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乡 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 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更好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 ,结合临沧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 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省 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 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 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 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打 好“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让农业 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 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谱写新时代临沧乡村全面振兴 新篇章。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与全省全国 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到2035年,全市乡村振兴取得决 定性进展,与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 ,全市乡村全面振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农业强、 农村美、农民富。 围绕到2020年要实现的近期目标,自然村、建制村、 乡(镇)的具体目标是: 1 .自然村:( 1)农户住房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2)饮用水水质100%达标。(3)农村居民综合电压合格 率达100%。(4)30户以上的村村内户外道路硬化率达 100%,有党员文化活动室、村民活动场所、路灯。(5)家 庭宽带用户基本实现97%以上的接入服务,广播电视覆盖率 达100%。(6)环境卫生制度健全,有垃圾池和专职或兼职 清洁员,各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 50%以上。(7)庭院人畜分离和卫生厕所、洗澡设施配套 率达100%。(8)洁净能源使用率达70%以上。(9)50户 以下的村庄至少有1个卫生公厕,50户以上的村庄至有2个 卫生公厕,旅游村庄配套标准化旅游公厕。(10)至少有 一户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种养大户。(11)村庄绿化率 达55%以上。(12)至少有一个能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理事 会,有一套能管理和引领村民积极向上的村规民约。 (13)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4)信用户 达90%以上,信用农户的贷款授信面达100%。(15)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2.建制村:(1)有一个能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好 支部。(2)有1个符合本村村情的好规划,1个能实现自治 的好章程。(3)至少有1个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或农产品加工企业,至少有1个电商平台。(4)有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5)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水质达标率 达98%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6)农村电网供 电可靠率达97%以上。(7)乡(镇)至建制村实现道路柏 油化或水泥硬板化,建制村至自然村、自然村至自然村道 路通畅率达80%以上。(8)4G网络全覆盖。(9)贫困村 实现如期退出。(10)有幼儿园。(11)至少有1支文艺宣 传队,1名村法律顾问。(12)有标准化卫生室,至少配备 2名乡村医生(其中配备1名女村医),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 1 0 0 %。 (13)有村史室和传习所。(14)洁净村庄创建率达 100%(其中:示范村达村庄总数的30%以上),洁净庭院 创建率达100%(其中:示范庭院达总农户50%以上)。 (15)有“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1 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 0 %以上。 (1 7)有惠民金融服务点,信用组创建达9 0 %以上。 3 .乡(镇) :( 1)有 1个科学合理的集镇规划。 (2)有敬老院。(3)乡乡通油路。(4)有生活垃圾处理 转运车,各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5)集镇污 水处理率达70%以上、绿化率达40%以上。(6)建成1个标 准化卫生院,至少配齐2名全科医生。(7)农村学前三年 毛入园率达85%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以内,初中辍 学率控制1.8%以内。(8)至少有一个金融服务网点,信用 村创建达90%以上。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七项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好党管农村工作,农 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 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 2.坚持乡村自身振兴原则。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要振 兴,是以我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调动所 有资源的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发挥优势,吸收精英,建强组织,激活一切有利资源和 发展要素,发动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实现自身振 兴、全面振兴。 3.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以下为主原 则。自上而下制定政策,自下而上摸清情况,明确时间表 ,线路图,找准症结,上下结合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以 下为主坠底落实。 二、方法步骤 (一)摸家底(2018年4月15日至5月15日)。结合实 际,从自然村开始,由下到上,层层淘清底数,摸清“人的 资源”和“物的资源”两大家底,找出最大的发展优势。 (二)找差距(2018年5月16日至5月31日)。对照发 展目标,采取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的方式,层层查找差距 ,找准发展瓶颈,弄清制约症结,形成问题清单。 (三)排工期(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以问题 为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由下到上列出项目清 单,确定具体完成时限,逐级上报汇总。 (四)抓落实(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各级要围 绕职能职责,采取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等方式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补齐短板。村规民约制定、 乡村环境卫生、庭院绿化等群众自主能解决的问题,要率 先启动,全面落实;村上能解决的事项要自主解决;村级 没有办法解决的事项,由乡(镇)帮助解决;乡(镇)没 有办法解决的事项,由县(区)帮助解决。对需要项目扶 持的,要逐级争取列项扶持。 各县(区)、乡(镇)原则上不再另行制定出台贯彻 意见,重点研究制定阶段和年度实施计划或工作方案。市 、县行业部门要对应职能职责制定好工作方案,明确阶段 和年度计划目标,主动承接项目,搞好服务。 三、工作重点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 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 (一)抓全域规划。瞄准2020年、2035年、2050年的 三步走目标,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 态环境建设规划,以村为单位,坚持一村一特、以业为基 、以水为魂、以山为景、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协调一致 、功能齐备的原则,自下而上,对全域乡村的空间形态、 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等 进行全面提升完善。做到一村一个规划、一乡(镇)一个 规划、一县一个规划,全市一个规划,层层形成一看就懂 、图文并茂的乡村振兴“多规合一”规划。通过规划引领,优 化村庄布局,集合项目资源,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2018年,完成“多规合一”村级乡村振兴规划和市、县、乡、 村项目规划编制工作(2018年—2022年)。2019年,完成 市、县、乡“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工作。 (二)抓产业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宜粮 则粮、宜果则果、宜蔬则蔬、宜游则游的原则,以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构建起 一产为稳增根基、二产为强增核心、三产为扩增抓手的一 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实现产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 效、财税增加、绿色生态。201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 218亿元以上;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15亿元以上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以上。 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市场需求,统筹粮经 饲,推进农牧渔、种养加,打造名特优。(1)提高产业布 局科学性,把经济作物种植在最适宜区,加快形成“茶、果 、糖、菜”为主导,冬早蔬菜、冬荞、橡胶、咖啡、渔业、 生物药业、水果、花卉等区域经济为补充,畜牧业全域发 展的产业发展格局。2020年,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稳定在 2200万亩左右。(2)加快推进临沧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 优势区和临沧坚果实验室建设。(3)积极争取将甘蔗、核 桃、临沧坚果、咖啡等产业申报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4)合理规划和实施澜沧江流域临沧段综合开发。 2.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1)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 稳定在67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21.63万亩。 (2)每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以上。(3)建设一批高 效节水灌溉基地,到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40万亩 以上,灌溉率达55%以上。(4)创新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 制机制,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模式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 集成应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到2020年,科技贡献率 达49%以上。(5)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 机械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农 业机械总动力达210万千瓦以上。 3.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1)发展种养大户、家庭 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现 有基础上,每年重点培育种养大户500个以上、家庭农场 10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个以上,茶叶、核桃、临 沧坚果等方面领军型龙头企业20户以上。到2020年,培育 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以 上,培育具有行业领军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小巨人6户以上 ,实现农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230亿元以上。(2)推进农 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3)以建设追溯体系为抓手,健 全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临 沧茶叶、核桃、坚果等系列产品研发力度,推进有机产品 认证,重点打造一批临茶、临果、临糖、临蔬、临畜、临 渔、临酒、临药等“临字”特色食品品牌,把诃子产业打造成 全省第一特色品牌。到2020年,“三品一标”(认定)基地达 1000万亩以上,全面建成并巩固全国滇红茶产品知名品牌 示范区,培育国家级或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3个、知名 品牌创建示范区1个。(4)建设好茶叶交易市场。(5)培 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 服务,帮助小农生产节本增效,提高抗风险能力。(6)积 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提升信 息进村入户水平,推行“公司+”“超市+”“电商+”等经营模式 ,支持农村发展电商,推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实现农产品 “下山、进城、出海、上网”。(7)实施农业“走出去”发展 战略,加强与缅甸农业合作。 4.推进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1)加快沧源国际旅游 度假区建设,启动翁丁景区、崖画谷4A级景区创建。 (2)以“一部手机游云南”和“智慧旅游”为平台,开发精品 自驾旅游线路。(3)推进凤庆县鲁史古镇、沧源县嘎多等 古村落村保护提升。(4)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旅游村、休闲 营地,美食街区,观景台、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厕所。 (5)建设沧源碧丽源、双江荣康达等一批农业产业园,打 造勐库冰岛茶小镇、南美拉祜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小 镇和一批特色名村、精品民宿、金牌农家乐。到2020年 ,建成6个特色小镇,15个旅游特色村,创建市级以上现代 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以上。 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达80亿元以上。 (三)抓基础设施。紧紧抓住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乡 村延伸机遇,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补齐 农村发展短板。 1.农业基础设施。对最适宜的农作物区域和能形成规 模化高效集群的产业区,全面加强田、土、水、路、林、 电、技的建设和改造。 2.农村基础设施。(1)抓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到 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新改建乡(镇 )至建制村公路3265公里。(2)加快推进沿边高速公路和 沿边自然村公路建设,实现公路联乡通村达组。(3)全面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继续推进新一轮农 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5)扎实推进“宽带中国—千兆到户 ”和“百兆乡村”工程。 3.乡村公共服务设施。(1)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确保50户以上的自然村有两个公厕。(2)配套配全农村 敬老院、幼儿园、村民活动室、村史室、党员电教室、农 家书屋、卫生室、自选商场、养殖小区、畜禽防疫室、垃 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3)到2020年,建成 建制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0个以上。 (四)抓生态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建立健全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体系,推动乡村自然资 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建设一大批小 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美丽村庄,推进乡村绿色发 展。 1.开展全域绿化。(1)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力争到2020年实施156万亩以上。(2)以南汀河流域、 澜沧江沿线、边境一线和航空走廊、交通沿线、旅游景区 生态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大地景观再造行动。(3)完善 公益林生态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以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 、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 多样性保护网络,每县(区)建设1个森林公园。(4)健 全治土、治水、治污、增绿的长效机制。(5)严格落实以 河长制为主的“六长制”。 2.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步伐。(1)2018年全面完成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突出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全面 提升村庄整体风貌,按照成熟一个村打造一个村的原则 ,建设一批田园小镇和乡村田园综合体,打造一批“鲜花盛 开的村庄”。对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坚持“修旧如 旧”的原则,依托国家扶持项目提升村庄风貌,把村庄打造 成旅游特色村,实现传承与发展并重;对已完成整村危房 改造的村庄,通过一事一议,提升完善村庄风貌,并在村 与村之间布局公益设施或旅游景点,形成带状和片状发展 格局;对新实施的易地搬迁村,一步到位建成美丽宜居村 庄;对城市、乡(镇)周边的村庄、“千户村”和小集镇,整 合相关项目重点实施管网入地、排污工程,配全村庄功能 ,同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3)加快推进洁净村 庄、洁净庭院创建工作。(4)到2020年,创建森林村庄 800个以上、示范精品森林村庄70个以上,建成美丽宜居乡 村300个以上。 3.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三年行动,统筹整合各类资源,重点整治农村脏乱差等 突出问题。(1)推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全面构建 起户清扫、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机制。(2)认真开展城乡河道、沟渠、库塘、道路、林带 、田园、旅游线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