险分析不到位、应对措施不 具体等薄弱环节,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要根据改革发展中 出现的新情况,如近期频繁暴出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供给侧改革出 现的新问题等,抓紧编制相关应急预案,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同 时要编制应急预案操作简本,细化操作流程,着力提升各类预案的操 作性。二是要强化预案执行。一方面,要按照预案要求,加强应急救 援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加强物资储备,完善救援装备,提升应 急救援能力;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发生后,要严格执行预案规定,切 实做好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信息报告、联动协作以及舆情导控等各 项工作,迅速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三是要提升预案演练实效。演 练不是“搭台唱戏”演给人看,要通过演练,使预案更加科学合理。各地 、各部门要紧贴实战要求,积极开展“短平快、效率高”的桌面推演和 “不定点、不定时”实战型双盲拉练。在演练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发现和 解决预案自身存在的程序性、操作性等问题,及时修订完善预案,更 要通过演练,认真查找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疏漏,积极改进工作 ,提高实战处置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监测预警,努力提高突发事件预知、预报水平 。一是要加强监测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监测网络,加强 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以及社会舆 情等实施严密的监测监控,定期向社会报告监测结果。要进一步加强 专业队伍建设,配齐监测监控装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为突发事 件应对处置赢得主动。二是要完善预警发布。要加快推进突发事件预 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纵向贯通 和横向联动发布。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围绕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 公里”问题,建立健全预警发布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应急广播、社区电 子显示屏等基层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建设,通过网站、微信、微博、广 播、电视、手机短信以及“扬州发布”APP等手段,及时、有序、有效地 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切实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三是 要强化预警响应。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响应机制。各地、 各部门接到预警信息后,要严格按照预案规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应对措施;同时,要加强沟通联系 ,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向发布预警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具体响应情 况,着力消除预警“响”而不“应”的问题。  五、进一步加强值守应急,确保第一时间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加强 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工作,是各级党政机关重要的日常基础工作和突 发事件应对处置的重要环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值守应急和信息 报告工作,组建了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先后印发了《扬州市突发 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规范(试行)》和《扬州市政府系统值班工作 规范实施细则》,今年4月份又专门印发了《关于建立旅游旺季市领导 带班制度的通知》。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不断加强 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今年“春节”、“端午”、“五一”节日期间,市 总值班室先后抽查了55个部门和单位值班情况,总体情况良好。今年 以来,各地、各部门更加重视信息报告工作,特别是仪征、广陵、邗 江等地,信息报告的数量、质量明显提高。但也存在着少数单位值班 人员缺岗脱岗、信息报告不够及时规范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按照 省、市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 带班制度,推动值班工作规范化;要认真抓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坚持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扎口管理,所有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在第一时 间向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应急办)报告,坚决杜绝突发事件信息 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坚决防止信息“倒流”现象发生。G20峰会期 间,各地、各部门要把超前预警、有效防范置于突出位置,加强值班 力量,密切关注突发事件信息,不纠结于突发事件级别标准,最快速 度报送各类突发事件特别是暴恐等敏感性信息,切实增强信息报告的 时效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做好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工作责任重大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多人因值守应急不到位问题受到处理,各地、 各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同志们,2016年已经过去一半,做好下半年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 部署上来,按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要求,扎 实推进,创新发展,着力提升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水平,努力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州作出更大贡献。  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丁  纯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 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 形势和任务,部署2016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 作,涉及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尤其是当前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创新社会治理,构建 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有 效保证,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升平安扬州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因此,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认真抓好系统谋划和 整体推进,促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邗江区政府、 化工园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等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李忠 盛秘书长、宋振邦副主任分别宣读了《2016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关于表彰2015年度全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的通知》,会上还印发了书面交流材料,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共 同推动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讲三 点意见。 一、  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按照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年度 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在值守应急、预案准备、监 测预警、队伍建设、物资保障、宣教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 效应对和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了全市“两会”、烟花三月国际经贸 旅游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和2500年城庆等重大活动的顺利进 行。 (一)应急指挥联动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市应急指挥平台建 设,目前已接入了公安、卫生、地震、气象等部门信息系统。市化工 园区建成了综合应急处置平台,为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打下了良好 基础。推动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建立了军地视频在线会商机制,市应 急指挥中心与军分区实现了互联互通和在线会商,共同应对重大突发 事件。5月12日,市政府组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了不定点、不定时 “双盲”拉练,有效检验和提升了各单位之间的协同救援能力。去年,我 市妥善处置了江都区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仓库火灾事故、仪征市青 山镇自来水厂氯气泄漏事故等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 (二)应急救援基础不断夯实。市政府组织应急办、民政、食药 监、环保等部门编修了自然灾害救助、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环境污 染、除雪防冻等专项应急预案。围绕预案,各县(市、区)、功能区 和市公安、安监、卫生、建设、水利、交通、环保、地震等部门,分 别组织开展了20余次较大规模的应急演练。去年4月,市政府办下发了 《关于开展应急保障重点物资普查的通知》,对40个部门和单位上报 的物资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成了广 陵新城人防综合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基础建设工作,建成新华中学、美 琪学校、扬大附中东部分校等3处应急避难场所。 (三)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工作不断加强。以贯彻落实《江苏省 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规范实施细则》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总值班室建设 ,完善值班工作制度,强化值守、应急职能。组织开展了突发事件信 息报告工作专题培训,规范信息报告流程,强化信息报送情况考核 ,提高信息报送水平。去年,市总值班室共接报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 管理工作信息1365条,其中报省政府10条;报市领导128条,省、市领 导批示61条,为市政府科学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围 绕敏感时期、突变气候、突出问题等方面,适时组织公安、民政、卫 生、安监、信访、气象、环保等部门开展主动性、针对性信息研判。 在“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扬州籍游客的安抚、善后工作中,市政府组织邗 江区、市应急办、民政局等单位组成前后方工作组,加强信息沟通和 协调配合,顺利完成了相关善后处置工作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 分肯定。 (四)应急宣教培训不断深入。市民政、安监、公安、卫生、食 药监、红十字会、民防、地震、环保、气象、教育、交通、供电、城 控等部门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为载 体,广泛开展应急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进乡村等 宣传活动。围绕高层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常识的需求,市应急办 编印、发放了5万册《高层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常识》读本。高邮 、宝应、江都等地向市民发放了《市民应急手册》。市应急办与市民 政局联合组织了2期社区工作人员急救技能培训。为加强高层建筑电梯 事故应急处置,市应急办、质监局、消防支队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电梯 事故应急救援培训。按照省应急办的统一安排,组织了5批应急管理人 员参加省行政学院“应急管理专题研修班”。 同志们,近年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贴应急处置实战要求,创新思路,攻 坚克难,实现了应急管理从单一向系统、从分散向整合、从无序向规 范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应急管理工作格局逐步优化。全市构建起市、 县、乡三级应急管理体制,市政府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纳入政府 目标管理,考评问责力度不断加大。围绕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各地加 大基础投入,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政府主 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不断强化。二是应急处 置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加强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通讯网络、信 息平台、视频指挥等手段不断更新。政府系统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工 作进一步加强。围绕应急救援,积极推进预案、队伍、物资、场所等 基础建设,全市已建成层次清晰、覆盖城乡的应急预案体系,拥有 350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组、志愿者等辅助力量不断壮 大。五年来,我市先后妥善有效处置了高邮“7.20”地震灾害、宝应曙光 助剂厂爆炸事故、邗江瓜州硝酸船舶翻沉事故、广陵汇银家电火灾事 故等多起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三是应急管理社会氛围明显增强。始终 把宣传、教育、培训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紧抓不放,充分利用电 视、报纸、广播以及互联网等媒介,依托行政学院、地方院校等教育 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活动。五年 来,全市共开展应急知识“五进”活动200余场,开设应急专题培训班 50余次,培训各类人员5000余人次。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全市应急 管理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应急意识、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有力 推动了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上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 坚强领导和重视支持,离不开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广泛 参与,离不开应急管理工作者的主动作为和开拓进取。在此,我谨代 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应急管理战线上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形势任务相比,我 市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到位、不适应、不规范的地方,比如 ,有的基层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不到位,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 设水平离实战应用的要求还有差距,以预案、队伍、物资为核心的基 础建设有待加强,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我们处置突发事件的效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切实加 以解决。 二、充分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 任感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 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各类突发事件及 不稳定因素呈多发高发的态势,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 考验。 (一)突发事件总量高位徘徊,应急处置任务愈来愈艰巨。一是 自然灾害频发多发。近几年,高温、台风、雷电、暴雨、雾霾等恶劣 天气多发,特别是强降水(暴雨)、雾霾天气发生频次较以往增多。 去年,仪征市发生了风雹灾害,江都区发生了台风灾害,不仅影响了 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更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安 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仅去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事故就发生2452起 ,死亡153人(生产经营性事故),重伤468人,直接经济损失4200多 万元,造成严重人员财产损失。同时,我市化工企业众多,高速公路 纵横,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较高,一旦发生事故,不 仅协调处置难度大,且易引发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三是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从最近江苏省卫计委公布的疫情来看,江苏 去年共确诊17例H7N9患者,近一半人员死亡,上个月,江苏省又发现 两例H7N9患者,当前,流感进入高发时节,马上进入春运,对流感病 例以及家禽市场工作人员等高危人群的监测压力明显增大。同时,因 城市拆迁、企业欠薪、环境污染等诱发的群体性事件仍然较多,群体 上访、重复上访问题仍较突出。此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突 发事件在网上传播的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 ,一些看似轻微的小事,经过互联网发酵,会迅速演变为影响更大的 突发事件,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二)突发事件惩处的力度加大,属地管理责任越来越重。近年 来,国内重大突发事件的追责力度越来越大。2014年12月31日,上海 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11名官员被处分问责。2015年6月1日,“东方 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调查组建议对在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中存在问 题负有责任的43名责任人,包括8名厅局级1名副省级官员给予党纪、 政纪处分追责。前段时间,在全国造成重大影响的深圳市光明新区 “12·20”滑坡灾害事故中,已有16名涉事相关责任人被深圳市检察机关 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批准逮捕。此前,2014年江苏“8·2”昆山爆炸事 故,35名公务人员受到处分,其中有已经退出现役的消防人员仍被追 究责任。这几起事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损失极其惨重,教训极 为深刻。虽然扬州没有发生此类事件,但这一系列血的教训和高昂的 代价,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守土有责不是一句空话,人民的生命财 产安全高于一切!特别是在深化改革、依法治国、转变作风的今天 ,突发事件依法追究责任的力度会不断加大,属地管理责任将越来越 严,我们务必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认真履职尽责 ,切不可麻痹大意、因小失大。 (三)各级领导对突发事件日益重视,人民群众的期望越来越高 。各级领导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多次对做好应急 救援处置工作进行批示,去年12月1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 次强调:“严格安全监管,健全城市应急体系。”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指出 ,要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市 委谢正义书记、朱民阳市长多次到市应急指挥中心视察,强调要进一 步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 突发事件,对政府应急处置的过程也越来越关心,期望值越来越高。 领导的重视与群众的关注,一方面为我们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提供 了强大的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应急管理和 应对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工作 人员身上的责任重大,一定要更加振奋精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用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做到不辱使命,不负众望。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老 百姓的安全感 刚刚结束的“两会”,通过了《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朱民阳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6年全市要 突出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具体要 求。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认真抓好 贯彻落实,切实提高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关于今年 应急管理工作,刚才忠盛秘书长已经作了专门部署,我完全赞同,希 望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当前,我市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发展理念和“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在全 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将不断出现,对此我们 要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保障 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是建立风险隐患管控新机制。风险管控是应急管理从被动应对 向主动预防转变的主要路径,也是新常态下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对自然灾害 、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方面的隐患问题进行排查、摸底 ,建立风险隐患库,实行动态监管。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逐一评估 安全风险,落实针对性整改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努力降低风险程度 。对重大风险隐患,必须做到整改责任、措施、期限和预案“四到位 ”,坚决杜绝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件和造成严重影响的社会公共 事件。 二是建立网络舆情导控新机制。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深 刻影响,切实加强网络舆情导控工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 技术手段,强化网络舆情日常监控,及时研判分析可能出现的热点问 题,提前主动开展网上疏导。要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网 下新闻发言人工作无缝对接,及时把权威声音发布到网上,把握网上 舆论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三是建立突发事件总结评估新机制。加强总结评估是提升应急管 理水平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们在突发事件总结评估工作中虽有尝 试,但系统性不强,规范化、常态化不足。各地、各部门对此要高度 重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的要求,及时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 处置总结评估,市应急办要牵头有关部门对全市较大以上突发事件逐 一进行评估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建立“一案一 评”工作机制。同时要充分借鉴国内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应急处置的经验 和教训,如兰州水污染事件的处置,事件发生后,因没有按照预案及 时发布预警信息,造成了群众的恐慌,网上舆论沸沸扬扬,群众对政 府多有指责。对照这些典型案例,要结合扬州实际,进一步检查应急 预案的执行情况,逐步建立全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案例库,为今后有 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借鉴。 (二)夯实工作基础,推进应急实战能力建设。要围绕突发事件 应急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抓好值守应急,强化指挥协调,落 实预案、队伍、物资等基础保障,切实提高应急处置实战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工作。“值守应急”、“信息报告 ”是值班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要持 续抓好抓实。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值守应急和信息报告工作,进 一步完善全市值守应急网络建设,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和领导带班工 作制度,特别是要做好节假日、敏感日、应急处置期间三个重点时段 的值班工作,提前做好值班安排,充实值班力量,密切关注可能引发 重大突发事件的隐患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 报告、及时处置。今年,市总值班室将建立每周视频点名制度,加强 对各地和相关部门值守应急情况督查。要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突发 事件信息报送的新要求,抓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第一时间掌握 情况、第一时间报送信息,杜绝突发事件信息迟报、漏报、谎报、瞒 报现象。 二是强化应急指挥联动建设。各地要进一步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 置“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种应急资源,积极开展应急处置 ,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协同应对。要加强市应急 指挥中心功能建设,继续完善各类通讯指挥手段,确保应急指挥“一喊 到底、一呼百应”。要强化应急平台资源整合,推进环保、水利、安监 、交通、城管、城建、民防等专业平台与市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整 合利用。要加强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的应急合 作,分类建立应急处置信息互通、协调会商和协同应对工作制度,适 时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协同拉练,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协 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努力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 高效的应急指挥联动体系。 三是推进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建设。要强化预案保障,围绕“提高预 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增强预案实战能力”的目标,切实加强应急预案管 理。针对预案存在的与实际处置工作关联度不高、针对性不强、指导 性不强、与形势任务脱节等问题,有计划分级分类组织预案修订完善 和应急操作流程手册编制,尤其对已发生的突发事件,要围绕预案的 可行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予以修正,加 以完善,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应急预 案演练,通过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专项演练与综合演练相结合的方 式,提高演练的实战性。要强化队伍保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 设,整合各类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资源,健全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网络 ,提高应急救援覆盖面。要充实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健全专家组参与 突发事件救援处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急专家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 中的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作用。要强化物资保障,进一步完善各类应 急物资储备,深入开展应急物资装备专项普查工作,综合汇总各类物 资信息,加快应急物资保障系统建设,推进应急物资动态管理。 (三)紧贴民生需求,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服务水平。要围绕人民 群众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新期待,积极推进应急基础设施、监测预 警、宣教培训、灾害救助等方面工作,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 可靠、细致的应急服务。 一是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市建设和规划部门要加快编制《扬 州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扬州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规划》。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求,加强水、电、气 、医疗、通信、交通等“生命线”工程设施的抗震防灾能力建设,完善消 防公共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现应急避难场 所与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二是强化应急监测预警。气象、地震、安监、环保、卫生、农业 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监测网络,强化日常动态监测,对自然灾害、安 全生产、环境污染、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等实施严密监测监控。根据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要求,建设包含自然灾害、公共 卫生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在内的统一发布平台,切实提高预警信息的 覆盖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预警信息需求。 三是深化应急宣教培训。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抓好应急宣教培训 工作,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 “消防宣传日”、“安全生产月”等节点 ,深入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活动。要加大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利用各种 传媒加强应急宣传,发布应急公益广告,推动互动式宣传。要继续加 强各级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落实省应急管理专题培训 计划,依托高校科教资源,开设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题研修班。同时 加强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及应急志愿者的培训。通过不同层次的宣教培 训,积极营造社会公众共同关心、广泛参与应急管理的良好氛围,不 断提高全社会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 四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救助工作机制。应急救助是突发事件救援 处置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开展 灾害、事故救助,解决了部分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去年,市民政局 为市区所有居民购买了自然灾害民生保险,截止目前,已为8户群众赔 付灾害损失52万元。要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在继续落实党委政 府责任的同时,推进应急救助市场化进程,广泛开展灾害事故民生保 险,推动“一体化保障、社会化运作、合约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保险 项目救助新模式。积极引导慈善机构、志愿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本和力 量参与应急救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提高灾 害应急救助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项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应急管 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 、艰巨的任务。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增强责任 意识,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列入本地、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 织、充实力量、统筹协调,全面落实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措施。要强 化应急管理工作问责制,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力,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 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单位实行目标管理一票否决。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强化考核督导。市应急办要在认真调研的基 础上,组织编制好全市“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好各项应 急管理工作任务,进一步健全周报、月评、季度分析制度,加大对各 地、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 实。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充足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应急 管理工作的投入,将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预案演练、宣传培训、物资装备、避难场所 建设等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确保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志们,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 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 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努 力开创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 文明程度更高的新扬州作出更大的贡献! 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拉练活动点评 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 丁 纯 同志们: 今天是全国第7个“5·12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为检验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水平,进一 步加强“一专多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市应急办经过精心准备 ,模拟我市某地发生破坏性地震,市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指令综 合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至现场抢险救援的情境,组织开展了此次应急 拉练活动。在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密切配合下,拉练活动圆满完成。 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参加此次演练的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本次拉练活动圆满完成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次拉练活动模拟地震发生后的实际处置流程,以“灾情”为命令 ,迅速集结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是我市依托消防支队建立综合应急救 援队伍以来,首次组织的“不定点、不定时”双盲拉练。参加今天拉练的 共有18支应急救援队伍、30余台救援车辆和各种装备、200余名队员。 从拉练情况看,前后共历时XX分钟,最快的单位只用了XX分钟。各单 位响应及时、行动迅速,全体参演人员精神饱满、训练有素,体现了 我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良好素质和应急响应能力。通过拉练,基本 达到了检验队伍,检验装备,检验能力的预期目标。 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 件的重要力量,是确保突发事件有效处置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在市 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 2010年以来,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结合实际,顺利完成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镇)综合应急 救援队伍的组建任务,初步形成了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在实 际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自 然灾害频发,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多,许 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因此,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推进 应急预案和队伍体系建设,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十分必要而又 迫切。最近,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造成了严重伤亡;4月28日 ,我市江都区长青农化发生爆燃,5月5日,宝应县发生2.4级地震,虽 未造成伤亡,但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保持高度的危 机意识,居安思危,按照预案要求,努力建设一支“调得动、拉得出、 打得赢”,政府放心、人民支持,有坚强战斗力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一是要调得动。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 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到有警 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二是要拉得出。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应急 值守,固化指挥流程,合理分工,强化协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能第一时间作出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三 是要打得赢。要着眼我市灾害特点、危险源情况和辖区的实际,始终 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加强人员配备和装备建设,强化各类应急 救援培训演练,切实增强各级各类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 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确保任何时候打得赢,切实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同志们,举行实战拉动演练,是检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成效 的有效手段,是锻炼队伍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市将迎来“2500年城庆 ”,希望各单位以此次拉练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应急意识,完善应急预 案,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处置能力,努力为“2500年城庆”和全市经济社 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今天的拉练活动到此结束。 范学贵常委副市长在新乡市应急管理工作大会上的 讲话 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新乡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正式成立,这是我市应急 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红 旗秘书长宣读了《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新乡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 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新政办〔2008〕40号),对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编制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进入了起步阶段,从组织 和技术保障上得到了规范。专家组成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希 望专家组成员以全市大局为重,对本专业领域进行认真研究,建立一套好 的运行机制。要把握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站的高一些,看的 远一些,及时给市政府提出好的建议,当好参谋,不负重望,不负专家的称号 。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的大事,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 项重要工作。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公共事 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 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应急管理 工作的认识,从讲政治的大局出发,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目前,我市已经成立了突发公共 事件应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李市长任应急委主任,12个县(市)、区也分 别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市政府办公室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 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着运转枢纽的作用。各县(市 )、区,政府各部门也要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职责 ,把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 任,及时掌握本地区、本部门不安定因素,对于一些重大敏感问题和群众 反映强烈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做工 作,早发现,早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一旦发生群体性 事件,要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及时采取措施,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 大。   二是编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不断完善预案体系。编制和实施好应 急体系建设规划,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优化整合应 急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编制出真正符合新乡实际的应 急体系建设规划。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文件精神,按 照国家提出的应急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我市实际,明确我市编制规划的 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二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我 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的现状 和特点,准确把握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突出重点,着力加 强薄弱环节,全面提高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应急保障等方 面的能力;三是要统筹协调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实现 各部门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提高整体 应急反应能力;四是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 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 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五是各部门要根据方案中对26个专项应急 体系建设方案的分解和细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落实工作任务,明 确责任人。   三是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这次我们成立应 急管理专家组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新要求,坚持依靠科学、全面推进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成立专 家组有利于充分发挥技术咨询机构和专家的咨询指导作用,完善政府、 专家和公众三结合的决策机制,增强应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借助 专家的专业知识,预防和处置涉及多部门、宽领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复杂的应急管理问题,全面提高我市应急管理的科 学水平。各位专家要真正负起责任,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组织、动员本行 业的专业技术力量,加强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掌握危险源识别、预防 、监测、控制、应急救援等环节的核心技术,努力突破自然灾害、事故 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形成系统 的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我市应急装备和技术保障水平,为市委、市政府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整合政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共享应急 资源,是政府部门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调动一切社 会力量参与宣传应急知识,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各县(市)、区政府和 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责,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突出建设重 点,注重高效适用,防止重复建设。   五是各部门积极配合,扎实推进应急工作。应急管理是一项时效性 强、责任重、涉及专业多、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的积极 配合。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在加强本单位本部门应 急管理,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纵向 和横向的配合协调,确保及时、有序地做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 作。市政府应急办要抓紧编制《“十一五”期间新乡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 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一规划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 应急处理、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 体系建设。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的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预防 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分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及时 拨付应急资金,对规划布局内的监测预警、应急平台、物资保障等重点 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应急管理部门工作经费给予保障。   同志们,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一定 要严格按照上级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开 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和谐新乡做出积极的贡献。 何伟在全省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何伟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 任务是学习贯彻林铎书记、唐仁健省长、郝远副省长关于安全生产工 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巡查组反馈问题的整改 工作,落实省安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全省旅游安全形 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旅游安全工作任务,有效遏制重特大涉旅安全 事故,推动我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郝省长专门听取了会议情况,对旅 游安全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承担这次会议的定西市及漳县及早筹备 ,多次与我委主动沟通,研究演练方案,布置演练场地,做了大量深 入细致的前期工作,确保会议顺利召开,确保这次会议开成一个高质 量的会议,我们对定西市、漳县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定西市委常委、副市长高生发同志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讲 话,正如高市长所讲,近几年,定西市旅游业一直呈现出后发赶超、 迅猛发展的强劲态势。虽然定西旅游业起步较晚,产业发展规模较小 ,但近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乡村休闲、温泉度假、祭祖寻 源、红色旅游、书画艺术、中医药养生旅游,突出大景区建设、全域 旅游发展、产业融合联动、乡村旅游培育等重点工作,呈现出特色旅 游产品不断丰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定西市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9.1%和30%,比 全省增速分别高7.0和3.8个百分点,成绩实属不易。同时,定西市高度 重视旅游产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创新提出安全检查“九个一”工作法 ,建立健全了旅游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和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预防机制,积极开展涉旅公共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等管理措施,旅 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总体看,定西市旅游工作有思路、有 创新、有亮点、成效大,党政重视,旅游局一班人的精气神足,值得 同志们学习借鉴。   刚才,定西市旅游局、兰州市文旅局、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兰州阳光大酒店、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作了很好的发言,结合各 自实际,就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抓好旅游安全工作,介绍了各自 的经验和体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一会儿,大家还要观摩旅游公共 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这次演练事前作了精心策划、周密准备,按 照实战化的要求设计了模拟突发事件,非常接近于实战。希望大家认 真学习观摩,务求取得实效。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省旅游安全生 产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我省旅游安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全省旅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 局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 理机制,拓展管理手段,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强基固本、富有成效的 工作,全省旅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一)认真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在今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 ,对旅游安全工作专门进行了安排部署。不断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党政 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制定《 省旅发委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省旅发委与各市州旅游部 门,各市州旅游部门与全省所有旅行社签订《安全承诺书》《旅行社 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消防目标责任书》等,明确旅游安全各级各 部门的责任。   (二)不断强化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全省有7个市州政府建立了旅 游综合监管机制,敦煌市、永靖县建立了旅游执法、旅游警察、工商 旅游机构进驻游客服务中心的联勤联动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各级旅游 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旅游市场专项治理“春季行动”、“暑期行动”等 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了一批“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侵 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严肃查处了一批虚假广告,未经旅游者同 意擅自转团、拼团,租用无合法资质车辆和驾驶人从事旅游客运等违 规经营行为,旅游市场秩序有效得到规范。   (三)积极完善旅游安全工作体制机制。从完善旅游安全生产管 理体系入手,制定了《关于推进全省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实 施意见》《遏制重特大事故标本兼治工作措施》《关于构建旅游安全 生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措施》等措施制度。各地旅游部 门积极响应落实,构建旅游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 制,有效遏制了旅游安全责任事故。   (四)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针对旅游安全生产季节性、 阶段性特征,采取联合检查、自查抽查、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开展 了岁末年初、五一假日、旅游旺季、主汛期、夏季消防等旅游安全专 项治理检查,共组织专项检查130余次,发现问题隐患366个,现场整 改180个,限期整改186个。   (五)深入开展旅游安全宣传教育。联合省安监局等部门开展 5.19以安全旅游为主题的“旅游让生活更幸福”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安全 旅游背包行”等公益宣传行动,不断提升全社会关注旅游安全、倡导安 全文明出游的浓厚氛围。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开展旅游安全专题教育培 训,系统学习涉旅安全知识,有效提升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举办全 省旅游产业发展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提 升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省级旅游信息大数据监控 平台已与省内9家4A级以上景区实现了联网,可对景区流量、重点区域 进行实时监控。今年年底以前,82家4A级以上景区可全部联网。下半 年,还将与省公安厅合作,对全省星级饭店开展安全监控联网,对星 级饭店重点公共区域、消防设施、重点设施设备等实现与公安部门信 息共享、联合监控。搭建旅游安全监管微信工作群,及时发布旅游安 全提示与工作动态,有力提升了旅游安全工作效率。   在全省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全省接待游客1.9亿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22%和25%。今年1-6月,全省 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3.6亿元,分别较 上年同期增长22.1%和26.2%,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 ,与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密不可分,与今天在座同志的辛勤努力密不可 分,国务院安全生产巡查组对我省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也给予了 充分肯定。借今天这次机会,我代表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向大家表示 衷心的感谢!   二、旅游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多样,需要更加准确把握积极应对   当前,面对全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既需要我们继续 加压奋进,持续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力,也需要保持清醒头脑 ,看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旅游安全工作 面临的新压力、新挑战,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积极应对,创造性地 开展工作,确保旅游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从我省旅游安全工作发展的形势看,虽然涉旅事故总量和死亡人 数始终保持低位运行,但旅游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 突发性依然突出,旅游安全生产形势需引起高度重视。总的来讲,我 们面临以下“四大挑战”:   一是日益庞大的旅游规模带来新挑战。近年来,我省旅游业迅猛 发展,出游人数、出游频率、出游半径、出游方式等都呈爆发性增长 。根据安全发展阶段性理论,随着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人次迅 速提升,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   二是日趋多元的旅游方式带来新挑战。目前,游客正朝散客化、 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驾游、自由行等出游方式。另外 ,登山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产品以及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兴起,都提 高了旅游安全风险,加大了旅游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的难度。   三是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带来新挑战。旅游业关联度大、产业链 条长、涉及环节多、抗风险能力弱,任何一个与旅游关联的突发事件 ,都可能给旅游行业带来影响和损害,都可能使一个地区的旅游业遭 受重大挫折。   四是难以预测的各种风险带来新挑战。我省是自然灾害高发省份 ,因灾造成旅游者人身财产损失的风险较大,加上近年来公共卫生事 件防控难度增大、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这些都加大了旅游安全风 险。此外,全球局势仍动荡不稳,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传统和非传 统旅游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使旅游安全保障工作不断迎来新的挑战。   从我们旅游部门自身看,我省的旅游安全保障工作起步相对较晚 、发展速度较慢,法规制度、体制机制、管理手段等仍处于前期摸索 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旅游安全形势需要,实际工作 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讲,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对旅游安全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近期,省旅发委对 部分地区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了督查,从督查情况看,一些市州旅 游部门没有把旅游安全工作纳入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定期分析研究 ,制定有效管理措施;在省旅发委和省公安厅印发消防安全管理八项 规定等重要工作安排后,没有看到一个市州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 ,有的分管领导对此全然不知,根本谈不上排查隐患、督促达标;部 分市州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不力,反复催促也不按时反馈工作推进情 况和报送资料。从上述情况看出,部分旅游部门、大多数旅游经营单 位旅游安全管理意识还不到位,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二是旅游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进展迟缓。这个问题是国务 院安全生产巡查组针对旅游行业重点指出的问题之一。双重预防机制 建设工作,地方安委会去年就作了安排,但至今省旅发委没有看到一 个市州这方面的具体措施。省旅发委印发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措施后 ,仍没有见到各地的具体落实措施。大多数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旅 游景区不知道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内容,更谈不上在本企业建立风险 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省旅发委督查组在一家旅行社检查中 询问有关情况,旅行社负责人竟然完全不知道要对其所提供的产品和 服务进行风险监测和安全评估,并依法履行安全风险提示义务,必要 时采取暂停服务、调整活动内容等措施的有关法律规定。   三是旅游安全生产培训流于形式。安全生产培训已纳入国务院、 省政府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监管措施,企业如果没有制定安全生产 培训计划,没有认真实施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就属于重大安全隐患。 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各地旅游部门对这方面工作普遍没有给予 足够重视,没有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并认真 组织实施。大部分旅游经营单位没有根据本单位经营情况,制定切实 可行的培训计划,有些重点岗位未经培训考核就上岗执业;有的虽然 组织了一些培训,但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流于形式,达不到安全生 产培训的要求。近日,兰州地区一家旅行社业务操作人员私自为游客 办理租车业务,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三名乘客受伤,所租车辆为私家 车,无任何营运资质。此问题暴露出旅行社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不 认真、不负责,致使员工毫无安全防范意识,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管理 规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四是涉旅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滞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巡查 组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在旅游安全综合应急演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调 查情况看,各地旅游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普遍不够完善,与当地总 体预案、专项预案衔接不够,遇有突发事件,无法达到协调一致,快 速应对。从应急演练看,个别市州只演练过单一的消防灭火,至今没 有看到市州开展过涉及各有关部门的旅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大 多数旅游经营单位的应急演练方案不符合规范要求,缺乏可操作性 ,基本没有开展过综合性应急演练。省旅发委在一家四星级酒店督查 安全时,发现客房没有配备防毒面具,有关负责人完全不知防毒面具 在火灾发生后,对于旅客逃生的重要作用。以上问题暴露出行业的应 急管理意识不到位,应急响应能力不强,必须引起警觉和高度重视。   五是旅游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推进缓慢。旅游经营单位安全生产 标准化管理,是一项预防在先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对企业设施设备 、工艺流程、重点岗位、从业人员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达标管理,能 够有效预防安全生产隐患。但是,大多数旅游经营单位并没有开展安 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各地旅游部门对此项工作的深度了解不够 ,指导督查企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滞后。   以上这些问题,是共性问题,也是突出问题、日常性基础性问题 ,亟待解决。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对全省旅游安全工作造成难以弥补 的损失和后果。今天在座的都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大景区 、旅行社和星级宾馆的老总、经理,对于旅游安全工作,思想上必须 引起足够的重视、关注,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 ,切实防范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涉旅事故,确保广大旅游者 生命财产安全,为全省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三、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责任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 列指示精神和重大决策,我们对全省旅游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 署。最近一段时间,国务院召开了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巡 查组对我省巡查情况进行了反馈,省安委会召开了第三次安全生产电 视电话会议,对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再强调 。全省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省 委、省政府,国家旅游局的各项工作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 念,深入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全面加强旅游安全工作,确保全省旅游 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一)聚焦当前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实。一是认真抓 好巡查问题的整改。各地在这次会议之后,要迅速行动起来,紧紧围 绕国务院巡查组指出的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滞后、综合应急演练未按计 划开展,以及各市州涉及旅游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 改方案,立即组织落实整改任务。各地旅游部门必须按时限要求,制 定出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整治双重预防管理措施;监督旅行社,督促 指导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制定出本单位双重预防管理机制,全面建 立风险辨认、评估、分级标准管理制度,区分重大风险、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进行风险 分级管控。二是切实抓好汛期旅游安全保障。今年以来,极端气候频 发,省委、省政府多次要求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省旅发委会同省 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部门,对旅游行业汛期旅游安全专门进行了部署。 各地要认真落实汛期旅游安全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与气象、国土资 源、交通运输、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部门的衔接沟通,及时发布旅 游安全预警;全面加强旅游旺季和汛期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堵塞安 全隐患漏洞;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和地质灾 害预警,及时向旅游经营单位通报,采取暂停营运等应急措施,确保 广大游客安全。三是全面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根据省安委会部署 ,省旅发委决定在全省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印发了大检查实 施方案。各地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具体方案,联合有关部门 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在大检查中,要突出 检查各类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安全生产资质证照是否齐 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落实到位,安全生产责任 制等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规程标准是否认真贯彻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否落实到位,应急 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是否得到落实等方 面情况。省旅发委将结合星级饭店和A级旅游景区复核、旅游市场专项 整治“暑期行动”等工作,派出督查组对各地开展安全大检查情况进行督 查;要按照时间节点,及时报送工作部署、隐患排查、执法处罚、集 中整治、总结报告等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汇总上报统计报表。对于 不报送和不按规定时限报送有关资料的单位,省旅发委将在全省进行 通报。四是组织好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在旅游行业全面开展电气火灾 隐患排查整治,重点针对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认真排查各类电器 使用情况,严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电气线路敷设不 规范、用电负荷超额、电源插座数量不足,以及未设短路保护装置、 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和“三无”电器产品等问题,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确保不发生电气火灾事故。五是认真做好星级饭店高层建筑的消防 安全。按照省消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各地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全面摸清星级饭店高层建筑基本情况,排查发现火灾隐患,明确牵 头整改部门和责任,逐一整改落实到位,坚决预防和遏制星级饭店高 层建筑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发生。   (二)聚焦职责责任,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这里讲的职责责 任,具体分为四个层面。一是旅游部门要主动作为,依法履行监管责 任。从旅游行政部门来讲,法定监管对象是旅行社,对于星级饭店、 A级旅游景区,旅游部门重点是指导其加强旅游安全和应急管理,配合 主管部门或审批部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要检查督促旅行 社健全完善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对旅游线路和产品的安全评估,开展 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强化旅游安全培训,依法依规购买交通服务,制 定完善应急预案,妥善处置涉旅突发事件,依法履行突发事件报告义 务。这里再强调一下旅行社租用车辆问题,旅行社必须租用具备合法 旅游客运资质的车辆,严禁租用无资质、营转非、拼装车、带病车等 不具备合法资质和安全保障的车辆。各地旅游部门要特别加强这方面 的管理,一旦发现,一律吊销经营许可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景区 评定复核、星级饭店评定复核等抓手,对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存在的问 题和隐患,定期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加大工作力度,严肃进行处理 。这里特别强调一点,今年省旅发委根据各地上报情况,核定公布了 全省4A级以上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这是景区游客接待人数的上限 ,一定要督促景区严格执行,做好最大承载量实时监测、预警上报、 疏导分流等工作,严防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确保游客人身安全。二是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作为,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职责。旅游安全涉及面广 ,涉及的环节多,需要在各级政府统一组织下,推动各有关部门依法 履行监管职责。今天在座的市州旅游局领导,一定要主动履职尽责 ,积极向地方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旅游安全工作,争取地方党委 、政府对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对旅游安全工 作的职责,把旅游安全综合管理机制有效建立起来,各部门依法履行 监管职责,统一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努力开创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新局面。三是积极沟通协调,凝聚齐抓共管工作合力。旅游安全具有 综合监管责任体系的特征,旅游部门一家管不了、也管不好。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好旅游综合监管机制的作用,积极做好与有关部 门的沟通衔接工作,凝聚合力、重拳出击,不断加大旅游安全领域“打 非治违”力度,严查旅游安全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持续排查整治 各类旅游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的旅游活动安全。四是强化监 督检查,督促落实旅游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旅游经营单位在旅游活动 中负有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履行 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扎扎实实开展 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将安全责任和措 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把牢安全生产源头关口 ,杜绝发生涉旅安全事故。同时,要探索建立完善旅游企业安全生产 “黑名单”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安全信用等级评估,实行分级分类动态 监管。   (三)聚焦日常监管,确保隐患排查整改到位。遏制重特大安全 生产事故是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刚性要求要求,各地旅游 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重要指示精神,把旅游安 全风险隐患当成安全事故来对待,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全覆盖建 立健全旅游经营单位双重预防制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方面 ,要防范重要节假日的安全风险。必须紧盯旅游旺季、暑期、汛期和 五一、十一等游客集中的时间段,大力开展旅游安全专项排查整治 ,特别要强化道路旅游交通安全、游客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和防止拥挤 踩踏、食品卫生安全等重点环节,认真整改各类问题隐患,确保广大 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另一方面,要防范重点领域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高空、高速、水上、探险等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广大游客喜爱 和欢迎。但是,这类项目安全风险较高,监管边界模糊,极易发生安 全事故。各地要在今年已经开展普查甄别、分类登记的基础上,全面 加强对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日常监管。对于有明确监管部门的,协调其 加强管理,出台针对旅游者安全的保护措施和安全预案,严防发生各 类安全事故;对于没有明确监管部门的,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研究 制定专门应对措施,确保旅游活动安全。   (四)聚焦夯实基础,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基础不牢、地动 山摇。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必须从夯实工作基础入手,做到事半功倍 。一是要加强配套法规和标准化建设。今年,国家旅游局研究出台了 《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调整和规范了旅游安全责任主体,把旅游部 门的安全职责重新进行了设定。各地也要依据《旅游法》《旅游安全 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快研究制定本地区配套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为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找到依据和抓手。7月27日,省标准化战略领导 小组召开会议,要求省旅发委发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 综合协调职能,根据全省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行动计划,开展景 区服务质量、在线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标准研制工作。按照 这一新的要求,希望各地一定要根据旅游业态的发展变化,积极主动 作为,在进行各种标准编制的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利于推进旅 游安全工作的配套制度和标准,督促和引导相关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 准化达标工作,全面提升旅游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 加强旅游应急体系建设。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旅游应急预 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高旅游应急救援能力;要支持和鼓励 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和景区建立旅游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应急救援 能力。同时,各地要加快建设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所 有4A级景区要按照时限要求完成与国家平台和省级平台的对接,充分 发挥和利用好平台作用,全面提升我省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智慧化水平 。三是加强旅游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进一步建 立健全旅游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专题分析研究旅游安 全生产工作,制定相应工作措施。要向编制部门汇报,争取支持,能 设安全生产管理专门处、科室的,尽力设置。要加强人员调配,充实 工作力量,切实履行好安全管理的工作职责。同时,要制定实施旅游 安全培训计划,加强安全业务培训,大力提升干部职工的旅游安全素 质。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引导。积极组织旅行社、景区、星级饭店 等旅游经营单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旅游安全专题宣传 ,引导广大旅游者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素质。要加强旅游安 全文化建设,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平安景区、旅 游安全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要大力宣传旅游安全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 ,创作以旅游安全生产为主题的文化作品和公益宣传片,在全社会营 造“关注安全、平安出游”的浓厚氛围。五是加强出境旅游安全工作。确 保出境旅游安全是各级旅游部门和出境组团社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 不但要把游客安全送出去,而且要把游客安全带回来。今年以来,出 境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泰国连续发生中国游客溺亡等事故 。各地一定要抓好出境组团社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和提示,通过播放 安全公益宣传片、发放安全宣传材料、旅行社组团行前说明会、发布 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安全提示等形式,提高游客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 救能力。要督促组团社购买足额的旅行社责任保险,向游客推荐包含 应急救援服务的旅游意外险,一旦在境外遭遇突发事件,确保游客能 得到及时救助。   (五)聚焦规范秩序,确保违规行为整治到位。针对旅游市场秩 序,我们今年年初部署开展了“春季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旅游违法违 规经营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各地正在按照省旅发委的统一 部署,全面开展“暑期整顿”。下一步,各地要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积极构建旅游联合执法、旅游投诉 举报统一受理、旅游案件联合查办的“1+3+N”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各有 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持续不断加大“不合理低价游”打击力度,开展打击 “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行动,严肃查处黑社、黑车、黑店和无证无 照、证照不全从事旅游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切实保障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和旅游安全。   (六)聚焦重大节会,确保安全风险监管到位。去年首届敦煌文 博会已经成功举办,全面提升了甘肃的对外形象,加快推动了文化旅 游产业融合发展。要继续高度重视今年的文博会旅游安全保障工作 ,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涉旅安全大检查,严防发生各类涉旅安全事 故。酒泉市要对负责接待文博会宾客的旅行社全面进行旅游安全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负责接待文博会宾客考 察的重点景区,全面系统排查旅游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要联合 有关部门全面排查星级饭店及涉旅住宿业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 责令整改到位,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同志们,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 线。大家一定要以对全省旅游事业和广大游客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 做好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广大游客人身财产安全,为我省旅 游产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 召开。 胡国民副市长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 (2018年3月15日)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认识,进一步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到重要 位置 (一)从落实安全发展方面提高站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 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党 和国家大局出发看问题、想问题,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 ,坚决打好防范和管控重大风险攻坚战。”省委省政府要求:“把维护公 共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 川。”市委市政府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真 正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必须牢 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弘扬“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提高站位。当前,全市上下正聚力脱 贫攻坚和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矛盾交织并存,各 类突发事件不稳定因素呈多发高发态势,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 杂严峻的形势。城市建设中的征地拆迁、社会上的非法集融资、复员 转业军人、民办教师、大中专委培生、失独家庭、扶贫移民等“十类人 员”问题依然存在。现在是全媒体、自媒体时代,处置不当,一些看似 轻微细小事件,经过网络升温发酵,会演变为较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 件,甚至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西成高铁、兰渝铁路的开通,对我市 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件好事、喜事,广元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欧亚大 桥和西北西南地区便捷运输通道,增进了地域间交流,同时,作为次 级交通枢纽,更容易变为民族分裂势力、境外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 力和恐怖势力的交汇点、集散地和中转站,也将成为影响我市社会稳 定不容回避的变量。 (三)从防范事故灾难方面提高站位。一是我市地处秦巴山区、 龙门山脉地震带,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去年,全市共排查出地质灾害 隐患达1585处,较大安全生产隐患9处,洪涝风险隐患104处;因高温 、暴风、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共发生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11起,其中4起较大以上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朝天“6.17”中子镇地质滑 坡造成中曾公路中断;“11.3”麻柳乡山体滑坡,严重威胁当地5户20余 人生命财产安全;旺苍“7.7”旺宁路发生山石滑落导致3人死亡;青川 “9.30”马公乡5.4级地震导致基础设施受损。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我市处于川北出入川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