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中国共产党贾汪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打造增长极 争当排头兵 全面建成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创新实验区 ——在中国共产党贾汪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7月26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贾汪区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区上下奋 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 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全面落实市委对贾汪发展的新定位 、新要求,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宏伟目标,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强区”不动摇,三 步并作一步走,争当全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排头兵,争当 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为全面建成全国资源枯竭 城市转型创新实验区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贾汪区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 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砥砺前行步伐坚实的五年 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发展历史上极不 平凡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 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我们在市委的坚 强领导下,坚持把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与贾汪实际紧 密结合,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担当尽责、奋发作为,全面 完成了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创造了贾汪历史 上又一个“黄金期”。这五年: ——我们在争先进位的道路上奋进奋斗,创造了综合 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 135.79亿元增加到260.54亿元,人均GDP由3.11万元增加到 6.1万元(接近1万美元),分别是2010年的1.92倍和 1.96倍,基本实现五年翻一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 7.27亿元增加到20.51亿元,是2010年的2.82倍;规上固定 资产投资实现219.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61.23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2.07倍和1.84倍。经济总量翻 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实现 历史性跨越。 ——我们在产业强区的道路上稳扎稳打,创造了经济 发展质量最优的时期。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 型”,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强区”战略,创新思 路提升载体平台,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精准出台产业发展 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全区上下把精力 和重心集中到产业发展上来,形成了强产业、抓项目的浓 厚氛围,经济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结 构由2010年的8.3:54.4:37.3调整到8: 50.9:41.1。全区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9家,应税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8家 , 2015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213.7亿元。坚持改造传统 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多管齐下,工业转型 升级进一步加快,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9%,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达630.25亿元、较2010年提高91.1%;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产值208亿元,占比达33%、较2010年提高22.5个百分 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1.6%,累计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 企业16家,实施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7项、产学研 合作项目113个。重大产业项目5年累计完成投资454亿元 ,徐工履带底盘、中电投风电、恩华药业、东兴能源LNG等 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冶金煤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制 造、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磷化工、 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逐步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徐贾新型工业化走廊上升为市级战略,徐贾经济带建设有 序推进,徐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园建设全面展开 ,实施了鹏程大道、跨越路、超越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园 区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加快推进双楼 物流园区建设,徐州保税物流中心成功通过国家四部委评 审验收,启动临港新城建设,“枢纽徐州、物流天下”品 牌效益日益增强;推进功能片区化发展,打造潘安新城 ,连接徐贾的重要城镇组团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服务业 发展势头强劲,应税销售收入达74.04亿元,实现增加值 107.1亿元,比重提高到41.1%,较2010年提高3.8个百分点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建成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 区1个,累计接待游客11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2.31亿 元,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成功举办 2016江苏乡村旅游节。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 以农谷大道现代农业走廊为示范、多种特色基地互动并进 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我们在城乡统筹的道路上群策群力,创造了城乡 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38.28亿元,完 成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建重点工程259项,成功实现“三年大 变样”目标,城市建设圆满收官,彻底颠覆了贾汪传统煤 城破旧落后形象,“山水生态城、休闲度假区、徐州后花 园、城市副中心”呈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态势,最大限度 激发了贾汪干群的自豪感、归属感、获得感。城市发展空 间大幅拓展,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9.46平方公里,较 2010年扩大了11.2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增至16万人 ,城镇化率达到54.9%,徐州副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奠 定了贾汪未来城市发展的风貌和基础。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累计改造棚户区 237.4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21个小区、13445套、 183.52万平方米,惠及群众5万余人。推进城市管理改革创 新,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 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省优秀管理城市创建超预期 完成工作目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五 年任务四年完成,在全市率先建成全省领先的覆盖城乡的 市场保洁体系。全力弥补生态欠账,实施潘安湖治理、凤 鸣海改造、督公湖扩湖和锦凤溪、玉龙湾、凤凰泉等水系 贯通工程;深入实施“二次进军荒山”和城乡绿化造林工 程,全区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 32.17%、42.05%,森林覆盖率由全市末位跻身前列。建成 省级生态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被评为“全 国休闲旅游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区”,成为徐州 “一城青山半城湖”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建设全面小康道路上倾力倾为,创造了人 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五年累计投 资84.3亿元完成27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加快,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778元、 14371元,是2010年的1.65倍和1.7倍。城乡就业稳步扩大 ,累计新增城镇人员就业3.42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 1.84万人。社会保障水平和精准扶贫力度不断提高,城乡 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大幅增长,创新“社会主义大家庭 ”精准帮扶模式,圆满完成省新一轮脱贫奔小康工程。建 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江苏省教育现代 化先进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文 化体育等事业稳步提升,惠及广大群众的公共服务体系基 本形成。“平安贾汪”、“法治贾汪”建设扎实推进 ,“六五”普法全面完成,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 意率大幅提升,法治满意度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前列,被评 为省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创新“乡贤调解”模式,社区 矫正工作获得国家司法部充分肯定,推行“阳光信访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确保了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大局长期保持和谐稳定。 ——我们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先行先试,创造了发展 活力最强的时期。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资源枯竭城市 转型发展瓶颈制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 完成“6张清单”,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 登记制度,大力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简化行 政审批前置事项,承诺办理时限总体压缩50%。卫生计生和 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不动产登记职责 整合和机构设置全面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 ,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抓好具有 鲜明特色的改革项目,探索街道行政管理扁平化、公共服 务中心化改革,实施拆违控违机制、城管综合执法等重点 事项改革,打造了一批特色改革案例。 ——我们在党的建设的道路上从严从实,创造了党风 政风最好的时期。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内教育扎实开展。圆满完成镇 级党委换届工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推动发展的能力显 著提升。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巡 察工作。扎实做好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在全市 率先开展预防“新衙门作风”专项整治活动,持之以恒抓 好作风建设。区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呈现新局面,爱国统 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人民团体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全 区上下心齐、气顺、劲足、风正,培育和形成了“肯吃苦 、重实干、不服输、争一流”的“新贾汪精神”。 同志们,五年的艰苦奋斗,一个自强不息、务实拼搏 的贾汪,一个开放自信、和谐文明的贾汪,一个日新月异 、生机盎然的贾汪,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经 验弥足珍贵,启示尤为深刻。五年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始终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实施“工业强区产业 强区”战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突出平台打造 、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奠 定了争先进位的坚实基础。五年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始终坚 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 中抓机遇先起步快行动,以重点领域改革增添发展动能 ,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彰显 了新的发展特色,创造了新的发展优势。五年的成绩得益 于我们始终坚持以协调发展为重要取向。坚持发展的整体 性、协调性,从贾汪矿区特点出发,加大力度统筹城乡发 展与区域发展、经济建设与文明建设,有针对性地扬长补 短,探索出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五年的 成绩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 点。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切实做到了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贾汪市 民享受到了徐州市区同城化待遇,让贾汪人民自豪宣称 “我是市区人”,自信心和归属感从未如此强烈。五年的 成绩得益于我们始终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建 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 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谋发展 ,广大党员干部心无旁骛抓发展,为贾汪发展提振了精气 神,凝聚了正能量。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和省、市委正确领导 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离退休老同 志和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人民团体、驻贾部队和社会各界人士倾力支持的结果。在 此,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贾汪区第九届委员会,向所有为贾 汪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 最崇高的敬意! 成绩代表过去,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我们 要以清醒的头脑,直面问题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 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活、发展方式粗放 的矛盾依然突出;传统产业比重偏大,环境承载压力加大 、刚性约束趋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繁重;历 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防范化解风险矛盾、夯实长治久安 基础面临新挑战;面对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领导干部思 想和能力水平有待提升,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素质能力任 务艰巨。对此,我们一定要带着责任,带着使命,破解难 题,奋力前行。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攻坚时期,贾汪 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重大机遇。国家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可 持续发展及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大 力实施建设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和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 重大战略;市委、市政府将“徐贾新型工业化走廊”上升 为市级战略,对“潘安新城”和“临港新城”建设给予肯 定和支持,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将为我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提供强大动力。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初步完成了 “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艰巨任务,贾汪的发展后 劲进一步增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能进一步释 放,今天的贾汪迈出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坚 实步伐,形成了争先进位、激情赶超的强大气场,展示出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呈现出蓄势勃发、底气 十足的强劲态势,在新的历史阶段推动贾汪更好更快发展 ,我们有基础、有信心,更有决心。 今后五年,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未来,以更科 学的理念指导实践。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发展第一 要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 为总牵引,全力打造沿东陇海线经济带产业增长极、徐州 双向开放主阵地、徐州副中心城市和徐州城区生态屏障 ,争当全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排头兵,争当苏北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排头兵,全面建成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创新实 验区。 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具体工作中,必须围绕“一个主 题”,走出“六条新路”: 围绕一个主题: 围绕跨越发展主题。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抢 抓中央和省、市政策机遇,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 步,三步并作一步走,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拓展双向开放新空间,加快城乡 一体化发展步伐,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 生,奋力实现贾汪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与市区 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 ,人均GDP突破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居 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提前实现翻番。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 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 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徐州副中心城市集聚辐射 能力持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走出六条新路: ——更加突出产业强区,走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的新路子。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迈向 中高端水平,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竞 争力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 业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高端化特征更加明显,现 代农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 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为全国同类地区探路先行。 ——更加突出双向开放,走出苏北县区跨越崛起的新 路子。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主动对 接“一带一路”,全面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先进地区 产业转移,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加快推进徐州 综合保税中心和大吴“临港新城”建设,持续扩大“枢纽 徐州、物流天下”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 平,打造全市双向开放主阵地。 ——更加突出产城融合,走出徐州副中心城市城乡一 体发展的新路子。围绕“一主两副”发展格局,统筹推进 徐州工业园区、双楼物流园区、潘安湖科技产业园区、贾 汪工业园区、贾汪第一工业园区、凤鸣海民俗文化创意产 业园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 范区“八大平台”建设,以产兴城、依城促产。加快推进 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城乡统筹发展质量显著提 升,建设更高水平的徐州副中心城市。 ——更加突出改革创新,走出百年煤城争先创优的新 路子。以建设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创新示范区为龙头 ,重点抓好综合执法、简政放权、城乡一体试点等重点改 革任务,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实现新 的重大突破。切实发挥科技、人才对推动发展的引领作用 ,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构建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山水贾汪持续发展的新 路子。青山绿水是贾汪的靓丽品牌和宝贵财富,也是未来 重要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要把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 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彰显“山水贾汪”生态魅力 ,建成国家生态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 共赢。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后发地区和谐发展的新 路子。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稳步推进共同富裕,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大 民生投入,兴办民生实事,推广“社会主义大家庭”精准 扶贫模式,促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让贾汪人民生活的更加富裕幸福、更加体面尊严。 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面对贾汪人民的殷切期盼,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 ,千万不可固守和停步,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 遇、创造机遇,必须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中昂首阔步,共同创造贾汪美好 的明天! 三、向着下一个五年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未来五年,将是贾汪优势叠加的战略机遇期、转型创 新的大有作为期、争先进位的跨越发展期。我们必须坚定 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始终保持负重爬坡、敢创一流 的志气,始终保持敢于担当、勇于落实的胆气,始终保持 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锐气,实现更大发展,赢得美好未 来! (一)加快打造产业经济增长极 一是建设徐州最具活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深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企业+平台+人才+载体 +金融+政策”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 入占比2.2%,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努力打造苏北地 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省重要 的创新城市行列。建立健全以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 ,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型乘用车、新材料、新能源、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科技研发支持 力度,到2020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高 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突出高端研发平台建设,围绕潘安 湖科技产业园区、原创型科技园、南湖科创小镇建设,深 化政产学研合作,建成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产业研究院 、校企联盟。大力发展股权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 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精准 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构建体制健 全、政策配套、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人才引进和服务体 系,到2020年,各类人才总量超过1万人。 二是建设徐州最具优势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加 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落实设备贴息、增值税抵扣等激励 政策,引导企业加强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生态化技 术改造,推动冶金、煤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向产业顶 端发展,实现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双提升”。积极培育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型乘用车 、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五大新兴产业,打造在全国 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家具和装配式住宅结 构全产业链打造,着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通过兼并 重组、产业整合不断壮大规模实力,引导科技型、成长型 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企业挂牌上市步伐 ,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 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