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11—党建扶贫“双推进”彝乡旧貌换新颜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建扶贫“双推进” 彝乡旧貌换新颜 一、基本情况 伍寨彝族苗族乡位于水善县南部,距县城149公里,距 昭通市75公里,最高海拔3199.5米,最代海拔2100米。全 乡辖5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94个村民小组,其中有2个少数 民族村委会31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共2927户11595人。其 中少数民族人口2975人,贫困人口10493人,是一个集高寒 、边远、贫困为一体的民族乡。近年来,伍寨彝族苗族乡 以扶贫开发、推动发展为第一要务,按照“党建带扶贫 ,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将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有机 结合,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强化措施,不断提高贫困农 村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有力 地促进了基层党建和扶贫开发双向融入,良性互动,齐推 共进。一年来,伍寨彝族苗族乡发展变化很大,全乡水利 、教育、公路、电网、农业、畜牧和扶贫等各类项目正有 序推进,贫困人口由原来的10493人减少到现在的4116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362元提高到现在的3188元 ,高于27 3 6元的国家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35.5%,基本实现了扶贫对象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房住 、有学上、有医疗保障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基础与扶贫开发“齐头并进”。从狠抓基层 组织建设入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为 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优化组 织设置,扩大覆盖范围。打破传统的以地域或党员数量为 标准设立党组织的模式,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规 模适度、方便 灵活”的原则,根据党员能力、爱好、结构 等进行优化组合, 在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链、专业 合作社和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项目村设立党支部(党小组 ),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二 是加强阵地建设,激发全新活力。“公章随身带、会议流 动开”一度成为村(社区)干部办公的真实写照。村级服 务设施薄弱,一直是影响基层服务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瓶颈 。为打破这一难题,伍寨彝族苗族乡整合美丽乡村、“一 事一议”民族村寨建设等项目资源,争取投入150余万无新 建成或改扩建村(社区)活动场所5个,严格落实社区每年 6万元工作经费。村(居)民小组每年1000元工作经费,强 化资金监管,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加强管理 和使用,努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村务议事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娱健 身中心。三是搭建便民平台。真情服务群众。为切实解决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统筹利用党建优势 资源,建设乡级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 村(居)民小组为民服务点,严格落实村组干部轮流亮牌 值班制度,公开服务流程,设立监督电话,开展一站式服 务,积极服务好扶贫开发对象,搭建“横向覆盖各领域条 块,纵向覆盖乡村组户”的服务工作网络体系。 (二)人才培养与扶贫开发“同频共振”。严格按照 “三个培养”(把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服 务骨干、把党员中的服务骨干培养成基层干部)的要求 ,切实做到选准配强当家人、扶持培养带头人、用活用好 帮扶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骨干队伍,为扶贫开发整 乡推进提供人才支撑。一是选准配强当家人。农村富不富 ,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看干部。按照好干部的 标准,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作风硬、办事能 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村级班子。真心实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同时,坚持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实施农村困难党员 关爱行动,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岗位补贴、养老保险 和离任定期生活补助制度,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做好真 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二是扶持培养带头人。通 过开展村抓党建扶贫工作,帮助农村党组织制定和完善农 村党员、群众培训规划,切实做好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业 技能和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 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努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 农村党员和干部培养工作,积极开展“支部+协会+远教 ”、农村远教综合服务站等模式切实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龙头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 训。2013年以来,全乡共培养扶持养殖大户45户。三是用 活用好帮扶人。加强乡、村、组三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在对乡机关一、二支部党支部支部进行调整的基础上 ,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合市、县、乡 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