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会第二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咸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 是我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为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题 词,对新时代宁夏改革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勾画了美好 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区人民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倍增动力。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 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 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 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 理念,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 险各项工作,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基本完成了自治区十 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 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 会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5.2亿元 ,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5亿元,同口径增长 8.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0元、增长8.9%,其中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895元和11708元 、增长8.2%和9.0%。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重点工作在抓好大事要事中再上新台阶。成功举办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围绕展示成就、凝聚人心、鼓舞 干劲,实施了一批公益项目和民生工程,举办了一系列主 题活动和庆祝活动,集中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在宁夏的成功实践,生动展现了自治区成立60年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事业取得的 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极大激发了全区上下建 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激情和热情。认真接受 中央巡视、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国务院大督查的“全面体检 ”,主动认领反馈问题,全力抓好整改落实,以整改成效促 工作提升。银川、石嘴山、中卫、宁东基地4项创新发展典 型做法国家通报表扬,我区营商环境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 查中排在前列。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出台政策文件,有 力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聚焦政府债务、金融、 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了不发 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启动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易 地扶贫搬迁2.5万人,预计减贫11.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 到3%。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全区地级市空气优良 天数比例达87.2%,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成功获批全国首个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出台建设规划 ,推动资源共享,努力创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 验,优质公平便捷的教育医疗资源将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 。   (二)经济转型在应对下行压力中取得新成效。面对困难 形势,加强运行调度,及时出台稳增长20条、服务业23条 、民营经济20条、促进民间投资30条等针对性强的政策措 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90亿元,力促经济企稳回升、稳中 有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企业利润增长 16.1%。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实施了一批稳增长、利长 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包银高铁(宁夏段)顺利开工,银西高铁 、中兰高铁、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等加快建设,海原至同 心高速、盐环定扬水更新改造、高性能纤维、高端锂电池 等建成投运。出台开发区创新发展22条,将全区33个工业 园区整合优化为22个,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开 发区百强,宁东基地位列全国化工园区第8位。深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 318万吨,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4%。工业技改投资增 长15.6%,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增速超10%,清洁 能源装机占比达42.9%。粮食生产“十五连丰”,总产达393万 吨,创历史新高。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86.7%。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现代 服务业蓬勃发展。落实创新驱动30条,深化“科技支宁”东西 部合作,建成宁夏技术交易市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 加到150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达 1.3%。研究制定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和化解方案,准确 摸清政府债务底数。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机构风险预警 监测,依法稳妥处置企业金融风险,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 风险专项整治,有效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三)城乡面貌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发生新变化。深入贯彻 全国全区生态环保大会精神,落实生态立区28条,划定生 态保护红线,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政策 文件,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双赢。全年自治 区财政投入污染防治资金51.3亿元,比2017年增长74%。彻 底淘汰城市建成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建成投运银川“东 热西送”一期工程,不断加大老旧车、柴油货车淘汰治理 ,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1932家。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 然保护区生态破坏、城市黑臭水体、药企异味扰民等一批 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成效明显。全面打响黄河保卫战,严格 落实五级河(湖)长制,全部取缔黄河干流工业企业直排口 ,所有园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劣Ⅴ类水体全部清零,黄 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73.3%。银川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 地城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150万亩、 荒漠化治理90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2%,森林覆盖 率达14.6%。启动银川都市圈建设,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推 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基本 建成,西线供水工程等稳步推进,“三市一地”一体化态势正 在形成。固原海绵城市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卫 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步伐加快。全区城镇化率提高到 58.9%。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意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三年行动。建设美丽小城镇20个、美丽村庄126个、特 色小镇12个,完成农村污水处理及改厕3.2万户,所有行政 村通了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   (四)动力活力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得到新增强。以改革开 放40周年为契机,坚决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和 自治区党委安排要求,大力推动31项重大改革。顺利完成 自治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新组建部门全部正常运转。加大 “不见面马上办”改革,制定审批服务便民化意见,开展减证 便民行动,取消调整行政职权76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 办率达80.4%,企业开办时间由平均2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 作日。全年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5.1%、每天近300家。深化 国资国企改革,全区混合所有制企业达185家,“三供一业 ”分离移交基本完成。新引进组建金融机构5家,达力环保在 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实现了我区企业境外首发上市 的“零突破”。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农村集体 资产清产核资,土地规模经营占比达27.4%。积极融入“一带 一路”建设,全面落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实施意见 。银川综合保税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运营良好,石嘴山保 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宁夏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 ,直达北京、太原、西安的1000G互联网出口线路投入运营 ,航空旅客突破900万人次。主动引进来走出去,与国家部 委、中央企业和东中部地区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入,苏银产 业园开工建设,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2家、境外直接投资 企业14家。  (五)民生事业在补短板强弱项中实现新发展。在财政增收 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将76%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落 实脱贫富民36条,年度脱贫任务如期完成,50个深度贫困 村脱贫出列,盐池县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隆德、彭阳、 泾源3县基本具备脱贫摘帽条件。深化闽宁扶贫协作,打好 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健康扶贫等政策组合拳,投入 财政扶贫资金109.2亿元,扶贫小额贷款覆盖率达85%,贫困 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农民2个百分点。开展脱贫攻坚 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整改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实现扶 贫资金审计检查全覆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农村劳动 力转移就业7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3.89%。全面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新改建义 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16万平方米、幼儿园104所,率先在西 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部区合建宁夏大学进 展顺利。深入推进综合医改,建立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实现与所有省(市、区)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全区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到30%。连续14年调增企业退休 人员养老金标准,连续3年调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标准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低保救助和孤儿养育 津贴标准,21万被征地农民按新政策参加养老保险。改造 城镇棚户区住房3万套、农村危窑危房3.3万户,21.3万城乡 住房困难群众喜迁新居。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吴忠市 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家园》《灵与 肉》《六盘山》《闽宁镇》等影视作品叫响全国,全民健 身活动蓬勃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统计 调查、文史参事等又有新发展。积极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深入推进。大力开展扫 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持续 向好。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 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条 例,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地震气象监测预警、应急救援、防灾减灾工作不断加强。 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安排部署,深入推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固原市等10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持续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 ,坚决治理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 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发展。   (六)政府效能在优作风抓落实中又有新提升。坚持把党 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加 强政府党组建设,开展“学政策用政策”研讨交流。坚决贯彻 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 。认真执行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决策出台前向 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主动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等情 况,提请自治区党委研究重大事项55件,提请自治区人大 常委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12件。办理人大议案 建议214件、政协提案567件,办复率均达100%。扎实开展 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活动,信访总量同比下 降31%。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三 统一”和有效期制度,5个县(市)通过国家级基层政务公开标 准化规范化试点验收。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 精神和自治区党委若干意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大力倡 导重实干重实绩、敢担当善作为的作风,加大督查督办力 度,对积极作为、成效明显的奖励支持,对消极作为、工 作不力的严肃问责,政府公信力、执行力、落实力不断增 强。   回望过去一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困难 虽比预料的多,成效要比预想的好。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 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 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撸起 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各行各业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 的!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支 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中央驻宁单位、驻宁部队 、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表示衷心感谢!向支持宁夏改革发展 稳定的中央和国家部委、兄弟省(市、区),港澳台同胞、海 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还存 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还不到位 ,一些地方和干部惯性思维、速度情结和路径依赖还没有 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倚重倚能问题仍然突出,环境保护和 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任务繁重。二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经营困 难,政府隐性债务化解、金融风险防控任务艰巨,特别是 受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收窄、重大项目接续储备不足等 因素影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性增长的难度加大。三 是城乡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压力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水平还不高,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稳定脱贫还需持续用 力。四是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各级干部担 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一 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 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思想 指引、伟大的创造精神,我们具有足够的发展韧性、巨大 的市场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宁夏作为西 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站 在了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上。 同时,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 度的加大,我区发展的基础条件日趋完备、要素保障不断 增强、诸多新动能加快成长,全区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劲头越来越足。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就一定能 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中成就新伟业!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 ,围绕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 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 大高水平开放,持续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安排部署 ,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接续实施好“三大战略”,统筹推 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 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振奋精 神、实干兴宁,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决定 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7%,地方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 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 制在5.2%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四项主要污染物 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 务必增强。要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越是欠发 达地区,越要推进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发展不足的最大实 际,千方百计抓“六稳”,坚定不移调结构,持之以恒转方式 ,不被短期变化牵着鼻子,不被一时困难拖住脚步,久久 为功,善作善成,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结 构优化。要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形势越困难 ,越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要切实增强底线思维、 忧患意识、斗争精神,充分做好打硬仗、攻堡垒、过难关 的准备,齐心协力、拼搏奋进,共同把宁夏的事情办得更 好、更实、更有成效。要始终保持一心为民的真诚情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幸福作为第一目标 ,把人民期盼作为第一任务,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各族群众美好生活 需要。要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牢记习近平总书 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坚持“实”字当头、“干 ”字为先,主动挑最重担子、啃最硬骨头,一级做给一级看 ,一级带着一级干,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 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 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打造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先行区。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十大行动 ”。实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开展500家规上企业对标工作 ,促进煤电、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迈进。加快企业优胜劣汰,淘汰低端落后过剩产能 ,全面治理“散乱污”企业,依法加速出清“僵尸企业”,推动 各类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聚集。落实“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实施意见,启动“千家企业上云”计划,建成15个智能工厂 和数字化车间,在智能制造、仪器仪表、专用电器等领域 培育一批单项冠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0%。 助推小企业“升规上限”,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扩大贴息支持 和风险补偿范围,新增规上企业100家左右、产值超10亿元 企业60家,为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注入新动能。   促进园区转型发展。坚持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节 约集约发展,优化园区功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实 施低成本改造项目10个,让园区真正成为企业创富的聚集 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改革园区管理体制,推行“区域评 ”制度,支持每市创建1个示范园区,抓好一批标杆企业、示 范项目,全面提升园区投入产出比和综合效益。重点推进 宁东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健全煤电联动市场 反应机制,提升全产业链水平。抓住中央鼓励东西部合作 共建产业园区的机遇,加快建设苏银产业园等,打造东西 部合作共建园区的宁夏样本。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民营经济20条”,执行国家减 税降费政策,推进普惠性税收免除,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 率和缴费基数,全年再降实体经济成本80亿元以上。健全 融资担保体系,促进银政企深度联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 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用好政策性纾困基金,精 准支持困难企业渡过难关。保障民营企业在准入许可、经 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的平等待遇,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 混合所有制改革范围,加快建立国企职工工资决定机制 ,持续释放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创新、有 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支持他们专心专注创业、放心 放胆经营。   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加快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 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科技支宁 ”东西部合作。围绕现代煤化工、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重 点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 批先进成果,推动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互融共促、产业创 新和特色创新共同发力。出台高新产业和科技型企业扶持 政策,设立创新基金,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 技“小巨人”企业20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达到1.6%。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健全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 体化机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 管理,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加强知识产权创 造、保护和运用。落实“人才新政18条”,解决好引才难、留 才难等问题。推行人才分类评价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弘 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二)持续扩大有效需求,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抓项目抓招商双管齐下、稳投资扩消费双轮驱动 ,不断释放需求潜力,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力支撑。   稳定精准有效投资。今年自治区确定重点项目80个 ,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要坚持投速投向投效并重,盯住 不放、一抓到底,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恢复性增长。高 起点谋划重大项目。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盯产 业转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聚 焦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投向,精心谋划 、精准对接,最大限度争取国家支持。高效率推进重大项 目。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着力抓好沙比克高端烯烃、 神华宁煤合成润滑油和液体石蜡、鲲鹏能源乙二醇、汉尧 集团石墨烯储能材料等一批产业项目,重点推进银西高铁 、包银高铁、中兰高铁、宝中铁路扩能改造、京藏高速改 扩建、西线供水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宁夏美术 馆、北师大银川学校、固原中医院扩建等一批社会民生项 目,以项目大突破带动发展大提升。高标准服务重点项目 。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特许经营等模式,激发民间投资信心和活力。开展“高质 高效招商引资年”活动,办好2019年宁商大会,精准招商、 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更多优势企业来宁投资、更多 优质项目落地建设。改革招商引资考评办法,注重项目落 地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