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荆门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9年荆门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年1月22日在荆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 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孙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荆门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是 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困难矛盾增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的宏观环 境,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 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 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的战 略定位,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 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主要做 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抓谋划重实施,“稳”的基础更加牢固。围绕抓 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聚焦 实体经济发展,修订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构建加强现有企 业培育政策体系,树立崇商、安商、富商的鲜明导向。聚 焦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制定支持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 业、文化产业、外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全要素、 全产业链与全供应链、全地域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聚焦高 质量发展,出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意见,大力发展 20个重点产业,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全年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1847.89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3%,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居全省第3位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增长8.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8%;出口总额增长 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79元,增长7.86%;农村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6元,增长9.37%;居民消费价 格涨幅2.4%;城镇登记失业率3.49%;人口自然增长率3.78‰;完 成省定节能减排目标。   (二)着力抓投资强实体,“进”的动能更加强劲。深入推 进产业链招商,引进嘉士利华中生产基地、万诺线路板、 申通电商物流科技产业园、海特生物高端原料药等539个亿 元以上项目。完善“三级包联”服务和项目落地机制,实行双 月集中开工、季度分类拉练,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 1058个,同比增加70个,其中,玲珑轮胎、技联志成智慧 电能制造、奥美医疗、科顺高端防水材料等514个亿元以上 项目新开工建设;三雷拖拉机整机、亿纬锂能高性能锂锰电 池、弘润特种汽车玻璃原片、永创鑫电路板等369个亿元以 上项目建成投产。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88.4亿元,增长 20.4%。开通“企业服务110”,推出服务企业用工“十大福利 ”,兑现惠企政策资金50亿元,降低企业综合成本60亿元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达到1113家。   (三)着力抓转型调结构,“新”的特色更加彰显。完成工 业技改投资304.6亿元,增长14.3%;实施兼并重组项目51个。 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装备制 造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5.4%、34.6%、26.4%、18%;“荆门产”猎 豹CS9汽车下线,鲲龙AG600在漳河机场水上首飞。高新技 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7%,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荆门分中 心挂牌,荆门高新区获批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在国家级 高新区排名第63位,两年跃升20位。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711万亩,粮食总产295.2万吨,农产品 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3.5∶1,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达到2.2万个。钟祥蝉联全省“三农”发展成绩突出首强 县(市),沙洋再次入围全省十强。启动中心城区现代都市农 业示范圈建设,持续推进荆钟、荆京、荆沙三条乡村振兴 示范带建设,漳河爱飞客小镇、京山网球小镇等特色小镇 初具雏形。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网上销售额增长 68.6%。2018荆门爱飞客飞行大会游客突破30万人次,圣境 山滑翔基地成为国家航空飞行营地,京山网球节、沙洋油 菜花节等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   (四)着力抓改革促开放,“好”的因素更加集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关停所有9万吨以下煤矿,关闭石膏 矿12家,封闭矿山井口25个。“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深入实 施,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 办、一次办”清单,推进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在全 省率先实施公共服务“两集中”改革、实现省市县乡村政务服 务事项“一网通办”,完成26条政务热线整合。投融资体制机 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开展银企“手拉手”活动,设立政银合作 基金6.57亿元,发行企业债券7只66亿元;一批非法集资案件 得到有效处置,商业性不良贷款率压减至2.53%;累计落地 PPP项目40个,我市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推广PPP模式成效 明显市。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明显,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试点市,钟祥三产融合经验入 选全国百佳案例。全力扩大对外开放,荆门国际内陆港、 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快推进,开通“荆门——武汉”通勤 航线及汉江首条集装箱定班航线,荆门海关获批成立。   (五)着力抓环保优生态,“绿”的底色更加靓丽。加快国 家“双修”试点城市建设,编制荆门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 ,推进东宝山、象山和竹皮河“两山一河”改造升级,象山景 区三个出入口基本建成,竹皮河全段截污干管通水运行;实 行招商引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科学划定工业园区开 发边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淘汰黄标车 11116辆,关停中心城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消 除“国考”断面劣五类水体,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达标率100%;中国农谷核心区土壤环境保护优先示范项目、 胡双磷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大力 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 设施全覆盖;建改农村户厕17.5万户、城乡公厕120个;荆门静 脉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面实施,新建乡镇垃圾转运站49座;精 准灭荒4.12万亩。全省“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城市建设绿 色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钟祥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打造宜居乡村做法受到国务院表彰。   (六)着力抓民生增福祉,“惠”的广度更加拓展。民生改 善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去年年初确定的民生实事全部办结 。出台脱贫攻坚“十二条”,实施特色扶贫产业项目5590个 ,完成易地搬迁2286人,改造危房和土坯房2784户,募集 健康扶贫补充医疗救助基金8760万元,全年实现36个贫困 村出列、22718名贫困人口脱贫。组织就业创业培训 2225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772万元,扶持创业6120人 ,新增城镇就业50121人。深化长期护理保险改革试点工作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89.1%、 92%。新建7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8个农村老年 人互助照料中心、13所留守儿童服务站、186个“希望家园 ”。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和39所义务教育学校 标准化改造,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项目试 点地区,屈家岭金色农谷青少年教育基地、漳河爱飞客小 镇分别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 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计划启动实施。有效应对“问题 疫苗”事件,全市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建成九渊书吧 20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屈家岭国家考古遗 址公园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中心城区南北汽车客运新站 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结号”,荆 门城市形象持续提升。推进新型综合社区建设,中心城区 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综合体达到26个,120个城市社 区形成“三社联动”工作格局,1065个村(社区)实行积分制管 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社会 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我市在全国市州信用监测中排名 第10位。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了一批涉黑涉 恶团伙和黑恶势力“保护伞”。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持续 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 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社会大局和谐 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 兵预备役、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工作,支持驻 荆部队深化改革,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新进步。妇女儿 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障得到新加强,民族 、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统计、住房公积金、机关事 务、新闻出版、保密、地方志、档案、科普、气象、移民 、防震减灾、对口援建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着力抓作风提效能,“干”的氛围更加浓厚。一年来 ,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 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 高度一致。   坚持不懈提能力,按照“一般干部应知应会、中层干部 行家里手、领导干部专家权威”的要求,开展政府系统大学 习、大培训。坚定不移重法治,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规则 、议事决策程序,向市人大提交地方性法规议案《荆门市 建筑装饰装修管理条例》《荆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 》,出台政府规章《荆门市临街建筑外立面管理办法》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8件、政协委员提案378件。驰而不 息正风纪,开展“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活动,坚决 纠正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严格防控 政府廉政风险,推动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看似寻常最奇崛。我们 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次进步,都是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 导、亲切关怀下取得的,是在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下 取得的,是在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下取得 的,是在全市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中取得的。在此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 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荆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 关心支持荆门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 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许 多不足,主要是: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 ,产业结构不优,新经济势强力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 滞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与现代化精致城市的要求还不 适应,中心城区能级和品位不高,交通物流短板明显;民生 保障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要求还不 适应,环境保护欠账较多,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公共服务 配套不足,社会治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干部能力作风与建设 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不适应,营商环境有待进 一步优化,工作质效不高、担当作为不够、攻坚克难办法 不多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不回避、不遮掩、不懈怠 的态度,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考之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必须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既要正 视中美经贸摩擦等外部不确定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更要看到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坚定 办好自己事情的信心和决心;既要直面经济运行稳中有变、 变中有忧的挑战,更要明确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全面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要认清控债务、严监管、强 环保等多重叠加影响,更要把握国家强化逆周期调节的新 形势,抢抓各种政策密集出台、政策环境进一步宽松的“风 口”;既要立足荆门市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科学谋划,更 要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主动融入“一芯驱动、两带支撑 、三区协同”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只要我们始 终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战略定力,坚 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就一定能够奋力谱写 新时代荆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 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六稳”工作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一芯驱动 、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打好三大攻 坚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着力建设现代化精致城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 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争当江汉平原振 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奠定决定 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年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 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 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定目标 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5‰左 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20个重点产业培育行动 方案,推动产业集群化、产品高新化、模式新型化、业态 多样化、品牌高端化。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百企技改”行动,完成工 业技改投资340亿元。实施产业链垂直整合行动,以磷化工 、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完成兼并重组项目30个。实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再生 资源利用与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大健康等产业,高质量建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实施军民融合发展行 动,加快荆门航空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康沁药 业国家军特药西南生产基地建设。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行动 ,支持荆门石化转型发展,支持格林美、新洋丰、凯龙化 工、京山轻机等龙头企业稳产增产扩产、延链强链补链 ,支持76家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做大做强。实施质量提升行 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推 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推动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高标准建设省级服务业 综合示范区,打造爱飞客航空、农耕文化旅游、养生山水 等品牌。推进龙山中央商务区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现代 商贸业;实施荆门国际内陆港公铁物流中心、沙洋新港物流 园等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大湖北群艺 、文化宫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街区)建设力度,积极培育新 兴服务业态;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加快漳河爱飞客小镇、莫 愁村、圣境山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办好首届湖北油菜 花节,打造航空运动与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产旅融合型 全域旅游示范区。   推动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 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构建新 经济产业生态圈。加快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融合,重点推 动10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不断拓展大数据应用空间 ,在生产经营、精准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实施一批示范 项目,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上云”全覆盖。完善电子商务网络 体系,加强电子商务质量监管,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 务应用普及率达到90%。   (二)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 ,不断提升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进一步突出创新引领。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力 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 GDP比重达到2.3%,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 280家、300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主导产 业为重点的区域创新体系,组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新 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家。   进一步激活人才资源。柔性引进15个重大产业人才项 目、10个博士团队,定向培养800名技能人才,做实院士专 家工作站,新增工作站10家。加快科创社区建设,提供产 学研居娱一体化服务。全面落实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充 分施展才干、聪明才智迸发涌流。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 效库,从投资源头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引擎。统筹推进 95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新宙邦电解液、润都制 药、君健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加快东方雨虹环保防水材料 、众星汽车零部件、弘信柔性电子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 盈德气体、万华生态板、新视野机床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 。   进一步夯实县域支撑。支持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1- 2个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重点培育3-4家龙头企业。统 筹建设20个特色工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抓好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加快培育一批商贸大镇、 旅游名镇、工业强镇。支持钟祥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争 先进位,支持沙洋、京山、东宝建设经济强县。   (三)全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坚持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牢牢把握工作主 动权,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严格防控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 融活动,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完善类金融机构监管体系 ,规范发展地方交易场所。通过“八个一批”有效化解银行不 良贷款,确保全市商业性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5%以内。开展 恶意逃废债等专项整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引导企业 强化风险意识,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杠杆率。   严格防控债务风险。处理好防风险与促发展的关系 ,加强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融资和担 保行为。积极争取一般债券、专项债券额度,进一步规范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积极 稳妥化解存量。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严格防控社会风险。按照配套设施现代化、生活环境 宜居化、社会服务集成化要求,加快新型综合社区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 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平安荆门建设水平。做好“七五 ”普法、信访、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空间治理等 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 发生。加强应急处突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守 食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道防线,全力保障群众吃上安 全食品、用上放心药。   (四)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以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坚持打好扶贫“组合拳”。大力实施“九大扶贫攻坚行动 ”,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脱贫。聚焦产业扶贫,构建贫困 户与市场主体利益紧密联结机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抓好 “四位一体”健康扶贫保障政策落地,充分发挥补充医疗救助 基金作用,切实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完成贫困户土坯房改造 任务,加快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 、能致富;严格落实保障兜底政策措施,实现低保政策与精 准扶贫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贫困村“五基”建设,不断改善生 产生活条件。   坚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建立 生产奖补、以工代赈、劳务奖补等正向激励机制,引导贫 困群众劳动增收、就业创业致富,避免养“懒汉”。把扶贫与 扶智相结合,加大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力度,防止因贫 失学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把扶贫与扶能相结合,大 力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脱真贫真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行最严格 的考核评估制度,加强扶贫成效考核督查和脱贫退出验收 ,做到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健 全防范返贫机制,做实脱贫后续工作,对已脱贫人口在脱 贫攻坚期内不脱政策。加大对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 困户群体的帮扶力度。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实现 剩余的4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718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 荆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全面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 看”、省级督查反馈意见整改成果,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 三年行动计划。打好“双十”工程这场硬仗,以壮士断腕、背 水一战的决心抓好沿汉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等工作,让群 众共享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环境。严格执行“河湖长 制”,抓好汉江、天门河、竹皮河、长湖、浰河等重点流域 综合整治,加强国控断面所在流域污染防控,实现流域水 质整体持续好转。统筹推进控煤、控车、控尘、控烧、控 工业污染,力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让老 百姓出门少戴口罩、多见蓝天。   全面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保障“一带两屏四网六廊”生态安全,坚守绿水青山。 打造“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全省样板,完成精准灭荒1.6万 亩,确保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全域推 广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推行“户分类、组保 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建设 439省道江山至石牌段绿色廊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持 续推进水土保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等生态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 市建设,依托特色循环产业园,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着力打造石化、磷化、绿色建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 循环经济链条,实施循环经济项目25个,完成投资20亿元 以上。推进绿色技术开发利用,加快节能环保、清洁生产 、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强化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 消耗总量和开发强度双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领导 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任中、离任审计。   (六)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富裕的总要求,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 民全面发展,在“中国农谷”建设上实现新作为、新突破。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结构调整强农,大力发展 优质稻米等8个重点农业产业,推广生态高效种养模式 160万亩。坚持质量品牌强农,打响以“中国农谷·长寿荆门 ”为内涵的“荆品名门”区域公共品牌,新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