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赵利民:在全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赵利民 (2012年4月2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会议很重要,对于推动 全省海洋与渔业事业科学发展、确保“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 的顺利完成,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刚才永跃同志代表省 局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情况,全面部署 了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我完全同意;浙江海洋科学院 (国家海洋二所)等六家单位作了典型发言,有许多好的 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和相关厅局的领 导对我们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 新的希望和要求,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希望大家回 去后,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进步很快,成效明 显,突出表现在:取得了一批具领先性的科技成果,应用 和推广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科研和推 广体系,初步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科技队伍。科技在提 升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和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全省海洋 与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也 离不开国家部、局的关心指导和各兄弟厅局的大力支持 ,更离不开广大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默默 奉献。在此,我代表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向所有关心、支 持、参与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 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 技创新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 我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三化同步”战略的深入推进,对 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第一,科技创新是确保我省海洋经济两大国家战略顺 利实施的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去年2月、6月,国务院相继批准实施《浙江海洋经济 发展示范区规划》、批复同意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标 志着我省海洋经济全面纳入国家海洋战略版图,也标志着 海洋已成为浙江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毋容置疑,目 前我们对海洋的了解还是极其肤浅的,我们在海洋相关领 域的技术积累还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 基础还是十分薄弱的,这就导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 面临一种困惑:如何切实统筹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 合理利用?如何科学地以海洋生态环境容量来调控涉海产 业布局?如何面对日益增加的海洋灾害风险不再感到束手 无策?如何在推动海洋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海水利用等 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更大的作为等等,所有问题归结到一 点,就是我们必须在海洋科技创新上有更大的突破、在海 洋科技进步上有更大的飞跃。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 划的目标是“四区一中心”(即: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 及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海陆协调 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和清洁能源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 建设的定位是“四岛一城”(即:国际物流岛、自由贸易岛、 海洋产业岛、国际休闲岛和海上花园城),而实现这些目 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快科技创新,特别是海洋科技的创新 ,走集约、高效、生态发展之路,以先进的科技来引领产 业发展、优化开发活动、推动社会进步;否则,我们的发 展将是低水平的、不可持续的,我们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 目标也将难以圆满实现。 第二,科技创新是推动我省现代渔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和唯一选择。 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三化 同步”战略为渔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政策 支撑,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资源 刚性约束加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生产成本不断上 涨,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传统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等 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 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明确指出,“我国已到了 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这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 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我省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和 劳动力成本高、消费要求较高等特点,更是对加快渔业科 技创新提出了紧迫的要求。近年来,我们水产养殖的优势 主导品种发展很快,比如,南美白对虾2011年全省养殖面 积达到34.67万亩、产量13.66万吨、产值30亿元,如此大的 产业规模,但我们的种苗还控制在别国他人手中,虾苗基 本外来,过几年就要花大价钱去引种,这是一件很可怕的 事情,实际上人家掌握着你这个产业的命脉。因此,种子 种苗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事关产业兴衰的 战略问题。又如,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大批亩纯效益超 过10万元的高产高效典型,如:临海宏野的设施化多茬养 虾;杭州龚老汉的节能采光大棚养鳖等,他们实际上是综 合运用了现代生物育种、水质调控、病害防治、信息控制 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整套的集成技术;而全省目前这 类技术的应用推广水平还很低,2011年全省水产养殖总面 积456万亩,平均单位产出390多公斤/亩、6600多元/亩,亩 均纯效益大约也就2000~3000元,差距很大。再如捕捞业 ,许多发达国家正利用大量现代的工程化、数字化技术 ,将传统捕捞业改造提升为“节能、高效、生态、精准”的现 代捕捞业,通过应用选择性捕捞、高效节能渔具渔法等技 术手段,既能捕到高价值的渔获物,又能确保海洋生物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反观我们的海洋捕捞,“竭泽而渔”、效益 下滑的态势愈演愈烈;当然,我们的捕捞业不仅仅是个技 术问题,还与基本国情、管理政策等密切相关。总之,我 们已进入了一个 “以亩产论英雄”的时代,面对日趋紧张的 资源环境压力,唯有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和现代技术集成推 广应用,才能不断提高渔业的单位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 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渔业的抗风险力、市场竞争力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走出一条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 高效安全的现代渔业发展之路。 二、以科技创新进步推动我省海洋与渔业事业更高层 次、更快速度、更优质量的发展 科技创新源自产业又服务于产业。脱离了产业的科技 是无本之木,而扎根于产业基础之上的科技创新进步,能 化腐朽为神奇,不断把我们的特色转化为优势、把优势提 升为强势,同时也焕发出科技自身灿烂夺目、永无止境的 生机。 (一)要围绕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狠抓科技创新。 一是科技管海。今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刘赐贵局 长提出了“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 法用海”的总要求,如何真正落实好这“五个用海”,我看最 关键、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通过 海洋综合调查、动态监测和研究分析,建立对各类用海活 动的科学评估评价机制;加强重点海域环境容量研究,建 立以海定陆的海洋纳污总量控制和污染防治机制;加快海 洋监测观测、预报预警、灾害评估与区划等技术的研发和 应用,建立高效灵敏的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深化数字 海洋建设,建立综合共享的海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逐步 形成技术先进、可靠实用、保障有力的海洋综合管理技术 支撑体系,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是科技护海。随着海洋开发强度的加大,生态环境 问题日益突出。要以大力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 契机,加强海洋生态修复、海洋污染应对、涉海工程环评 、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域和海岛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监 测评估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加大各项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 的推广应用,努力保持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海洋 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科技兴海。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海洋 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 举措。要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能 源等为重点,加强技术协作、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 术,强化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 化进程。通过加快发展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 承载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海洋新兴产业,促进海洋资源 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二)要围绕渔业转型升级狠抓科技创新、推广和人 才培养。 一是科技创新。这个科技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常 规农业技术发展,而是建立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 工程技术基础上的一个崭新的技术和生产平台。比如我们 的育种技术,目前大量采用的还是群体选育,近年来运用 了家系杂交选育技术(如:淡水所在罗氏沼虾上采用打标 选育方法,已形成100多个家系;绍兴中亚已坚持做了多年 的不同品系甲鱼杂交;海洋学院在大黄鱼基因排序图谱上 取得突破等),在测定表型性状控制基因的基础上,可按 不同的要求作定向选育;今后,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还 将出现以物种间基因转移和重组为主的遗传改良工程,从 而极大地扩展生物种质资源和杂种优势的利用。因此,种 业创新将为水产养殖业带来源源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