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陈一新在中央党校的专题报告(202109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陈一新在中央党校的专题报告 2021-09-27 近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应邀在2021年秋季学 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作专题 报告。陈一新就新时代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围 绕新理念、新背景、新目标、新任务、新路径、新前沿、 新铁军、新体制、新考评等9个方面,从理论思考、实践总 结两个层面谈了认识体会。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 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助力续写 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开创了“中 国之治”的新局面。陈一新强调,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 化担当作为,锐意开拓创新,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 国,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安全稳定的 社会环境。 一、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中国建设提出 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 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 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学懂弄通做实,全 面贯彻到平安中国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做好平安建设 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 、思想深刻,我们要着重从以下方面理解领会和把握: (一)确立了“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要坚持以“两个 维护”引领全党团结统一,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 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既要体现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 同,又要有坚决的维护定力和能力。“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 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 本职工作的实效上。 (二)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党同人 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 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贯彻好党的群众 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 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 ,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 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三)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 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 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 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 工作。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打击和严密防 范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 (四)确立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工作的方法论。 稳是主基调,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 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作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 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要立足“稳”这个 大局,坚持“稳”字当头,强化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确 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确立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必须坚持 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维 护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 展的安全环境。越开放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 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 不坏之身。 (六)确立了一以贯之防范风险的忧患意识。常观大 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 挑战,做到未雨绸缪、消祸于未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 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 (七)确立了系统观念。把平安建设贯穿到党和国家 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考虑短 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在战略上布好局,也在关键处落 好子。 (八)确立了法治思维。守法律、重程序,推进严格 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牢记职权法定,做 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构建规范高效 的制约监督体系,破除“关系网”、斩断“利益链”。推进全民 守法,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 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九)确立了强基导向。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 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 综合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各级都 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 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 服务。 (十)确立了“全周期管理”的意识。要着力完善城市 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把 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 环节,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 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 (十一)确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 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 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 体。 (十二)确立了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的理念。全面 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 改革,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升改革整体效能。统筹 推进公安改革、国家安全机关改革、司法行政改革,提高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 业的能力。 (十三)确立了深化智能化建设的理念。把科技创新 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建立大数据辅助科学决 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 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要积极运用大数据,做 到双向互动、线上线下融合,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更好用大数据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提升应对 和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十四)确立了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理念。牢牢抓 住“关键少数”,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 过硬、作风过硬。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确保绝 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 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十五)确立了服务大局的理念。必须把政法工作放 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国家政治安全,服务反腐败斗争,为维护好党和国 家工作大局提供法治保障。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 命,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 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新背景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未有之大疫 情持续蔓延,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 国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崛起是最大契机。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 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我国长期以来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全 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局面愈益巩固,我国国家治 理、社会治理体系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日益凸显。党的 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彪炳史册,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 自内心拥护共产党,爱党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中国之治”令 人自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令人自信,坚强领 导核心令人信赖,这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 了最大机遇、奠定了最坚实基础。 ——西方反华势力遏制打压是最大乱源。一直以来 ,西方反华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对我实施西化 分化的图谋和活动从未松手。他们借“疫情调查”之名搞抹黑 攻击,借“人权”之名搞干涉内政,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搞 科技脱钩,借“法治”之名搞长臂管辖,借“多边主义”之名搞 战略围堵,借“价值观外交”之名搞意识形态对抗,借“民主 ”之名搞“颜色革命”。 ——新冠疫情是最大变量。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加剧百 年大变局演进的催化剂。在疫情全球统考面前,各国表现 高下立判,谁“治”谁“乱”泾渭分明。在百年疫情这个变量面 前,我们要抓住机遇,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加快提升综 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世界大变局朝我国有利方向发 展。 总之,危与机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危中有机,挑战 也可以转化为机遇。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统筹和利用国 际国内两个环境、两种因素、两类规则,勇于战胜一切风 险挑战,确保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新目标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体目标要体现在“三个更 ”上: ——政治更安全。以制度安全、政权安全为核心的政 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之根本,关乎政权稳固、国运昌盛。要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完善维护政治安全制度机制 ,提高维护政治安全能力水平,确保国家政治安全。 ——社会更安定。社会和谐稳定是平安中国之基。要 积极预防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防范管控各类社会风险,涉 稳“存量”问题基本解决,重大突出矛盾风险有效化解;“增 量”问题有效控制,矛盾纠纷基本案结事了;“变量”问题有 力防控,防控化解风险的完整链条基本建立,确保社会既 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人民更安宁。平安是最大的民生。要围绕影响人 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履行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 职责,使刑事案件逐年下降、公共安全事故逐年下降、扫 黑除恶成效持续巩固、群众安全感稳步提高、基层社会治 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 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新任务 我们要把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 国的“牛鼻子”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 良好社会环境。 ——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这个首要性工程。政治安 全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是不可动摇的底线。要筑起维护 国家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有力防范境外敌对势力渗透、 破坏、颠覆活动,铲除影响政治安全的土壤,构建完善的 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 ——抓好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这个控制性工程。重视源 头治理,坚持发展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限度把矛 盾问题解决在基层。精准预警预测,提高社会矛盾研判预 警能力。加强防控化解,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 。 ——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这个基础性工程。要推进 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十大行业领域整治。推进重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