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徐顺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新征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全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 农业机械化新征程 ——徐顺年同志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月5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 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及省第十二次党代 会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11年全省农机化 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表彰先进单位和科技创新成果,动 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奋斗,开拓 创新,深刻把握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内涵,加 快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扎实抓好2012年工作,全面开启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新征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 机化工作,会前,徐鸣副省长专门听取了汇报,今天还将 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会作重要讲话,希望各地认真学习 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目标全面推进,实现了“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良 好开局 2011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 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 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扶持 、市场主导的指导方针,走科技领先、节能环保、合作共 用、共同发展的具有江苏特点的新型农机化发展道路,抢 抓机遇,扎实工作,全省农机化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 势头,为顺利完成“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 ——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 到41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3%。大中型拖拉机继续快速 增长,新增10800多台,其中新增75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 70%,总保有量达11万多台。大中型配套农具保有量达到 19.17万台,比上年增加2.76万台,配套比达到1:1.79。全 省新增插秧机16102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3446台,保有量 达8万多台。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设施农业机械等也实 现快速增长,新增10万多台套。报废更新老旧农机具近千 台套。 ——农机作业水平再创新高。2011年,全省农业生产 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其中: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 达到80%,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超过40%。全省机 插秧面积超过1685万亩,机插率达到50%,水稻种植机械化 水平达57.6%。全省玉米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72万亩 、189万亩,纯作玉米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43%、 47%,较上年分别提高了8%、19%。油菜机收、机种面积分 别达到80万亩和53万亩。秸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2380万亩 ,农机深松作业面积超过50万亩。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全省各类农机合 作组织达到4500多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622个 ,比上年增加400多个,平均每个乡镇达2个以上,入社成 员13万多人,机具总数16万多台,固定资产40多亿元,作 业面积累计超过5000万亩,服务农户400多万户,服务总收 入30亿元,纯收入超过10亿元。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 机达8万多台次,插秧机7000多台,跨区作业收入达46亿元 。科技入户实施成效进一步凸显,辐射带动农户30多万户 ,应用新技术节本增效达1.3亿元。 ——农机安全生产再现新业绩。全省新创建“平安农机 ”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和“平安农机合作社”分别达到 7个、60个、1211个和156个。农机登记率、年检率及驾驶 人持证率比上年分别提高了3%、4.4%、2.2%。全省共发生 道路外农机事故116起,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较上年 下降了18.3%,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2011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积极应对年初淮北地区旱 灾、苏南地区夏收连续阴雨、柴油供应紧张、农机作业成 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围绕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 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优化环境,科学谋划农机化长远发展。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紧紧抓住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 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将农机化发 展纳入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促进农机化发展的 政策文件,为农机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无锡、徐州 、常州、南通、连云港、淮安6个市和常熟、太仓、邳州、 海安等县(市)政府都出台了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在推 进率先发展、加大财政投入、落实金融扶持、加强公共服 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配套政策,将 国家和省意见落到了实处。南京、徐州、苏州、宿迁等地 坚持多部门协作,出台了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农机化管理 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为加快推进农机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 保障。为了推动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在积极争 取将农机化发展目标纳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二五”规划》的同时,联合省发改委印发了《江苏省“十二五 ”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工作重 点和保障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平稳快速发展奠定 了基础。苏州、常州等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制定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明确了用2- 3年时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任务。无锡市全面 启动了率先创建活动,出台了“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行动纲要 ,提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机化,目前,已建成达到基 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行政村和园区超过了100个。溧阳市政 府还组织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明确了目标。其他地区也根据实际,明确了在2015年前 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目标任务。从总体上看,各 地都结合实际谋划长远发展,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农机化 发展氛围更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重心下沉,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 2011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 金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亿多元。为了将农机购置补贴政 策落实到位,省农机局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办法,建 立了补贴机具的动态进退机制、结算管理的下沉机制等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切实保障农民选择权和自主权。 为提高监管工作成效,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密切 配合,齐抓共管,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注重发挥乡 镇财政、农机部门就地监管的优势,保证了政策实施监管 到位。苏州、新沂、东台等市县采取村组或第三方担保、 地方财政配套补贴考核支付、牌证监管、对闲置补贴机具 调剂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补贴机具的监管,确保政策落 实到位。全省共补贴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等12大类 57个品目,补贴各类机具29.12万台套,享受购机人数 12.21万人,直接带动农民投入21亿元。在购机补贴政策的 带动下,全省农机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总产值预计达 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以上。在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 政策的同时,我们完善了农机保险扶持政策,扩大了财政 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实现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 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全省财政保费支出 1028万元。这些扶持政策有效推动了全省农机化事业的快 速发展。 (三) 上下联动,大力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 全省农机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立项农机三项工程项 目46个,在建项目达132个。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项,有5项成果获得省政府农业科技 推广奖。在努力提高农机科技创新水平的同时,各级农机 部门采取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科技入户、技术普及、督 查考核等综合措施,促进了水稻机插秧、秸秆机械化还田 、农机深松、玉米生产机械化、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农 用航空等节本增效型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大幅度增长。一 是加快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整体推进步伐。各地继续围绕 “苏南地区率先发展、苏中地区加快发展、苏北地区跨越发 展”的总体要求,通过加大配套补贴投入、实施规模化育插 秧等措施,加快了以县为单位的整体推进步伐,形成了提 速进位、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南通市以及浦口 等6个县(市、区)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沭阳、东 海等10个县(市、区)机插秧较上年增长了15%以上。同时 ,各地通过科技入户、机插作业质量竞赛考核等形式,狠 抓机插作业质量、加强技术服务跟踪指导等措施,进一步 巩固机插秧增产增效优势,为加快直播改机插,发挥了很 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加快推进玉米油菜生产机械化。各地 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扩大技术宣传普及,继 续加大对连片示范方以及示范村、示范镇和示范县的推进 力度,推动了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2011年 ,盱眙县继丰县之后成为我省第二个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 械化县。各地积极加强连片种植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试 验示范,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金坛、宝应、通州等地 通过实施油菜生产机械化项目,积极开展油菜直播、移栽 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是全力推进 秸秆机械化还田。2011年,各地进一步加大了秸秆机械化 还田的投入,省级财政落实秸秆机械化还田奖补资金1.5亿 元,省以下各级财政配套投入近亿元,调动了农民实施秸 秆机械化还田的积极性。在加大补贴投入的同时,各级农 机部门还坚持行政推动、宣传发动、技术促动,特别是加 大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秸秆还田和机械深 松集成三麦机条播技术的应用。2011年,全省秸秆机械化 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面积达1100万亩。四是扎实推进高效 设施农业机械化。为加快高效设施农机化发展,省级财政 进一步扩大了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补贴品种达 37种,补贴投入达2.37亿元。各地通过建设高效设施农机化 示范园区、强化项目扶持等措施,推动了设施园艺业、设 施养殖业和产后加工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南通市提出打 造“江苏省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第一市”的目标,南京、常州 、苏州、镇江、泰州等地以项目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 ,加快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的示范推广。无锡市充分利用“江 苏省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创新中心”这一载体,通过融合项目 、资金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在设施水产养殖、设施蔬菜和 茶叶生产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积极开展农用航空农化 、林化作业,作业服务面积达136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这些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普及,有 力地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 率。 (四)规范运作,积极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2011年,各级农机部门继续把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作 为提高农机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服务水平和促进农民 增收的重要形式,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加强服务指导,强 化规范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既实现了量的扩张,也 实现了质的提升。一是不断拓展政策扶持范围。2011年 ,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了机库建设项目扶持,投入资金达 到1080万元,市县也安排1000多万元资金,加大对农机合 作社建设的扶持,提高了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各地 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政策扶持范围 ,在合作社用地、信贷、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 破,增强了合作社的“造血”功能。常州市与金融部门合作 ,组织开展“银社”对接,为合作社争取到近2000万元银行贴 息贷款,有效缓解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连云港、徐州、 淮安、盐城等地在解决合作社机库用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 成效。二是积极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省农机局出台了 《江苏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指南(试行)》,修改 完善了《江苏省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办法》 ,引导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加强品牌建设, 2011年,全 省新增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9个,星级农机示范合 作社总数达390个。全省共有5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入选省级 首批“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4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 入选政府优先扶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库,为农机合 作社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为 了进一步推动农机企业与合作社共建双赢,各地按照省农 机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企社共建”模式探索,积极加强服务 指导,进一步丰富共建内涵,拓展共建内容。目前,我省 已有20多家企业与4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企社共建 ”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 强化基础,着力提升农机化管理服务水平。 2011年,各级农机部门把加强农机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作为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树立农机部门良好形象的关键举 措,围绕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和质量监管、人 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推进。 一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充分利用实施千亿斤粮食工 程的契机,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加大配套投入,加强农机技 术推广、安全监理体系建设。2011年,省财政将县级农机 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列入财政专项预算,为提升推广机构 “三个能力”奠定了基础。为了加强农机推广机构规范化建设 ,省农机局出台了江苏省农机推广机构建设规范和考核规 定,并组织开展了考核评定。全省有6家农机推广机构被评 为省级农机推广示范站。二是提高农机安全和质量监管水 平。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 条例》,围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部署要求,以提高农 机登记率、年检率及驾驶人持证率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 了“打非”专项行动、设施农业装备专项整治、“送检下乡”、 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平安农机创建深入推进,创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农机免 费实地检验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免费实地检验农业机 械13.5万台。“平安农机通”和双优加油卡推广有了新的提高 ,发放总数分别达到了32万户、3.3万张。在全省组织开展 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3·15”、送农机下乡、补贴机具质量督 导和质量调查、农机打假、农机放心消费创建等一系列活 动,努力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质量环 境。三是全面实施“361”人才计划。全省组织开展了市县农 机局长培训班、基层推广人员培训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进一步加强农机管理、科技、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 全省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8万人,培训基层农机推广人员 2200名,阳光工程农机培训11200人。农机工程高级专业技 术资格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农机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取得 新的成效,全省鉴定合格人数达3.1万多人次,其中徐州、 南通、盐城完成鉴定人数超过4000人,扬州、连云港完成 目标任务近2倍。与省人社厅联合表彰了农机行业事业单位 工考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成功承办农业部组织的首 届全国农业职业技能竞赛,我省代表队取得了团体第一的 好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级党 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全 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在 此,我代表省农机局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农机化工作的各级 领导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斗在农 机化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省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新的成 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向农业机械化 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全省农机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 在:一是水稻机插秧推广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思想认识 还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机插秧水平远远低于全省平均 水平。二是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农机推广、安全和质量监 管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对新形势下的机务管理 、合作社合理布局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这些问题 和不足,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推进我省基本实 现农业机械化进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发挥科技进步引领和支撑作用,全面开启率先基 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新征程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我们描绘了未来5-10年江苏省率先 发展的宏伟蓝图。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农业现 代化工程的意见》,提出要紧跟“两个率先”时序进度,到 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从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国家和地区看,都是在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才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 阶段。根据“两个率先”的时序要求,江苏农机化要与农业现 代化同步实现,这对农机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 面临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动力也更强。全系统广大干 部职工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新任务,顺应时 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 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滞,进一步增强责任 意识、紧迫意识和率先意识,勇于争先,敢于担当,努力 开启基本实现农机化新征程。 (一)深刻把握我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 内涵 根据省委省政府赋予全省农机部门的任务,参照发达 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经验,认真分析全省农机化发 展实际,我们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即先实现主要农作 物生产机械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这两 个目标前后衔接,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发展和升华,既充分体现了 全省农机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又充分估量今后农机化发展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具体来说,我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 械化的主要目标内涵是: 到2015年,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以上 ,其中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基本实现主 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 ,苏南等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到2020年,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其 中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高效设施农业机 械化水平达80%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接近中等 发达国家水平。 ——农机化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与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作物产中环节生产机 械化与产前、产后加工机械化水平同步提升,苏南、苏中 、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农机化发展速度、结构、质量 、安全、效益相统一。 ——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农机化科技创新体 系更加完善,产学研推结合更加紧密,农机与农艺、信息 化与机械化融合得到有效推进,农机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值 的比重明显提升,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步伐明 显加快,基本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对装备的需要。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农机合作社为主 的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运作更规 范、服务领域更宽、规模更大。2020年,全省农机专业合 作社达6000个以上,创建星级农机示范合作社达到1500个 以上,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占全省的80%以 上,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农机化公共服 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质量监督 、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和装备手段明显改善,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明显 提升,基本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我们坚信,通过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 力,几千年来广大农民迫切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 背几千年”的美好愿景必将在江苏大地上展现出令人鼓舞的 现实模样。江苏农机化发展将与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 代服务业相匹配,成为装备齐全、节能环保、产业更加发 达的农机化强省,成为科技先进、技术领先、创新更加活 跃的农机化强省,成为组织健全、功能完善、管理更加科 学的农机化强省,成为素质优良、敬业奉献、队伍更加完 善的农机化强省,成为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对现代农业 发展和全国农机化发展贡献更大的农机化强省。 (二)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 农机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是推进农 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 国农机化工作会议对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特别 是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农机化工作提出 了明确要求。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靠农机,农机发 展靠创新。农业机械本身就是现代工业化的创新成果,同 时又是先进农业技术的有效实施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代 表。纵观国外农机化发展历程,就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历史 。当前,我省正处于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迈进的关 键时期,我们既要看到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更要 清醒地认识到农机化发展还存在的不足和挑战。从不足看 ,我省还存在农机自主创新水平不高、农机装备有效供给 不足、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推广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农 民接受新技术新机具能力不强等问题;从面临的挑战看 ,我省受资源与市场的约束加大、农业增长与生态保护的 压力也在加大。如果不能积极克服这些不足和挑战,就将 直接影响我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制约我省 农机化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层次迈进。解决这些问题、应 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推进农机科技创新。我们必须进一 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机科技创新在引领农机化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加 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加快提高农机化科技创新 水平。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总 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点突破、提 升能力、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率先基本实现农 业机械化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机 研发、推广应用、人才培训”三个环节,着力完善“农机创新 体系、农机推广体系、农机教育培训体系”三大体系,着力 提升“农机科技人才、农机推广人才、农机实用人才”三支队 伍素质,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农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