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9年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扬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 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 部署,在市委正确领导下,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握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 ”,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全市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 开局。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340亿元,增长6.2%,其中税收占比80%,提 升4.6个百分点;上汽大众仪征二期等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成 功落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增幅全省第一,其中制造 业投资占比60%,提升2.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9.3%,增幅居全省前列;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6%,提升1个百分点;绿色 优质农产品占比35%;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万人发明专 利拥有量12件,同比增加2.2件。   城市形象大幅跃升。新建、提升各类城市公园65个 ,实施市区路口园艺化改造41处,完成东南片区拆迁70万 平方米,“三网九园”建设初具雏形。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一期 扩建工程竣工启用,江广高速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城南快 速通道全线贯通。第六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2018年世界 运河城市论坛、世界体育赛事与旅游峰会、第十届中国曲 艺牡丹奖颁奖典礼、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等重大活动成 功举办。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新增城市绿地158.5万平方米,新 增植树665万株,林木覆盖率23.1%,自然湿地保护率 51%,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 升1.9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0.7%,降幅全省 第一。完成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改任务,32个省考以 上断面水质达标率93.8%。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 长8.1%、8.7%。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基本达到人均可支配收 入7000元,脱贫率92.6%。全市高考每万人口普通类本二以 上达线率蝉联全省第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95%。 新建城市书房10家。新建颐养示范社区22个。社会公众安 全感达到98%,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示范城市。   两大盛会成功举办。坚持“办会为城、办会惠民、办成 里程碑”理念,圆满承办第十九届省运会和第十届省园博会 。新改建扬州体育公园、游泳健身中心、广陵体操馆等省 运场馆20个,举办比赛6115场次,参赛人员2万人,扬州参 赛总成绩创历史最好,在全省树立了“办会办赛的典范”。精 心打造主展馆、民俗村等园博工程,高水准建成13个城市 展园,吸引游客120万人次,实现了“一届比一届更精彩”的 办会目标。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才有收获。面对宏观经济形势严 峻、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稳定压力加大等诸多影响 ,我们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 进产业项目招引和建设,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132个,同比 增长6.5%。新落户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6个。加快发展 先进制造业,大力实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规上工业 增加值、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分别增长5%、15.7%、7%,净 增规上工业企业13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 总值比重17%。扬州高新区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 试点。推进现代服务业提升规模,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 121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服务 业业务收入增长30%;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5%,新增上市、挂 牌企业5家,直接融资200亿元。入选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 城市,旅游业总收入900亿元,新增3A级以上景区8家。有 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增设施农渔业12.3万亩,粮食总产 量291.8万吨,新增地理标志商标5件。华东地区“中央厨房 ”及5个现代化生猪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引领,持续增强发展动能。紧紧围 绕打造“新兴科创名城”,扎实推进“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建设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激发“双创”主体活力,推进行政 审批服务“三减两免”,初步实现“3550”改革目标,全市“不见 面”审批事项占比95.3%,全年降低企业税费负担143亿元。 新增市场主体7.5万户,民间投资增长18%,全市小微企业营 业收入同比增长9.2%。加快发展科创产业,新投用科技产业 综合体65.7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020家,新获批省级孵化 器8家、众创空间14家;新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488个,引进 研创中心42家,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新增省 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工程研究中心11家;新获批国家技术 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示范智能制造车间9家;新入选国家 “千人计划”3人、“万人计划”5人、省“双创计划”领军人才(团 队)33人。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 元。实现出口83.5亿美元、外经营业额9.6亿美元,同比增 长6%、5%。鼓励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3750亿元,增长6%。   三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构建立 体交通格局。连淮扬镇高铁扬州段完成投资83%。沪陕高速 枣林湾互通、352省道江都段、金湾路万福路以南段、观潮 路跨古运河大桥建成通车,完成真州路与文昌路交叉口立 体化改造。京沪高速扩容先导段、328国道仪征段、扬州西 外环路、芒稻河特大桥和通扬线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 ,启动快速路网二期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设施。瓜洲泵站 完成水下主体工程,长江防洪能力提升一期工程全线开工 。市区新建停车位2343个,新添置新能源公交车242辆,新 辟调整公交线路26条,群众出行更为方便。加快推进“厕所 革命”,全市新改建公厕53座。新铺设污水管网100公里。 新建垃圾分类小区380个,通过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和无害化处置试点验收。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三路一环”“六路一环一河”整治提升工程,出新建 筑立面57万平方米,改造亮化道路65公里、楼宇1400栋。 建设美丽乡村,疏浚县乡河道65条、村庄河塘873条。新改 建农村公路238公里、农桥438座。完成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 村和1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11个重点中心镇全部创 成国家级生态镇。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用心守护蓝天碧水。开展 “263”专项行动,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化工企业143家,整治黑臭水体 52条111.7公里,完成153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秸秆 禁烧实现“零火点、零通报”,主城区全面禁放烟花爆竹。发 展低碳循环经济,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单位地 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定目标。新增绿色建筑标识面积 129万平方米。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加强长江生态大保护 ,取缔长江沿线非法码头22个。完成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项目23个,实施沿线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整合新建 工程,高宝邵伯湖退渔还湖面积2.5万亩。   五是坚持发展为民导向,大力推动社会建设。推进高 质量就业,城镇新增就业创业2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1.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五险”扩面新增4.6万 人次,城乡居民医保保障待遇等“六统一”目标全面实现。提 高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新改扩建9所普惠性幼儿园,启动 7所中小学建设,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1109家。提升医疗 卫生水平,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面配建医疗急救站 点,新创成二级医院6家,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妇女 儿童医院,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98.6%,实现国家卫生城 市“五连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公益文化活动 470场,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文化机构全覆盖,“文明有礼 24条”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全面推开。推进社区颐养便民等设 施建设,新建养老护理康复机构6个,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 构床位总数47%;实施老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建设社区邻里服 务中心9个;改造提升市区农贸市场8个。深化平安扬州建设 ,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安保任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 显,查处非法金融集资案47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台 湾事务、侨务、应急、民防、科普、档案、民族宗教、仲 裁、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六是坚持人民满意目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 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制度化开展学纪学法,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全省第一,“七 五”普法中期考核通过验收。建成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一张网 ”,建立网格化代办帮办服务体系,代办建设项目311个、帮 办事项6427件。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2万条,依申请公 开892件。《寄语市长》、12345热线回复满意率分别达 99%、99.6%。认真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化解政 府隐性债务。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 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313件、 政协提案452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营造风清气正 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共扬州市委正确领导 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 ,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 各界人士、人民警察、驻扬部队、驻扬单位,向所有关心 支持参与扬州建设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 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 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实体经济 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创新动能还不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需要进一步增强;环境治理任务还很艰巨,资源集约利用水 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城 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防范风险压力较大,互 联网金融、中小企业“互保链”等方面的隐患需要进一步重视 ;有些干部担当精神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 上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 、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 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 、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继续打好“三大 攻坚战”,着力建设“三个名城”,全力办好“新十件大事”,推 动“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取得新成效,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按照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总体部署要求,综合各方面因 素,本着担当作为、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今年主要预期 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 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制造业投资占比 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 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不 高于省定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大气、水环境质 量确保完成省定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实体经济是硬实力,先进制造 业是硬支撑,是我市“三个名城”建设的家底子。紧扣创新型 、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方向,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 、压不垮”的产业集群。推动三大千亿级优势产业提升竞争 力、迈向中高端。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整车、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全力推进上汽大众仪征二 期项目建设。高端装备产业,突出智能制造方向,发展高 档数控机床、工程及精密液压、工业机器人等行业。新型 电力装备产业,重点提升扬州智能电网产业基地、高邮国 家火炬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发展水平,推进宝应光伏发电“领 跑者”基地建设。推动一批百亿级传统产业壮大规模、转型 升级。船舶制造产业,加快向海工装备、特种专用船舶、 船舶电子方向提升。高端纺织和传统服装产业,主攻纺织 纤维新材料、品牌服装家纺等领域,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 份额。食品行业,加快构建研发、加工、物流、销售全产 业链,推进华东地区“中央厨房”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盯产业前沿、加快创新发展。新能源新光源产业,做大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应用规模,扩大太阳能产业 集聚优势。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医学工 程和新型医疗器械,推动扬州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园、广 陵区健康医疗产业园做大规模、提升质态。微机电产业 ,深化与清华大学合作,加快建设微机电产业园和研究院 。推动各项产业政策集成创新、协同发力。加快实施培育 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和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等“六 大工程”。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积极争创省级军民融合 示范区。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开票销售分别增长7%、 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7%,战略 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5%。   加快“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 经济强。在特色发展上求突破,明确园区产业主攻方向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每个省级开发 园区培育发展产销规模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以上。在集 约发展上重实效,完善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 ,加大对闲置、低效和批而未用土地的处置力度,鼓励企 业建设多层厂房。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亩均开票销售、亩均 入库税收分别达200万元、14万元。在服务功能上抓提升 ,优化政务、商务、财务、法务和投融资服务,强化核心 区与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功能配套衔接。在争先创 优上促进位,市开发区、扬州高新区力争进入全省同类园 区前10位,江都、维扬开发区进入全省前15位,仪征开发 区进入全省前20位,宝应、高邮开发区前进5位。全年省级 以上开发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 用外资、自营出口分别占全市58%、38%、72%、80%以上 ,园区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   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未来 。更大力度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40个 以上,推动100亿元、50亿元重特大产业项目和成长性强的 科创项目取得新突破。更高效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每月 召开重大项目过堂会,建立任务倒逼、时序倒排、责任倒 查机制,健全“签约注册、到资开工、投产达效、纳税就业 ”全流程工作链条,提高项目竣工率、达产率。更严要求提 高项目运营质态,出台更刚性的考核办法,加大对重大项 目亩均投资、亩均开票、亩均税收和竣工后研发投入等关 键指标的考核评价。   二、强化创新驱动,全力建设“新兴科创名城”   积极发展“城区经济”。科创名城是主航道,“城区经济 ”是主动能。提升“三室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研发产业,全 力引进代表国家水平的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在扬设立研究机 构,打造科创名城的金色名片;重点围绕先进制造、现代农 业、生物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共建中航沈阳飞机研 究所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聚焦核心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等关键 技术,加快推进腾讯云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着力培育 5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文化创意产业,加快 推动创意设计、工艺美术、体育赛事、文博会展等行业发 展,着力培育和引进文化体育骨干企业。提升总部经济集 聚水平,引进和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在扬州设立区域研发 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鼓励本土企业总 部立足本地、拓展全球、多做贡献。提升科技产业综合体 建管用水平,全年新开工科技产业综合体100万平方米,累 计投入使用率75%,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 ,新引进企业1000家、人才1万人以上,小微企业“双创”基 地城市示范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全年净增服务业重点企业 100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   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以自主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链 与创新链相融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省级以上 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00项,净增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5件,新增注册商标5000件。突出 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作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等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培育引进科技服务机构20家,技术产权交易合同备 案登记额超11亿元。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关键共性 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各100项,达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