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调查报告: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情况的调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改革情况的调查 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 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街乡吹哨、部门 报到”——北京市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 探索》,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深入总结这一经验 做法,更好指导面上工作,我们多次到北京市调研党建引 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以下简称“吹哨报到 ”改革)情况。从调研情况看,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 论述、社会治理有关要求和对北京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 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为 主线,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更美好为目标,以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打通基层 治理“最后一公里”为重点,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全 域推进整体提升,着力破解长期困扰城市发展、城市治理 的难题,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阶段性成果。这一经验做法 ,是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创新实 践,是发扬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的成功范例,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借鉴推广价值。 一、基本做法 “吹哨报到”改革源自基层。2017年上半年,北京市 平谷区金海湖镇为根治金矿盗采多年屡禁不止难题,探索 了乡镇发现盗采线索及时上报,各相关执法部门30分钟内 赶到现场综合执法的机制,效果很好。北京市委把这一探 索总结提升为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从 2018年初开始,在全市16个区的331个街乡中,选取169个 街乡试点推广。市委抓住机构改革契机,完善基层管理体 制,把党建和治理结合起来,在赋权、下沉、增效上下功 夫,以“吹哨”反映群众诉求、发出集结令,以“报到 ”引领各部门响应、解决群众问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 法。 1.明责赋权优化职能,增强街乡“吹哨”能力。北京 市委深刻认识到,街乡是城市治理的枢纽,许多基层治理 难题需要街乡去面对和解决,但由于责大权小、权责不清 ,往往有心无力,特别是面对拆除违建、整治违法经营、 治理开墙打洞和环境污染等“硬骨头”时,既没有执法权 ,又无法有效调度各执法部门,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在市委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各级党组织统一思想、共同 行动,推进“吹哨报到”改革,着力增强街乡统筹协调功 能,以快速调动执法力量解决问题。一是为街乡明责,使 其“吹哨”有据。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职 能。制定街道职责清单,明确党群工作、平安建设、城市 管理、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综合保障等6大板块111项职 责,其中,街道作为主体承担的占24%,其他均为协助、参 与,使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目前,正 在拟定乡镇职责清单。通过理顺和明确职责,使街乡把该 吹的“哨”吹到位。二是给街乡赋权,使其“吹哨”管用 。为确保各有关部门闻“哨”而动,重点落实街乡对辖区 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综合性事项的协调权和督办权、对有 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任免调整奖惩的建议权;强化 街乡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的话语权,规定街乡对有关职能部 门及其派出机构的考核结果占被考核部门绩效权重的1/3。 三是优化街乡内设机构,使其“吹哨”有力。启动街道内 设机构改革试点,先行确定9个区的28个街道,按照“6办 +1纪工委+1综合执法队+3中心”模式设置机构,变向上对 口为向下对应,机构数量减少一半以上,职能更优化,运 行更高效。目前,正按上述模式对全市所有街乡内设机构 进行优化调整。 2.建立综合执法平台,推动执法部门到街乡“报到 ”。为解决基层执法力量分散、难以“握指成拳”等问题 ,“吹哨报到”改革整合执法机构和资源,推动执法力量 下沉到街乡,完善综合执法实体化、常态化机制。全面推 广石景山区“1+5+N”模式,在290个街乡建立实体化综合 执法中心,以街乡城管执法队为主体,公安、消防、交通 、工商、食药等5个部门分别派驻1至2人,房管、规划国土 、园林、文化等部门明确专人随叫随到,人员、责任、办 公场地相对固定,便于协同行动。执法中心主任由街乡主 要领导担任,派驻人员由街乡负责日常管理。建立执法中 心党组织,派驻人员中的党员全部将组织关系转入执法中 心,增强组织凝聚力。需要多部门解决的复杂问题或突发 事件,相关执法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按照各自职 责开展执法,直接解决问题。 3.引导街乡干部深入一线,构建“吹哨报到”快速响 应机制。“吹哨报到”改革注重推动街乡干部贴近群众走 近群众,看清楚治理堵点,感受百姓痛点,使“吹哨”更 快、更准、更有针对性。一是推行街巷长制度。街巷长全 面负责街巷环境整治提升、文明创建等工作。街长一般由 街道处级干部兼任,巷长一般由街道科级干部和站所负责 人兼任,除完成机关本职工作外,拿出足够时间深入一线 ,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街巷长姓名、职责、联系方式等 向社会公布。建立日巡、周查、月评制度,督促街巷长及 时发现解决违法建设、违规经营、堆物堆料、乱停车等问 题。目前,已选派街巷长1.5万名,活跃在近5000条大街、 1.4万余条小巷胡同,随时随地出现在群众身边,办好群众 家门口的事。二是建立专职社区专员制度。社区专员承担 社区建设指导工作,具体负责沟通协调、组织发动、检查 督促,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是“吹哨报到”工 作在社区的指导员、宣传员。社区专员主要从街道优秀正 科级实职干部中选派,编制在街道、岗位在社区,首批已 选派141名。三是健全民事办理制度。对在一线发现和群众 反映的问题,分级分类办理,街乡层面能解决的现场解决 ,不能现场解决的上报区级指挥管理系统,确定责任部门 ,限时办结,并公示反馈、评价考核、跟踪问效。 4.拓宽“吹哨报到”参与范围,调动驻区单位和社会 力量共建共治。“吹哨报到”改革除了要求执法力量到街 乡“报到”外,还整合带动体制内其他单位和体制外力量 ,不断拓展“报到”服务的参与面。一是搭建共建平台。 建立区、街乡、社区三级党建协调委员会,吸纳区域内有 代表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 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定期研究解决共同关心的重要事项。 区、街乡党员领导干部担任下一级党建协调委员会主任 ,强化统筹权威和效能。二是创新共建方式。建立资源、 需求、项目“三个清单”,实行属地和驻区单位双向需求 征集、双向提供服务、双向沟通协调、双向评价通报“四 个双向”机制,越来越多的中央和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 主动打开“院门”参与治理。三是推动在职党员“报到 ”为群众服务。组织71.7万名市直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 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社区报到,参与各类活 动100多万人次,为民办实事6万多件。四是用好新兴领域 治理资源。坚持把党建做进去、把资源带出来,通过政府 购买服务、公益服务品牌创建等方式,发挥非公有制经济 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5.推动“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激活基层治理“神 经末梢”。“吹哨报到”改革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街道 、基础在社区。推进改革中,注重把工作向城市治理“末 梢”延伸,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使社区真正成为精准 了解反馈群众需求、精准投放服务资源、精准推动治理落 地的基本单元。一是做实做优社区。开展社区减负行动 ,依法取消市直部门下派社区的工作事项150项、评比达标 和示范创建项目31项,需社区开具的证明由15项减为5项 ,使社区能够集中精力搞服务。各区根据街道规模,每年 为每个街道提供20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的自主经费,支持 社区服务群众项目。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