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9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2月21日在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新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郑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一年。一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 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视察河南、郑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四个着力”,持 续打好“四张牌”,有效应对各种困难风险挑战,砥砺奋进 ,拼搏赶超,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 要目标任务。以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 人均生产总值破10万“三大突破”为标志,出彩郑州站在了高 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一)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引领辐射作用日 益凸显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委、省政府支持郑州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即将出台,全面落实《郑州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总投资4.5万亿 元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库发布,1000亿元产业发 展基金设立运营,“一中枢一门户三中心”加快构建;上榜 “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 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地位巩固提升;首次进入“世界城市 100强”“亚洲城市50强”;中国社科院研究机构发布的“国家 中心城市指数”中,我市荣登潜在国家重要中心七项榜单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和《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 ,我市均居第12位。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晋身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2城市,《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 划(2018-2035年)》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发展目标、 战略路径、主要任务进一步明晰;郑开双创走廊、开港产 业带、许港产业带等6个专项规划加快报审,郑焦6个专项 合作协议签订实施,郑新融合发展战略规划省政府审议通 过,“1+4”郑州大都市区的规划、交通、产业等领域加速融 合。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以占全省4.45%的地域面积、 10.5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1.1%的GDP、30.6%的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20.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的重 点项目投资、74.5%的进出口总值,航空港实验区进出口总 额突破500亿美元,占全省的62.8%;引进境内外资金 356.7亿美元,其中实际吸收外资42.1亿美元,占全省的 23.6%。 (二)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 升 坚持从供给侧精准发力,保持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 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稳中提质。初步核算,全市地 区生产总值完成10143.3亿元,居全国298个地级以上城市第 16位,比上年前移1位;增长8.1%,居全国16个万亿以上城 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工业投资增长 11.8%,扭转了近年来持续下滑态势,高载能产业占比首次 下降到40%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长9.7%;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52.1亿 元,增长9%,税收占比达到74.6%,高出全省4个百分点。 新增市场主体25.2万户,总量达到107.5万户,成为第8个超 百万的省会城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8.9%,从业 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87.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降低率达到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8%。现代产业 体系加快构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4%,战略性新兴 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0%,新能源客车产销 量突破2.5万辆、占全国的27%。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 7.6%,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3.9%,初步形成电子 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两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国家级技 术创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达到9家。服务业增加值 5545.5亿元、增长8.3%。旅游接待总人数1.15亿人次、总收 入突破1300亿元,分别增长13.6%、14.3%,卢森堡旅游签 证(郑州)便捷服务平台投运,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为 “中国最具活力中央商务区”之一。金融业增加值1145.8亿元 、占GDP的11.3%,郑州农商行获批筹建,郑州银行成为全 国首家A+H股上市的城商行。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6.5%;物 流业增加值780亿元、增长9%,国际物流园区晋升为国家级 示范物流园区。新增环城都市生态农业15万亩,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10家。 “智能制造”提速增效。 “三大改造”深 入推进,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5.4%,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 比重达到79.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6.4%,其中高 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380.5%、734.7%。新增超百亿企业2家、超200亿企业1家 ,“百千企业上云”近4700家。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 、中国(郑州)承接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引进上汽 二期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中铁智能装备产业园等206个 项目开工建设,合晶一期等211个项目竣工。成功创建国家 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中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培 育 聚焦“四个一批”,促进“四个融合”,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3件、增长2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自创区建设步 伐加快。大数据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入驻中原科创谷,高新 区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经验将在全省国家级开发 区推广;全省首个新型产业用地试点成功落地。创新创业 载体达211家,孵化载体面积突破8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 (团队)近万家,孵化水平居全国13位。技术合同交易额 82.3亿元,增长136.8%,全省占比54.9%。 “四个一批”成 效明显。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1329家、 4283家,增长55%、32.7%;大力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 ,吸引21万余名青年人才来郑就业创业,办理人才落户近 5万人;成功承办首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签 约项目111个,引进高层次人才293人。科技创新实现重大 突破。积极推动协作创新,实施通信技术、超级电容等十 大科技专项,8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创历史新 高。旭飞光电参与研发的光电显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 等奖,结束了我国玻璃基板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中铁装 备公司研发的异形全断面掘进机获二等奖,填补了国内外 技术空白;盾构及掘进技术实验室被科技部评为全省唯一 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21家、制造 业创新中心3个。 (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 强 重点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因地制宜设 置40个政府工作部门,新老机构顺利交替。“放管服”改革持 续深化。在全省率先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市级政务服务 办事大厅建成投用,878个审批服务事项分类“一窗受理 ”,全面推行一次告知、“肩并肩”辅导等机制,为群众提供 了“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的政务服务。投融资体制改革 持续深化。财政资金基金化改革有序推进,市场准入负面 清单试点加快实施,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全覆盖。国企 改革攻坚行动强力实施。13家市管工业企业改制大头落地 ,34家“僵尸企业”实质出清,市管三级企业混改比例达 4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 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荣获国家“守信激 励创新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医疗卫生等领域改革加快 推进。 “五区联动”综合发力。航空港实验区电子信息先 进制造业集群向高端拓展,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 元,“双创”示范基地受到国务院表彰。自贸区郑州片区 256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已超前完成五年计划的86.7%,新 增注册企业4万家、占河南自贸区的80.6%。大数据综试区 加快建设,中科院计算所郑州分所挂牌成立,累计引进大 数据及相关企业200余家。口岸建设成效突出,汽车平行进 口试点、中欧班列运邮试点城市获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 试运营,内陆地区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城市地位继 续保持。 “四路协同”效应显现。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 广,郑州机场获批第五航权,已开通航线236条,横跨欧美 亚三大经济区国际枢纽航线网络初步形成,成为全国第二 个实现航空、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一体化换乘机场 。“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中欧班列(郑州)每周“去九 回八”高频次运行,新开通中亚、东盟线路,全年开行752班 ,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 ,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启动建设,新签约项目45个,第二 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成功举办,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 25.1%。“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顺畅,郑州至连云港、青岛 、天津等港口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206班。 (五)集中精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补短板强弱项取得 积极进展 始终把“三大攻坚战”作为政治任务盯紧抓牢。防范化解重 大风险攻坚战扎实推进。全面开展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压降 、非法违规金融活动打击、互联网金融风险和政府隐性债 务“四清四实”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依规处置非法集资事件 ,稳妥处置重点领域个案重大风险,有序化解上市公司流 动性危机,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精准脱贫攻坚 加快推进。脱贫退出 1 4 3 4户 3 8 0 0人,占全年目标的 122%,剩余贫困人口1785人,实现除政策兜底外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由取得决定性进展向夺取全面胜利转变。结对 帮扶贫困县工作深入开展,22项重点工作和197个帮扶项目 启动。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及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制定 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四 大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提标改造、柴油货车污染 治理、燃煤用量削减、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扬尘治 理等专项行动,强力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全市空气 质量明显改善。2018年7、8、9连续三个月空气质量首次达 到国家二级标准,综合指数、6项指标、优良天数实现“七降 一增”,为2013年执行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 ;PM10、PM2.5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0.2%、4.5%,超额 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坚持“治、护、建、管”并重,全面推 行河(湖)长制,大力实施 “四水同治”工程,6个国省控断 面实现水质类别提升,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复查和全 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 项排查验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获得国家督查组肯定。完 善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土壤治理与 修复省级试点项目,完成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 (六)健全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深 化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我市被确定为全国 12个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郑州国际航空 货运枢纽战略规划(2018-2035年)》《郑州铁路枢纽总图 规划(2016-2030年)》成功获批,《畅通郑州白皮书 (2019-2021年)》编制完成。郑济、郑万、郑阜高铁及郑 州南站、机场至南站城际铁路加快建设。高铁客流量发送 3303.8万人次、增长14.9%;航空货邮吞吐量51.3万吨、客 运量2733.5万人次,分别居全国大型机场第7、第12位。机 西高速二期、商登高速(郑州段)建成通车,新建改建国 省干线和农村公路320公里,环城高速出入口达到24个。地 铁5号线空载试运行,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突破300公 里。中心城区“两横两纵+环线”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成 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加快 建设。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深入实施,统筹做好“四篇文章 ”,抓好城市“四治”,实施项目1461个,完成投资2182亿元 。“四大文化片区”有序推进,中央文化区(CCD)“四个中 心”基本完工。新建公共停车泊位5.2万个,新建改造公厕 1692座,综合管廊、清洁取暖等国家试点有序推进,新增 供热面积1600万平方米,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20万吨 ,日处理4000吨的垃圾发电厂和6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即 将投用。市县两级城市建成区面积83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 化率达73.4%。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环 卫保洁标准大幅提升,城市管理范围从三环内拓展至近郊 48个乡镇,面积达到1440平方公里。四环内全面推行三级 “路长制”,管理责任落实到了最后一米、最后一人;实施道 路大中修155条、支路背街改造提升71条;清理清除楼顶广 告6521个、路边路牌广告、道旗广告4056杆。入选全国 35个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入 国家46个试点城市前10位。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强力推进 国土绿化提速行动,铁路沿线、干线公路、高速立交及出 入市口等区域违建全部拆除,提质连通生态廊道528公里 ,新造林11.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7.8万亩;市区新增绿地 1356万平方米,建成高铁公园等公园、游园、微公园411个 。第十一届园博会圆满闭幕,园博园常态化开放。贾鲁河 综合治理蓝线工程基本完工,绿线工程全面启动。牛口峪 引黄等三大水源工程主体建成,河道采砂整治成效进一步 巩固,全年向城区河道调水3.8亿立方米。乡村振兴战略深 入推进。27个美丽乡村和364个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集中处 理设施加速推进,1037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8个 乡镇公厕改造竣工投用。“大棚房”专项整治成效明显。非洲 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 (七)聚焦民生福祉下功夫,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不断增强 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省市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全 年财政民生支出1402.9亿元、增长17%,占全市财政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的79.6%。聚焦“一老一小”提供优质服务。高 度关注养老问题,全市养老床位达到4万张,城乡居民月人 均养老待遇达到239元。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 衡工作评估。幼儿园建成投用37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 38所,投用20所,大班额、上学难问题逐步缓解。聚焦就 业消费提高群众收入。新增城镇就业12.4万人、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6.12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上涨2.4%,“衣食住行”等八大类商品价格均保持温和 上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3105元,增长8.3%,城乡 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和有序疏解步伐 加快。聚焦就医住房缓解群众难题。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 到国务院表彰,药品、高值耗材联合采购实现全覆盖,药 占比29.6%,各医疗机构药品“两票制”执行比例98%以上 ,“家门口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9.4万 套,首批2.5万套青年人才公寓开工建设,安置房网签12万 套,新增回迁群众30万人、回迁率84%。房地产市场保持平 稳。聚焦文化惠民满足群众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 步完善,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文化艺术和产业提质发展。 成功创建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成为全国最爱阅读 城市之一。成功举办戊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十二届 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2018郑州航展、2018郑州国际 马拉松赛等活动赛事,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 动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聚焦聚力作风建设,不 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 委要求,大力营造真抓实干、拼在一线的强大气场。我们 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党 风廉政建设和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强 化审计监督,持续纠正“四风”,认真做好中央、省委巡视及 国务院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自觉执行市人大决议决 定,主动接受各方监督,385件人大代表建议(议案)、 683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双拥 ”工作持续深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 各类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 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稳定、社会治理等工作进 一步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 发展。外事、侨务、对台、统计、史志、气象、地震、社 科研究、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 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央、省驻郑单位共同参与、市人大市 政协支持监督和全市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 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各 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向参与郑州 建设的全体劳动者,向关心支持郑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 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 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产业增速快但体量小,金 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 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不高,科技 成果转化有待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仍然偏少。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繁重,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 运输结构不优,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治理压力较大,绿 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还需加快推进。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 短板,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家政等方面与群 众期待还有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需要加快解决 。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大都市 要求还有差距,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还需提高,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等。对 此,我们将不畏难、不避险,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进解 决。 二、2019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推动国家中心城市 高质量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综合判断,今年有挑战更有机遇,有 压力更有动力。 ——站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 有强烈的使命意识。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和郑 州时,提出郑州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 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多作贡献”,向“买全球卖全球 ”目标迈进、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2016年12月国家 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11月晋身国 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2个城市。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调在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中 ,“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 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省委、省政府的希望重托,把“引领区域 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服务国家战略”作为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方位、目标和使命,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城市高品位建设,努力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贡献 “郑州力量”。 ——站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 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当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市最大 发展机遇,航空港实验区、自贸区郑州片区、郑洛新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大批国家战略和载体平台加快实施 ,政策叠加优势加速释放。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 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加大基础设施领 域补短板力度,有利于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四新”经济不断涌现,只要主 动作为,就能抢占先机。作为1亿人口大省的省会,“1+4”郑 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深入实施,“枢纽+区位”的优势地位更 加巩固,将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特别是近年 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形成了“心齐、劲足、气顺 ”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我们要抢抓机遇,深耕细作,勇作先 行者,当好排头兵。 ——站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 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世界经济下行风险逐步加大,中美贸 易摩擦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市场需求放缓,增长动 能减弱;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稳定经济增 长的任务更加繁重;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追兵逼近、标兵 奋进,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切实防范化解经济发 展、政治安全、社会稳定、自然灾害、公共事件、安全生 产等领域重大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打好主动仗、下 好先手棋、增创新优势,以破解难题的成效带动全局工作 提升,始终保持郑州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晋位升级态势。 ——站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 有强烈的担当意识。时刻牢记“新时代是奋斗者时代”的召唤 ,培养斗争精神和争先意识,面对使命敢于踏平坎坷,面 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 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始终把准大 势、顺应趋势,走对路子、踩准鼓点。只要有利于发展、 有利于人民幸福,就毫不犹豫地大胆闯、勇于改、超前干 ,全力跑好郑州发展这一棒,用扎实业绩开创高质量发展 新境界。 ——站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 保持战略定力。紧盯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总目标,牢 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奋发有为”总要求,始终坚 持“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 导向和“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工作方针,落实 好“党委加强领导、政府充分履职、人大政协共同参与”责任 明晰、工作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坚持以项目为带 动、项目化推进,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定 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站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 保持竞进姿态。要树立世界眼光,围绕“整体工作创一流、 重点工作做示范、特色工作争先锋”政府工作目标,身体力 行“四问、四标”工作要求: “四问”: 即围绕国家中心城 市建设,一问思想站位高不高,是不是世界眼光?二问研 究谋划深不深,是不是国际标准?三问方法路径对不对 ,是不是改革创新?四问措施作风实不实,是不是高效务 实?着力以“四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品位建设 ,形成交通枢纽、开放平台、经济体系、营商环境、城市 风貌的“五个国际化”。 “四标”: 即寻标、对标、达标、 夺标,找差距、补短板、创优势,每项工作都要对标国内 外先进城市找标杆、对标杆、追标杆、超标杆,力争在国 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先出彩、出重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和郑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 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牢固 树立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稳中求 进”总基调、突出“奋发有为”总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 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为统揽,以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五区联动”“四路 协同”为突破,坚持“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坚 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十二字”工作方针,坚持项目带动 、项目化推进工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 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进一步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 振信心、激发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 定,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7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增长8%左右;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 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进出口保持平稳 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 幅控制在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 业率控制在5.5%、4%以内;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指标完 成国家、省下达任务。 三、2019年重点工作 2019年,我们将紧盯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总目标 ,紧紧围绕“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新要求,加快“一 中枢一门户三中心”建设,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新的经济增 长中心。坚持稳增长、促转型、重民营、强县域、活金融 相结合,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 “八字”方针,一是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产能过剩 行业加快出清,促进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向优质企业 、新兴产业流动。二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 业家主观能动性,构建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为主导的正 向激励机制,破除各类要素流动壁垒。三是提升产业链水 平,加快构建以信息、技术、知识、人才等要素为支撑的 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水平。四是 畅通经济循环,强化产销、产需、产运对接,提高金融体 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着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 代市场体系。 牢牢扭住稳增长基本要求。一是突出强投资。坚持民间投 资和政府投资“两手抓”,紧盯总投资2.13万亿元的910个省 市重点项目,确保完成投资4600亿元以上;落实国家、省 、市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实施工业“1312”强投资计划,推进上汽大数据中心等200个 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动宇通电动客车技术中心等200个以 上项目竣工投产。二是着力稳实体。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 费等政策,清理规范各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清 理涉企收费,加强运行监测预警分析,强化电力、运力、 能源等要素保障,突出稳定工业增长。三是积极扩需求。 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促进消费升级,充分释放健康、文化、 信息等领域和传统服务业消费潜力,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 项附加扣除政策,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是强力抓招 商。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深度对接世界500强和国 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定向引进一批建 链、延链、强链、补链企业和项目,力争实际到位资金 245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新增世界500强企 业不少于5家。 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营经济 ,像对待亲人一样善待民营企业。全面落实省“非公经济 20条”,优化市“民营经济40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 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营造公平、透明、高效 的普惠性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研究解决民 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切实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 产安全。市场经济是企业家经济,企业家是郑州最宝贵的 战略资源,我们要为企业提供“六心”服务,充分激发郑商活 力,让广大企业家坚定信心向前走、心无旁骛谋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 合化为方向,一是强化智能制造引领。实施电子信息、汽 车、装备制造等5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智能传感 器、信息安全等5个新兴产业培育专案,加快建设信息安全 产业基地和智能传感谷,着力培育世界级智能终端、客车 、超硬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铝及铝精深加工、家 居和品牌服装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推进质量强 市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施制造业研发投入三年倍 增计划,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 建设。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 设,持续推进“百千企业上云”计划。实施“三大改造”,力争 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积极筹办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和第 二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利用好2019年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 州论坛、豫沪产业合作对接活动等平台,力争签约亿元以 上项目100个以上、签约额1500亿元以上。实施战略性企业 培育、企业家领航、中小企业培育等行动计划,推动百家 企业“三年倍增”发展,力争百亿级工业企业达到14家。积极 推进5G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应用,抢占数字 经济制高点,加快建设网络强市。二是推进现代服务业提 质。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力争金融业增加值突破 1200亿元。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力争物 流业增加值达到850亿元。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力争新 增养老床位4000张,加快推进郑州宜居健康城、河南精准 医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国际展会活动来郑举办 ,力争展览总面积增长6%以上,国际性展会达到12个。坚 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租购并 举住房制度,构建房地产平稳发展长效机制。大力支持技 术、信息等专业服务业,着力发展供应链管理、信息增值 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三是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增效。打造 “一带四区五组团”格局,加快建设环城都市生态农业圈和沿 黄生态涵养带。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等“四大工程”,力争新发 展环城都市生态农业10万亩、湿地农业和高标准“菜篮子”生 产示范基地各1万亩、培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 业10家。同时,继续抓好“大棚房”清理整治。持续抓好非洲 猪瘟疫情防控。筹办好第20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 用好资本市场的金融活水。一是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产 业发展基金和投融资担保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制造业高质 量发展。用足用活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