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7年4月9日江西省委办公厅选调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7年4月9日江西省委办公厅选调公务员 笔试真题及解析 时间:18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一部分: H省省委领导拟在主流媒体上发表一篇理论文章,以下材料为文 章初稿,用词、逻辑、句式、标点等存在多处问题,请您进行 审改把关。(直接在材料上修改,15分) [原文链接] 弘扬敢于担当精神 做时代的劲草真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敢于担当纳入新时期好干 部标准,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 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 ,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强调 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这些重 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敢于担当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具有很强 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当前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几种表现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 怀、勇气、品格,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 会有多大成就。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河南的党风政风 明显好转,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但仍有部分干 部为官不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 当前,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老好人。有的为了升迁,怕惹麻烦、怕“丢选票 ”,对错误行为不抵制、不批评,对存在的问题不研究、不解 决,任何得罪人的事情都不干,任何触及矛盾的事情都不做。 二是摆花架子。有的喜欢编个新提法,只发号令不出实招,只 造声势不做实事; 有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照搬照套、囫囵 吞枣;有的好大喜功,热衷于说大话、喊口号、吊胃口,盲目 提大任务、定高指标;有的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对 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不重视、不研究、不部署、不落实,喜 欢搞“短平快”,热衷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有的急功近利 ,任务刚下达、成 绩和数字就报上来了,工作刚部署、经验和做法就总结出 来了。三是只要权力不干事。有的拖拉懒散、效率低下,推诿 扯皮、敷衍塞责,变着花样搞“吃拿卡要”,门好进、脸好看 但就是不办事;有的在简政放权中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 名放实不放。四是不思进取图安逸。有的干工作存在惯性思维 ,习惯于凭老经验、用老办法解决问题;有的求稳怕变,一些 重要工作能拖就拖;有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办 法不多,化解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投入精力不够;有的感到提 拔无望,就什么事也不干,“当着和尚不撞钟”,在一个地方 工作多年却“涛声依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 展,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深刻把握“五个敢于”的内涵要求 针对一些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要加大治理力 度,有效推动一些突出问题的解决。也要认识到,“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真正使敢于担当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必须牢记习近平同志对干部提出的要求,把“五个敢于”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忠于职守,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推 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担负好惠一方百姓 、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习近平同志强调,在事关大是大 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 动仗。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 、斗争尖锐,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所谓的人权、民族、宗教等问 题干涉我国内政,插手炒作敏感案事件,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面 临新挑战。作 为领导干部,我们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 面前眼睛特别亮,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发 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论 不当“绅士”当战士;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等问题 进行渗透,严厉打击各种邪教破坏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 全。 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问 题导向,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矛盾问题面前,最能 考验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当前,河南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 、深化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老问题与新问题相互交 织,不同领域矛盾相互叠加,躲不开也绕不过。如果领导干部 抱着“宁可 不干事、千万别出事”的心态,存在“等靠要”的想法,坐看 矛盾问题积累恶化,最终势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就需要 我们坚持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把解 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深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方面,在贯彻落 实习近平同志对河南工作的要求、打好“四张牌”方面,在打 赢脱贫攻坚战、抓好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在防控风险、维护稳 定方面,敢于迎难而上,做到挺直腰杆担当、甩开膀子干事 ,以破解难题的实际成效带动全局工作整体提升。 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有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 险、渡难关的主心骨。领导干部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 工作中,更要体现在紧急关头上。去年,河南局部地区的洪涝 灾害非常严重,但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比较小。这得益 于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冲锋在前,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要 看到,当前仍有一些干部在危机面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有 的顾虑重重、采取“鸵鸟政策”,有的忧心忡忡、茫然不知所 措,有的手忙脚乱、以致乱中出错,给工作造成被动。领导干 部应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遇到紧急情况时,果断决策、科学 决策,不能优柔寡断、患 得患失;遇到大灾大难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临危不惧 、靠前指挥,不能躲闪回避、贻误时机;遇到突发群体性事件 时,及时稳控局面,抓紧研究解决办法。 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谋私利才能 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失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掩饰失误 、推卸责任,不能思其过、改其行。领导干部不能有了成绩都 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随着经济转型任务日益加重、 社会治理难 度不断加大,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在这种情 况下,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失误,不能因怕丢面子而丢了里子 ,不能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而应主动承认失误、及 时加以改正,把纠正失误、总结教训的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 梯。 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习近平同志指出,“四风 ”问题都是顽症,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 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在各种歪风邪气面 前,是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还是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对每一 位领导干部都是现实考验。当前,“四风”问题依然存在,一 些顶风违规行 为由明转暗。面对这种状况,领导干部应有正气压倒邪气的必 胜信心、舍我其谁的政治担当和铁面无私的浩然正气,敢抓善 管、严厉整治,对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松懈的,执铁规、出重 拳,敢于较真碰硬、真抓严管;对违纪违规违法行为以及各种 社会丑恶现象,不留情面、坚决打击,让各种歪风邪气没有市 场。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党的 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 部负责。”增强担当精神,既需要领导干部自身加强历练,也 需要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使 敢于担当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三个区分 开来”,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 部。当前,一些干部之所以“不敢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怕踩 红线、怕得罪人。有人形象地将这个现象总结为“洗碗效应 ”,认为洗碗多难免要打破碗、难免要被责骂,还不如少洗碗 、不洗碗。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方面,河南一些地方进行 了积极探索,研究出台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支持干部干事创 业的试行文件。我们将认真总结这些地方的探索实践,在省级 层面研究制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指导性文件,对哪些属于改 革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哪些属于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 和错误、哪些属于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加以界定,明确政策 界限,鼓励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容错的具体情形、程 序、结果运用和保障措施等,为敢于担当的干部卸“包袱”。 容错并非纵容,保护绝非庇护。容错的同时需要注意纠错,要 创新纠错办法,形成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的一整套 机制,最大限度消除影响或挽回损失。健全保护机制,对那些 因敢于动真碰硬而受到诬告的干部,及时澄清是非、消除影响 ,保护好干部。 健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促进干部干事创业、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在干部正向激励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需要健全多元正向激励机制,在从解决思想“总开关”入 手的同时,适应干部多层次、多元化、动态化需求改进激励考 核制度,充分激发干部潜能。应畅通干部成长通道,认真落实 新时期好干 部标准,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贯穿干部选拔 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注重选拔那些敢抓敢管、实绩突 出的干部。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在“下 ”的问题上细化衡量标准,确保干部下得合规、下得合理、下 得服气,将目前干部“要么踏步、要么进步”的单向晋升变为 “干得好进步、 干不好退步”的双向流动。同时,公正对待“下”的干部,让 其有改进提高、重获提拔使用的机会。应加强绩效考核,研究 制定体现“重视基层、多劳多得、优秀重奖”导向的政策措施 ,着力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运用好精神激励,创新荣誉表彰制 度,大力培树先进典型,营造鼓励改革创新、激励干事创业的 浓厚氛围。 完善监督机制。《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信 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 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 受监督、失责必追究。”我们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 督条例》,结合河南实际研究深化落实的有效机制和办法,着 力解决监督难题,保证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 日常管理监督,多同干部交流谈心,多注意干部群众的反映 ,用好民主生活会、干部考察考核、述责述廉、报告工作、巡 视巡察等各种日常监督制度,及时发现干部不担当的问题,通 过批评教育、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方式推动问题 解决。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让各级干部时刻 置身于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