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西南交大徐飞校长公开讲话汇编19篇(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徐飞: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99年前,一大批爱国青年成功发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促 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此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序幕——彼时的新青年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针指向2018年,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宣告进 入新时代——此时的新青年们,又该为这个新时代做些什么?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给出了振奋人心的 答案。弄潮,是在大海之中奋力拼搏的姿态,是青年敢于逐梦、勇于 冒险的精神风貌。当今中国的发展正日益呈现“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 景象,青年一代应充分展现“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豪迈 ,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寻潮 世界飞速发展,时代的海洋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物联网、区块 链、工业4.0、类脑机器人、石墨烯材料、量子通信、虚拟现实、人工 智能等新技术、新机遇扑面而来,一个潮头紧跟着另一个潮头澎湃而 去,一个风口接着另一个风口呼啸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大海中的每 一朵浪花都在奋勇向前,然而,潮头在哪儿?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没寻到、没寻 对潮头,明天就将失去站上去的机会。所以,寻潮一定要讲科学的方 法——既要纵向看历史潮流,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镜、 以史为鉴,摸清潮流发展规律;也要横向看世界大势,在世界发展格 局中发现机遇,立足自身,放眼世界,掌握潮流涌动脉搏。只有这样 ,才能在大势中明确方向、找对潮头。 毋容置疑,今日中国正是潮头所在。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 证者、参与者和实践者,青年一代只要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事业 需要结合起来,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就一定会寻找到最 适合自己的潮头。 练潮 寻到了潮头,不是马上就能站上去,因为那里的技术要求很高 ;寻到了潮头,也不是马上就要站上去,因为还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冒冒失失、毫无准备就去弄潮,有可能追都追不上,或者一不 小心葬身浪底。只有勤于学习、刻苦练潮的人,他们基本功扎实、训 练有素、洞悉潮流规律,才能勇立潮头,自如驾驭,充分享受弄潮的 快感。 练潮,需要勤学。站上潮头本身就是高难度动作,需要不断学习 知识并反复进行实践锻炼。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最容易吸收知 识,也最容易养成好习惯。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选择学习就是选 择跟上潮流。勤学,能改变人生轨迹和生活境况。一个人学问的高低 ,就是你能驾驭的浪头的高低。 练潮,还需要笃志。潮头所在,风光无限,但也危机四伏。练潮 ,要练胆,要敢于拼搏、敢于胜利,敢于向时代的潮头发起冲击;练 潮,还要练心,既要不怕困难、矢志奋斗,也要能谋善断、淬炼心智 ,善于在时代的潮头立于不败之地。 弄潮 古人言:“人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 ,终无长进。”仿此换个说法:人须在潮头弄,才能有大长进;若只好 浪平水暖,终只会泯然众人矣。今天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已经成为 拉动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就是要勇于搏击大海 ,乐于在时代的潮头弄潮。 潮头高,青年一代要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 区,敢于选择并坚持做有挑战性的工作,敢于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并 取得核心成果,让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不断实现追赶、超越从而站立 潮头、引领潮流。 潮头急,青年一代要善于创新、善于迭代,善于在飞速发展的各 个领域掌握情报、摸透情况、做透功夫,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各方 面为祖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加速度,让中国在日新月异的世 界大潮中冲在前列。 潮头险,青年一代既要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敢于并善于啃 硬骨头、接硬任务,冲突一个又一个难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又 要胆大心细、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识别前进路上的“暗礁 ”和“旋涡”,“小心驶得万年船”。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 书记号召,善于寻潮,勤于练潮,勇于弄潮,争做有社会担当和健全 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 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聚焦双一流 全面纵深推进国 际化战略 开创学校国际化工作新局面 ——徐飞校长在国际化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10月30日)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值此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西南交通大学国 际化工作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 持西南交大国际化工作的各级单位领导,各位海外院长以及顾问教授 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国际化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表示热烈 的祝贺,向为积极推进学校国际化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和智力贡献的 广大教职员工,一并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双一流,全面纵 深推进国际化战略,开创学校国际化工作新局面。不忘初心,方得始 终;牢记使命,方能行稳致远。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早日把西南 交大建设成为“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实现“大师云 集、英才辈出、贡献卓著、事业常青”的交大梦。2014年,我们启动实 施国际化战略,这是学校立足于长远发展,为支撑一流大学建设提出 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国际化工作成绩有目 共睹,水平显著提高。 步入新时代,国家层面各项战略规划和决策部署全面开展,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既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明了方向,也给 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攻坚克难,勇于变革 ,大胆创新,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教学科 研、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等诸多方面,全方位纵深推进国际化。 一、过去三年的国际化工作 (一)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部署 学校全面发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学科、人才、平台、科技、成果 等资源优势,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参与中国高铁“走出去 ”,积极服务于中美、中俄、中英、中法、中欧等双边、多边人文交流 机制,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在中俄、中印、中非政府间战略合作框架下,与俄罗斯、印 度等国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深度合作。与印度铁道部签署“高速铁路 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备忘录”;帮助埃塞俄比亚建立铁道学院。扎实开展 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为巴西、泰国、蒙古、菲律宾、孟加拉国等 40余个发展中国家上千名学员完成培训课程,其中包括多名部长级高 层人员。组织教师赴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开展“走出去”境外培训 ,积极推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互学互鉴,得到有关各方高度评 价。 二是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每年举办各类高端 国际学术论坛二十余场。面向世界铁路科技前沿,先后举办了“第一届 国际轨道交通学术大会”、第十八届国际轮对大会、中国高铁“走出去 ”战略系列高峰论坛等各类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端学术论坛,学校的国际 学术话语权大幅提升。大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一带一路”开发研究院 、欧盟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等多个“智库”相继成立 ,积极发挥交流学术作用。大力拓展与国际铁路联盟(UIC)、铁路合 作组织(OSJD)等国际同行的合作关系,在框架范围内广泛开展交流 ,推进实质性合作。 三是多维度、高层次、宽领域向全球推广我校在高铁研究领域的 重大贡献和科技成果。今年7月出版发行的学术专著《纵横“一带一路 ”——中国高铁全球战略》,被评为2017“上海书展十大好书”,得到求 是网、人民网、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瞭望智库、文汇报 、解放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广泛报 道,在学界和业界反响热烈。英文版中国高铁领域科技图书《高速铁 路道岔设计理论与实践》面向全球首发。汇聚中外交通史文献资料的 《丝绸之路汉文文献菁华集成》项目启动。与国际著名出版社爱思唯 尔联合实施的中国高铁学术出版“走出去”项目盛大启幕,学校学术对外 传播能力显著增强。 四是充分发挥高校在国际交往中的“通道作用”和“桥梁作用”,积极 服务于双边、多边人文交流机制。作为国内唯一受邀的高校代表,出 席第四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成功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大学国际 化发展国际论坛”,集聚全球智慧,共商大学国际化发展之路。每年连 续发布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URI),助力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成功 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深化与中东欧各国教育合作。连续 3年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西南赛区决赛。陪同刘延东副总理出席在美 国举行的“中美青年创客峰会暨中美青年创客中心启动仪式”,助力两国 青年交流智慧,放飞梦想。成功举办中俄“两河流域”青年论坛。接待美 国哈佛大学研究生访问团来访我校,与学校学生代表交流真知灼见。 连续3年举办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汇聚五洲青年,共襄文化盛典。 所有的这些活动表明,学校国际化办学氛围日益浓郁,国际化办学软 环境持续优化。 (二)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作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站在新的历 史方位,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大力推动本土学生学习经历的 国际化,切实推进生源的国际化,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 力的高素质人才。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走出去”到海外交流学习。截止目前,学 校已与世界上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并重点与美国康奈尔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 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积极搭建学生出国(境)留学平台。 通过实施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CSC)、“中欧大学精英联盟”项目、“中 美3+2 ”、“中美3+1”“中美1+2+1”、“中法4+4”、“中德4+2”,与伊利诺 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比利时鲁汶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OSU)等双学位项目,以及中国中铁国际工程班、中国交建国际工程 班,建立起了覆盖所有学生层次的出国(境)学习交流体系,各类出 国(境)交流学习学生人数稳步增长。 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学校拥有以“美国拉荷马州立大学安全工程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生物工程”项目等为代表的多个中外合作办学 项目,通过规模引进海外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与世 界接轨。尤其重要的是,2015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在犀浦校 区揭牌,该学院是西部高校与英国高校合作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组 织机构,英国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特致贺信。利兹学院以高度的国际 化定位、创新的中英工程人才培养范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已然 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典范。 为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校学习,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制定 并实施《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大力加强涉外管理,建立起来华留 学生趋同化管理体系。通过教育部“丝路奖学金”项目、商务部“一带一 路援外硕士项目”,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与此同时,建设了 一批本科和研究生全英文专业(学科),开设了100余门全英文课程 ,其中《Geology Applied to Civil Engineering》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截至目前 ,来华留学学历生已达500余人,人数持续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科研国际合作和学术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依托学校轨道交通优势学科,重点打造国际化科研平台,积极构 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持续加强与国际同行的科研合作,大力拓展国际 科研合作领域,提升科研项目合作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的国 际学术话语权。 积极参与国家“国际期刊影响力提升计划”,三大国际学术期刊《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成功创刊,为我校教学科研人员与国际优秀同行 对话提供了重要平台;学校无线通信与信息编码学科“111创新引智基地 ”获得国家滚动支持;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111创新引智基地”和“轨道 交通工程动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相继立项获批,国际科研平台布 局初具规模。 积极促进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的国际化。翟婉明院士获批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了学校主持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 的突破”。周祚万教授与曼彻斯特大学诺奖获得者Andre Geim教授联合 培养的博士生杨倩,首次在Science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实现了学校 在世界三大顶级期刊“零的突破”,杨倩还将在Nature影响因子最高的子 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国际科技合作取得重要进展。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圣小珍教 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获 得批准;地学学院程谦恭教授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 项目资助;电气学院何正友教授主持的基金委电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获批立项,等等,学校承担国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 (四)不断扩大对外合作“朋友圈” 深入落实“国际学科伙伴计划”,逐步优化全球合作伙伴布局。在夯 实传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关系,主 动探寻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的合作机遇。国际化战略实施以来,学校 新增海外合作伙伴共计20个,合作内容涵盖学生联合培养、教学科研 人员互访、科研平台共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立足轨道交通特色,充分依托海外优秀校友、海外院长国际学术 人脉资源等渠道,积极拓展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关系,与意大利米 兰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新 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夯实传统合作关系,完成 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中法4+4项目法方四所成员高校、比利 时鲁汶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等高校的续签协议,继续深入 拓展双方合作关系。 积极探寻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的合作机遇。学校积极拓展与俄罗 斯国立交通大学、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等俄罗斯高校的合作关系 ,开展高层互访、互邀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共建“中俄冻土研究 中心”等。同时,学校还积极拓展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 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合作关系,积极寻求与老挝、越南、马来 西亚、泰国等东南亚高校,以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非等非洲高 校的合作关系。 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我主要讲“五对”关系。 一是知与行的关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当前,在全校范 围内,国际化共识业已形成,但行动却不尽如人意,不同学科、学院 、单位和教师个体在行动速度和成效上很不平衡。相当数量的单位尚 未跟上国际化步伐,学校实际国际化水平与学校的地位不相称。 二是上与下的关系。国际化战略是学校的“三大战略”之一,学校十 分重视国际化,相应的政策、举措和保障条件也十分明确。但是,部 分学院系所及一些基层学术团队在落实时,行动不力,效果未彰显。 今天要再次重申和强调,国际化工作学校是主导,学院是主体,教师 是关键,学生是落脚点。今后,国际化工作要向纵深发展,既要自上 而下的推动,更要自下而上的支撑,国际化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在基层 一线,要从源头上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左与右的关系。左与右就是左邻右舍、横向对比。通过对比 找出差距。就拿同城的川大、电子科大,以及同行业的北京交大作对 比,“111引智基地”学校有2个,川大6个,电子科大6个,北京交大是 5个;IEEE Fellow电子科大有21人,学校是个位数;本科生出国(境)深造率 ,电子科大达到20.35%,北京交大是14.35%,学校不到10%。 横向比较找差距,不是自我矮化,而是明晰前进的方向。当前 ,随着交通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轨道交通行业对科技和人才需求将 更加旺盛;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大交通学科 集群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学校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行业高校中学科和 人才优势明显。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国际化战略,提高办 学水平,强化办学特色,以弥补地缘区位、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 等方面的劣势,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车,实现超常规、非线性的跨 越式发展。 四是供与求的关系。轨道交通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学校的有效供给 能力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首先,对人才的需求。轨道交通行业企业 不仅急需工务、电务、机务等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还需要外语好、 具有国际视野且懂法务、商务和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中国高铁 “走出去”最紧缺的三类人才是:熟练掌握FIDIC、NEC等国际通用合同条 款,并深谙专业知识、熟悉海外规范的勘察设计人才、项目管理人才 和经营开发人才。 其次,对基础研究的需求。目前,学校对具有基础性、原理性、 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性技术的供给远远不够,高铁是我们 的第一张名片,继续加强基础研究赢得持续竞争优势自不待言。此外 ,我们要把“磁浮”打造成第二张名片。为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加速推进“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及动模风洞”重大基础设施立项 建设,加快对超高速直线电机牵引理论与方法、超高速运行条件下的 悬浮与导向稳定性、长距离高效抽空原理与方法、永磁轨道几何不平 顺与磁场不平顺问题、封闭管道内通信与救援等引领技术范式问题的 研究,占领未来技术制高点。 第三,对成熟实用技术的需求。要加强在可工程化、产业化、商 业化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扩展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市场适应能 力。学校上下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进一步提升各方面供给的 能力和水平。 五是政与学的关系。在政策方面,学校制定了多项国际化政策 ,但是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连贯性和配套性还不够,运行效果不 够理想。今后,要完善优化政策,构建起具有前瞻性、突破性和衔接 性,能够形成闭环的彼此支撑、相互连接的政策体系。在学习方面 ,更加强调学习的意愿和学习的能力。要化“本领恐慌、能力不足”为动 力,切实提升国际语言(英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与高水 平国际同行对话能力。 三、开启全面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新征程 重点从以下九个方面发力。 (一)打造国际学术重镇。全面建设轨道交通国际学术重镇,在 轨道交通领域要有“舍我其谁、非我莫属”的底气和实力,要有不是“屈 指可数”、而是“首屈一指”的王者风范。要在彰显我校轨道交通学科特 色、能代表国家水平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杂志、顶级国际会 议、国际联合实验室、111创新引智基地、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国际大 学联盟等诸项工作中,取得更多突破。 (二)集聚国际一流人才。人才强校是学校的主战略,要高度重 视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悠悠万事,唯此为 大。据悉,中国科大平均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就有1位院士;而加州 理工学院平均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就有1位诺奖获得者。若没有一流 师资,是不可能培养出这么多一流学生的。近期我刚访问了斯坦福大 学,在交流中得知该校仅化学系就有6位诺奖获得者,在该系25位教师 中,13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这些世界名校师资阵容强大的程度,由 此可见一斑。 学校要进一步优化学缘结构,要在继续提升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 比例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海外名校博士学位比例。要加大海外引智力 度,通过建设“海外引才工作站”,依托海外院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 度和措施集聚人才。进一步引导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组织 ,到各种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三)对标国际学术伙伴。要成为优秀和强者,最捷径的办法就 是对标优秀,与强者为伍。要切实落实学校2014年国际化大会提出的 “国际学术学科榜样/伙伴计划”,采取坚决的“盯、关、跟”措施。牢牢 “盯”住,密切“关”系,快步“跟”上。每个学院都要在国际上至少找到一 个榜样学院,与其建立实质性的学术伙伴关系,进行全面对标。通过 虚心学习,消化吸收,在借鉴中提升,在追赶中优化,以实现从“跟跑 ”到迎头赶上乃至超越。 (四)强化(国际)品牌建设。高铁已成为中国的品牌,也是西 南交大的品牌。在国际化的各项活动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品牌观念 ,增强oversea promotion的强烈意识,力求做到项目/专业品牌化,品 牌名牌化,名牌要国际化。实际上,一批已上线的MOOCS专业课程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系统仿真中心,连续成功举行了四届的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以及闫月勤教授领衔发布的年度“中 国大学国际化排行榜(URI)”等,已建立起很好的口碑。新成立的利兹 学院发展势头强劲,正在积极申建的“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基地”前期基 础也非常扎实。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持续高品质建设,这些课程、 专业、实验室、论坛、基地或榜单,完全可能赢得国际声誉,成为学 校引以为傲的品牌。 (五)全力拓展国际科技合作。谈到科研我多次强调,三分天下 、三足鼎立、三驾马车。其中的“三”分别就是:民口、军口、国际科技 。国际科技合作是科研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方面,尤其是重大科学项目 ,需要集成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共同完成。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 优势,鼓励教师和基层学术组织积极组建高水平团队,参与国际联合 研究项目。要增强科研合作和协同创新能力,积极争取承接一批国际 重大和重点研发项目。要探索推进各级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牵头 组织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六)建设国际化示范学院。通过3~5年左右的时间,把地学学 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地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示范 学院,形成国际化的治理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师资体系、人才培养 体系和科学研究体系,实现从试点到示范,从示范再到典范的跨越。 (七)打造高端国际教育园。把峨眉校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中 外合作办学基地,继续为峨眉校区引进优质中外合作办学资源,打造 峨眉校区来华留学生语言生培养基地,持续加强峨眉校区国际化氛围 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础设施,提高对来华留学语言生的 吸引力。同时,按照峨眉校区“三地一园”发展定位,以中外合作办学机 构、项目等方式为支撑,建设“高端国际教育园”。 (八)建设国别区域研究等高端智库。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国别和 区域研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要从区域 性大国变成全球性大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就是国别区域研究 ,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情研究,包括历史、政治、 法律、文化、语言、宗教、地理、民族,以及经济、商贸、交通、旅 游、外交、能源等领域全方位深度研究和精准研究。要加强建设已纳 入教育部备案的美国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等国别 区域研究型智库和特色行业研究型智库。 (九)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政府人文交流机制下的各 项活动,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东欧国 家高校联合会”“长江—伏尔加河”等高校联盟成员合作,夯实人文交流 基础。通过举办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国际青年论坛、国际论坛竞 赛等,为学生搭建国际人文交流平台,增进中外学子互学互鉴、友好 交流。在活动中不断彰显学校的学术竞争力、科技创造力和思想影响 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 最 后 , 我 再 次 强 调 几 个 重 要 的 K P I 。 在 接 下 来 的 三 年 时 间 里 (2020年前),学校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比例占比达到 10%,新增“111计划”引智基地3-4个,新增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或国际合 作联合实验室2个。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率不低于10%,在校生每年 出国(境)学习交流达到1400人次,在校学历留学生达到1000名。力 争新增5个国际学科榜样伙伴、20个密切学科伙伴。力争中外合作办学 机构达到2个、项目达到6个,建设1所交通特色的孔子学院,1-2个项 目纳入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1个海外办学项目。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仅要 为本国人民谋幸福,也要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奋斗,为人类作出更大贡 献。”这表明,面向未来中国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更有国际担当,更 有国际“塑造力”。在中国主动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中,高等教育要切实发挥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 型人才的支撑作用。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站在中国将从世界大国成为世界强国和“交 通强国”的战略高度,展望学校国际化我们倍感振奋。全校师生务必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纵深推进国际化战略,开创学校国际化工作 的新局面。 对照问题 自查整改 打赢硬仗 ——徐飞校长在对照整改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甘灵主任就对照中管高校巡视发现问题归纳分析作为说明 ,葛永明副书记对进一步做好此次对照整改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这 些对于我校对照中管高校巡视发现问题进行自查整改,为提前做好迎 接十九大后新一轮巡视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工作准备,具有很强 的针对性。下面,我就整改工作谈四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整改的重要性 关于开展巡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重要指示。《在中央 政治局会议审议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指 出:“巡视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是党内监督与 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 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二 〇一三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2014年1月23日 )指出:“从巡视看问题,再次印证了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 峻复杂的判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分紧迫。要正视严峻的形势 ,严肃纪律,严惩腐败,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 委的监督责任。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对问题麻木不仁,要对症下 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作为着眼长远 的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通过12轮巡视,十八届中央实现 了一届任期内巡视监督全覆盖的目标,充分彰显出巡视发现问题、形 成震慑的尖兵利剑作用,和倒逼改革、促进发展的标本兼治战略战术 作用,写下了全面从严治党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年3月,中央的第十二轮巡视全面进驻29所中管高校,结合先 期已经接受中央巡视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完成了十八届中央 对31所中管高校的巡视全覆盖。截止2017年6月21日,中央巡视组向全 社会公布了对第十二轮巡视中的所有中管高校党委的巡视反馈情况。 2017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 议了《关于巡视31所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专题报告》,充分体现出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厚望。会议 对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促进高校管党治党和办学治校各项工作提出 了明确要求,是抓好中管高校巡视整改的行动指南,也是办好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遵循。 2017年7月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召开党组会 ,学习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关于审议巡视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会议精神 ,研究贯彻落实工作,对教育系统明确提出了“两看三查”的要求和中管 高校巡视整改的8项重点。(具体内容附后) 今天召开的动员部署会,正是我校积极响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7月6日教育部党组会议精神的一个有力证明 。全校上下务必提高对这次对照中管高校巡视发现问题结合学校实际 进行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整改为契机,把自查整改的过程变成 发现问题、查找差距的过程,变成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的过程,变成 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过程。 二、增强整改的紧迫性 目前,31所中管高校巡视反馈的共性问题是:“四个意识”不够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全面,在立德树人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 有偏差,发挥“四个服务”作用不足;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存在薄弱环节;选人用人问题较多,引进人才把关不严;纪委“三转”不 到位,监督执纪不够严格,对违规违纪问题处理不严;贯彻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四风”问题禁而不绝,存在违规接待、公款送礼 等问题;校办企业、后勤基建、科研经费、资产管理、招标采购等关 键岗位和重点领域存在廉洁风险。 我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类似问题。例如:班子领导参加双重组织 生活不够,未形成完善的联系基层支部长效机制;对党支部缺乏有效 考核,没有形成长效督导检查和责任机制;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存在薄 弱环节和盲区;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谋划不够,选人用人缺乏统筹谋划 ,对教师思想政治和品德学风的评价不健全;领导干部经济审计结果 运用不够,存在违规兼职和经商办企业等问题;对违规违纪问题处理 不及时;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措施不够有力等等。 当前,我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建设改革发展任务非常 繁重。在这种情形下,更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把全面从严 治党要求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正 确办学方向,以确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将在今年下半年召开,根据《巡视条例》的要求,可 以预计之后将开始新一轮的巡视。所以,留给我们自查整改的宝贵时 间“窗口”非常窄。学校制定的此次整改工作计划中,将各单位自查整改 工作安排在即将开始的暑假中开展,并要求各单位在9月底前提交整改 落实报告,正是基于时间紧的考虑。 事实上,我校的这次整改工作在今天的动员部署会前已经启动。 早在6月28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7月6日教育部党组会议召开前的6月 22日,即中央巡视组向社会公布中管高校巡视反馈情况的第二天,正 在北京学习的王书记通过微信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学校相关部门认真 学习中央巡视组对各中管高校的巡视反馈意见中的问题清单,认真对 照检查本单位情况,一定立知立改,并且要改得彻底,同时工作还要 留痕,做到有布置有后期检查;二是纪委编辑《巡视发现问题清单》 合订本,发送至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三是要把我校视作是被巡视高校 一样,做好整改工作。6月28日,晏副书记召集党办、纪委办、监察处 、宣传部等单位对自查整改相关工作方案进行了研究。随后,7月1日 学校党委和纪委联合向全校发布了《关于对照中管高校巡视发现问题 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整改工作的通知》(西交党〔2017〕28号)。按照 该通知要求,各单位于上周五(7月7日)提交了自查的问题、拟采取 措施和完成时限的清单。上个周末(7月7日-8日),党办和纪委办的 同志加班加点整理各个单位的自查清单,形成了今天给各单位下发的 《整改责任书》。 目前,自查整改工作正紧锣密鼓的有序推进。希望大家一定要增 强工作紧迫性,充分利用暑假,高质量开展后续阶段的自查整改工作 。 三、注重整改的实效性 在此,我对怎样高质量、有成效的开展整改工作提五点要求: 一是务必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在自查整 改过程中层层传递压力、层层压实责任,以责任链条倒逼整改任务落 实。“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参与自查整改的各个责任主体要切实 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尤其是一把手,再忙也要亲自抓,积极主动担当 作为,切实履行好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也要切实履行 “一岗双责”的职责,在整改工作中积极作为,主动推进。 二是提高政治站位。中央对巡视工作的定位很明确,就是政治巡 视,要发挥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的作用。巡视是政治“体检 ”,整改是政治任务。我们的自查整改工作一定要把准政治方向,突出 政治要求,提升政治觉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对标“四个 意识”、“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四个服务”,以高的标准和严的要求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放过老问题、难问题和新问题,既要 关注当下改的举措落实,更要着眼管根本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各单位要把自己当作是被巡视高校一样,在 初步自查基础上,继续深挖广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放弃显性 问题,也不放过隐性苗头,认真再建问题台账形成更完善的整改任务 书,继而对照整改任务书进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整改,做到对问题 不回避、不推诿、不懈怠,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彻底整 改,逐条销账。 四是注重整改标本兼治。既立足当下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 致的自查自纠,对我校的问题清单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改,同时也是为 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我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 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奠定坚强有力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 五是做好结合文章。开展整改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自 查整改工作与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贯彻 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推进“两学 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双一流”建设紧密 结合起来,与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以自查整改来修身祛病健体,以自查整改来建设锻炼队伍,以自查整 改来凝聚强大力量,以自查整改来带动工作全局,破解学校建设改革 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水平、新高度。 四、强化整改的督查问责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的明确要 求,此次整改工作务必对查找出来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到位纠正、到位 纠错、到位纠偏,与此同时,督促检查必须到位跟进,因为信任不能 代替监督。为此,要以督查督办为抓手,狠抓落实、抓进度、抓节点 、抓效果,强力推进整改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具体地讲: 一是分管(联系)校领导要坚决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抓好职责分 工(联系)范围内的整改落实督查,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 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做到真整改、真负责,确保整改取得扎实 成效。 二是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监督作用,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 整改事项负责到底。针对自查问题,要深挖病根,精准发力,综合施 策。相关职能部门尤其要加强对选人用人、招生录取、基建工程、物 资采购、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风师风、“三 评”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管理,切实防范廉洁风险。 三是学校成立专项督查组,结合“两学一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 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落实情况统筹开展专项督查,严格督办落实 ,尤其要对有关重点问题、难点问题、遗留问题进行重点督查,确保 整改到位。 四是纪委要履行好专责监督职责,严格执纪问责,对自查整改工 作中不积极、不担当、不负责、乱作为的党员干部,要敢于动真碰硬 ,严肃问责,释放坚决整改、失责必问必追的强烈信号。 同志们,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要以钉钉子、啃硬骨头的精 神和勇气,坚决打好打赢这一场整改工作的攻坚战。同时,以本次整 改为新起点,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改在当下,立在长久,驰而不息 ,久久为功,努力把整改的成效转化为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强劲 动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注:“两看三查” 7月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召开党组会,学习6月 28日中央政治局关于审议巡视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会议精神,研究贯 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认真按照会议要求,全力推动 巡视整改工作,针对个性、共性、规律性问题,深入分析,深挖病根 ,纠正、纠错、纠偏,切实把“四个意识”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会议指出 ,此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 的高度重视和厚望,对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促进高校管党治党和办 学治校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抓好中管高校巡视整改的行动指 南,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遵循。 “两看三查”  切实把“四个意识”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一是看一看教育系统各级党委经不经得起巡视、经不经得起回头 看,教育部党组成员要率先查找问题,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二是看一看教育系统干部是不是亲力亲为,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过程中,着力解决工作一般化、大而化之的痼疾。 三是查一查有没有特殊意识,存不存在以专业身份凌驾于政治纪 律约束的现象,正确、科学、辩证地认识教育战线的特殊性和知识分 子的特点。 四是查一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没有糊涂认识和似是而非的观念 ,坚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道路的政治意识必须 敏锐。 五是查一查敢不敢追究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守土有 责,守土负责。 中管高校巡视整改8项重点: 一是抓站位,坚持“四个意识”、“四个全面”、“四个自信”,政治站 位要人人过关。 二是摆进去,针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联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深 入整改。 三是纠偏差,聚焦问题,深入分析,科学诊断,切实纠正在政治 方向、办学方针等方面存在的偏差。 四是反特殊,指导工作既要充分考虑教育战线、知识分子的特殊 性,又要防止将专业特点演化为规避政治约束的资本和工具。 五是查角色,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履职责任、制 度安排和制衡机制。 六是建生态,在建立高校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方面下功夫。 七是强基础,在抓好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加强院系基层党 组织建设。 八是攻难关,针对巡视反映出的高校管理体制、校办企业等方面 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发力,攻坚克难。 发挥高校优势,持续支撑我国轨道交通科技创新 ——徐飞校长在国家铁路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过去的十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 从跟踪、并跑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长期以来 在原铁道部、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