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佘双好: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发表时间:2019-10-17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佘双好  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两者 共同存在于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这一论述深刻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价值性与 知识性的辩证关系,不仅将两者的关系提升到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规律的高度,而且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价值性与知识性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分割  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有益 成果,它以客观的形式呈现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之中 ;价值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 足,体现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正因为知识和价 值对于主体的不同意义,有哲学家把两者区分开来,把知 识视为一种事实材料,而把价值看成是一种主观判断,把 价值从知识中抽离开来,构成知识与价值的分离。但是 ,这种分离即使在纯粹的科学研究中,也是不存在,“价值 中立”本身也代表着一种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无国界,科学 家有祖国”这是科学研究中知识性与价值性关系的一种真实 写照。  知识和价值的不可分割性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更为明 显,因为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上一代人把自己认为 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活动中 所使用的知识材料,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反复 精心挑选的知识材料,带有教育者主观的痕迹。因此,在 教育活动中,价值的问题不可避免,如何按照教育者价值 目标和要求,培养符合教育者需要的人才,就成为教育活 动的基本价值目标。在我国古代,设立学校的目的就是为 了“明人伦”,如《孟子》中明确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 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 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虽然西 方学校进行各种各样的知识教育,但“教学的最高的、最后 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但是特别放在教学面 前的较近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多方面的兴趣,较近的 目的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批判过资 产阶级学者声称知识可以脱离价值,学校教育可以脱离政 治的“谎言”,他说:“资产阶级国家愈文明,它就愈会骗人 ,说学校可以脱离政治而为整个社会服务……我们公开声 明,所谓学校可以脱离生活,可以脱离政治,这是撒谎骗 人。”首先从教育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 ,其维护政治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 过教育,通过知识教育实现价值教育的目标。其次,从社 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来看,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 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 的有用人才。这就从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 的特殊规律角度,充分论证了教育过程中知识性与价值性 的辩证关系。因此,不能脱离价值性孤立地谈知识性,也 不可能只强调知识性而忽视价值性,在教育活动中它们具 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鲜明价值性的课程。从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设置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把在各级各 类学校开设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学校 的根本特征和区分其他类型学校的根本标志之一的重要举 措。在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意味着教育主权的回 归,而且体现新教育的性质,具有明确的价值属性。从思 想政治理论课功能上看,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和教育部关 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若干文件都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 课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 求。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工作基本要求》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 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 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这进一步 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 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 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 课程,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开 宗明义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关键课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和任务来看,思想 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 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