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谢忠岩同志:在全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谢忠岩同志在全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8月15日,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建军同志宣读了《长白山管委会加快推进产业 发展的实施意见》,会前我们也充分征求了管委会班子成 员、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应该说,这个《意见》是我们一 段时间以来就培育壮大旅游、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矿泉 水“四大产业”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实践的集大成,是我区下 步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总要求、总纲领。在今天的会上 ,我们还安排“四大产业”的五个推进组和三个区分别作了表 态发言。在下步工作中,各推进组和各区、各相关部门要 深入贯彻意见、认真抓好落实。 当前,正值长白山旅游高峰期、项目建设的关键期 ,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在这样一个节点,党工委、管 委会决定召开这次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包括驻区企业代表 参加的大会,足以说明这次会议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 可以说,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部署会、也是一次动员会 ,具有凝聚共识、广泛发动、全面加快推进“四大产业”发展 的历史意义。下面,根据党工委讨论意见,我讲四个方面 的内容。 一、为什么要发展“四大产业”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成立已经整整九年。九年来,在省 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党工委、管委会历任班子凝心 聚力、开拓进取,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生态保护、旅 游开发、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今天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 ,提升长白山科学发展国际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长期存在或随着发展而产生、暴露出 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比如说在旅游方面,城市功能和旅游 功能与不断上升的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是主要矛盾 ;在城市建设中项目快速发展和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在 民生问题上需要办的事情多与“兜里钱少”的矛盾;在项目审 批上审批项目多与用地指标少的矛盾。在处理和解决这些 问题的时候,我们感到当前所走的道路还不是很清晰,处 理问题的思路还没有真正明确,发展方向、发展后劲还不 足以让我们坚定信心、走好自己的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 反复研究和思考,我们感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破解这 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产业。 目前,我区存在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结构不优 、后劲不足等问题矛盾和种种表现,直接制约着长白山当 前和未来的科学发展,甚至直接关系到长白山保护开发事 业的生死存亡。培育壮大旅游、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矿 泉水“四大产业”,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省委“五大发展”战略 ,走好“旅游城镇化、城镇景区化、景区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实现“建设世界名山,打造文化名城,繁荣带动周边,服 务全省发展”的总体目标至关重要、意义深远。 首先,培育壮大“四大产业”是贯彻省委“五大发展”战略 、不折不扣深入抓好落实的迫切需要。省委提出着力推动 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五 大发展”战略,其核心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后 发赶超,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只 有发展才能促进和实现全面振兴。对长白山来说,我们的 核心也在于发展,保护是发展,开发也是发展。保护和开 发结合到一起实际上就是科学发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是 贯彻落实省委“五大发展”战略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我们所提 出的“四大产业”与“五大发展”战略,在思路理念、方向定位 上都高度契合。这些产业不是常规意义的产业类别划分 ,不拘泥于字面合理性,而是完全立足于长白山自身的实 际提出来需要我们去完成并实现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是能 够推动长白山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符合创新发展要求;这些产业关联性强、开放度高,有 助于联合周边地区、社会各界合力推进,符合开放发展要 求;这些产业秉承“保护山山水水,爱护一草一木”的原则 ,都以生态保护为根本前提,没有一项是污染、耗能的产 业,都是生态产业,符合绿色发展要求;这些产业将直接 加速特色城镇化进程、改善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符合统筹发展要求;这些产业都是依区而设、就地取材 ,符合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安全生产风险系数小 ,符合安全发展要求。 省委提出的五大发展,高瞻远瞩、立足吉林实际,我 们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好省委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做出 自己的特色,实现长白山更好更快发展,就必须走产业这 盘棋。也可以说,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品牌优 势,通过培育壮大“四大产业”落实“五大发展”战略,找到了 长白山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真正在实践中破解了保护与 开发之间的矛盾,最终构建起多业支撑、产城融合、基础 稳固、系统完备的区域发展格局。 其次,培育壮大“四大产业”是增加财政收入,提升造血 功能的迫切需要。2005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成立以来,我 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2013年,我们的地区生产 总值实现28.1亿元,是2006年的4.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57.3亿元,是2006年的8.4倍;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 2.9亿元,是2006年的22倍。纵向来看,长白山近年发展迅 猛,各项数据指标增长很快。但是拿到全省来看,这些数 据跟其他市(州)根本没有可比性,就是和县(区)相比 我们也没什么优势。因为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我们 每年可用的自有财力非常有限(我们的财政就是“吃饭财政 ”)。今后,如果仅仅是依靠向上争取、举债借贷进行开发 建设,缺少自身的财力,长白山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挤 越小,发展道路将会越走越窄,发展后劲将会越来越弱 ,发展资本将会难以为继。“谁有也不如自己有”,“授之以 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积极 向上争取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决不能总是靠向上要、向外 借过日子,决不能“守着青山没饭吃”,要在争取外界支持的 同时,练就自己“捕鱼”的本领。只有通过抓好“四大产业”发 展,把发展的“内功”练强,才能提升造血功能,增加自有财 力,为长白山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三,培育壮大“四大产业”是推动转型升级,积蓄发展 力量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加快发展旅游产 业,持续不断地开展了加强景区建设、提升运营水平、优 化品牌形象等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长 白山景区旅游人数为158万人次,景区旅游收入为4.5亿元 ;全区旅游人数245万人次,旅游收入为22亿元。可以说 ,依托资源禀赋优先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在长白山始终占 据绝对主导地位,但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旅游业具有较大 的关联性和依托性,受国家政策、地域交通、社会环境、 自然气候、产品研发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拓等综合因素影响 ,加上长白山景区生态环境脆弱、容纳空间有限、淡旺季 差异矛盾还没有根本破解等因素,长远看我们不能把长白 山的发展全部押在旅游这一个单一产业上。今天参会的还 有14家驻区企业和招商企业代表,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 分别在旅游、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矿泉水等不同领域各 有专长,都共同担负着加快区域产业发展壮大的责任。企 业既是链条又是细胞,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只有企业 发展起来,产业才能发展起来。作为一级政府,我们不能 “叶公好龙”,只有本着“扶商”和“富商”的原则,着力把产业 这个“台”搭好,才能为企业提供施展空间,让优势各异的企 业把做大做强的“戏”唱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抓住机遇 ,强化本领,壮大自身,通过培育壮大“四大产业”,形成多 个产业互为支撑、联动发展格局,将辖区投资、引资产业 做大做强,推动区域发展转型升级、实现整体实力快速跃 升。 第四,培育壮大“四大产业”是提升公共服务功能,积极 迎接长白山旅游发展高峰时代来临的迫切需要。目前,与 长白山旅游产业相配套的城市功能、旅游功能还存在相当 大的现实差距。在城市功能上,虽然我们实施了池北区城 市慢行系统、道桥改造、精品街区、园林绿化等一大批重 点项目,但比照“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三个区城 市的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和联动性还不够强,作为城 市一般意义上的生产、服务、协调、集散功能还很不完善 。在旅游功能上,只需要简单对照“吃、住、行、游、购、 娱”这几项基本要素,我们就会看到目前的旅游功能远不能 满足发展需要,长白山旅游仍然处在“门票经济”“观光经济 ”的初级阶段,对GDP的拉动力、对财政的贡献率还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与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全省共同期待的成为 真正意义的“全省旅游产业龙头”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据 统计,受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所限,加上对外交通设施落 后,目前,来长白山50%以上为 “一日游不过夜 ”游客 ;55%以上是来自省内的游客;淡旺季旅游差异巨大(旺季 3个月游客占全年75%左右)。可以预见,随着“国民休闲时 代”“大高铁时代”的快速到来、以及长白山品牌效应的不断 放大,长白山旅游即将迎来产业发展的高峰期、模式转型 的战略期。在这个关键阶段,加快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共 享、链条交叉、整体融合的“四大产业”,将为我们完善旅游 产品体系、扩大知名品牌影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 对外通道建设,以及平衡淡旺季旅游差异等方面带来诸多 利好,提供多重保障。 第五,培育壮大“四大产业”是带动实体经济,保障改善 民生的迫切需要。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增加资金投入,在 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实施长白山中心医院 、全民健身中心、池北区垃圾处理场等民生项目,提高了 百姓生活水平;通过提高社会救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 标准,增加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措施,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大量的房屋、土地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 ,也改善了人居环境。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城镇化还 处于初级水平,众多民生实事和民生项目还没有办,我们 想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想努力提高职工干部的待遇 ,想努力改善辖区百姓的生活,但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是 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因为“兜里缺钱”。同时,就业的依托 在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实体经济匮乏,就难以形成长期 稳定的就业需求,就不能保障辖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 高。只有通过培育壮大“四大产业”,才能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培植增长点、开辟增长源,实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 目标。 总的来说,培育壮大“四大产业”,关系到辖区百姓的现 实利益和长远福祉,关系到长白山事业当前和未来的科学 发展。我们一定要创新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发展模式 ,突破现有的产业发展格局,夯实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的坚实根基,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使长白山焕发出 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发挥长白山对于全省的“生态根基 屏障”“生态文化品牌”“开放交流平台”“旅游产业龙头”“边疆 和谐稳固”五大作用。经过深入思考和论证,发展“四大产业 ”的理念应势而生。这既是历史选择,也是历史任务,对大 家来说更是历史担当。具体来讲,我们就是要走这样一条 道路:着眼于利用品牌优势、盘活生态资本、培育造血功能 、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全民创业,以生态保护为根本前提 ,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引领,以文化和特色生态资源产业为 两翼支撑,以矿泉水产业为引擎推动的“四位一体”产业格局 ,努力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发展“四大产业”的现实基础和可行性     长白山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生态高地、旅游高地和 文化高地,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品牌形象。经过近十年 的开发建设,长白山特色城镇化建设已见雏形。省委、省 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长白山事业发展,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 立的“五大发展”战略,在旅游、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矿泉 水等方面已经形成的政策体系,我区“四大产业”都与之高度 契合。可以说,我们具备培育壮大“四大产业”的先决条件和 绝对优势。 一是优质资源丰富。旅游资源。长白山是图们江、松 花江、鸭绿江“三江之源”,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的典 型自然综合体,拥有世界自然保留地、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众 多荣誉,是我省当之无愧的“第一名片”。文化资源。自古以 来,长白山就是我国中原文化向朝鲜、日本乃至北美输出 、传播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北方草原与中原文化交汇的 前沿地带,也是中外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人文历史悠久 ,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底蕴厚重,是北方民族的发源地、 关东文化的根基地、代表吉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特产资 源。长白山的药材、食材、温泉等资源高度符合养生健康 标准。长白山药用植物有1452种,占到全国70%,是占世界 七成的人参种植基地;温泉资源量大质优,对治疗心脑血 管疾病和各种皮肤病均有显著疗效,养生医疗功能驰名中 外;野生蓝莓被誉为“世界水果之王”。矿泉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