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5日在黔东南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次会议上 州长 罗 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 大、州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 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 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 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州经 济社会发展企稳回升、增速提质、后劲增强、民生改善 ,呈现新的气象。初步预计,2018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 成1050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00万 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66.38亿元、下降23.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为30093元和9210元、分别增长8.8%和9.8%,减少贫困人 口30.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4.42%下降到7%左右,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 在七个方面:   (一)脱贫攻坚连战连捷。脱贫基础更加夯实。坚决扛起 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将脱贫攻坚作为州政府常务会常设议 题,集中火力攻坚深度贫困堡垒。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 入开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扎实推进“八个专项治理 ”,贫困人口漏评率、错评率、错退率分别降到1.12%、 0.33%、0.32%。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全力推进振兴农村经济 的深刻产业革命,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8.97亿元,落实“八个 到村到户到人”,产业扶贫覆盖40.1万贫困人口。脱贫条件 明显改善。建成农村公路5708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全部 通硬化路,解决11.29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 题,完成农村“危改”“三改”2.86万户。13.7万人通过易地扶 贫搬迁住进新房,实现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户均1人稳定就业 。内生动力不断激发。智志“双扶”深入开展,“三扶三转”模 式加快推广,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7.04万人,自主创业能力 得到增强。宣扬脱贫攻坚群英谱,548名先进个人、226个 集体受到中央、省、州表彰表扬,激励干部群众奋力撕掉 贫困的标签。帮扶工作扎实有效。13个中直机关定点帮扶 、杭州对口帮扶精准有力,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扶 贫合作框架协议,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民营企业“千企 帮千村”成效显著。专项扶贫强力推进。新聘用6822名建档 立卡贫困人口为护林员,乡村旅游带动6.68万贫困人口增收 ,电商村级综合服务站(点)覆盖77%的行政村。6个县减贫摘 帽工作进展顺利,全州最后13个贫困乡镇全部出列。   (二)风险防范从严从实。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切 实控增量减存量,全面清查债务底数,严格落实政府性债 务管理“七严禁”和“1+8”系列政策,设立州级债务风险应急 资金池。对2018年到期存量政府债务本金进行全置换,完 成到期企业债券还本付息,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 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金融风险化解扎实推进。重点银行 金融机构风险隐患处置化解有效推进,非法集资、各类交 易场所和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持续深入,金融风险防范市 场化、法制化处置不断强化。社会领域风险防控有效。安 全生产“双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不 断深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全年未发生重特大 安全生产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矛盾 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 全,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雷山县被表彰为全国法 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三)污染防治有力有效。生态优势持续提升。全面打响 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深入实施“双十”“双源”行动,开展“绿 盾2018”专项行动,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督察反馈 问题整改。治理水土流失169平方公里、石漠化52平方公里 ,营造林51.69万亩,退耕还林5.12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 提高到67.37%,稳居全省第一。全州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 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9%,3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优良比例为 100%,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节能减 排降碳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计划范围内。环保设施建设长足 进步。凯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均处理垃圾600吨,三穗 和黎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成21个乡 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15座污水处理设施,城镇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6%和80%。建成生 态环保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生态文明制度加快完善。扎 实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完成“多规融合”矢量平 台建设。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推进 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信用承诺管理制度。凯里市 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建设基本完成。   (四)发展条件持续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施交通 重大项目33个,荔榕高速建成通车,雷榕、剑榕、黎靖、 凯里北环等10条高速公路加快推进,142个乡镇实现半小时 上高速。改造国省干线83公里、县乡公路99公里。都柳江 郎洞、温寨和清水江旁海、平寨4个航电枢纽工程全面开工 建设。建设中小型水库60座,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问题。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58万千瓦,3个县通管道天然 气,30户以上村寨4G网络覆盖率达85%。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加快推进山地民族特色新型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12万 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7.4%。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2亿元 ,新增城市道路30公里、城镇停车位3996个,建成城市公 园、休闲广场22个,三穗至镇远、凯里至都匀快速通道建 设加快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1.01万户。“四在农家·美丽乡 村”新农村建设完成投资70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 动扎实推进,新增和改造卫生厕所11.29万个。营商环境不 断向好。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聚焦“六大 整治内容”完成问题整改351个。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着 力降低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年为企业降成本 20亿元。开展政策文件公平性审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五)产业转型质效双升。农村产业革命扎实推进。对照 “八要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调减玉米57万亩改 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粮经比调整为32﹕68。食用菌、 蔬菜、蓝莓等11大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建成52个林下经济 示范基地,农业增加值增长6.8%。启动“苗侗山珍”区域公用 品牌创建工作,新增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68张。工业发 展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双千工程”,133个改造项目完成投 资55亿元,引进优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3家。工业增值 税完成14.1亿元,同比增长29.3%。服务业质量不断提升。   成功承办第十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通旅游 景区直通车,全州接待游客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 31%和36%。交通银行黔东南分行完成筹建。金融机构存贷 款余额增长4.5%,保险业总保费增长18%,电信业务总量增 长196%,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0%,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9.8%。开工建设5个产地型冷库,国家级电子 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黔货出山”销售额增长 12%。   (六)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 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布州直部门401项“最多跑一次 ”事项,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全 覆盖,行政审批时限压缩一半,新增市场主体3.2万户。州 县两级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展顺 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州试点全面启动,农村“三变 ”改革试点覆盖所有乡镇,全州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 完成,颁证88万本、确权536万亩。州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 组为9大集团公司。炉碧经开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扎实推进 。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黎平肇兴2018央视春晚分会场 取得圆满成功。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民歌合唱节、苗族姊妹 节等重大节庆活动。黔东南州陆港镇远羊坪作业区建成运 营、凯里西作业区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0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24.8%。创新 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获批建设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 29个,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备案489家,登记技术合同交易 额10.4亿元。新增高技能人才2115人,获得专利授权 1271件,州级综合科技进步指数提高到57.6%。新增有效注 册商标1975件。凯里市入列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   (七)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就业创业持续稳定。城镇新增 就业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3.8万人 次。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就 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141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16个县 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完成“全 面改薄”等教育工程建设项目425个,全面消除超大班额现象 。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儿童23万人次。锦屏县赛村 、天柱县润松村小幼连贯制学校纳入教育部试点项目。医 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建成深度贫困村规范化卫生室 10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卫生室31个。启动实施146种 疾病按病种付费,全州58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国联网 ,29家定点公立医院实现全省联网。黎平县被评为国家级 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新农 合参合率99.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100%,全年支出 医疗救助资金1.08亿元。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 582元和每年3887元。特困供养年保障标准提高到10260元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增100个中国传统村落。新增 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24.4万户。实施10个生态体育公园 建设,建成绿色健身步道104公里。成功举办2018贵州环雷 公山超100公里国际马拉松赛事。在省第九届民运会上取得 一等奖和奖牌数“双第一”。“十件民生实事”推进顺利。36项 民生实事任务已完成33项,正在推进3项,累计完成投资 110亿元。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司法行政、民族宗教、外 事、侨务、对台、人防、气象、档案、方志、文史、妇女 、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 珍贵。我们深切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扛起推 动发展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州委的坚 强领导下,推动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在我州落地生根、开 花结果。必须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全面落实 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大扶 贫、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战略行动,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 始终坚持重点突破的方法路径,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突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 防治三大攻坚战,狠抓有效投资和实体经济,努力补齐民 生短板、投资短板和产业短板,夯实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 基础。必须始终秉持为民务实的发展情怀,坚持践行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 有我”的政绩观,坚持科学调度、依法统计,不贪大求洋 ,不急功近利,以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赢取人民群众的信 赖和支持。必须始终提升执行落实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行 “五步工作法”,大兴“三风”纠“四风”,开展“晒比述评”,树立 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不断激发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 当新作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感恩奋进、负重拼搏,进一步 壮大了产业建设根基,巩固了绿色发展优势,强化了民生 福祉保障,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牢牢稳住了经济社会发 展大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 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厚爱的结果 ,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 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表示崇 高的敬意!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和人 民团体,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消防 救援指战员,向中央和省各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杭州 市,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黔东南州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 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自身 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内涵认识不够深入 ,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之策不够及时,层层传导压力、推动 合力攻坚力度不够大,年初明确的主要预期目标还有多项 未实现,经济增长与预期还有差距。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州还比 较突出,面临的挑战还十分严峻。一是脱贫攻坚任务紧迫 繁重。全州仍有28.59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仍为全省最 高,脱贫攻坚仍有不少“硬骨头”。二是实体经济依然比较薄 弱。三次产业基础支撑弱,产业链不全不强,新旧动能转 换不足,缺乏引领性、带动性、旗舰型产业。三是营商环 境亟需优化改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法规政策等环境 还不够优,少数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依然存在,转作风、 提效能任重道远。四是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滞后。财税收支 增长压力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欠账多,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务 实管用举措,切实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州人民的期望。   二、2019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 战之年,做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我们既要看到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 力逐步增大,更要看到我州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 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央在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新时代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实体经济、 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政策效应叠加释 放,为我们强弱项补短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州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生态优势不断凸显,新产业新 业态方兴未艾,全州上下竞相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团结 干事的激情持续高涨。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 续用力,沉下心来抓产业发展、抓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 、抓主体培育、抓改革开放创新,就一定能够把黔东南的 事情办得更好。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 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 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 平开放,坚持守好“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把产业作 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把项目作为总抓手,加快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 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六 稳”工作,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保持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 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9%左右,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8%、10%和10%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1.14万人 ,黄平、岑巩、天柱、黎平、台江5个县脱贫摘帽,易地扶 贫搬迁入住10.37万人,全面完成30万人搬迁任务;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提高到48.7%,州级综合科技进步指数提高到 58%,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以上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8%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5%,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以上,城 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 在3%以内,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计划范围内。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夺取决战之年的根 本性胜利。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 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对标“两不愁 三保障”,统筹实施好四场硬仗、八个专项治理、四个聚焦 和农村产业革命,深入推进专项扶贫行动,确保2019年脱 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全面打好脱贫出列歼灭战。持续 抓好丹寨、麻江等6个县精准脱贫工作,确保脱贫摘帽取得 全胜。全面推进黄平、岑巩等5个县脱贫摘帽各项工作,确 保如期脱贫退出。加大对4个深度贫困县支持力度,充实帮 扶力量,争取更多社会帮扶资源,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 和产业扶贫项目。巩固提升人口较少民族村脱贫攻坚成效 ,统筹解决好非贫困县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防止和减少脱 贫人口返贫。持续提升产业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玉米种植 调减成果,大力推广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确保每个县市 有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有1个特色种类、每个村有 1个优势品种。加强与东部城市产销对接,完善冷链物流体 系,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更多农产品进超市、进学校 、进机关、进医院、进社区。大力发展农业市场主体,引 进和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家。持续抓好易地扶贫 搬迁。实施好在建安置房项目,完成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 口搬迁任务。加大后续扶持力度,推进“一建三进”工作,着 力完善基层党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 服务、社区治理五个体系,配齐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站)和警务室,解决好搬迁户看病就医、子女入 学、社会融入等问题。多措并举支持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用好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效盘活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资源 。持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三保障”工作。大力推进乡镇与 高速公路连接线通畅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机制 ,提升农村公路好路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建档立卡农村贫 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继续办好职业 教育精准脱贫班。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参合率 100%。大力加强住房保障,推进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同步 实施“三改”和老旧房透风漏雨整治。充分用好帮扶资源。项 目化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帮扶和企业帮 扶。重点推进凯里经开区与杭州合作创建“飞地园区”,鼓励 各县与杭州对口帮扶区(县、市)合作建园。引导更多社会力 量助力脱贫攻坚,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考核。全面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开 展感恩教育,选树、宣传、表扬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深入 开展“三扶三转”活动,加强扶贫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广泛调 动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 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形成有劳才有得、多劳多得的 正向激励,防止政策养懒汉,杜绝不劳而获、“等靠要”等不 良风气。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 兴,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着力推进规划衔接。科学编制乡 村振兴规划,上半年完成州县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建立“多 规合一”、有机衔接的城乡规划体系。以脱贫出列村为重点 ,制定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保障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 需求。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强化“两违”建筑清理整治。积极 推进“五个振兴”。全面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区域化布局 乡村主导产业,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产业体系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