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8年海安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8年海安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海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 、南通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物流天下”“产业高地、幸福之城”的 战略定位,以创业富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加快农业高质 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提升镇村人居环境为重要载体,着 力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补齐“三农”工作 “短板”,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被省确定 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4个试点市(市)之一,全市集 体资产资源全部实现进入市、区镇产权交易中心交易,交 易量、交易额全省前列、南通第一;海安农业一二三产融 合工作在今年6月份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全省首张鸡蛋期货价格指数保险保单在海安开出,雅周 镇“三个全覆盖”试点镇建设的整镇流转土地参保实现全覆盖 南通市放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工作新进展 今年以来,海安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政策落实,推 进改革创新,农业农村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出台配套政策抓好新支撑。紧扣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年度农业农村工作部署安排 ,及时牵头制定出台了《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镇 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大提升行动方案》《创业富民工作意 见》《加快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实 施“双六双帮”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意见》《进一步鼓励 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意见,为海安实施 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同时,市委 、市政府在已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结合省委巡视组整改 意见要求,抓紧调研、迅速起草出台并下发了《关于贯彻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的政策性文件,《海安市 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意见初稿,目前正在落实全市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 ,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二)产业经济走向新繁荣。一是特色产业优势放大 。粮食取得丰产,全市夏粮播种面积55.15万亩,总产22.54万 吨,其中小麦54.5万亩,单产413公斤,全省第一,品质近 年来最佳。水稻55.5万亩,南粳系列优质稻米种植面积达 33.9万亩,占61%,预计产量好于往年。“海安大米”获授“江 苏省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畜牧业全省放样,畜禽规模 养殖比重进一步提高,生猪存栏44.3万头,大中型生猪规模 养殖比重达 7 2%,同比提高 5 . 2个百分点。家禽存栏 1682.36万羽,同比增长11.98%,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 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蚕业生产形势喜人,春蚕饲养8.5万张 ,总产茧3400吨,总产值2.1亿元。鲜茧均价61元/公斤,价 格创历史新高。秋蚕饲养量8.95万张,秋蚕产茧2600吨,产 值1.2亿元。渔业生产稳步提升,上半年海洋捕捞4590吨,海 水养殖1245吨,淡水养殖17260吨,淡水捕捞2885吨。紫菜 行业开始复苏,紫菜养殖面积超过19万亩,实现产值6千多 万元。二是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全市新开工千万元以上 种养项目预计35个,其中亿元项目6个。新增高效设施农业 面积1.95万亩,新增连片20亩以上设施栽培面积近3200亩。 鑫缘、中洋入围2018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排行榜 ,分列第104、409位;鑫缘丝绸、兰波实业和南通游龙肠 衣3家企业入选首批江苏省出口农产品示范企业,入选数居 全省各县市第一。一二三产业融合成效显著,鑫缘入选省 农业产业化联合示范点,并在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 作交流发言。三是农业基础迈上新台阶。高标准农田建设 稳步前进,2017年项目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2018年项目 全部开工,面上进度达31.5%,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占比继 续保持南通市领先。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各类农业 机械1200台套,维修改造农灌车口120座。农田水利进一步 完善,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6040亩建设 任务和2018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小型农 田水利重点市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均获省“优秀”等 级。防汛抗旱更有保障,完成里下河圩堤加固工程、防汛 急办工程,拆建灌溉泵站53座,拆建闸站15座,新建防渗 渠道59公里、低压输水管道37公里,加固圩堤19.4公里。气 象服务成效明显,全市成功应对多次强台风。 (三)城乡环境呈现新面貌。大力实施镇村人居环境 三年大提升行动,打造“内外兼修”的极具内涵的美丽宜居乡 村。在全省率先制定下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大提升行动方 案,并设立人居办。4月、5月分别组织召开镇村人居环境 整治三年大提升行动推进会,在南通市率先开展镇村人居 环境整治,成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典型,南通市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今年以来,已完成农 村改厕5729座、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竣工39个、申报特色田 园乡村试点项目3个。清理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各类违法建 筑97处,清理等级河道各类网具4987处、沉船1671只,整 治排污口362个,关停畜禽养殖场178家。完成成片造林 1.53万亩,里下河省级湿地公园获批授牌。成功通过全国河 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市)省级验收。同时,积极 借鉴南京高淳经验,寻找高质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路径 ,呈现以点带面、连面成片的美丽宜居乡村新气象。目前 ,已排定了2018—2022年五年美丽宜居乡村项目申报后备 库。 (四)富民增收取得新业绩。三季度,海安市农村居 民人均收入达16229元,同比增长9.3%,在南通市三季度考 核中位列第一。一是村营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市 实现村营收入1.57亿元,村营收入超40万元的村185个,覆 盖率88.1%,超50万元的村81个。二是创业富民成果显著。 前三季度新增各类创业项目382个、纳税个体工商户1905户 、纳税私营企业648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32人。三是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今年,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共有 9667户、15812人。通过开展就业、助学、就医扶贫,以及 “双六双帮”帮村帮户,经镇村和帮扶单位入户核实、村民主 评议和市镇村三级公示,目前已核准脱贫2608户、4524人 ,全市累计脱贫率达89.7%。 (五)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不断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工作全面完成,农 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启动,海安被确定为全省14个农 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南通市产权制度 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量质齐升,前 三季度,全市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完成562个,同比增长 34.8%;成交金额达2.15亿元,同比增长92.7%;办理土地承 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0笔,登记债券金额2580万元,交易量 、交易额全省前列、南通市第一。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并通过省市土地确权整体 性验收。开出全省首单“鸡蛋期货”保险,为我市禽蛋产业健 康发展提供保障。探索推行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全市 承保面积2.1万亩,提供风险保障近1700万元。 (六)乡风文明呈现新气象。建立考核督查体系。建 立“文明新风杯”考核体系,将乡风文明作为重要内容,从宣 传教育、阵地建设等多个维度对区镇进行考核。首创“四个 层级、三级全覆盖”模式,即“中心、基地、讲堂、传习点 ”四个层级基地,覆盖市、镇、村三级。精心传承弘扬优秀 乡土文化,建设乡愁馆、民俗文化展示馆、青墩遗址博物 馆等乡土教育阵地。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百姓 大舞台”“行万里路,进千家门”等系列活动。“百姓看戏、政 府买单”,全市209个村每村每年送戏5场、电影12场。全市 10个区镇、209个村均已建成集文化宣传、科学普及、普法 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心。形成200多家家庭文化室。 二、明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2019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 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重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解放思想,追赶 超越,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高质量走在全省前列。全力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 “强富美高”新海安。 (一)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推动产业集群 集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一区三园”建设合 理规划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园区,建成全国知名、 全省一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二是围绕市场 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种植业要围绕提升“海安大米”品 牌形象,以发展产业联盟为抓手,加快形成“五统一”,提高 市场占有率。蚕桑产业探索“建场组社联农”发展模式,推动 蚕农、蚕业农场、企业三方互利共赢,有效解决农村劳动 力转移、蚕农老化、小生产经营效益不高的问题。三是发 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一店”等特 色农业,在现有四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