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杜集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杜集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3日在杜集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 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 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20年是杜集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 ,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 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建 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新时代美好杜集总目标,攻坚 克难、奋力拼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 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整体经济运行持 续回升、稳步回暖、回归常态,为杜集高质量转型发展打 下坚实基础。 ——疫情防控科学精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 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 抓紧抓实,举全区之力攻坚,创新“六个一”防控机制,建立 “联帮包”联防联控战时制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2名确诊病 例全部治愈出院,成为我市首个入列全省新冠肺炎疫情低 风险地区的县(区)。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在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 和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5.25亿元,增长12.8%。剔除去产能、背基数因素,预计规 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与去年持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521元、 16200元,增长6%、9%。 ——创新动能加速成长。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 开发区获批全省装备制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中芬矿机成 为我市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淮北电 商产业园获批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河 (湖)长制首次入选省级激励县(区)名单。 ——项目攻坚扎实推进。口子东山产业园一期建成投 产,二期开工建设,地企合作再开新局。淮北理工学院 (筹)获省教育厅同意本科学校设置,并报请省人民政府 向教育部申报。朔西湖生态环境治理初展新姿,昔日“城市 伤疤”华美蜕变。 ——大事难事破冰前行。区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稳步推 进。淮徐快速通道启动实施。科创产业园项目全面推进。 开发区二期1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即将建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两手抓、双胜利,疫情防控取得关键进展 联防联控科学高效。面对大战大考,坚持闻令而动、 科学防治,以最严举措遏制住疫情蔓延。组建11个专项工 作组,领导干部全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落实落细疫情 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极短时间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小 单元作战”工作格局,划分网格单元236个。全面落实在职党 员“三报到”制度,全区党员冲锋陷阵,510名医护人员主动 请战,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区人民医院、博庄社区党支 部书记等2人分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先进个 人。 复工复产精准施策。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排 30余名县处级干部、100余名科级干部,入驻企业开展“一对 一”跟踪帮联行动。千方百计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工返岗、原 料采购、产品运输等难题,全面支持和服务企业保市场、 保份额、保订单。发放“复工贷”“疫情贷”等资金2.2亿元 ,进一步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六稳”“六保”落地落实。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 ,深入开展“四进一促”活动,新增城镇就业9592人、农村转 移劳动力1663人。发放困难人员救助、学生资助等补助资 金5080万元。发放10项惠农补贴3893万元,受益群众达3万 余人。淮北理工学院项目实现全市疫情期间唯一土地挂牌 出让。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总产达8.5万 吨。获评第四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扎实开展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接收中央直达资金 2.28亿元,全部投入基层、用于民生,以政府过“紧日子”保 障群众“好日子”。 (二)聚焦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致力于工业经济突围。深耕规模企业培育,新入规企 业14家。强化企业梯度成长,紫朔环保等2家企业获评省专 精特新企业,科汇钢构、中联绿建等5家企业获评全市优质 小微企业。中冶淮海入选首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投入资金12亿元,实施安徽矿机、伟天机电等技改项目 22个。雷鸣科化、中芬矿机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 准评定。出清“僵尸企业”6家,盘活低效土地900余亩、闲置 厂房7.8万平方米。争取非标专项债资金额度23.8亿元,智 慧港规划建设启动,园区道路、供电、管网及配套设施建 设加快推进。 致力于扩大有效投资。综合运用挂图作战、倒排工期 、在线调度等方式,狠抓项目引进推进、投产达产。纳入 全市“四督四保”重点项目、“四个一”重大项目分别达91个、 15个,完成总投资167.8亿元。区金融服务中心、后酒店新 村等项目开工建设,华智药业、焕备智能装备、华源电气 迁建等9个项目加快推进,龙湖输变电、中大电缆等项目投 入运营。 致力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东湖新商圈消费持续升温 ,众多知名品牌入驻吾悦广场,城市商业模式迭代升级。 龙溪奥莱广场、格林豪泰酒店压茬推进,米兰广场招商顺 利。全年电商网上交易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26%,经营 主体达38家。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村)3个、省级农 村电商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企业1个。新增泗州戏剧团等文 化企业10家。东篱山庄、山里人家荣获省级休闲旅游示范 点。 (三)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实现重要突 破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深入开展“抗补促推”专项行动,全 力打好脱贫攻坚“四季攻势”,投入扶贫资金2278万元,扎实 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保障等举措,全区1932人 脱贫质量更高、成色更足。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 ”、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全部完成。建成农 村安全饮水工程17个,惠及群众19.86万人。拆除无功能性 住房 2 . 2万平方米,复绿改造利用 1 . 5万平方米。 “ 3 5 1 ” “ 1 8 0 ”政策惠及贫困患者 1 4 3 6人次。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 交办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大气污染防治三年攻坚圆满 完成。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12.8%,空气优良天 数比例为72.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16个入河排污口全 部通过核查整治验收。全面完成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区划分调整,水质达标率100%。入列全省畜禽粪污资 源化利用整县制推进单位。新增造林1005亩,创建省级森 林村庄3个。高质量完成东部山场2028亩疏林和裸露山体绿 化建设。 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隐性 债务化解完成年度任务。新发行专项债1.35亿元,政府实际 债务控制在省定限额以内。为11户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劝耕 贷”资金835万元,累计发放2315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 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东昱建投小额贷款公司累 计发放贷款3.25亿元,惠及企业72家。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稳步推进,累计信用贷款3700余万元。 (四)聚焦破瓶颈、增活力,改革开放呈现全新局面 重点改革稳步实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涉及行政 审批事项总数达1400余项。推出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硬 核服务。全面推行区级权责清单中依职权类权责事项统一 规范。动态完善开发区赋权清单。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 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朔里镇全 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加快实施。全面推行城乡低 保审批权限委托下放。 开放水平全面跃升。树牢“招商引资生命线”意识,组建 4个专业招商小分队,选派10名干部赴上海挂职锻炼,紧盯 沪苏浙等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开展驻点招商。新签约项目 41个,协议投资额63.76亿元。新开工项目37个,协议投资 额74.26亿元。中冶天工集团、金鹏智能门窗、杰豹空压机 制造、雨鑫木业等项目成功签约,北华玻璃、宇和机械、 维尔发机床等项目加快建设。外贸主体培育催生新动能 ,新增可爱鹿商贸、楚汉医疗器械等出口备案企业14家 ,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9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 接投资6610万美元、跨境电商交易额600万元。 要素资源保障有力。科创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 空间规划研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配合开展科创北城电力 专项规划编制,优化供电线路布局,进一步释放土地、节 约成本。组卷上报城镇用地25个批次,完成土地供应 1135亩。实现房屋征收6.5万平方米、土地3000亩,超额完 成全年目标任务。减免税费达2.17亿元,纳税人满意度调查 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中小微企业获得实质优惠。新 增四板挂牌企业8家。“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收办企业各 类问题190个,帮助融资5.43亿元。 (五)聚焦抓统筹、促融合,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推深做实文明创建,投入资金近 6000万元,抓好路面修复、背街小巷整治等。全区上下广 泛动员、合力攻坚,以临战状态和扎实成效顺利通过全国 文明城市“大考”,为我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作出了 杜集贡献。绿地文旅小镇进展顺利,蔡王庄采煤沉陷避险 搬迁加快实施。选派14名城管执法人员进驻社区服务,社 区、城管、部门联动格局初步构建。智慧城管实现全覆盖 ,平台案件结案率位居全市第一。 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坚持耕地保护优先、耕地数量质 量并重,完成耕地保有量10.25万亩目标任务。蝉联全国县 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成功获批农村闲置宅基地和 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县区。段园镇上榜全国“一村一 品”示范村镇。新增省示范家庭农场2家、示范合作社2家 ,新认定绿色食品6个。双楼蔬菜合作社获批国家农民合作 社示范社。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获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南山村先后获批全省特色旅游名村、全省百家乡村旅游 (扶贫)示范村。假日阳光升格为省级示范家庭林场。天 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4500户农村群众用上干净 卫生厕所。 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坚持棚改更好体现住房居住属性 ,东岳雅苑、和谐新家园等顺利分配入住,绿景庭院、朔 湖东苑等进入收尾。投入资金2900余万元,建成雨污管网 29公里。投放充电桩444组,覆盖全区80%以上社区。首批 投入使用停车场3个。投入资金3175万元,建成“四好农村路 ”58.7公里。育才路提升改造全面建设,小东湖生态环境综 合整治加快推进。 (六)聚焦办实事、惠民生,全面小康注入强劲动力 锻造保障体系长板。民生支出14.17亿元,占财政总支 出的83.5%。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校企联合培训5802人,开 发见习岗位400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8%以内。 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1315万元,发放稳 岗补贴1067万元。顺利完成876名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 新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5所。率先在全市为1430名特困供养 人员、高龄失能老年人购买医疗护理保险。开展“打击欺诈 骗保”专项治理,139家医药机构实现全覆盖监管。城乡居民 医保参保率达97%,并实现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 接结算全覆盖。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岳九年一 贯制学校、沈庄学校改扩建加快实施,新增智慧校园16所 ,撤并规模较小学校(教学点)13所。设立首家区级不动 产分中心,累计办理分户产权证9302户,彻底打通服务群 众“最后一公里”。区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行政楼主体封顶。成 功争取专项债资金5000万元,智慧医疗和镇体检中心建设 进展顺利。7家中医馆全部投入使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在 全市率先完成。新增体育场地2万平方米。扎实开展第九届 群众文化艺术节暨建区40周年系列活动。 加厚社会治理底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丰硕,成 功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3个,社会秩序更加安定。应急救 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成使用。成功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 社区3个。协同抓好闸河、龙河、岱河三线作战,城市内涝 妥善化解。摘得水利部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荣誉称号。深入开展“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 动,连续8年获评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创新设立“百姓说 事点”55个,配备信息员56名,让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 未诉。获批全省“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第七次 人口普查顺利完成。高岳街道办事处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 步模范集体。全省首家团代表联络站落户杜集。深入开展 “四下基层”、“四最”试点,扎实推进“三无”县乡村联建联创 联评活动。双楼村村规民约获评省级优秀。 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科协、外事等工作取得 新进展,编制、档案方志、保密、机关事务等服务发展能 力实现新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开创 新局面,区征兵办获评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七)聚焦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 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聚焦“关键少数”、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推深做实党内政 治监督谈话。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区政府门户 网站荣获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彰。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 政府工作各领域、改革发展各环节,坚决执行党中央和省 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履职尽责重法治。制定出台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面向 社会公开选聘9名法律顾问,依法行政“智囊团”作用更加突 出。“七五”普法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公民法律素质和法治观 念明显增强。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 ,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 会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 况。认真处理各类审议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 、政协委员提案74件,见面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 100%。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主 动公开政府信息7030条。强化政务舆情回应,办结“省长热 线”、“市长热线”和政风行风热线1912条。 廉洁担当勇作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 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行 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预算在人均压减2000元的基础上再压 减5%。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 费在全区上下蔚然成风。区级招投标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建设工程招投标及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加强审计 监督,完成审计项目25个。充分发挥督查考核鞭策激励作 用,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事项压茬推进,政府系统 清正清廉、担当作为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 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区“十三五”规划 胜利收官。回首过去五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 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美好杜 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握大势、保持定力,抢抓 机遇、苦干实干,经历了战胜暴雨洪灾、抗击新冠疫情等 多重风险压力的砥砺奋战,展开了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 展的实践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 就。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生产 总值突破152亿元、年均增长15.6%。财政总收入达12.9亿元 、年均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收 入年均分别增长7.5%和9.2%。制造强区释放更多潜能,开 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实施。口子东山产业园、上 海电气生物质发电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达138家,形成以安徽矿机、山河矿装为龙头的矿山装备 制造产业集群,以海螺水泥、中冶淮海装配式住宅为支柱 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高策现代农业科技园建成运营。杭 淮惠龙物流园累计入驻企业60家。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五年。三次 产业结构比例由8:61.8:30.2调整为6:46:48。高新技术产业增 加值占GDP比重从25%提高到45.2%。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 升,康迪纳公司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新增省 专精特新企业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认定省“三首 ”产品15个,其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4个,占据全市 “半壁江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和 化解过剩产能,先后关闭落后产能企业11家、非煤矿山 14家。下大力气出清“僵尸企业”15家,盘活利用低效土地 822亩、闲置厂房13万余平方米。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5万 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2.1万亩。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 ,企业总数达212家。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万家汇智慧生 活广场投入运营。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发展动力持续增强的五年。省委 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见底清零,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巩固。高 质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优化设置24个政府工作部门 ,政府职能体系更加完备规范。深化东昱建投集团改革 ,总资产、净资产连续翻番,分别达107亿元、86亿元。盛 典担保累计发生额19.22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 破解。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区管校聘改革在全省率先突破。 全省首家金融法庭成功挂牌、高效运转。山河大道、开端 路建成通车,累计征收土地16700亩,有效保障一批重大项 目用地需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获省市高度肯定、全省 示范。高质量完成省级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41个 村(社区)农村产权制度“三变”改革全面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绿色赋能推动转型的五年。投入 资金1200余万元,高标准修复地环治理项目13个,矿山采 石生态痛点变成环境亮点。获批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 治理试点区,统筹推进避险搬迁、接续平台建设等,“煤城 ”加速蝶变为“美城”。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高 岳现代农业示范园、段园葡萄小镇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拆除粘土砖瓦窑厂24座。秸秆禁烧连续7年实现“零火点 ”,空气质量指标稳居全市县(区)前列。投入资金5032万 元,中小河流治理取得阶段成效,河(湖)长制工作连续 3年在全省行业评比中名列前茅,美丽生态画卷更好绘就。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城乡统筹同步推进的五年。新城 控股、恒大集团、绿地集团等知名企业抢滩入驻,初步改 写了杜集建区以来有区无城的历史。动态维护段园镇总体 规划,制定出台全市首个全域旅游规划。成功争取保障性 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4.92亿元。高质 量实施棚改13349套。“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面完成。 新改建雨污管网120公里。新建“四好农村路”134公里,农村 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8公里。投入资金6520万元,建成省级 美丽乡村18个。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过去的五年,是杜集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五年。新增 城镇就业5.4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控制在3.5%以内 。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 设水平。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复 查。星洲国际城项目破产和解圆满成功。深度攻坚房地产 领域遗留“难办证”工作,小刘庄成为全市首个“清零”小区。 成功战胜“温比亚”台风引起的特大暴雨灾害。建成社区养老 服务中心15个,率先完成区级收养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智慧 化平台建设。石台、朔里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城 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2.4万人饮水安 全问题彻底解决。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圆满完成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创成全 国文明村镇4家、省级文明村镇6家。蝉联安徽民间文化艺 术之乡。高标准完成1.67万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长效 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各位代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 和挑战。工业主导产业单一,集聚程度不高,支撑能力不 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开发区发展内生动力不 足,平台载体功能不强问题亟待解决;基础设施存在较多 短板弱项,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任重道远;公共服务供给仍 需加强,医疗、教育、文体等领域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 有一定差距;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一些长期困扰市场 主体的堵点亟需解决;政府系统少数干部不想为、不敢为 、慢作为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政策落实和政务服务 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 决,不负人民重托。 各位代表!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5年的奋斗、汗水 和收获,正化为一块块基石,铺垫在奋力建设新时代美好 杜集的新征程上。五年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 及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 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工 作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以及人民解放军 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 所有为杜集发展作出贡献的投资者、建设者和参与者,表 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科学实施“十四五”规划,奋力谱写高质量转型发 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也是我区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原经济区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国 家层面出台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专项政策措 施,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省委、省政府高 度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专门出台进一步促进城区老 工业区和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新基建等基 础设施加快铺开,为我们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推动高质量 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我区制造业基础良好,战略性 新兴产业成长较快,产业配套体系相对完善,坚实稳固的 产业基础将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特别是近 年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