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贵州省旅游局傅迎春公开讲话汇编16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和深化旅游改革 情况的通报 省旅游局局长 傅迎春 (2014年8月16日) 尊敬的启良副省长,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和深化旅游改革总体 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通报如下。 一、总体推进情况 2013年以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紧紧围绕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目 标,整合各方资源,集聚发展要素,撬动市场主体,加大推进力度 ,改革驱动、绿色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明确,联动融合、业态创新的能 力进一步增强,扩容增效、提质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100个景区建 设以来,荔波、梵净山5A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新增国家5A级旅 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20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国家湿地 公园15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7个,5星级饭店2家 、三星级以上饭店20家。 一是景区改革初步破题。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 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28个试点市县和旅游景区已完成改革试 点方案并抓紧实施,推进100个旅游景区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目前,已 有82个景区实现了公司化运营。各地积极探索,在优化旅游机构设置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搭建旅游融资平台等方面积极“试水”,黔东 南州制定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安顺市出台《 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意见》。贵阳、遵义、铜仁、黔南、毕 节、安顺把推进旅游改革纳入旅发大会主要内容进行部署。铜仁、六 盘水等地设立了旅游发展委员,强化了项目推进、资源整合的统筹协 调能力。贵阳、遵义、六盘水、黔南积极搭建起旅游投融资平台,铜 仁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15亿元旅游债券,贵阳正在筹设规模为 100亿元的旅游发展基金。 二是规划引领成效明显。确定政府协调、市场开放、主体运作、 专家审核的规划编制原则,通过组织规划把关审查,强化规划管控 ,引导100个旅游景区精准定位、凸显个性特色,错位发展、优化业态 布局,从源头上避免景区低水平重复建设。截至目前,119个景区全部 通过规划专家组审核,大部分规划特别是27个重点景区规划较好地体 现了产业、生态、文化、创意和全域的理念和内涵,规划数量质量明 显提升、成果可观,为项目化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进一步高起 点实施规划引领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是项目推进增量提质。按照项目化推进、实物化落实的原则 ,推动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旅游项目工 作机制,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一线指导、督查全覆盖,景区项 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项目建设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不断提高。 一批旅游综合体项目快速推进,仅用半年时间,花溪青岩古镇投资 1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数159.3%,黄果树景区投入6.8亿元,完成了 半边街生态美化工程等升级版工程建设,提升了景区容量和品质。茅 台旅游综合体投资2.7亿元,重点建设国酒文化旅游区、茅台古镇文化 产业园、茅台镇酒文化展示体验区、茅渡1952工业旅游、茅台古镇 “五位一体”旅游项目。荔波加快推进16 个文化旅游升级版项目,实 现了做美景区、做优环境、做强特色、做亮品牌、做深内涵。今年以 来,100个景区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1至7月累计在建项目892个 ,完成投资169.8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4.92%。 四是融合互通力度加大。各地各部门创新产业融合机制,逐步形 成以“5个100工程”为依托的“旅产互动、城景互动”发展格局。全 省100个旅游景区中,已有57个景区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小城镇和 城市综合体互融互通互连。通过统筹推进,金沙台金现代观光农业科 技园、中铁国际户外休闲旅游综合体等一批以观光农业、康体养生等 为主题的新景区、新项目推向市场;瓮安千年古邑、时光贵州文化旅 游小镇等一批以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体验的旅游景区相继面世。旅游 项目与其它产业要素的互融互通互联为做大做强旅游业拓展了空间 ,为业态创新、产品升级找到了新的着力点。 五是旅发大会带动明显。借助省市两级旅发大会力促景区提速提 质、扩容增效。贵阳市通过筹备召开第九届旅发大会,采取 “1+12”整体推进方式,把景区建设纳入筹备的全过程,大力完善旅 游配套设施,打造“畅洁绿美”城市环境,建设力度空前,目前已完 成投资62.24亿元,青岩古镇升级版和多彩贵州城、未来方舟、时光贵 州等精彩亮相。遵义、毕节、铜仁、黔南、安顺旅发大会也催生了一 批特色景区。旅发大会正在由起初定位的“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打造 一个精品景区”向“举办一届旅发大会,催生一批经典景区”提升跨 越,成为项目建设和景区升级的加速器。 六是招商推介稳步推进。把“五一”“十一”“春节”“旅发会 ”等假日、活动作为项目推向市场的目标节点,建成一批推出一批 ,先后推出62个涵盖生态观光、文化体验、运动休闲、避暑度假、汽 车露营、观光农业等业态的旅游新景点、新项目。其中,肇兴侗寨、 瓮安古邑景区等景区迅速成为旅游热点。结合100个景区建设成果,策 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点”“线 ”“面”的整合,推出11条覆盖全省、带动全域、延伸周边的精品旅 游线。主动面向发达地区引进战略合作者和投资主体,先后赴广州、 昆明、深圳开展旅游专题招商活动。引进中航工业集团在我省沿高速 高铁区域布点建设一批汽车露营地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6个。100个 旅游景区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80.72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84个 ,签约资金1579.46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93.99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 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项目推进不平衡。各市(州)项目建设力度参差不齐,截止 7月,贵阳市完成投资47.37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110.39%;遵义市完 成投资41.6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79.9%;六盘水市完成投资3.09亿元 ,占年度目标计划47.1%;安顺市完成投资15.9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 92.12%;毕节市完成投资9.52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71.79 %;铜仁市 完成投资9.78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78.37%;黔东南州完成投资 13.16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84.9%,黔南州完成投资22.76亿元,占年 度目标计划87.67%;黔西南州完成投资5.53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 43%;贵安新区完成投资1.14亿元,占年度目标计划114%。部分旅游景区 建设项目缓慢,苗王城民俗旅游景区完成年度计划投资还不到1%,晴 隆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观景台虽然开工,但是投资建设力度不大,没 有建设实物工程量,景区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3%。盘县妥乐古银 杏-坡上草原风景区、毕节九洞天旅游景区、碧江九龙洞旅游景区、碧 江大明边城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完成年度计划投资还不到10%。遵义红色 旅游综合体、赫章阿西里西旅游景区、安龙招堤旅游景区、望谟双江 口滨湖度假区、草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白云老龄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 等完成年度计划投资还不到20%。 二是招商引项目资金到位率有待提高。部分市州对旅游招商引资 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黔西南州望谟、册亨等旅游景区还没有市场主 体。部分市州没有健全的跟踪服务机制,招商引资项目资金到位率偏 低有黔南州和六盘水市,至今未达到全省旅游景区招商引资平均到位 率有遵义市2.66%,铜仁市27.58%。娄山关生态文化旅游区、道真大沙 河仡佬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习水鰼部生态文化旅游园区、钟山韭菜 坪旅游景区等旅游景区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还不到5%。 三是深化改革意识不强。有的地方对引进战略合作者参与景区建 设、管理的重要性意识不强,局限于算景区门票收入的“小账”,没 有从提升景区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综合带动效益的角度来算“大账 ”,导致“招强引大”工作进展缓慢,缺乏品牌影响力的市场主体。 四是部分旅游景区管理不到位。部分市州对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 贵州旅游升级版的认识有待提高,在旅游景区建设中还停留在“吃老 本”的思想上,不重视景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如铜仁苗王城等旅游景 区管理不到位,脏乱差问题较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全省将认真贯彻落实第九届旅发大会精神,按照与时俱 进打造旅游升级版的要求,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抓牢抓手、督促检 查,以100个旅游景区为载体,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做大做强旅游业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深化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实践相结合,既全 面部署、长远安排,又大胆探索、试点先行。一是以重点景区为突破 口,积极推进百里杜鹃、荔波樟江等13个旅游景区开展以产权制度改 革为核心的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鼓励支持旅游景区以优 势资源和资产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引进理念新、有 实力、有活力、有品牌的战略合作者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要尽快让一些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在旅游景区平 台上真正落地。二是加强分类指导,推进遵义市、铜仁市、江口县等 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县,切实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保护利用 、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秩序规范、投融资体制改革、产品业态创新等 方面出新招生新意。各综合试点市县要把建立健全试点市、县旅游综 合协调机制、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管机制、旅游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作 为重要试点内容,试点地区要尽快出经验、出成效、出机制。三是按 照权责一致的要求,积极争取在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中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综合协调和统筹职能,在旅游 资源丰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县独立设置旅游局或旅游委,夯实 100个景区建设的组织基础。 (二)抓互动融合。一是依托“5个100工程”,通过资源整合、规 划衔接、项目实施最大限度地把旅游服务要素配置到相关联的100工程 ,把有条件的工业园区或符合旅游消费需求的工厂建成旅游产品,所 有农业园区都应该对接旅游市场,按观光农业业态扩展其市场空间。 新建小城镇都应该规划成旅游景点,充分体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功能 ,形成景城互动、景产一体的新格局。二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六项行动计划与旅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旅游要素如能及早融入其 中,一定会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这方面各地旅游部门要加强与财政 、住建、农业等部门的对接,争取旅游在当中有一定的话语权。省里 近期将完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建设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工作,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这两项工作 省局将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各地要抓紧安排,提前部署。三是旅游 扶贫有其特殊的市场和产品开发优势,是开展精准扶贫的生力军,今 年国家旅游局将实施“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各地要积极主动 ,进一步发挥我省旅游扶贫的优势,把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产业 扶贫的重点,统筹扶贫、生态移民、交通、水利等项目,对乡村旅游 发展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实现资金整合、政策配套、产 业支撑的乡村旅游扶贫格局,使更多的贫困群众不仅“居者有其屋 ”更要“居者有其业”,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 (三)抓项目推进。一是各地要按照今年工作方案的要求,“咬定 青山不放松”,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牢牢抓住最后一个季度,各个 旅游景区要认真“对表”、“对账单”,确保全年目标不折不扣地完 成。近期我们对照2014年景区项目建设任务再次开展暗访,各地要提 前做好自查工作,沉下身子搞好景区建设与管理。二是坚持常态督查 调度、年终考核,突出重点、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工作推进机制。 通过考核旅游景区的项目建设、招商与宣传促销、景区管理等10多个 指标,结合发在大家手上的100个旅游景区升级版建设规范指导要点 (征求意见稿)评选出全省十佳旅游景区、20个新业态旅游景区、 30个创新型旅游景区,继续抓好重点示范旅游景区,通过典型示范 ,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250亿元,要在 今年“十一”黄金周推出一批新景点和新项目,力争下半年新增2个 5A和12个4A级景区。所有旅游景区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考核结果通报各地党委政府,并在媒体上公布。其中:省级重点示 范旅游景区,考评结果为后两位的景区,原则上从重点示范旅游景区 名单中退出;新进入重点示范旅游景区名单的,原则上从其他考核排 名靠前、资源禀赋、市场前景较好、发展潜力大的景区中递补,递补 名单由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后,报省政府分管领导 审定。其它景区考评结果为后三位的,从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名单 中退出;对申报进入100旅游景区名单的景区,按照符合全省旅游规划 、有利形成和完善旅游新线路、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的原则,由省旅 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参考考核方案从备选景区中遴选出前五 位,报省政府分管领导审定。三是景区建设需要投资,单靠政府的投 入难以为继,但在招商中不能饥不择食,要务求招大商、招好商,使 景区建设既获得投资,又保持品位、质量。不能无的放矢,要务求精 准招商、上门招商,重点围绕构建贵广高铁旅游经济带、高速交通旅 游服务体系和生态、度假产品体系建设,通过专题招商、一对一招商 等方式,进一步引进战略合作者,确保全年签约到位资金达到170亿元 以上,确保签约项目能够落地生根。 (四)抓服务提升。一是100个旅游景区是打造旅游升级版的重要 平台,我们要充分用好规划推动、现场推动、节庆推动、旅发大会推 动“4个抓手”,努力克服旅游接待设施不配套、缺乏人性化的“短板 ”制约。今后,将突出专项资金使用的实效性,我省100个旅游景区建 设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围绕旅游交通网络、停 车场、购物中心、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住宿、餐饮、卫生、水 电、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逐一突破,积小胜为大胜,切实提升我省的 接待服务水平。同时,开发中要始终坚守“两条底线”,要把“望得 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景区开发座右铭,在解决不配套 的同时也要解决和防治乱配套、随意性的问题。严格划定景区核心区 保护红线,强化核心区公共服务设施,做到环境保护最大化,公共服 务便利化、人性化、精致化。要充分发挥省旅游规划委员会的作用 ,建立严格的规划审查和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重要规划要提交省 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审定。二是打造快进漫游服务体系,“快进 慢游”是我省旅游产业体系顶层设计的重点内容,契合旅游升级版的 重大目标,核心要义就是实现旅游市场供给由浅层观光向深度体验转 变,从浅层服务向深度服务转变。省里将加快实施沿高速交通线旅游 服务设施配套计划,各地要抢抓机遇,迅速行动起来,围绕高速公路 、高铁站点和支线机场,高起点规划布局自驾车露营地、游客服务中 心、自驾游汽车租赁网点,规划建设一批高品位的度假、休闲、娱乐 、露营等“卫星景点”,形成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新业态,推出一批 “车窗风景线、最美旅游道”精品线路,此类项目将优先纳入100个景 区给予重点支持。三是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以黄果树、梵净山、 百里杜鹃、青岩古镇、格凸河等智慧景区以及贵州省旅游应急指挥平 台等北斗智慧旅游应用示范项目为突破口,及时总结成果和经验,取 得好的成效后逐渐在全省推广。今年,100个旅游景区都要把智慧旅游 作为景区建设的必备要件之一,打牢智慧旅游云联通的基础工作,省 旅游局将尽快制定智慧旅游景区的标准,把智慧旅游建设情况纳入 100个旅游景区的考核内容。 抢抓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与时俱进推进旅游产业化 ——在2015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省旅游局局长 傅迎春 (2015年1月21日) 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省旅游局作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总结,安排部署 2015年全省旅游工作。等一会,启良副省长将对全省旅游工作提出要 求,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一、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总体情况 2014年,全省旅游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 的目标,主要指标全面完成,旅游景气指数增加2.03个点,上升到 107.77,全省旅游业呈现结构优化、业态创新、转型加快、亮点纷呈 的良好局面。 从产业规模看:投资提速,主体壮大,实力增强。全年全省接待 游客3.21亿人次,同比增长20.08%,旅游接待总收入2895.98亿元,同 比增长22.16%,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1091个,全年完成投资 231.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60%,全年签约项目148个,累计到 位资金213.01亿元。完成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家,梵净山、荔波 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等级评定,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增 至50家,同比增长38.88%。百里杜鹃、荔波景区创建为国家生态旅游 示范区。新增三星级以上饭店11家,新增旅行社32家,持证导游突破 1.2万人。 从结构质量看:客源持续优化,质效稳步提升。在全国接待入境 游客呈现负增长的压力下,我省全年接待入境游客85.5万人次,实现 外汇收入2.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1%和7.6%。接待省外游客 1.42亿人次,同比增长20.1%,2014年省外入黔漫游用户为1.55亿人次 。坐下来、静下来、住下来的游客不断增加,以生态、体验、休闲、 度假、康体、避暑为出游取向的游客占全省接待游客总量7成以上,全 年接待过夜游客1.03亿人次,同比增长20.3% ,国内游客人均花费突 破900元。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252万人次,同比增长19.56%。 从综合效应看:拉动强劲,支撑有力,贡献突出。据测算 ,2014年全省共实现旅游增加值780亿元,占GDP比重已达8.7%左右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8%左右,全省旅游业生产税净额对财政收入的贡 献率达10.5%左右, 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强化,对服务业拉动作 用更加显著。517个村寨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成功创建全国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4个,全省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25.4%,带动社会就业234万人,受益人数超过470万人。63个景区与现 代农业产业园、特色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互融互连互通。淘宝多 彩贵州旅游馆旅游产品销售额突破7200万元。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产业定位有了更高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 示,把贵州发展旅游业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 为全省转型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国家旅 游局总结旅游发展“贵州模式”,更加坚定了旅游发展自信。各地在 政策、资金支持上保障力度明显增强,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全省旅游 行业坚持把“五个一方”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理念,统筹保护与利用 、美化、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关系,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做出了新 的贡献。 ——景区扩容升级步伐加快。以规划引领、政策推动、节庆拉动 和“大会”带动为有力抓手,安排2.6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 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向国家部委争取资金1.25亿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金融发放贷款100.9亿元,累计贷款金额207.5亿元。组织开展 “3个十佳景区”评选活动,推动全省旅游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先后 4批次推出72个新景点、新项目。一批产业融合项目有效推向市场,一 批文化体验型旅游景区相继面世,一批老牌景区改造升级成效显著 ,施秉云台山喀斯特申遗成功,为我省再添一张世界级名片。 ——改革破题释放发展红利。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 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遵义、铜仁、毕节、安顺等地把旅 游改革纳入旅发大会重要内容进行部署。29个改革试点单位在优化机 构设置、理顺体制机制、搭建融资平台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铜仁等 5个市州设立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旅发委,遵义、黔东南辖区内10余个 县(区、市)恢复了单设旅游局建制。100个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法人治 理结构改革,112个景区实现了公司化运营,省产投引进战略合作者发 起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基金,省旅投与华侨基金设立的旅游产业发 展基金正式发售。 ——“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 破4000公里,9个市州均实现机场通航,加密航班航线41条,贵广高铁 开通,立体化快速交通体系加速形成,贵州旅游发展迎来最大“红利 ”。依托100个景区和乡村旅游升级工程,开展景区网络化布局,启动 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积极推动贵航集团、贵旅投集团构建覆盖 全域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体系,开通荔波号高铁旅游专列,加快住宿 设施改善,一批特色精品客栈和主题酒店应运而生。在广州、深圳、 澳门等地开展高铁旅游主题招商推介活动。联合两广开发一程多站精 品旅游线路,组建贵广高铁旅游营销联盟,推出一批组合式旅游产品 ,实现区域营销优惠措施互通共享,高铁“红利”迅速释放。 ——重大活动平台影响力充分彰显。创新举办第九届旅发大会 ,克志书记、敏尔省长作出推进旅游产业化,打造旅游升级版的新部 署,海内外350名嘉宾莅会,主题活动丰富多彩,首批“贵州旅游文化 大使”精彩亮相,两岸三地旅行商、100余家境内外媒体齐声发力 ,164.78亿元旅游项目现场签约,贵阳市投资49.51亿元推进景区提质 升级,一批新景点令人耳目一新。全省6个市州建立旅发大会机制,平 台效应向纵深拓展,迅速催生一批新景区新项目。依托生态文明贵阳 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生态旅游主题论坛,海内外300余嘉宾共同研讨生 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践和经验,发布“全球十大生态旅游目的 地”和“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发表《生态文明与旅游可持续发 展贵阳宣言》。“两赛一会”国际化、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加快。 ——旅游外宣交流合作成效明显。省领导亲自率团赴台湾、香港 、澳门、瑞士、捷克、匈牙利、韩国开展交流合作和旅游推介,大大 提升了“多彩贵州”在境外的影响力。全年共组织开展 “走出去”、 “请进来”活动50余批次,在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余个大中 城市开展营销推介,高速高铁和航空通达城市成为宣传营销主战场。 文化引领,省政府选聘12位中外文化名人代言贵州旅游文化,创新旅 游走出去“新方式”。坚持营销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微营销活动 ,贵州旅游官方微博粉丝突破150万、官方微信进入全省政务微信综合 影响力排行榜前3甲,指导开展旅游优惠体验活动100余项。 ——智慧旅游取得阶段性成果。“智慧旅游云”纳入全省大数据 产业“七朵云”重点工程,与天涯、贵旅集团、贵州联通、贵州移动 等企业合作,编制《“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全面实施智慧旅游云建设工程。贵阳、铜仁智慧旅游城市试点,黄 果树、青岩古镇智慧旅游云示范景区以及北斗卫星旅游示范项目取得 阶段性成果。推动旅游景区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多彩贵州云上旅游 ”APP设计开发初步完成,旅游电商服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多彩贵州 旅游卡”会员突破50万,淘宝贵州旅游馆入驻旅游产品突破1000种 ,黄果树智慧旅游电商平台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旅游行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联 合16家省直单位建立旅游市场和环境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贵 阳、赤水、湄潭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组织指导各地开展检查行动266次,对37家旅游经营单位下达责令整 改通知,共处理有效旅游投诉113件,为旅游者挽回经济损失78.92万 元。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全年共组织举办各类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 25期,指导旅游培训共计10.2万人次,全省各类旅游院校在校生达 2.5万余人。 二、正确研判全省旅游发展形势和阶段性特征 发展阶段上:“十一五”以来,我省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次年均增速达到 34.31%和32.79%,在全国的排名由第23位和24位上升到第16位和第 19位。进入“十二五”,近4年来,旅游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主要指标实现了年均23%左右的增长,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次在全 国排序分别为第15位和第17位,进入全国第二方阵,基本实现了旅游 大省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总量不断做大的情况下,我省旅游业将进 入由高速到快速再到中速的稳步向前新阶段,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 向质量效率转型,发展动力将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增速回落是 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省旅游业发 展主要经济指标仍将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产业发展的内在质量 、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将成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绝对标尺,这 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发展机遇上:我省旅游业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内生原 动力、外部推动力形成对旅游发展的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示和省委、省政府为贵州旅游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使我们有了新的更 高遵循;交通新格局的形成,高铁时代的到来,使全省构建“快旅慢 游”服务体系后劲加速释放;“5个100工程”为业态创新、产业融合 创造了无限空间;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旅游业改革发展 提供了新动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为乡村旅游提质上 档、拓展规模提供了有力保障;依托大数据全面建设中的“云上贵州 ·智慧旅游云”,将从战略、理念和技术层面大大提升旅游业现代化 水平;大集团、大企业携手贵州旅游渐成趋势,必将加速我省旅游产 业结构和产品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展挑战上:在看到“利好”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临的压力 和考验。一是提质增效压力大。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抑制旅游消费意 愿、游客维权意识倒逼行业监管的新常态下,我省同时面临着扩量、 提质、增效的三重任务,负重前行、统筹兼顾对全行业是重大的考验 。二是推进改革任务重。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是系统工程,难点是利益 格局调整,目前提出的改革措施偏重于发展层面,制度层面的设计较 少,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还没有在重点地区和领域形成突破。三是入 境市场困难多。受国际形势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外升内 贬等外部因素影响,受国际航线少、口岸少,产品供给不足等内部因 素制约,我省保持入境市场平稳较快增长面临诸多挑战。四是基础配 套设施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与高铁时代不相称,旅游目的地产业链 短,服务要素不配套,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信 息服务不完善已成为新的“短板”。 综合判断,旅游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立足新起 点、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核心是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关键是牢牢把握当前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主要矛盾和重大 任务,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 发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 求的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 三、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5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 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 提高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贯彻落实全国旅游业发展“515战略 ”,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着力推 进旅游产业化,与时俱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全面完成十二五旅游 规划目标,建成旅游大省并向旅游强省迈进。 发展目标:接待游客3.5亿人次,同比增长17%;力争接待入境游 客突破100万人次;确保旅游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20%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9%左右。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任务: (一)推进综合改革要有新突破。今年,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已列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作出了部 署,全省各级旅游部门要以攻坚克难的精神确保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要加 快推进。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尽快摸清底数、厘清症结、建立台账 、对症下药,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剥离、企业化运营模式和“一区一 策、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改革一个”的原则,推进资源型景区产权制 度改革,引进社会资本进行战略重组,构建混合所有制主体。二是改 革试点要改有所进、改有所成。29个省级旅游业改革试点要在完善方 案的基础上,在落实上见行动,在效果上见真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 府高层推动,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切实找准适合本地、本单位改革的 路径和运作模式,改革就是创新,只要有利于守住“两条底线”,什 么办法都可以试,什么模式都可以探索。今年,省局将加大指导督查 力度,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建立改革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及时总结推 广百里杜鹃等试点改革经验。三是对2014年国发31号和省发3号文件的 贯彻落实情况要回头看。灵活用好“两只手”,推动各级政府完善旅 游行政管理体制。省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正加快推进,没有设立 旅委的市州要乘势而上积极争取,充分发挥旅游综合协调职能。把支 持旅游产业和惠及旅游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税费减免、供地政 策等落实到位,最大限度给旅游业“松绑”,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 动力。 (二)“快旅慢游”体系要有新进展。大交通“瓶颈”已经打破 ,配套接待设施滞后成为主要矛盾,今年要重点解决“行”“住 ”“游”三要素配套问题。一是“行”。提高交通接驳能力,着力解 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围绕高速公路、高铁站点和干、支线机场 ,规划建设游客中心、旅游汽车租赁网点、停车场、汽车营地,实现 交通节点与景区景点的互连互通。把自助、自驾游服务纳入“智慧旅 游云工程”建设内容和地方智慧旅游建设项目。重点景区内部交通体 系建设关系到景区扩容提质增效,要作为当前一件大事抓住不放,支 持推动环梵净山、沿赤水河等区域建设旅游公路,联合交通部门高起 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将省际边 界服务区打造成为“多彩贵州”形象展示和自驾游集散中心。二是 “住”。“住”是“慢游”链条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关系到对旅游 全产业链条的带动,旅游全域化、慢游化,首要是特色精品客栈的全 域化,小型多元休闲度假酒店的全域化。其意义在于依托我们的生态 、文化、气候、资源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发展之路。各地要把精品客 栈、主题酒店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加快实施,研究制定扶持引导政 策,并纳入招商引资和100个旅游景区项目重点支持,下决心引进一批 品牌连锁企业和专业团队在我省落户。对新建饭店业态、规模、档次 、选址等加强规划引导,优化提升住宿产品层次。三是“游”。充分 发挥我省景区点多面广,城乡互融,望得见山、看得到水、无处不乡 愁的组合优势,以高铁高速为轴线,依据不同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 和功能区划,做好空间和业态布局。把景点连成线路,线路建成产品 ,以“车窗风景线·多彩贵州游”为主题,推出高速时代特色旅游产 品。立足于“深度化”市场需求,加快开发提升生态观光、休闲度假 、避暑养生、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修学旅游等慢游产品体系,推出 覆盖全省、带动全域、延伸周边的休闲度假精品线路,让游客走到哪 里都能停下来观风景,尽享多彩贵州之美。 (三)加快景区建设要有新业绩。目前,我省骨干景区辐射带动作 用还很有限,高水平、个性化、体验式旅游产品还太少,尚不能满足 消费需求,改变这一现状,一要抓服务配套。认真总结100个旅游景区 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查找不足和差距,用问题导向落实景区建设规划 ,着力解决接待设施不配套、不人性化的问题。今年要创新省旅游发 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 ,100个旅游景区建设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围绕 景区智能系统、旅游交通、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 ,加快重点景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二要抓平台推进。充分用好“4个 抓手”,通过规划把关审核,强化规划管控,为规划引领和项目化实 施积累经验。将重要假日、重大活动作为项目推向市场的目标节点 ,成熟一批推出一批,推出一批成功一批,不断给市场带来惊喜。推 动建立市州全覆盖的旅发大会机制,让大会成为打造景区升级版的强 力推手。要建立旅游观摩机制,通过多领域、多形式的观摩活动借鉴 经验,寻找差距,找准路径。三要抓督查推进。完善“月通报、季督 查、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年中和年度绩效考 评杠杆,突出重点、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半年启动一次进退机制 ,对雷声大雨点小,“吃老本”、“等靠要”的项目要坚决淘汰。引 导专项资金向示范景区倾斜,力争全年旅游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推 动创建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并积极申报国家旅游度假区,力争新增 10个左右4A级以上旅游景区、1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0个以上休闲 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四)深化产业融合要有新举措。一要树立融合观。旅游业不能天 马行空,靠产业融合才可持续,我们一定要懂得融合就是发展,合作 出生产力的道理,要在“融”和“合”上做文章,在“深”和“实 ”上下功夫,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自己当成一滴水主动融入关联 产业的大海之中;把自己当成一根针,把相关产业串起来;把自己当 成一团火,用激情真情融入到相关联的每一环节,善于引导相关产业 围绕旅游消费市场转,善于把一般资源变成旅游资源,让资源变成产 品,变成业态,变成产业链。二要完善互融互通顶层设计。认真谋划 未来五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高起点编制贵州旅游发 展“十三五”规划、《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各级旅游部门 要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旅游经济带重大战 略机遇,力争更多重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市县要 探索编制综合性发展规划,统筹关联产业发展。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地 区,重点围绕旅游业发展需要,探索“多规合一”的规划方式,注重 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 接。旅游后发地区要争取把旅游业纳入相关行业的“十三五”发展规 划中,进一步加大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力度。三要形成互融 互通常态机制。5大产业、5个100、六项行动计划、生态移民、扶贫攻 坚等等无一不是出旅游生产力的载体,要通过资源整合、规划衔接、 项目实施等途径,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形成景城、景乡、景产统筹互 动新格局。这方面各地旅游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财政、住建、农业等部 门的对接,争取通过旅游业态的进入来达到共同拓展市场的目标。今 年要高起点推进一批户外休闲、体育旅游、科普旅游产品建设。 (五)筹办旅发大会要有新亮点。首轮旅发大会始于安顺,第二轮 旅发大会又在安顺开启,安顺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办成一届开放度 更高、创新性更强、影响面更广、带动性更强的旅发大会。一要以 “美丽乡村游”为主题,大力整合黄果树、龙宫和屯堡旅游资源,做 好主会场、观摩景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整体布局,下功夫把黄果树景 区和“大屯堡”这两个“唯一”打造成真正的龙头品牌。统筹提升区 内各景点、景区建设和运营水平,连点成线、扩容提质。二要带动综 合服务升级。结合安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统筹实施景区建设 、乡村旅游、交通设施、智慧旅游、配套设施、标准化服务提升工程 ,实现旅游品质明显提升,率先在全省建成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三 要带动管理体制升级。敏尔省长多次强调,黄果树、龙宫、大屯堡三 个景区,应该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要切实抓住本 次旅发大会机遇,下决心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成为全 省景区体制改革的示范。 (六)入境市场开拓要有新作为。入境市场是我省的“短腿”,也 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建成旅游大省的难点所在。今年要把入 境市场开拓当成一场攻坚战来部署。一是紧紧围绕目标市场做文章。 盯住港台、日韩、东南亚一级市场和欧美等重点远程市场,联合民航 部门突破国际航线这个“瓶颈”,围绕“一路一带”积极组织参与韩 中旅游年、中国中东欧旅游合作促进年等系列推介活动,在重点客源 地设立贵州旅游营销中心,与日本平和观光、韩国东方航空、新加坡 中欧航旅等境外大型组团社共同包装营销贵州线路产品,培育入境市 场增长点。大力推进贵州与台湾业界合作向纵深发展,合作办好“台 北美食展”,与海旅会台北办事处联合办好“台湾学子赴黔游学”活 动。把高铁市场延伸到港澳,通过系列宣传促销,继续扩大贵州在香 港的宣传推广。二是在塑造贵州国际旅游形象上下功夫。利用外宣、 文化、外事、经贸等重大活动平台,发挥“贵州旅游文化大使”桥梁 作用,策划组织好省领导率团赴韩国、欧洲、港台等境内外重点客源 市场的宣传推介活动。在海外facebook等主要社交媒体及全球最大旅 游网站TripAdvisor建立贵州旅游官方帐户,搭建运营英、日、韩等多 语种贵州旅游网页。三是在培育入境旅游经营主体上增投入。研究制 定入境旅游市场营销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入境旅游奖励政策与实 施办法,从旅游专项资金中预算专门资金对开拓国际市场有贡献的企 业实施重奖,希望国际旅行社各显神通大力开拓入境市场。要在入境 游客二次分配上做足文章,依托贵广、沪昆高铁和渝新欧国际铁路等 通道,加强与主要入境游口岸城市的联动与合作,打造“一程多站 ”式国际旅游线路,力争入境旅游市场实现12%左右的增长。 (七)乡村旅游发展要上新水平。乡村地标是我省旅游发展的最大 优势,要重点依托田园风光、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手工技艺、生态 食材、清新空气等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规模化、效益化。一是 以开发“美丽乡村游”特色产品为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旅游转型升 级建设行动计划》,争取世界旅游组织支持举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 ,筹办贵州山地生态国际旅游节、美丽乡村旅游年主题活动,旅游发 展专项资金要向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倾斜,开发建设、升级改造10个农 业、体育、民族文化、扶贫开发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是依托我省传统文化、耕读文明、田园生活,统筹扶贫、生态移民 、交通水利等项目,提升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和建设,支持各地 开发酒庄、茶庄、药庄等特色产品,促进乡村旅游由观光式向体验式 转变。三是把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重点,建立“政府 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部门服务”的旅游扶贫工作新机制,对 纳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的517个村寨实行建档立卡、跟踪服务 ,形成资金整合、政策配套、产业支撑的乡村旅游扶贫格局。 (八)智慧旅游和人才建设要有新成效。目前,87.6%的游客通过 互联网、75.2%的游客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一是加快旅游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行业主体融入互联网市场,强力推动我省智 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加强与通讯运营商 和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旅游电商的合作,建立旅游与涉旅部门数 据共享、互联互通机制,加快旅游集散地、机场、车站、景区、宾馆 饭店、乡村旅游扶贫村等重点涉旅场所的无线网络全覆盖,推进以电 子门禁闸机、监控监测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为主要 内容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二是确保“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投入运 营。进一步探索大数据在旅游行业运用的商业模式,加快以大数据应 用为支撑的智慧旅游建设,基本建成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经营管理 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多彩贵州智慧旅游云”,早日建成涵盖旅游产 品推广、个性化服务预订、产品预售结算、实时信息查询、旅游车辆 调度、讲解导览、容量监控一体化的智能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平台 建立景区、饭店、旅行社等行业发展景气指数体系。三是加强人才智 力支撑。开展“旅游专家基层行”活动,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党政 分管领导、旅游局长培训班,实施旅游经营智力引进和人才自培战略 ,积极引进品牌管理公司和专业团队参与酒店、景区等旅游实体管理 ,举办中小型旅游企业与人才供需见面会,推动建立旅游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定向订单式培养的新机制,探索建立本土旅游人才就业激 励机制,利用“东盟教育周”平台,促进我省旅游院校参与旅游人才 国际合作交流。 (九)强化行业治理要有新实效。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旅兴旅。争 取人大及法制部门支持,开展《旅游法》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推进省 级相关旅游法规立、改、废工作,力争年内完成《贵州省旅游条例》 的修订。二是继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做好旅游餐饮、特色酒店、 购物场所等标准在全省的推广应用,宣传贯彻国家旅游局最新出台的 商务旅游示范区、自行车骑行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等标准和规范 ,做好第三批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三是严肃整治旅游市场秩 序。建立旅游市场秩序督办督查、综合评价和警示退出制度,加强旅 游企业及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旅游者文明出游的管理教育,建立旅游 服务质量舆情监测、评价分析和游客意见收集反馈机制,对整改不力 的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游车队等旅游企业启动降级和退出机制。四 是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宣传,建立健全景区流 量调控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系统,加快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定期 组织旅游安全检查,加强高风险旅游项目和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的安全 管理。春节前后,各类节庆节会相对集中,交通运输繁忙,又值冰雪 季节,历来是旅游安全工作的关键时期,各地要高度重视,群策群防 ,确保旅游安全有序。 同志们:做好全年旅游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全行业要 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化,与 时俱进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让贵州旅游插上“智慧”的翅膀 贵州省旅游局局长 傅迎春 即将过去的2013年,贵州旅游业不负众望,集全行业智慧,探索 创新,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提速,景区建设硕果累累,服务品质明显 提升,市场拓展取得成效。在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打造旅游升级版 、建设旅游大省进程中又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辞旧迎新之际,我谨 代表省旅游局及全省旅游行业向给予贵州旅游发展极大关怀支持的各 行各业、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把旅游业带入了一个变革的 时代。国家旅游局把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是与时俱进的“智 慧”之举,顺应时代潮流和现代旅游发展规律,“智慧旅游”很可能 成为旅游发展的永恒主题。所谓智慧旅游,我理解,就是通过把信息 技术引入旅游业生产力各项要素,向旅游者提供线上线下高度融合 ,智能到无比简单的服务方式。但是,实现这个“超级便捷化”的过 程是极为艰辛和复杂的,从理念、创意、模式、运营、服务等等方面 全方位考验着一切有志之士的智慧。智慧旅游的市场空间无限之大 ,在这个竞争的大潮中,适者为生,智者为王,就看谁能抓住机遇 ,抢占先机。 当前,贵州旅游发展正值 “2014”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黄金机遇就在眼前,“打造旅 游升级版”,目标明确,任务艰巨,时不我待。我们要抓住“智慧旅 游年”契机,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敢为人先,加速全省旅游信息化 进程,让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支撑要素,渗透到我省智慧旅游城市 、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的各个层面。让“智慧”为贵州 旅游转型升级增添新的动力,全面促进旅游业态升级、产品升级、管 理升级、营销升级、服务升级。希望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从战略 高度进一步认清智慧旅游的前景,在“智慧旅游年”多几分智慧,把 智慧用在探索“智慧旅游”运营模式上,用在创建“智慧旅游”服务 平台上,用在让智慧旅游拓展市场份额上,让贵州旅游业真正成为战 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最后,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马到成功、收获满满!谢谢大家。 深化改革 提质增效 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 ——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贵州省旅游局局长 傅迎春 (2014年1月23日 ) 同志们: 这次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旅游工作 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全省旅游发展情况,安排部署2014年旅游工作 。 等一会,启良副省长将对全省旅游工作作部署、提要求,全行业 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主要工作 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 步”主战略,按照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以100个旅游景区 建设为抓手,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贵州旅游升 级版,加快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建设步 伐,旅游业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加快的 良好局面,保持了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全年接待游客 2.67亿人次,同比增长2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7.7万人次,同比增 长10.21%。全省旅游总收入2370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入境旅游 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9.24%。人均花费885元。全省旅游发 展主要有以下九个特点。 (一)凝聚了推动发展的新合力。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 度,将100个旅游景区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重点平台建设,明确了 “创新业态、转型发展,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的发展路径 ,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强力推动旅游发展,赵克志书记多次对全省旅 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陈敏尔省长亲自担任省旅发领导小组组长,蒙 启良副省长8次主持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旅游工作,全年共有6位省领导 对旅游工作作出批示24次。省人大、省政协加强调研指导,在黔全国 人大代表将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作为调研重点,省政协把100个旅游景 区建设纳入主席团建议案,帮助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创造良好 环境。国家旅游局总结贵州旅游后发赶超经验,中国旅游报对贵州旅 游发展模式推出系列报道。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旅游“强市 ”“活州”“立县”等产业战略支柱摆位。 (二)搭建了项目建设的新平台。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 ,100个旅游景区为推进全省旅游项目建设搭建了载体和平台,形成了 以《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为蓝图和顶层设计,景 区所属市(州)政府分管领导统筹部署,县(区)政府主要领导直接 负责,景区项目主体具体推进的省、市、县、景区四级联动机制。 100个旅游景区汇聚了国内外一流规划专家团队的智慧,聚集了社会各 界对旅游发展的关注,倾注了各级旅游部门干部职工的心血,在优化 配置资源、全域旅游统筹推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等方面的 示范引领充分彰显,全年景区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20亿元,15个旅游景 区新成果、新项目于去年“十一”前集中面市。全省特色化、精品化 、高端化旅游产品体系加速形成,百里杜鹃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 景区,新增玉舍森林公园、赤水竹海等7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荔波漳 江等2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省旅游发展进入了项目化、实物化、 产业化的新阶段。 (三)构建了产业融合的新格局。全省旅游发展依托“5个100工 程”重点平台,把景区建设与产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 和城市综合体建设紧密结合,金沙台金现代观光农业科技园等27个涉 农旅游景区,江口旅游风情小镇、南明河城市流域休闲度假带等30个 旅游城镇综合体,在资源整合、规划衔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 面综合统筹、协同推进,形成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 产业化依存互动,协同推进的新态势。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日益 深化,与文化、交通、金融、信息、科技、体育融合渗透,全省13个 山地户外休闲项目入选“2013年度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雷山县、 兴义市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白云蓬莱仙界等5个乡村旅 游点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全省旅游商品荣获“中 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旅游商品大赛”1金1银2铜四项大 奖,旅游商品企业达2370多户,带动就业人数150万人,全省旅游业在 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 格局。 (四)建立了招商引资的新机制。主动面向经济发达、实力雄厚 、理念先进的资本高地引进战略合作者和投资主体,实施凤凰网等网 络平台招商,面向全国优强民营企业、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等专题招 商,赴京津、港澳、泛珠及成渝地区上门组团招商,借助国内旅交会 、国际酒类博览会、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等活动招商,形成不断优化、 批次推进、滚动充实的旅游项目招商良性循环,全年完成签约项目 194个,签约资金1139.47亿元,到位资金169.84亿元。主动对接金融 机构,与国开行、建行、农行等8家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创立“武 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和铜仁旅游债券,2013年全省金融机构 为旅游建设授信21 5亿元,发放贷款82 . 0 9亿元,较上年增长 87.53%,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 投融资新机制。 (五)彰显了重大活动平台新效应。成功举办2013中国国内旅交会 ,组织各类活动16项,参展人数创历届之最,签订旅游组团合同金额 6.05亿元,推出我省8类主题的10大旅游产品和215条最新旅游线路 ,全面展示贵州“国家公园省”新形象,取得了经销商、采购商和市 民多方互利共赢的良好效益,国家旅游局盛赞是一届准备最到位、特 色最突出、文化最浓郁、交流最充分、成果最丰硕的旅交会。旅发大 会继续发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六盘水通过承办旅发 大会谋划实施重点项目99个,投入资金249亿元。旅发大会示范效应辐 射全省,带动遵义、铜仁、黔南、毕节等市州,荔波、余庆等县区相 继召开旅发大会,省、市、县三级联动办会机制形成,平台效应向纵 深延展。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 展论坛和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彰显我省生态旅游发展 优势,深化与渝、湘、滇、粤、琼、桂等地区域合作。 (六)形成了旅游交通新体系。现代交通格局为旅游业提速转型 注入新动力,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营,凯里黄平 、毕节飞雄机场建成通航,“以干带支、以支促干、干支互动”的快 捷空中旅游通道网络日渐形成。加快航线、航班培育,开辟贵阳至高 雄等客源地航线,开通首尔包机,新开加密航线41条,通航城市增加 到67个,旅游客源增长强劲,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1000万人次大关,安顺、遵义、兴义、荔波、黎平等支线机场旅客吞 吐量快速增长。贵广、长昆、渝黔等铁路加快建设,铁路运营里程突 破2000公里。仁赤、思剑、水盘等9条高速公路贯通,杭瑞高速、厦蓉 高速贵州段即将全线通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280公里,68个县实 现高速公路连接。我省进入高铁、高速、航空全面提速的“快捷时代 ”、“车窗风景”、“流动的风景线”成为新亮点、新卖点。 (七)开拓了客源市场的新空间。陈敏尔省长亲自率团赴台湾开 展旅游文化推介,宝岛刮起“多彩贵州风”。蒙启良副省长率团赴台 、港、澳开展旅游招商推介活动;组团赴法、德开展“美丽中国·多 彩贵州”旅游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全行业赴全国18个省市、12个重点 客源国家和地区开展旅游推介、促销展会和文化交流活动近90批次 ;开展浙商、文化人士贵州行系列活动70余批次。组织44家旅游景区 (景点)对全国18周岁以下学生实行免票和西线旅游产品价格优惠政 策等。加强与凤凰卫视等传统媒体合作,依托微博、微信、微电影、 网络等新媒体、新技术,创意策划“多彩贵州微摄影大赛”、“全家 一起去漂流”等形式多样的微营销活动,贵州旅游官方微博粉丝突破 75万,形成利用全媒体、面向全社会、实现全覆盖的叠加效应。搭建 淘宝网贵州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组织200多家旅游企业及1000余种旅游 产品入驻,累计综合性浏览量突破1亿人次,旅游产品交易量达3500多 万元,实现贵州旅游产品宣传和营销的有效统一。 (八)推动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新提升。扎实做好《旅游法》、《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等政策法规的宣贯工作,加强旅游购物企业规范 经营,开展旅游市场执法检查行动612次,全省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 共处理旅游投诉211件。组织“贵州导游词美文大赛”和“星级导游评 选大赛”,提升贵州旅游的美誉度和服务品质。稳步推进“智慧旅游 ”步伐,指导贵阳、铜仁创建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全面推进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在旅游行业示范应用,正式发行多彩贵州“中国旅游卡 ”,推动4A级旅游景区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引进天涯社区与12301游客 服务中心合作,实现12301旅游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出台实施《贵州 省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与高校产学研结合共建“贵州旅 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全省组织、指导培训旅游管理人员、导游、 服务人员共计9.67万人次。扎实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全省新增三星 级以上饭店20家,其中黔西南富康国际酒店、贵阳保利富豪温泉酒店 评为五星级,新增出境游组团旅行社3家、赴台游旅行社2家、国内及 入境旅行社13家。 (九)呈现了干事创业的新气象。省旅游局以群众教育实践活动 为抓手,按照严格、严谨、严肃的践行标准,细致、精致、极致的工 作要求,创新、出新、求新的工作理念,学在深处、谋在新处、改在 真处、立在实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十项规定”,以 优良作风提高效能,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带领全省旅游行业把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 量凝聚到落实贵州旅游业发展目标上来,不断提高旅游工作的质量和 水平。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全省旅游行业精神面貌焕然 一新,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转作风、走基层、抓工作的长效机制 ,呈现了锐意进取、务求实效、干事创业的新气象。 二、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 革的一年,旅游业是全省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 明确了“构建适应转型发展的旅游体制机制”的改革任务,省政府出 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陈敏尔 省长提出了旅游业改革要坚持“政府主导旅游资源,培育旅游市场主 体,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积极推进景区体制改革”的四原则。面 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 挑战,全省旅游行业要自觉置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之中,坚决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要识大局,以改革统揽全省旅游 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传递出我党坚定不 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全省旅游行业和部门在改革的大潮中 要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主动作为,要做全省改革的行动派、当事者 、马前卒,主动融入到改革大局,把握好顶层设计的脉络,主动谋划 和全面推进旅游改革,在全面综合改革中找到结合点和切入点,凝聚 全面推动旅游业改革开放的共识和力量,勇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在 旅游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实践,以改革 增动力激活力放红利。要谋全局,以改革增强旅游发展内生动力。坚 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合各地实际,对旅游工作进行 全面的审视,认清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改革,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开 放,哪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找准旅游业改革的重点、难点、突破 点。要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用改革 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把深化旅游改革与促进旅游发展结合起 来,构建适应转型发展的旅游体制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性作用,激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抓开局,以改革开创旅游发展 的新局面。省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 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全省旅游业改革开放的10项主要任务,在财税 、用地、投融资、产业融合等各方面推出一整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新 措施。目前,省里正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将选择1个市州和若干个 县区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各级旅游部门要正确处理好 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关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 支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尽快把改革的思路和要求变成 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和具体项目,以改革为手段开创全省旅游发展的新 局面。 当前,我省旅游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新交通、新平台、新 改革、生态文明、美丽乡村是我省旅游业面临的五大机遇。新交通格 局的形成,为“快进慢游”旅游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5个100工 程为旅游业态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了重要平台;国家一系列改革 举措为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 坛”和“生态文明先行区”为载体,为打造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创造 了不可替代的条件;“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为我省乡村旅游 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省旅游行业要按照省委 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 、乘势而上,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 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贵州 旅游发展升级版的决策部署,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守住发展和 生态两条底线,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核心,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 抓手,着力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旅游总收 入2840亿元,同比增长22%;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20%。 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100个旅游景区建设要取得新突破。一是以规划为蓝本强化 景区建设的分类指导。加强对100个旅游景区的宏观指导,推动成立由 旅游、发改、国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省旅游规划委员会 ,对重点旅游景区、旅游项目建设规划、选址、用地、环评等实行集 中联审。在100个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完成的基础上,指导各景区拟定规 划实施的年度行动方案,加快新递补景区规划编制和审核进程。建立 严格的规划执行、监督、检查等制度,研究完善旅游规划落地机制 ,确保规划意图成为市场主体的建设行为,切实维护好旅游规划的权 威性和严肃性,真正发挥旅游规划的引领效力。二是以典型示范为带 动加快推进项目进程。注重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加快黄果树、 多彩贵州城、茅台镇、二十四道拐和第九届旅发大会重点项目的建设 步伐,强化土地、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规划、建设、 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帮扶指导,力争全年完成10家以上4A级旅游景区 的推荐申报工作,推荐3—5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扶贫开发试验区 和度假区。在“五一”、“十一”期间,推选出20个以上建设力度大 、工程进展快、条件较成熟的景区和项目集中投放市场。三是以保障 机制为平台形成推进合力。充分发挥各级联席会议制度功能,及时掌 握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 到位率。建立科学的考评督促机制,严格实行100个旅游景区动态调整 机制,完善100个旅游景区资金奖励办法,对不同性质景区给予政策支 持或资金奖励。指导各地、项目主体主动对接金融机构,力争100个景 区融资同比增长20%以上,完成旅游招商到位资金170亿元以上,固定 资产投资实现200亿元以上。 (二)完善要素市场要取得新突破。一是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化 水平,把资源配置的主动权还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决定性作用,为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创造条件。激活 旅游市场主体,着力清除影响旅游要素自由流动、旅游企业自主经营 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把支持旅游产业和惠及旅游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 政策、税费减免政策、优先供地政策等落实到位。扶持贵州旅游投资 集团等旅游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支持旅游企业以资金、品牌、市场 为纽带,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扩张、网络化发展。二是探索成立 旅游企业上市协调机构,支持旅游企业贴息贷款和上市融资,搭建旅 游资源交易平台和投融资平台,支持市场前景好、具有稳定现金流的 旅游景区和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进行资产证券 化试点。开办小额旅游按揭贷款业务,鼓励有实力的地区和企业以发 起设立旅游产业基金、发行债券、上市融资、银行融资等方式,撬动 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三是组织旅游企业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 展招商引资活动,利用“第四届酒博会暨投洽会”、“泛珠合作论坛 ”、“香港活动周”等招商平台,引进投资主体,提升旅游景区建设 的市场化运作程度。选择2至3个旅游景区开展所有权、管理权、经营 权相分离等形式的改革试点,引进理念新、有品牌的战略合作者参与 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三)业态创新要取得新突破。一是依托新交通格局推进产业体 系升级,按照交通资源化、产业化理念,积极联手交通部门对交通旅 游资源进行普查,制定全省旅游交通建设专项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 。按照“黄金旅游通道”、“车窗风景”、“服务区景点化”的定位 ,打造一批新业态、新景区,开发一批符合区域联动、城乡统筹、产 业融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路线,包装出一批特色鲜明、长短结 合、既符合远程市场,又满足区域市场的新亮点、新卖点,形成“点 ”、“线”、“面”的有机整合,构建“快进慢游”产业体系。二是 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六项专项行动,提升乡村旅游组织化程 度和产业化水平,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贵州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 指导意见》和《贵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7)》 ,力争将我省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连片石漠化贫困地区纳入 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开展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允许农村经营 性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出租等方式依法 进行流转,开发建设、升级改造一批以民族村寨、田园风光和休闲农 业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村、示范户。三是推动旅游与新型 城镇化发展的融合,做好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创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的衔接,积极发展旅游小城镇,推动 各地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将旅游要素建设纳入其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 的城市中央休闲休憩区、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旅游城市及城镇,提升 城市旅游服务质量,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或区域影响力的城市旅游 目的地。四是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高水平办好生态旅游国际 论坛,努力使其成为推动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市场营销、管理服务国 际化的有效途径,主导生态旅游发展、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发布相关 国际标准的重要平台。着力构建发展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交通体系 、资源保护开发体系、经营管理体系,重点培育百里杜鹃、荔波漳江 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打造美丽中国生态旅游的新范例。 (四)宣传促销体系构建要取得新突破。一是整合旅游宣传资源 ,组建贵州旅游宣传营销中心,统筹策划和组织实施旅游整体形象宣 传。选聘一批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代言贵州旅游。积极推 动开通贵阳至织金、镇远、麻尾、威宁、红果等旅游专列。与大旅行 社、旅游地产企业、网络运营商、旅游电商联合营销,制定操作性强 的全省性产品价格优惠方案。设立“旅游线路设计推广奖”和“旅游 营销创新奖”,开展最佳自驾游线路、无景点旅游、最美车窗风景线 路评选,引导旅游企业科学策划开发、包装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市场 青睐的线路产品。二是以客源地营销体系为突破口,加大贵州旅游在 国内、国际市场的份额占有率,联合航空、高铁沿线各省市,重点组 织好旅游综合交通宣传推广活动。支持旅游企业建设客源地营销渠道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渠道。针对各细分市场特点制定营销策 略、包装设计旅游产品,把产品促销“主战场”锁定在境内外新航线 通达城市和铁路连接城市。配合有关部门推进航空、高铁、公路与景 区的交通连接和“零换乘”,加强与民航、铁路部门的联合,全面做 好产品线路的整合创新,重点组织好旅游航空推介、高铁旅游宣传推 广系列活动。三是按照“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定位,围绕 目的地数字系统开展多渠道营销,强化目的地多层级的捆绑营销和整 合模式。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研究体验式推广、推进宣传品电子 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数字旅游、影视植入等新技术、 新媒体,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叠加效应,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传统 、网络和新媒体共推,构建全媒体时代的立体营销系统。借助重大活 动平台效应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 (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平台,让境内外 人士、新闻媒体聚焦贵州。 (五)入境旅游市场开拓要取得新突破。一是优化入境旅游市场 环境。研究制定入境旅游市场中长期开发战略,编制《入境旅游市场 开发中长期规划》。按照梯次推进原则,主动对接邀请海外客户赴黔 实地考察,与日本平和观光、韩国东方航空、新加坡中欧航旅等境外 大型组团社共同包装营销贵州线路产品,千方百计扩大日本、东南亚 和欧美市场份额,加大对俄罗斯、印尼、越南等新兴市场的渠道建设 。建立入境旅游市场开发激励机制,实施企业扶持计划,制定出台更 具成效和操作性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奖励政策。加大与国际知名旅行 商合作力度,积极协助航空公司和旅游企业开通韩国、新加坡航线 ,加密香港、台北航线,全力夯实我省入境旅游基础市场。力争在旅 游购物免税、支线机场口岸设置、旅游落地签证等上取得突破,争取 将贵阳市纳入第四批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二是加强双边和多边 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策划组织好省领导率团赴台湾、香港等 境内外重点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活动,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 国际组织IOV的战略合作,认真策划和筹备好10月组团赴美国纽约联合 国总部举办“贵州的世界与世界的贵州——2014中国贵州人文旅游联 合国推介周”和年底举办“世界创艺大师走进贵州创意”两项大型推 广活动。加强与驻外旅游机构合作,做好我省在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文 化中心开展为期一年的文化旅游展示推广活动,举办“多彩贵州文化 节——贵州旅游专场推介会”。有效促进我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