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30篇招生考试工作会议讲话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目录 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务培训会上的讲话 3 在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8 在2018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3 在2015年全校招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8 在全县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4 在2015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视频检查工作会上的讲话 82 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85 在2018年全省教育考试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0 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5 在全州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129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138 在全县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152 在2015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63 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暨加强考风考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89 在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协调暨考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4 在2016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199 在2017年全市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12 在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0 在2016年全县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43 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明确责任 全力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 考试安全工作251 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59 在2018年全市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85 在2013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暨加强考风考纪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291 在2017年全市招生考试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00 在2018年全市招生考试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08 在全市2014年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315 在全县初中学业考试暨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325 在全县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3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全力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 考试管理工作339 在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46 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务 培训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巡视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国家教育统一招生考试即将来临,今天 ,我们召开全体考务人员培训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 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熟悉考务程序、严明组织 纪律、规范工作行为,确保我县今年的高考工作安全平稳 顺利进行。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向莅临我县参与并指 导高考工作的自治区、市巡视员、卓资县领队、主考员及 所有参与考务工作的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今年的高考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高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是为国家科学、公正选拔人才的重 要举措,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体监考老师和 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权威性 、公正性和严肃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以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和对全体考生高度负责的态度 ,认真做好这项工作。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 领导下,在自治区、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 ,在监考老师及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我县 的高考工作进展顺利,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但由 于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现代 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防范打击考试舞弊行为的难度进 一步加大,考试安全管理面临新的挑战。这些问题,都给 我们的高考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所有监考 老师和考务人员一定要深刻吸取全国各地发生高考舞弊事 件的沉痛教训,认真总结我们在多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 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努力做到“三个严防 ”:一是严防出现任何形式的试题失泄密事件,二是严防 发生有组织的大规模群体性舞弊事件,三是严防因自身工 作失误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尽职尽责地完成好这次高考 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高考安全有序顺利进行。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认真做好组考各项工作 我县今年高考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全力打造平安高考 、和谐高考、满意高考。具体要求是:力争实现考务管理 “零差错”,保密措施“零疏漏”,考风考纪“零违纪 ”,考生服务“零距离”,考试安全“零事故”。围绕这 一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培训。考务培训是搞好高考工作的前提 ,高考政策年年有变化,年年有创新,不培训就不能掌握 新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 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决克服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 ,认真执行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二是严格规范管理。规范化管理的精髓就是“精、准 、细、严、快”,落实在高考中就是要严格程序、规范操 作。高考监考和考务工作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 ,明确各自任务和职责,规范操作,准确到位,确保操作 程序不走样。 三是坚持抓主抓重。高考考务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 :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和重点对象。重点环节 主要包括:考前培训、考场抽号、试卷交接及突发事件处 置等;重点时段主要包括考生入场、离场、开考前30分钟 和结束前30分钟;重点部位主要包括保密室和考点大门等 ;重点对象主要包括艺体类考生、行为异常考生及晕场考 生等。这四个重点一定要高度重视、严防细查、抓好衔接 配合,确保万无一失。 四是严肃考风考纪。考风考纪是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 生命线,严肃考风考纪关键的在于监考老师和全体考务人 员。能够参与高考,对我们每一位考务人员来说,既是一 份信任和荣誉,更重要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此,希 望各位监考老师、全体考务人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要对自己负责,对考生负责,对 教育事业负责,更好的维护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严肃性、 权威性和公平性。 五是维护考试安全。实现平安高考是我县高考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全工作是高考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 考试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预案 ,以便对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置。招委个成员单位要与积 极配合,紧密衔接,及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努力创造安 全和谐的考试环境。 六是优化考生服务。考生既是我们的管理对象,更是 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要坚决纠正重管理,轻服务思想 ,牢固树立服务考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理念,严格 落实管理职责,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渗透管理。 既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又要为考生提供优质的、全 方位、人性化的服务,积极营造安全宽松舒适的考试环境 ,维护各位考生的切身利益。 三、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确保顺利完成高考各项工作任 务 高考工作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各有关部门必 须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之前,我们专门召 开了高考工作协调会议,对各部门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 ,这里不再多讲,总之,教育部门要牵头抓总,监察、公 安、保密、环保、卫生、电力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共同把高考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确保今年高 考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各考点学校要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工 作,校内的各种标识和指示要醒目,饮水、降温和通风设 备要到位。广大考务工作者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尽量 减少对考生的干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不得在考场内 相互交谈或大声喝斥考生,为考生营造一个清静宽松的考 试氛围。试卷保密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做好保 密室的值班和试题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必须严格按规 定程序操作,任何人不得随意变通。食药、卫生部门要对 主、监考封闭场所的食堂、校园周边饭店、小吃部等食品 经营场所,以及考生食宿场所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坚 决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公安部门要加强考点内及周边 的安全保卫,并做好主、监考住宿地点的安全保卫工作 ,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交警部门要在考生和考务工 作人员往返及考题运送地段,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维护交 通秩序,确保考试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志们,从明天起,今年的高考工作就要全面拉开序 幕了,我们心系重托,肩负重任,时间紧迫。希望各有关 部门和全体考务工作者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考生高 度负责的态度,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科学高 效、平稳有序地抓好今年的高考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高 考任务。 谢谢大家! 在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会议精神和2017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 总结“十二五”以来特别是2016年高校教学工作,交流经 验做法,分析研判高校教学工作新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 高校教学工作。我分管高教业务工作以来,这是召开的第 一次大会。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讲,“大学的教学工作决定 了学校的生存,大学因为教学而设立,如果失去了教学 ,大学不叫大学,教授不叫教授,也就失去了大学的价值 ”,“高校的领导不抓教学,不是失职就是渎职,起码是 不称职”。因此,我们要以此为标准,抓好教学工作,做 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刚才,郑州大学等8所高校围绕加 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好的发言 ,听了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值得大家认真地学习借鉴。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呈现新局面   近年来,全省高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 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 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深 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教学质量与 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学和人才培 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省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 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高等教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2015年7月召开 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时任省长 谢伏瞻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印发了《关于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 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加强分类指导、加快调整学科专业 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 大学生就业创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等教育信息 化建设、构建多元质量评估监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这为我们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 了方向,是今后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遵循。   (二)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 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郑州大学实施中 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工作推进 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河南大学等7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 础能力建设工程。截止2016年底,全省省部(局)共建学 校已达10所。2015年,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启动之前 ,我省及早谋划,率先启动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工程,计划用10年累计投入31亿元,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 科。通过第三方评价,遴选确定了35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 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2016年底,召开了全省优势特 色学科建设推进会,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省政府徐济超 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着 力点。积极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起草了《河南省建 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施方案(暂行)》,目前正在有 序推进。   (三)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去年,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座谈会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 高教学水平的指导意见》,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在教书育人 、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的职责。各高校也都把人才培养工 作摆在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学校的资源配置、政策支 持更多地向教学工作倾斜。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高校相 继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主要领导安排部署教学工作。高校 普遍将教师评聘奖励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增加教学业绩权 重、引导鼓励教师把精力更多地投入教书育人。河南财经 政法大学出台《绩效工资年终考核发放办法(暂行)》 ,提高超课时补助标准、指导本科生论文核定工作量,提 高教师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的比重。河南理工大学实 施教学竞赛、示范教师和教学名师制度,选拔一批教学效 果好、学生评价高的教师,用以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学。 现在,省属本科高校生均经费已达1.3万元,省属高职院校 生均经费也接近万元,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得到了有力的保 障。   (四)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积极适应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坚 持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指导高校做好“十三五”专业建 设规划,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发挥高校在专业设 置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去年,支持高校新增一批战略新兴 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社会民生急需的专业点,特别 是新设置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缆工程、信息安全 、飞行技术、陶瓷艺术设计、儿科学、临床药学等目录外 新专业和国控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人才需求预 警机制,对毕业生连续三年供大于求的专业实行规模调控 和退出机制,调减就业率低的专业招生计划。河南工业大 学强力推进专业认证(评估)工作,将进入全国专业排名 前10%和通过国家级专业(评估)认证作为验收和经费持续 投入的重要指标,学校已有8个专业通过或拟通过认证(评 估),覆盖到7大学科门类,推动了人才培养从“资源导向 ”转向为“目标导向”,提升了专业建设质量。商丘师范 学院围绕现代服务业和商丘市主导产业,重点规划了“商 务服务、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服务、先进制造配套服务、 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教师教育”6大专业集群,提高 专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依存度和贡献度。   (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   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学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和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 力。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 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黄淮 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4所高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 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在全国“互联网+”大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我省高校获得1金、12银、 35铜的好成绩。全省有5310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 业训练计划。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省高职院校累计获 奖418项,参赛院校和学生人数进一步扩大。河南中医药大 学构建“一主体三环节五保障一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 能力。黄河科技学院建成了开放实验室、创客工厂、众创 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全要素、一体化、开放式的创新 创业载体,与中关村软件园、黎明重工等共建实践基地 148个,与郑州市政府合作共建了6万平方米的U创港创新创 业综合体。   (六)教学质量工程深入实施   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带动提升内涵建设。“十二 五”以来,全省高校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及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点131个,省级专业点1107个。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 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43个,省级实验中心112个。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视频公开课86门,省级课程519门。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 257部,省级教材300部。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23个,省级 团队327个。立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902项。发挥教学名师 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14名 ,评选表彰了248名省级教学名师。各高校也通过质量工程 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产生了一 批优秀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学 成果奖760项,对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了很好的 示范引领作用。   (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深化   大力推进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育人,实施卓 越工程师、农林、医生、法律、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十二五”以来,立项建设国家级卓越项目56个,省级卓 越项目73个。实施河南省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新闻单位 从业人员互聘计划,双方互聘人员190人。2016年,全国部 校共建新闻学院推进会在郑州大学召开,中宣部、教育部 两位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州大学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各高校结合学校发展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 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郑州大学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的融合,以“平台+模块+课程群”构建课程体系。河南大 学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编印《本科生导师制学习情况 记录表》,要求教师主动联系指导学生,并与学生交流每 学期不少于3次。河南师范大学实施分类培养,按照师资型 、学术型、应用型三类人才方向,施行“3+1”人才培养模 式。黄淮学院、许昌学院等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 ,从平台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集群建设 等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 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 ,构建实施国家、省、校“三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 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就业,提高了学校 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八)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培养培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托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重大人才专 项,面向海内外引进急缺学科领军人才。全省高校现有国 家“千人计划”9人,省“百人计划”16人,“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2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继 续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全省高校 现已设置省级特聘教授岗位169个,累计上岗特聘教授 214人,其中海外引进49人,省外引进59人。河南农业大学 面向全球重金揽才,努力打造最优工作条件和最人性化工 作环境,将人才引进划分为7个层次,全球领军人物、卓越 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优秀博士毕业生 、优秀创新团队,取得了较好成效。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 培养培训,在全省高校累计选拔3300名青年骨干教师重点 培养,到国内重点大学访学208名。加强本科高校新入职教 师培训,去年,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组织200名教师国家级示 范培训,实施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累 计完成省级以上培训7576人。郑州大学注重教师教学能力 提升系统设计,形成了“校本培训—网络在线培训—外聘专 家培训—出国研修”的多层次、立体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体系,值得学习借鉴。此外,我省还组织高校参加教育部 ‘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研修班、新闻院系负责人 和骨干教师培训班,举办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培训班、教材 建设培训班、师资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 水平。   (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全省初步建立了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 状态数据平台、教学质量报告、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 业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 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十二五”以来,配 合教育部完成了河南城建学院等12所新建本科高校的合格 评估,对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乡医学院、中 原工学院等4所高校进行了审核评估。组织开展了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类、184个专业点的评估试点工作 。3所高职院校获批全国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试点高校。建 立本科院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机制,实现了全省本科 院校教学质量年度发布。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落实“需 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教学诊断与改 进工作方针,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框架 ,形成了由13项规划计划、21个标准和35个配套制度组成 的规划、标准和制度体系,建立了具有质量预警功能的校 本数据平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加强成人高等 教育管理,完成对成人高等教育865个校外学习点的检查评 估和清理整顿,分别确定为合格、不合格以及给予撤消、 整顿的处理,规范了成人教育的办学行为。   同志们,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教育 部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高校广大教师和管 理工作者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 厅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 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还有一些不足:高水平大学少,优质 高等教育资源短缺,还是短板;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和河 南战略需求的意识不够强,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优化,适应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比较匮乏,科教结 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尚待完善;教学投入不足,教 学工作中心地位落实还不够到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教学制度化建设特别是基层教学 组织建设亟待加强;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积极性不足,教育 教学思想观念更新、内容方法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亟 待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短缺,高端引领不够,青年教师 的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 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切实增强做好教学工作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治国 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省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实施五 大国家战略规划和推进“四个强省”的战略目标,这对高 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站在了新 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当前高校教学工作,需要认清形势 ,明确方向,准确把握中央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 需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 作提出的新要求   去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我国高等 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 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我们党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 新认识,全面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 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 本性问题,为我们办好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 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教学 和人才培养工作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社会主义 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 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走自己的 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 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自觉同我 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人 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 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 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和核心任务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 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 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 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 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遵 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用好课堂 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   (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带来的新需求   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经济转型升 级进程加快,经济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互联网 +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要求高校不断增强适应经济 社会需求的能力。我省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新常态 下,要着力打好“四张牌”、深入实施“五大国家战略 ”、建设“四个强省”,特别是聚焦“三区一群”(郑州航 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 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构建支撑河南省未 来发展的改革开放创新支柱,对我们高校的办学定位、办 学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教师队伍素质等 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我省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带 动了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 14.2∶57.7∶28.1已调整为2016年的10.7∶47.4∶41.9。 但较全国三产产业结构8.6:39.8:51.6相比,结构仍需优 化。这要求我们加快培养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所需 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高校 做好前瞻布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交叉学科 专业人才;对接制造强省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加强装备制 造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弘扬培育“工匠精神”,为“中国 制造2025”提供人才支撑。对接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 ,要求高校大力发展航空经济、信息通信、现代物流、电 子商务、大数据等产业的相关专业建设;对接“一带一路 ”建设战略,要求高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 动,大力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国际视野、适应我省企业、 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人才。适应信息时代变革,全面 实施“互联网+教育”,将会推动高校教学理念、资源建设 、教学方式方法深度转型。因此,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 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们高校的 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教育教学质量都提出 了新的需求。   (三)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新期 盼   “十二五”以来,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推进,高 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2010年的23.66%提高到2016年的 38.8%,很快就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 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的呼声越 来越高。虽然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3.9个百分点的差距,还 需要稳定一定规模,但我省高等教育已经由数量型增长、 规模化扩张为主转入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主的新阶段 。目前,全省普通高校已有129所,在校生187.5万人,高 校数和在校生数全国排名分列第4位和第3位,规模在全国 位居前列,但关键是质量问题,我们与高等教育发达省市 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层次和质量上。这种差距不是单向的 ,而是综合的,不是全面的,却是关键的。教学质量、人 才质量、成果质量、管理质量等与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 ,将决定着今后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我省优 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高水平大学少,这就要求我们转变 发展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引 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主动 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三、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认真做好2017年高校教学 各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 实省十次党代会的开局之年。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的 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的部署,围绕教育厅今 年的工作重点,主动对接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需求,坚持稳中求进、协调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抓 核心、强带动,调结构、推改革,打基础、重保障,全面 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 十九大胜利召开。今年的高校教学工作要点已发给大家 ,这里我不再全面讲了,主要强调以下六个方面。   (一)抓住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核 心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 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 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人。要重点抓好教师、教材、课堂、学风四个方面。抓好 教师师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师德非常重视,近年 来多次对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和要求。2014年教师节前,在 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 ”,即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016年教师节前,在回北京八一学 校拜访师生时,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引路人”,即教师要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 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总书记提出 了“四个统一”,即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 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 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 德施教。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加强高校师德 建设,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实施师德 “一票否决”,严惩学术不端、课堂发布不当言论等违规 违纪行为,树立良好的教风。抓好教材选用。教材体现国 家意志,要落实中央要求,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 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抓好教材建设。要对全校选用的所有教 材进行政治把关,组织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 程”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工作,切实加强教材建设的意识 形态安全。抓好课堂教学。要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政治底 线,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着重解决好教书、育人 “两张皮”问题,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 ”和所承载的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教育教学全 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全员育人、全 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抓好学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修 订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狠抓学生学习风气,严 格上课纪律,严肃处理考试舞弊,克服“宽松软”现象 ,树立良好的学风。   (二)示范带动,提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 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 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省都很重视,学校热切期盼,社会密切关注。一方面 ,我们将紧抓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支持郑州 大学、河南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 科”,努力实现河南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发挥示范带 动作用,促进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另一方面,紧 跟国家部署,主动对接,扎实推进河南省的“双一流”建 设,实施好河南省的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 ,今年将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比照国家遴选办法和程序 ,确定建设高校。同时,扎实推进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 建设工程”,对首批35个优势特色学科进行第三方中期评 价。“双一流”是示范工程、引领性工程,重在内涵建设 ,是高等教育若干计划其中一个,是统筹推动国家、地方 、学校争创一流的重要举措。大家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是国家加快提升中西部人才培 养能力的一项战略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中西部高 校综合实力提升工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应 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等工程项目。经过省教育厅、有关厅局 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这些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 步,有关高校要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认真落实规划,加 快建设进度,务必取得实效。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 技能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 实施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优质高等职业 院校建设为引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与保证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建设好一批综合实训基地、骨干专业、教学资源库,增强 经济社会服务能力。   (三)优化结构,服务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需求   结构调整优化是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校要 优化专业结构,做好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提升专业建设 质量,加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做好四个方面的 工作:一是做好“十三五”专业规划。全省普通高校现有 2606个本科专业点,3845个专科专业点,学校要在深入分 析现有专业总量、结构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优化结构、 补齐短板,有计划、有步骤地确定增量专业、撤减专业、 停招专业。二是科学设置新专业。支持引导高校主动对接 我省国家战略规划平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设置先进制造、人工智能、节能环 保等专业,培养战略急需人才;在重大民生领域,设置健 康服务、全科医学、全科教师(小学)、儿科学等专业 ,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在服务枢纽经济建设领域,设置物 联网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会展经济与管理、报关与 国际货运等相关专业。三是注重专业群建设。这些年,我 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很快,每个集聚区都围绕主导产业 的产前、产中、产后链条,集中资源建设,形成了品牌和 特色。学校也要围绕办学定位、办学特色,集中力量建设 若干个优势特色专业群,明确发展重点,避免过度分散资 源、过多设置缺乏相互联系和支撑的专业,增强集群优势 ,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四是健全专业 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与行业用人部门的信息沟通,综合运 用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等措施,建立起 新增、停招、撤消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毕业生连续几 年供大于求的专业实行规模调控和退出机制,调减社会需 求量小,报考率、报到率、就业率低的专业,提升人才供 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四)推进改革,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们以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和教学成果奖励工 作为重要抓手,推动高校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通过开展教改立项,聚焦教学 改革重大命题,引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一批有 成效、较成熟、可复制推广的优秀教学成果,发挥示范与 引领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教学、通识教育、拔 尖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等一些影响和制约全省高校教 育教学改革的共性或关键改革项目,集中力量,加大投入 ,争取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贯彻 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 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教学计划,修 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和考试形式,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机制。认定一 批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建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完善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组织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实践活 动,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协同育人。支持 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培养目标、培养 方案、教学保障、资源共享、管理运行等方面建立协同机 制,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鼓励高校与协同单位共建实验 室、实习实践基地、科技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协同单位的 科研平台、实践场地、资金设备等育人资源。继续实施高 校与新闻、法律实务部门的互聘计划,推进实施卓越工程 、医生、农林等人才培养计划。四是信息化教学。信息技 术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革命性影响。互联网时代,学生学 习的渠道更多、学习资源更丰富,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建 设和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培训教师,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教 改,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创新 管理,推动学校认可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搭建平台,建 设虚拟仿真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 ,举办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促学。同时 ,要加强学校管理平台建设,方便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 ,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五)打牢基础,提高教学制度化建设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学领 域“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建设,着力抓好提升人才培养 质量的制度性、基础性工作。一是抓好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基层教学组织是联系教师与学生、落实教学工作的“最 后一公里”,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 根本任务,关系到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去年,我们 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的指导意见》,绝大多数高校都制订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今年将重点推进这项工作。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将采取优秀 认定和达标建设两种方式。前不久,教育厅已印发通知 ,开展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认定工作,各高校也要开展 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挥省、校两级的示范带动 作用。同时,年内将出台基层教学组织的达标建设标准 ,到2020年,全省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原则上都要达标。各 高校务必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二是健全教学质 量标准。标准是尺度、是要求、是底线。今年,教育部将 首次颁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修订高 职专业教学标准,这是培养质量的“国标”,明确了各专 业类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各高校要结合实 际,根据“国标”修订“校标”,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三是严格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 道。今年教育部将出台高校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各高校要 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修订本校教学工作规程和课堂教学管 理细则,在思想引导、政策导向、制度建设、培养培训方 面加大工作力度。四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评估是政府转 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 学校发现问题,加强建设的有效手段。要按照“管办评 ”分离的原则,加强学校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测,组织实施 好本科高校审核评估,配合教育部做好新建本科高校合格 评估,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 诊断与改进工作,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积极 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 估体系。今年要高质量做好河南农业大学等6所本科高校审 核评估工作,扩大本科专业评估的专业范围,积极引导高 校对工程、医学等专业开展专业认证。   (六)强化保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大师级学科领军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我省高等教育 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 意见已经印发,我省的贯彻意见今年也将出台,一些束缚 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缓解,这对 于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将是重要利好。要通过国家“千人 计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百 人计划”、“省特聘教授”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人才专项 ,引导支持高校采取特殊人才政策、提供优厚条件待遇 ,面向海内外引进急需紧缺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 升人才竞争力。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学校类别,在全省高 校遴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加强教师培训 ,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通过国培、省培、校培三级培 训项目,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今年计划省级培 训1000人。启动实施新一轮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2017-2020年),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训,提升教 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 一要务,是天职。高校要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 出教育教学业绩,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工作,把 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克服唯学历、唯职 称、唯科研、唯论文等倾向。今年将评选表彰一批教学名 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   四、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 处   当前,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我 们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 ,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各高校要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抓好党建,确保各项工 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和核心任务,教学工作在 人才培养中处于中心地位。大家已有共识,关键是抓落实 。要避免概念化、抽象化,口头化,要具体体现在政策导 向上,体现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在考核激励上。高校党委 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责任主体,“抓好是本职,抓不好 是失职”,要把加强人才培养切实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 置,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培养工作,努 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仅校长 要重视、分管的校长要重视,学校党委书记和党委的其他 同志也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支持校长、分管校长和教务 部门同志的工作。学校领导要时常问问自己,听了多少课 ,接触了多少师生,研究了几次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是 否心中有数。要健全教务、科研、人事、规划、财务、学 工、后勤、团委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职称评 聘、考核评价、经费投入、后勤保障等方面要树立教学优 先的理念,政策措施向教学工作和一线教师倾斜,在全校 形成关心教学、重视教学、支持教学的浓厚氛围。   (二)明确责任,形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高校教学工作战线长、层级多、任务重,需要明确责 任落实,强化责任担当。校领导主要抓工作思路,统筹重 大教学改革事项,协调经费投入、教师考核、表彰奖励等 重大事项,对改革难度大、影响面广、同师生利益密切的 改革任务要亲自部署、协调推进,督促落实。教务处等教 学管理部门主要精力要用于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 教学标准、推进教学改革、督促检查教学质量等。院系是 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现在院系规模都很大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自主权也很大。院系教学工作抓不 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将是空谈。院长、教学副院长、教 学秘书、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是我们的骨干队伍,教学制 度的执行、教学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 课程与教材建设,都要在院系层面落实。因此,要充分调 动院系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基层活力,明确工作职责 ,完善考核激励措施,发挥好院系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 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改革事项,认真分析,选 好突破口,处理好难易关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要加强 调查研究,深入院系教学一线、深入普通教师当中,掌握 基层教学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抓准症结、开准药方,精准 发力,使出台的政策措施都符合实际情况。要建立工作台 帐,明确工作时限,分解责任到人,做到年初有计划,年 中有推进,年底有检查,确保工作不遗漏,不打折扣,高 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强化督促检查,建立督查常态 化机制,解决责任不落实,推委拖沓搞变通问题,做到工 作推进到哪里,督促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对责任不到位、 不担当、敷衍塞责,要严肃问责。今后教育厅立项的教学 项目将建立期满考核机制,完成不好的将减少经费拨付、 缩减其他项目指标限额。   (四)抓好党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 证。教学战线同志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精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 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坚定维护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业务工作中,与业务工作同部 署、同检查、同落实。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各项规 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 ”,规范权力运行,特别是在项目评审、教学考核、评优 评先等方面,要做好廉洁防控,注重以制度建设降低施政 风险。   同志们,做好高校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 高校永恒的主题和根本任务。让我们不忘初心,撸起袖子 ,真抓实干,努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决胜全面 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 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在2018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8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全省教 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教处长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总结工 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做好2018年全省高校教学等方 面的工作。刚才,郑州大学等8所高校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好 的发言,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听后很受鼓舞、很受启发 ,请大家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工作,认清我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新起点   过去的一年,全省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 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我省经济转型和社会发 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 核心,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人才培养质量 得到显著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 障和智力支撑。   (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教育、财 政、发改等部门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积极配合,郑州大 学、河南大学多年来不懈努力,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 行列,结束了河南长期没有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圆了亿 万河南人民久久期盼的梦想,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历 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中外合作建设高水平大学取得 阶段性进展。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加快“双一流”建 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座谈会,时任副省长徐济超主 持会议并讲话。“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 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和省部共建工作强力推进 ,郑州大学在全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工作推进 会上作了典型发言,郑州航院实现省政府与中国民航局共 建,全省省部(局)共建学校达到11所,位居全国前列。 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35个省优势特色 学科一期建设进行了第三方中期验收,19个学科验收结果 为优秀,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全省学科建设水 平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二)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   去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之后,各高校党委行政 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响应,把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摆在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学校的经费投入、资源配置 、政策支持更多地向教学工作倾斜。全省高校积极服务我 省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需要,坚持存量调整、 增量优化、余量缩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新设置143个本 科专业点和282个专科专业点。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调 减了15所就业率较低学校的招生计划,停招了社会需求减 弱、就业率排名靠后的133个本科和171个专科专业点(方 向)。坚持以评促建,对全省79个本科专业1200个专业点 进行了专业评估。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 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5所高校21个专业通过 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导向作用。 夯实教学根基,在全省遴选建设首批20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 学组织,每个基层教学组织支持3万元。深化教学改革研究 与实践,全省高校立项建设694项教改项目,获批7项教育 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建设40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高 校教学实验室持续安全运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 合,18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上网运行,8门课程入选首批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两次在全国会议介绍经验。完成 了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财经政法大学4所本科高校审核评估。编报全省《本科教学 质量报告》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全省高校 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   大力推进医教协同、部委协同、产教协同,争取把更 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 人才成长规律,协同省卫计委和省中医管理局,以省政府 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总结推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 创新机制,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为我省第二个省委宣 传部与高校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深化教育与宣传、政法 部门协同,召开互聘工作推进会,高校与新闻单位、法律 实务部门从业人员互聘69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 ,46所本科高校与有关行业企业合作,获批教育部产学合 作协同育人项目520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河南 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 术学院4所高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改革示范校。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我省高校获得4银、 24铜的好成绩。379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 划。   (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立足高端引领,全省高校深入实施国家“千人计划 ”、“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 原百人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学科领 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郑州大学增选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乡医学院各有1人入选“千人计划 ”外专项目人选。河南大学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中,我省9所高校13人入选 ,其中7人教学名师,3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人哲学社会 科学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第四批中原百人计划高 校入选13人,占全省入选总数的76%。全省高校高层次人才 引进成效显著。加强省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管理,修订完 善《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 》,突出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对 33名省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进行了中期和届满集中考核。牢 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激励广大教师 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评选表彰30名在教学和 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省级教学名师。注重人才梯 队建设,遴选303名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选派64名本科 高校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加强教师国际 交流,选派54名青年教师赴德国系统学习“双元制”职业 教育。加强教师培训,组织培训1200名本科高校新入职教 师和945名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举办高职院校骨干校长专题研修班和本科高校教师培训管 理人员培训班,提高治校管理水平。河南大学入选首批全 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五)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建设,积极构建现代职业 教育体系。全面实施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立项建设 15所国家级和25所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发挥示范辐射 作用。对“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行动 计划”第三批项目院校进行终期验收。支持地方和行业、 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新增 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所。8个专业点获批全国示 范专业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率再创新高,夺得 奖项83个。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我省高职院校 教师获奖11项,为历年最多。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第 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作了专题发言,扩大了河南高 等职业教育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 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293个专业点实行隔年招生。加强校外教学点监管,完善 备案程序和办法,新备案8所高校15个校外教学点。以事中 事后评估检查为抓手,对33所高校和272个校外教学点进行 试点评估和实地检查,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助力教育脱 贫攻坚,组织13所高校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 划,招录1万余名农民工接受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同志们,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教育 部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积 极配合的结果,是全省高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锐 意创新、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工作 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支持高校教学工作的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省卫计委、省人社厅等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 感谢!   二、分析形势,明确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人民的 首要政治任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教育思想。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第二十七 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五个对照学”(对照历史方位学、对 照主要矛盾学、对照奋斗目标学、对照阶段任务学、对照 国际坐标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 近平教育思想武装高教战线。年前,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了 全国高教处长会议,高教司吴岩司长作了主题报告,就持 续深化五学做了深度阐释和解读。实现河南高等教育高质 量发展,必须清晰认识、准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 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总体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 水平,已处在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 交融的阶段,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上的历史方 位。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是对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使命 作出的新判断,对高等学校肩负的责任和任务提出的新要 求。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 结构、环境格局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格局。一是地 位作用在变,从原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向支 撑引领并重发展。我省高等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三区一群”建设发挥的人才、科技方面的贡献作用,已 从基础支撑向支撑引领并重转变。二是发展阶段在变,从 大众化迈向普及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国民的基本 需求。2017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1.78%,随着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到2020年将会达到50%,进入普及化 。“有学上”的基本诉求已经实现,“上好学”正成为人 民群众的迫切渴望。三是结构类型在变,从相对单一结构 向多元多样化办学结构转变。我省高水平大学(“双一流 ”建设高校)、特色骨干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职 业院校、民办高校等不同结构类型高校多样化办学格局正 在形成。四是环境格局在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高等教育教学产生 了革命性影响。“90后”、“00后”新一代教育对象群体 出现,原有的教育方式方法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已经走进 世界舞台中央、参与到国际竞争和国际高等教育治理中。   (二)找准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高等 教育的发展情况看,不平衡既有供给侧方面的、也有需求 侧方面的,既有高等教育内部的、也有高等教育外部的 ,既有高校之间的、也有区域之间的;不充分既有阶段性 的、也有长期性的,既有质量方面的、也有数量方面的 ,既有高校自身办学水平方面的、也有整个高等教育资源 供给方面的。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高等教育普 及化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而我省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4个百分点的差距,还需要 坚持适度规模与内涵式发展并重。再比如,我省高等教育 层次类型区域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 不够平衡,高水平大学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 (尤其是博士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引育能力、支撑引 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对外开放 大局的能力等方面还不够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适度规 模、提升质量、促进均衡这三个方面下大功夫,提供更多 机会、更有选择性、更有竞争力、更富有特色、发展更加 均衡的高等教育,推动我省高等教育真正由做大转向做强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   (三)明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 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等 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 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 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 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这进一步明确 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全面提 高人才培养能力。目前,我们的主要短板或软肋就是人才 培养能力和水平不高。实际工作中,人才培养根本性地位 、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落实还不到位,我们的精力、资源、 政策还没有完全彻底转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一些要 求还停留在口号和导向上;高层次人才短缺,师资队伍结 构需要优化,信息化水平还需要提升;学科专业结构还不 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等改革需要持续深化;科教协同、产教协同、部委协 同的育人机制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基础性的教学制度还不 健全,课堂教学短板问题比较突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需 要加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 进,在大事上作为,从“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 ,实现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四)坚持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需求 导向   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最根 本的发展逻辑,也是我国高校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 特色,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党的十九 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加快建设“十八 个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法治强国等),涉及经 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是今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 主攻方向。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全省“两会”明确提出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的 总目标,强调要打好“四张牌”,推进“三区一群”建设 ,打造“三大高地”,实现“三大提升”。这些都对高等 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任务和要求。高等教育要更好 地融入国家战略、融入河南发展、融入经济转型、融入产 业调整,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输出高水平成果,引领思 想文化进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国 家和区域战略实施发挥基础支撑和动力引领作用。同时 ,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 创新链有机衔接,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资源支持,加快培 养数量充足、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坚定高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建设高等教育强 国,必须全面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坚持不懈”(坚持不 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 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必须坚持“四个全面、四为服务、 四个回归”。“四个全面”,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为服务”,就是坚持为人民 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四个回归”,就是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 心、回归梦想。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理论 体系的核心内容。内容非常丰富,思想极其深刻,对高等 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 思想实质,准确把握科学内涵,有力推动工作实践。   三、突出重点,做好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 革开放40周年,也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 年。顺应新时代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四梁八柱”已基 本建立,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2018年全省高等 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 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工作部署,围绕省教育厅党组工作 重点,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聚焦服务我省经济社会 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瞄准问题,强 化攻坚,加强协同,分类指导,强党建,改作风,抓落实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今年的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已发给大家 ,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一)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发挥示范引领 作用   一是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今年 ,省委省政府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列入 民生实事,将研究出台支持两所学校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坚定决心。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要切实落实“双一流”建设的主体责任,从凝练 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到全面推进落实,加大改革力 度,激发办学活力,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绩效评价,加快 向一流大学迈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二是实施落实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 ”。教育部今年将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 级版”,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一省一策、一 校一策”的办法,加大支持力度,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 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高等教育区 域协调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主动对接,加强沟通,积 极汇报,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郑州大学要充分利用“部 省合建”这一机制模式,做好发展规划,加大改革创新 ,尽快形成优势特色。河南大学等7所高校要继续做好中西 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建设。省部(局)共建高校 要以落实共建协议为抓手,提升省部(委)共建水平。   三是促进高校分类发展。今年教育部将研究制定高校 分类设置标准,强化分类管理,探索建立不同类型高校拨 款标准、质量评估、监测评价等制度,构建有利于各类高 校特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因此,无论是郑 大、河大这样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特色骨干高校 ,无论是应用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可以建成所在 类型学校的一流高校,要形成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色发 展、开放发展的良好生态。我们将在政策导向、资源配置 、评价标准等方面分类施策,引导和鼓励各类高校把兴奋 点和注意力聚焦到内涵建设上,真正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四是扎实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 。去年,我们对首批35个优势特色学科进行了中期验收 ,从验收情况来看,有19个优秀,16个良好,总体不错。 但从任务达成度看,有13个学科完成,有22个学科是基本 完成,优秀中有2个B类学科,良好中有6个A类学科,与立 项建设时的位次发生了变化,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各高校 要认真总结,汲取中期验收评价专家反馈意见,坚持“质 量、成效、特色”导向,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争 取终期考核时取得优异成绩。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3月初 已经公布,建设周期为5年,也将实行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 制度。各高校一定要强化过程管理,加强投入,细化措施 ,确保建设效益和建设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 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教 育部今年提出两个“双万计划”:第一个是一流专业建设 “双万计划”,到2022年计划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 (约20%的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第二个是一 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到2020年计划建设1万门国家级 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线上3000门课程)。 我省也将围绕两个“双万计划”,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一是建设一流专业。各高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动向、经济社会发 展的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做好专业的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削减。要落实好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已发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 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 专业,涉及全国56000多个专业点,对适用专业范围、培养 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 设都做了明确要求。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首批410个《高等 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今年也将修订颁布一批 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这是专业建设的《国标》。各高校要 根据《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相关要求。要实施 专业质量三级认证。今年,教育部将开展专业质量三级认 证与排名试点工作,完善基本质量认证、国家质量认证、 国际质量认证三级专业认证体系。各高校要结合专业评估 ,对照《国标》,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做到兜底线、保合 格、促引领。   二是建设一流课程。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 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 》,修订本校教学工作规程和课堂教学建设细则,提升课 堂教学质量。教育厅适时将开展专项检查,指导高校贯彻 落实。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课堂教学纪律,学校要坚持依法 依规,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教师课堂讲授要有纪律,公开 言论要守规矩,不得有违反宪法法律、违背党和国家大政 方针,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违背教 师职业道德等言行。要树立新的思政观,建立课程、专业 、学科“三位一体”思政教学体系。大家知道,高校教师 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 的80%用于专业学习,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都是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要落实好专业思政 、课堂思政、教师思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设一批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要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强 化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研究出台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 ,遴选一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大 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建、用、学 ”上下功夫。继续建设好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一 场内容、方法和技术的课堂革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 “变轨超车”。   三是加强教材建设。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教育教学 的基本载体。高校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加强教材的规划、编写 、审查、引进和选用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学校党委对哲学 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要进行政治把关,对引进教材选用负总 责,确保选用的教材价值导向正确。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学 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优先在国家公布的目录中选用。在政 治立场、价值导向、科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材要坚决 停止使用。   四是建设持续改进的大学质量文化。大学质量文化是 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 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我们 要有效运用评估评价这个抓手,做好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审 核评估、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继续编制和发布高校年 度教学质量报告,推动形成周期性评估和常态监测相结合 的多方质量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高校要持续建立自省 、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 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 求和自觉行为,成为提升质量的内驱力。   (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服务需求能力   一是大力推进协同育人改革,实施“六卓越一拔尖 ”人才培养计划2.0版。要创新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医教 协同、部委协同模式,实施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 越农林人才、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人才、卓越教师和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计划,主动“打开围墙”,“搭建桥梁 ”,畅通与科技界、产业界、实务部门的合作渠道,把更 多的社会优质资源化转为育人资源,实现产教合作办学、 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二是推进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深入贯彻落实教 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 机制的指导意见》。教育厅将加强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加强对新设专业评估检查,加大对专业办学条件的公开 力度,完善专业人才预测、预警机制,动态调整高校间、 专业间的招生规模,对办学条件不足、水平持续低下、就 业状况较差的专业暂停招生或核减招生计划。高校要制定 专业建设与调整规划,建立盘活专业存量、有进有出的专 业增减机制,健全就业、招生、教务等部门联动的组织架 构,把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结果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 经费安排等挂钩。要加强教育与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协 作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动高校人 才培养质量与就业水平的提高。   三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精 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对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要回信 精神,推进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以双创示范 基地、双创教育示范校、创新创业导师库、“互联网+”创 新创业大赛等为抓手,完善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 学方法、实践环节在内的“双创”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创 业教育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实现就业从业教育向创新 创业教育的战略转型。要做好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 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推荐和省赛组织工作,力争参赛学校 全覆盖、学生数量有突破、获奖等次有提升。组织实施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 治教育相融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与脱贫攻坚工程、乡村 振兴战略相融合,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好需求对接、培 训、宣传等工作。   四是组织好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力争 获奖数量和等次有新突破。要认真总结十八大以来我省高 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推荐成果要能够代表 我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成果,发挥示范 、引领、辐射作用。   (四)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发展质 量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 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四 有”、“四统一”的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 质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是着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 次人才。去年,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高层次人 才认定和支持办法》,郑州市也出台《关于实施“智汇郑 州”人才工程 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对海 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豫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 ,人才发展干事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要抓住机遇 ,实施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我省的“中原百人计划”、“中原千人计划”、“省特聘 教授”等重大人才项目,采取特殊人才政策,提供优厚条 件待遇,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   二是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在全省高校继续遴选一批青年骨干 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选送一批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 学访学研修。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启动实施教师教学发展 中心建设计划,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建立完善老教师传 、帮、带机制,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 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做好本科高 校新入职教师培训,实施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深 入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 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加大聘用 具有外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高职 院校要探索兼职教师特聘岗位制度。   三是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好一支优秀的教学管 理队伍。这支队伍既包括教务处等教学相关职能处室的人 员、也包括院系负责同志、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等一线 管理人员,这是教育部、教育厅、学校政策措施有效落实 、组织实施的关键。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 “天花板”现象比较突出,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要全 面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拓宽和畅通其成长进步通道,形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强 、懂教育教学规律、管理水平高、乐于奉献的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人员要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 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 ,提高服务效率。   (五)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提升高职教育整体 发展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去年,国务院出 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今年年初,教育 部、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 法》,建立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意 见》更多侧重产教融合,《办法》更多侧重校企合作,两 个文件共同形成了职业教育领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向深入的政策“组合拳”。我们要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扎实推进。   二是创建国家和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实施职 业教育攻坚二期,立项建设好40所国家和省级优质高等职 业院校,带动提升全省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 力。做好国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启动准备。加快实施创新行动发展计划,建设好一批综 合实训基地、骨干专业、教学资源库,推进现代学徒制试 点,加强内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   三是做好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组织工作。职业 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规格很 高,影响很大。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以学生技 能大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力争在获奖数量和 获奖等次取得突破,扩大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的影响 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动全省高职 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四、改进作风,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 要全省高教教学战线的同志们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做到 “四有”,心中要有党建,胸中要有全局,脑中要有方法 ,肩上要有责任。   一是心中要有党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 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高教战线同志们要把党的 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 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全面落实从 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把 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业务工作中,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 检查、同落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 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持 续改进作风,带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 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丝毫不能有松懈念头,坚决遏制 “四风”。要严格廉洁自律,规范权力运行,特别是在项 目评审、考核奖励、评优评先等方面,守住底线,依法依 规办事,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二是胸中要有全局,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谋划和推动 工作,要眼睛向外拓宽视野,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就教学 论教学,要从学校发展、区域发展、国家战略的角度,用 整体的、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想办法 ,做决策。要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三重”的意识,主动服 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尤其是“三区一群”国家 战略;主动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尤其是经 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主动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大关切 ,尤其是人民群众上高水平大学的需求。要提升战略思维 能力,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在国家和区域战略布局中、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坐标下,科学谋划学校发展。 要掌握新情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 武装头脑,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新视角来看老问题;要了 解新变化,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了解高等 教育所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了解科技产业革命和互联网 技术带来的新变化;要明确新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关键时间节点,对照原定目标任务,审视差距 ,查找不足,确立新的发展方向;要把握新要求,科学把 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面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要求,培 养又红又专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要求。   三是脑中要有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教学工作点 多面广,千头万绪,每位同志脑中要有办法。要坚持问题 导向,注重调查研究,“ 调”“ 研” 并重,深入基层、 深入师生,深入社会,把重点放在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 事要事上,放在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难点问题上,掌握 第一手资料,摸清真实情况,研究解决问题。要加强协同 配合,凝聚发展合力,注重内外耦合,注重上下协调,注 重相互补台,不能只在自已的领域打转转,要调动各方面 积极因素,主动与发改、人社、财政及社会各界的协调沟 通,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政策、资源、经费、力 量的统筹,集中优势攻坚,确保目标任务完成。要注重舆 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不能只埋头苦干,还要注意与媒 体打交道,加强信息宣传,将学校工作中的亮点、经验、 成果宣传出去,在全省、全国发出河南的“声音”。同时 ,还要做好舆情研判,出台重要政策要进行风险评估,早 做预案,把风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防范在未发将发之 时,维护高校教学战线长期稳定。   四是肩上要有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重视落实工作是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 线的集中体现。要健全落实责任分工机制,制定任务清单 、责任清单,每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目标、工作举措、牵头 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要完善自查机制,动态掌握 工作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洞,及早纠偏纠错,对重大 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实事求是向上级部门汇报,杜绝报喜 不报忧、报功不报过;要建立常态督察机制,构建年初有 分解、定期有调度、中期有推进、专项有督查、年底有考 核的督查模式,实施台账管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及 时清零;要健全落实奖惩机制,对工作落实有力、成效明 显的单位,在项目布局、以奖代补、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 支持力度;对抓落实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在职称评聘、评 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改革突破创新意愿强的,在改 革试点上优先考虑,在政策调整上予以倾斜,同步建立容 错机制,鼓励大胆探索。   同志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 记初心,践行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开创高等教育 教学工作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原更加 出彩做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 在2015年全校招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5年招生就业工作会议。这是在当 前招生就业工作新形势下谋划新思路、开拓新局面的非常 重要的一次会议,也是在学校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关键 时期召开的一次专项会议。 刚才,在分管校领导的指导下,招生办、学务部分别 就学校招生和就业工作作了总结和部署,总结得比较全面 ,成绩明显,部署的任务目标也很明确。四个学院也作了 经验交流,体现了各自特色和成效。在此,我代表学校领 导班子,对2015年招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 定,并向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负责招生就业工作的管理干 部和老师们、学生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下一步工作中,希望各单位在今天会议的基础上深入 总结经验,相互学习、通力协作,认真落实好2016年招生 就业工作。 下面,我就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和对策两个方面 谈点意见: 一、保持高站位,研判大形势,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 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招生与就业,关系国计民生,关切千家万户,是大学 教育的两大基础性工程,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 。 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必须从国家宏观战略、外部形势 和竞争环境、学校内部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加以认识,不 断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在宏观层面,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 集体已将高校招生就业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 度进行布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 化教育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要求“着力解决高等教 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不够协调的问题,促进高等 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招生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深化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作为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提高创新人才 培养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就业创业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为邦本、本固 邦宁”,促进就业是和谐之基、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 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在刚刚闭 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三五 ”规划建议中25次提到就业,将“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 业优先战略”作为“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十四大战略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在履行工作职责 中获得的,就业是劳动者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分享 成果、获得幸福的根本途径。“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 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 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 的机会。” 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对招生就业工作的战略高度和重 视程度,更要深刻认识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 (二)外部环境层面,我们正面临招生政策改革的形 势变化和极端严峻的挑战——应对刻不容缓。 招生方面,从大的趋势看,随着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总 体基数的逐渐下降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加剧,广大考 生对接受教育的“机会需求”到“质量需求”,高校招生 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不可逆转。 昨天,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发布了今年普通高考及学业 水平测试报名数据分析的信息: 2016年,全省预计共有36.04万人报名参加高考,较去 年同期39.29万的报考人数,减少3.25万人,减幅为 8.27%。这是在2014年减幅5.1%、2015年减幅7.71%的基础 上连续下降。 其中, 2016年全省艺术类考生人数为54270人,比 2015年减少9045人,减幅达14.2%;比2014年减少1.8万人 ,减幅达25%。 从选报各科类考生的减少幅度来看,艺术类考生降幅 最大。 江苏高考报名人数自2000年开始已经连续7年下降 ,2016年较7年前减少了18.56万,降幅高达35%。预计 2018年高考生源降至谷底。 更为紧迫的是——艺术类招生改革新政正在落地 ,“四大信号”必将深刻洗盘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格局。 一是各省正迅速扩大省统考的科类和范围。今后一段 时期,各省将按照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门类专 业逐步组织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 与设计学类统考。改革后,全国基本只有31所独立设置的 本科艺术院校、13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和有艺术 类硕士点的高校拥有校考权,全国能够组织校考院校将从 800多所减少为200多所。2016年,安徽已确定对所有艺术 类专业全面实施省统考,黑龙江省艺术类专业取消设专业 方向,其他外省政策也在落地过程中。江苏则是在音乐、 美术省统考的基础上明年增加编导类省联考。 可以断定是,今后我们自行校考的区域范围和专业种 类将越来越少,我们对生源评价和选择的自主权受到了严 重制约,以艺术类校考维持报考热度的方式遭遇重大挑战 。 二是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要求。为此,教育 部曾出台《艺术学门类专业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 意见稿),将在今后全面提高艺术类招生文化课控制分数 线,其中,美术类本科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控制分数线,将 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学生文化成绩的70%;音乐专业 学生将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绩的65%。这 项政策虽然还“在路上”,但也即将“下车”,我们要赶 在政策落地之前评估利弊,尽早应对。 三是严格限定按艺术类招生的专业。此外,在招生专 业目录中,也将限制按专业带专业方向形式招生。 四是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要求各省级招办、 高校加大艺术类专业招生信息公开和公示力度,建立健全 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促进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公正、 公平。 从改革政策落地的步伐看,“四大信号”必定是大势 所趋,这将是建校11年来我校招生工作面临的“大考 ”,我们是否做好准备? 就业方面,近三年来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保持年 均20万的增速上升,2016年将超过770万,比2013年媒体盛 炒的“史上最难就业季”高出70万。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 行压力影响极端显著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严峻形势下 ,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从李克强总理讲 话中罕见出现“2016年力保就业”提法。在这个大背景下 ,我校就业创业工作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同类院校、同行业院校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传 媒与艺术类专业同质化设置带来的“后遗症”效应凸显。 去年,在教育部公布的近两年来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 业名单中,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 、贸易经济、动画、表演、音乐表演、公共事业管理等8个 文化传媒类专业被“亮黄牌”,超过了半数。这个警钟我 在去年招就工作会上就敲过,不知道有没有引起大家的警 示?今年我再敲警钟的目的,是提醒各位必须将此作为思 考“十三五”时期学科专业发展的重大命题,深入研讨行 业人才需求和人才输出的对接性问题。 二是要深入挖掘我校常年保持高就业率数据背后的空 间。 挖掘空间重在科学分析就业结构、发展潜力、弥补劣 势。 我认为,就业创业是南广的一大富矿,至少有5个方面 有待突破的领域: 1、如何提高就业质量(含考研与出国深造)和创业成 效?如何提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行业就业比例,特别是 省级、市级广电媒体比例? 需要关注到三组信息—— ●传媒领域横向对比数据: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 质量报告》显示,传媒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继续选择在传 媒领域工作的学生占到总量的56.91%,比2013年上升 4.91个百分点。 ■四川传媒学院:传统媒体15%、其他传媒类企业 66%。(网查数据) ■南广学院:媒体单位38.6%(其中,传统媒体 10.9%、其他传媒类企业、文化公司89%) ●我校考取国内外高校研究生比例也有待提升: 2015届国内读研占毕业生总数的2%,出国读研 3.9%,总计5.9%,较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出国升学率低于 全省高校出国升学平均值15.1%。 ●内部结构上,我校普通类专业就业情况优于艺术类 2、如何引导毕业生扎根文化传媒基层企业、在行业急 需领域建功立业?充分发掘毕业工作的社会效益?理性定 位、从漂在“北上广”到圆梦基层、争做“鸡头”。 3、如何做大做强南广毕业生服务江苏、占领长三角传 媒一线阵地,形成明显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2015届毕业生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就业合计约 48%,但媒体行业就业数量不多、聚焦效应还不够明显。 4、如何对接区域乃至全国文创领域创新创业政策,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走在同类院校、同业院校 前列? 5、如何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实习与就业功能,动态化收 集用人需求,增强人才输送的对接性?如何搭建校友会平 台,以优秀校友带动实习就业与创业工作? 三是要密切关注互联网时代对文化传媒业态特别是从 业环境带来的深度变革,引导毕业生理性应对和选择,树 立积极的就业观。 随着互联网时代下新兴媒体崛起对行业生态的剧烈冲 击,近年来传统媒体从业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央视 知名新闻人、主持人在内的一批资深媒体人才转战新媒体 甚至是非传媒行业,有媒体渲染为“当传媒行业面临转型 期集体焦虑和选择茫然,踏出校门的90后毕业生们又何去 何从”的热点话题。 今年中国传媒大学开学典礼邀请央视主播康辉回校作 为校友代表讲话,他坦言,当今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 改变,呼吁传媒学子,坚持传媒理想和学习定力,踏实练 就基本功,以大视野和积极的心态去观测传媒生态变局 ,以发展的眼光理性拥抱明天。这篇讲话激励了很多新生 ,为当代媒体从业人员指明了方向。 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多屏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 体“弯道超车”,加紧融合转型,传媒仍是朝阳行业。我 们要高度重视行业从业者焦虑心态的传导效应,认真研究 业态变革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课 程建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理性的就业导向和“大传播 、全媒体”的职业发展观。 (三)从学校自身层面,招生就业工作的系统性作用 愈发突出,直接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和未来可持续发展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招生直接决定了选才规 格,从首要环节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就业则是衡量人才 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招生、培养和就业,三者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办学体系。 当前,从招生就业工作外部倒逼的形势来看,我校已 全面迈入推动综合改革的“深水区”。主要难点是: 1、学科专业以及专业方向设置有待归顺和优化,亟待 实现以二级学院建制布局尽快转变为以学科专业发展规律 为导向布局,以适应招生录取政策规范性要求和学科专业 建设需要; 2、围绕学科专业调整需配套完成师资等教学资源配置 、教学安排、学生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课程衔接等 系统工作; 3、亟待推进针对按专业大类、取消专业方向的招生录 取形式改革,并与培养环节妥善对接; 4、亟待针对取消校考、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录取成绩 等招生考试政策变化,调整部分专业招生录取形式; 5、建立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评价和数据利用机制,促 进招生和就业观测指标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 反馈作用。 从这些难点问题可见,招生就业工作“牵一发而动全 身”,是关乎办学各项事业的基础性工程。高度关注、深 入研究、科学研判招生就业形势,是全体干部和教师的共 同职责。在形势变化和巨大挑战的面前,也是我们推动学 校综合改革的有利契机。把握契机、从容应对就有可能为 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无限的机遇。 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改革契机,归根结底是要思考 南广学院“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培养的人去向何方 ”的重大课题,是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 学生一切”的育人宗旨,这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招生就业工 作,从系统上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二、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切实做好新时期招生就业 工作 刚才,两个部门分别部署了2016年工作要点,比较全 面,我都赞同。这里,我补充三点意见,供大家探讨交流 。 (一)落实招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发挥“全 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从多年实践来看,这两大抓手的成效还是很显著,有 的学院还形成了自身工作特色,建立了比较有力的管理机 制。但也有学院和部门认识还不够充分。招生就业工作决 不仅仅是招生办、学务部的事。 所谓“一把手”工程,就是要落实好院长负责制。目 前,人事部门正在征求起草二级学院院长考核体系的意见 ,其中对招生就业工作将增加权重,作为衡量学院办学工 作的重要指标。 所谓“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机制,就是要建立“校 院两级协作、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关注参与”的统筹协作 机制,营造“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氛围,而不能陷入“三 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 在此基础上,我建议加上“全过程、全环节”的工作 思路,要将招生、培养、就业三大系统有机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