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十七大报告重要考点汇编(b)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十七大报告重要考点汇编(b) 一、十七大若干节点 l 2007年10月15日——2007年10月2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l 代表 7300多万党员的2200多名中共十七大代表和特邀代表。 l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 371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127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l 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 (修正案)》的决议 中共十七大修改党章: 写入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写入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二、十七大报告的整体框架    第一、第二部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表明中国共产党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旗帜。 第三、第四部分,高瞻远瞩、求真务实,从中国的发展全局出发,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奋 斗目标,做出了切合实际地回答。 后八个部分,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分别从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党建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报告的最强音 三、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 2007年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科学回答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 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 十七大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和途径问题。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只是数字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的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能够更好地为总体目标——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四、十七大的意义 1、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部写入党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 与时俱进,使党的纲领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2、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将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 深远的影响。 3、十七大的方针,顺应了“经济越来越自由、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历史潮流。十七大的思想路线 的实现,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几代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执政目标:经济自由,政治民主 ,社会和谐。 五、十七大报告所包含的时代主题   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坚持一条基本路线、阐述一个重要思想、提出四点根本要求、描绘一 幅宏伟蓝图。 1、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加 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2、坚持一条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3、阐述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 4、提出四点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描绘一幅宏伟蓝图——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六、十七大的历史贡献 1、十七大的第一个历史性贡献,是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十 七大从历史高度、从全局角度、从政治深度,对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肯定,让全世界更加清楚 地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向。 2、十七大的第二个历史性贡献,是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载入 党章,作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发展需 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 理”一脉相承。邓小平讲的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发展,本身就是科学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突 出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在科学、自觉的层面进 行,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正在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告别。 3、十七大的第三个历史性贡献,是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全 面部署。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 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表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 4、十七大的第四个历史性贡献,是中央领导机构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在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中 ,新人超过一半。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不仅显示新 老交替顺利实现,而且将为中央工作带来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大量年轻化、知识化而又具有 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民生的干部进入中央,将使中央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群众的诉 求。 七、十七大报告中的九个新表述和两个“没有变” 1、“两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2、9个新提法、新表述 ( 在十七大报告的许多新提法、新表述里,不少仅是“一词之差”。比如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永续”发展、从“总量” GDP到“人均”GDP、 从“就业”到“创业”…… ) 1)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表明我们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2)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 4)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 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五个统筹”基础上增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7)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8)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9)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八、十七大报告的 17个关键词语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改革开放 3、科学发展观 4、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和谐社会 6、和平协议 7、改善民生 8、公民意识 9、人均GDP翻两番  10、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 11、财产性收入 12、全面小康 13、生态文明  14、反腐倡廉 15、共建共享 1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7、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九、十七大报告的五个“首次” 1、首次以“人均GDP”为指标,提出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表明了对经济持续发展的 信心和让经济发展普惠于广大群众的决心; 2、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 涵; 3、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肯定了广大群众以多种途径参与社 会财富分配的合法性; 4、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首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有助于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5、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提法,并提出建设“廉政文化”的目标,再 次宣示了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十、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五个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 十一、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九大“亮点”。 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 3、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4、新农村建设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5、社会公平正义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6、文化建设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 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7、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8、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 本消除。 9、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 方式、消费方式。 十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所谓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即支持建立 “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体系 。 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 这些领域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更是改善民生的技术基础。没有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成果的 运用,改善民生就是低水平的,就没有“技术含量”。 十三、如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经济发展的四个协调 过去我们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 词之差,含义深刻。” 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更强调了经济本身;而十七大报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经济与其 他事业的协调性,更突出了“好”字。 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 一是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二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 三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要突出消费; 四是发展动力的协调,决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拉动,而要更多强调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推动。 2、改善民生的五个重点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3、不容忽视的四个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 二是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 三是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协调性。 四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十四、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正视与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工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 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3)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十五、社会建设如何推进和改善民生? 十七大报告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成为中国扶贫新策略 十六、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社会热点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有两个重要的新提法: 一是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前一提法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的现象,后一提法又体现了平等保护物权、鼓 励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两个提法互为辩证关系,统一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十七、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党对军队 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 2)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十八、“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的主题和框架 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把握主题、构建框架、遏制‘台独’、渐进统一 ——主题是“和平发展” ——内容是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社会一体化、遏制“台独”;为统一创造条件,什么都可以谈 。 ——框架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什么都可以谈,在框架之下签订和平协议。 ——遏制“台独”是让两岸关系稳定下来。不因“台独”打仗是两岸人民更大的利益。摒除“台独 ”。 ——渐进统一是指有一个过渡阶段 十九、关于我国外交新理念 1、外交理念: 1)“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 2)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 2、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1)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 2)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关于安全合作,“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 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4)首次提出中国在环境外交问题上的主张: 二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 连续 5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 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在经济上表现为国有制为主体的单一所有制体制、全部经济生活无 所不包的、政府集中管理经济和配置资源的行政命令体制。在政治上表现为以党代政、党政合 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