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改革开放40周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周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8-09-25 前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东莞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自强 不息,砥砺前行,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创造了举世瞩目 的“东莞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范本。为了客观准 确地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经验 ,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对改革开放40年 期间东莞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进行 了研究,共撰写完成12篇改革开放40周年东莞经济社会发 展报告,供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改革开放40周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40年来,“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人,凝 心聚力,真抓实干,勇于探索实践,在东莞这块神奇的土 地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莞奇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经 济发展的神话,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成为中 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范本,被称为“东莞模式”。40年来,作为 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前沿阵地的东莞,从开办全国第一家“三 来一补”企业,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工业经济实现历史跨 越,经济社会成功转型。如今的东莞,时时充满新的生机 ,处处飞扬着科学发展的时代旋律。 近年来,东莞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准确贯彻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更高水 平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 计划、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园区统筹组团发展、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水污染治 理等重点工作,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 向优的态势更加明显。亚洲马拉松锦标赛、中国城市规划 年会、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研讨会、中国音乐学院全国考级 大赛总决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加博会、海丝博览会、 台博会、漫博会、智博会、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国际科技 合作周科创会等重要展会取得丰硕成果。首次获得综治工 作最高荣誉“长安杯”,荣获“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最佳实践奖 ,成为全国第九个版权示范城市、中国十佳会展城市、国 家森林城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称号。东莞充满活力的经济形 象、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和谐友善的文明形象,得到进 一步提升。 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经济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 个阶段: 1978—1985年,起步阶段。东莞大力发展商品农业 ,同时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发展外向型经济。1978年9月 ,东莞创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县太平手袋 厂,从此拉开了东莞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大幕,逐步奠定 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1986—1995年,腾飞阶段。东莞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 和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外来投资大幅 增加,经济总量连续跃上几个台阶。1995年,东莞的外贸 达到辉煌顶点,当年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285.31亿元,而同 年全市GDP总量仅为296.29亿元,外向依存度达到433.8%的 历史最高值。 1996—2008年,提升阶段。东莞大力促进经济从数量 型向数量型与质量效益型相结合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劳 动密集与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转变,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 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在与外资企 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 2009—2017年,转型阶段。东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冲击,经济增速从两位数放慢到个位数,甚至在2009年 一季度出现负增长,随后逐步调整恢复。东莞大力创新发 展模式、环境和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抢抓新 一轮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 造业逐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也挑起大梁,支撑了东莞工 业的快速发展,经济逐步迈入一个平稳发展期。以先进制 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民营经济等优势产业占比得到大幅 提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为新一轮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二、改革开放40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是东莞经济总量稳步提速、经济实力 不断增强的40年。1978年,东莞仍是一个四季飘香的农业 县,全市有户籍人口111.23万人。此时,东莞的工业基础十 分薄弱,只有一些传统的五金机械、烟花炮竹、草织、腊 肠等加工厂,地区生产总值仅有6.11亿元,财政收入只有 0.66亿元。然而,在近40年后的今天,东莞的常住人口 834.25万人,是1990年的4.8倍,年均增长5.9%;户籍人口 211.31万人,是1978年的1.9倍,年均增长2.2%。经济实力 实现了大跨越,经济总量突破 7 0 0 0亿元大关,达到 7582.12亿元,是1978年的276.3倍,年均增长15.5%,位居 全国大中城市第19位。东莞迅速从全国2000多个农业县中 脱颖而出,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跻身于全国 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城市。 改革开放40年,东莞对全省、全国的贡献突出。40年 来,东莞经济快速发展,东莞以全国0.03%的土地和全国 0.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0.9%的GDP,贡献了全国 1.6%的税收,吸纳了全国0.9%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全国 4.6%的外汇收入,储蓄了全国0.7%的存款,全国所有指标 权重贡献均分别超过占地面积20倍以上。  东莞实现税收总额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国第二个国 税收入超千亿地级市。2017年,全市税收总额2010.63亿元 ,总量是2000年的23.2倍,年均增长20.3%,总额排全省第 3位,仅次于深圳和广州;税收总额占GD P比重为 26.5%,所占比重排全省第3位,仅次于深圳和珠海。   镇域经济实力更加雄厚。40年来,东莞镇街经济快速 发展,实力更加雄厚。2017年,在全市33个镇街(含松山 湖)中,全部镇街经济规模均超60亿元,平均规模超200亿 元。经济总量达500亿元以上的镇街有虎门和长安2个,400- 500亿元的镇街有东城和南城2个,300-400亿元的镇街有厚 街、松山湖、塘厦、常平4个,200-300亿元的镇街有大朗、 凤岗、寮步、清溪、大岭山、麻涌6个,100-200亿元的镇街 有14个,100亿元以下的镇街有5个。  改革开放40年,是东莞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的 40年。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发 展。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转变,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 1 9 7 8年三大产业的比例为 4 4 . 6: 4 3 . 8: 1 1 . 6, 2 0 1 7年三大产业的比例为 0.3:47.4:52.3,服务业占比超过“半壁江山”,成为我市第 一大产业,东莞经济迈入现代产业门槛。东莞商贸、住宿 餐饮、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壮大,现代金融、文 化创意、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竞相发展,逐步形成了以 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 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现代 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60.6%,现代服务业带动效应明显 。 改革开放40年,是东莞由一个“渔米之乡”到现代制 造业名城深刻转变的40年。1978年,东莞大胆引进了全国 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县太平手袋厂,标志着全国 引入外资经济的正式起步,在全国率先设立对外加工装配 办公室,积极接纳来自香港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 业转移,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业务,逐步确立了以工业立市 的目标。2017年,全市工业企业15.15万家,是1978年的 117.5倍;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07家,是1978年的 15.7倍。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6.97亿元,是 2008年的2.0倍,年平均增长7.4%。40年来,东莞实现了由 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通过大力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 略,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等“六大工程”,深入实施“机器换人 ”,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以出口为主的工业经济 结构体系,成为国内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的重要生产基地 ,东莞智能手机约占据全球出货总量的1/5。目前,我市智 能手机产业链趋于完整,产业配套能力和龙头自主品牌实 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2017年,以市政府 一号文形式下发的“倍增计划”被媒体喻之为“史上含金量最 大扶企新政出台”,2017年182家正式试点规上工业企业实现 增加值314.28亿元,增长16.8%,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 6.8个百分点。通过扶持“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培育更多龙 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惠及广大中小企业。现代制 造业蓬勃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5%和39.0%,达到从量变到质变 的转变。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本土 企业做大做强,“星月同辉”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40年,是东莞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 40年。东莞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一座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美丽城市已矗立 在我们面前。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虎门高铁站、东莞新火车站、地铁2号线、莞惠城际轨道 常平至惠州段、沿江高速、博深高速等一批关键交通基础 设施建成,市篮球中心、市民艺术中心、市文化馆、植物 园等一批关键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2017年,全市固定 资产投资1712.83亿元,是1978年的7447.1倍,年均增长 25.7%。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5262.33公里,公路密度达 213.92公里/百平方公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 ”的到来,东莞市的交通将更加方便、快捷。城市供水、供 气等公益设施日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不断增强。2017年 12月底,地铁R2线累计运营里程2096.57万车公里,累计输 送旅客3874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达到23.87万人次。 2017年,全市全市公交线路453条,公交运营车辆5553辆。 2017年末全市电话用户1925 . 6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680.97万户,互联网用户175.67万户。电话、移动电话以 及宽带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东莞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 的沟通更加触手可及。目前东莞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991万 户,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2425万户。同时莞企加紧布局 5G市场,5G将推动东莞产业新蜕变。 改革开放40年,是东莞消费品市场走向成熟、商贸流 通逐步畅旺的40年。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商品凭票供应 ,消费品市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仅有2.13亿元。经过40年发展,东莞消费品市场已 形成民营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 并存的共同发展局面。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达2687.88亿元,是1978年的1261.9倍,年均增长20.1%。商 品供应丰富,新型业态崛起,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建成了 天虹商场、星河城、万达广场等一大批城市商贸综合体 ,大大提升城市商业水准。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集贸 市场、专业市场650个,是1978年的18.6倍,其中亿元交易 市场达49个。东莞被称为“便利店之都”,美宜佳,天福、上 好等全国知名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均诞生于东莞。中国连锁 经营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东莞 名列指数榜第四位,仅次于长沙、深圳、太原。其中东莞 每1012人就拥有一间便利店,全国排名第一。东莞市是全 国星级饭店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中国饭店业发展历 史上的独特的“东莞现象”。2017年全市拥有33家星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