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 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制定甘肃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 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甘肃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指引下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甘 肃发展进程中殊为不易、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 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政治 生态和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影 响,省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 讲话和指示精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牢牢抓住脱 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底线性任务,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 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负重自强、顽强拼 搏,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呈现出经济发展持 续向好、改革开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 祉稳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 稳定、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的良好局面。一是脱贫攻坚取 得决定性成就,五年累计减贫325万人,贫困地区面貌发生 翻天覆地变化,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 性地得到解决。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祁连山生态 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如期完 成,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基 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四是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放 管服”、国资国企、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力深化,政 务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持续改善,现代流通体系逐 步完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对外交流合作 更加密切。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增城镇就业200万人以 上,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六是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法治甘肃、 平安甘肃建设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民族工作创新推进,扫黑除恶 斗争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国防动员和后备 力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七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领 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特 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省委统筹推进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快 速恢复,经济发展由降转升、企稳向好。经过全省上下的 艰苦努力,“十三五”规划即将顺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胜利在望,为开启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 定了坚实基础。 2.“十四五”时期我省发展面临的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 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 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 流,外部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 ,发展韧性强劲,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经过 “十三五”时期的接续奋斗,甘肃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 新的历史起点。从发展方位看,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将步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面临的主 要任务是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夯基础、育产业、扩 增量,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实力。从发展机遇 看,“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 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实施 ,将进一步拓宽我省发展空间;国家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实施乡村振兴和扩大内需战略、推进“两新一重”建设等重 大举措,有利于我省扩大有效投资、改善发展条件;国家 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 国,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有利于我省优化经济结构、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从发展基础看,我省能源、矿产、文 化、旅游、农业等资源富集,科技、人才、土地、劳动力 等发展要素在西部地区具有相对优势,城乡公共服务设施 进一步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培 育,区域增长极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发展势能和潜力将会 加速释放。同时,我省发展中还有不少问题和矛盾,集中 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而且是各地发展 普遍不充分基础上的不平衡、各种不平衡问题叠加基础上 的不充分,特别是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仍然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 后,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领域还有不 少短板弱项,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解。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我省机遇与挑战并存,机 遇大于挑战,总体上处在多重发展机遇的叠加期、深化改 革开放的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 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可以大有作为。全省 上下要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重 要判断上来,始终立足和着眼“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 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省所处的发 展阶段和面临的发展任务,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 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根 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省到二○三五年现代化建设 的远景目标是:经济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 ,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更高台阶,进入创新 型省份行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业现代化,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升,建成甘肃 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旅游 强省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甘肃、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甘肃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巩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才与发 展需求更加适应,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 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甘 肃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 加突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不断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 求和主要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 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 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 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 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朝着经济发展 、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目标奋勇前进,努力 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的时代篇章,为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 好步。 5.基本要求。实现“十四五”发展,要牢牢把握党中央 “五个坚持”原则,落实以下基本要求。 ——必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 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服从服务大局,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总 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和主 线,时刻对标对表,自觉入脑入行,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强化根本保证。发挥党 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作用,坚持和完善党领 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锻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要求的过硬本领,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在新征程中焕发 新气象、展示新作为。 ——必须做到稳中求进,努力跟上全国现代化进程。 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坚持谋事、干事、成事相 统一,把必须干、应该干、能干成的事情干好,紧盯亟待 破解的瓶颈制约,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 大工程、重大行动,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动能、增后 劲,在新起点上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缩小与全国的 发展差距。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贯 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尽 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兜牢基本民生底 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扎实 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 题。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发展的先导,树牢崇尚创新、注 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导向,鼓励敢闯 敢试,勇于自我革新,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全 面推动体制、机制、政策、工作和科技、产业、业态、模 式创新,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必须贯彻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 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 、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注重各项工作 、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的关联性,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 接,在统筹兼顾中促进协同发展,在扬长避短中提升整体 效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守牢发展底线,实现发展质量、 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 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创 新发展能力、内需拉动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绿色化、规模 化、集群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增强,现 代流通体系日益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优化。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 革实现新突破,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 重要成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 “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更好融 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 发展各方面,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 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 健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实现文化旅游 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 ——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得到优化 ,能源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主要污染 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城乡人居环境更为整洁优美,国家 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 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人口 比重上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 育程度持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得到更好实现。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全面依法治省迈出坚实步伐 ,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职 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特别 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 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逐步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三、强化创新核心地位,提升战略支撑能力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世界科技 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 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把我省打造成西部地区创新 驱动发展新高地。 7.更好发挥创新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优先在重要产业领域部署战略科技力量,开展重大基础 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推动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 验区提质扩容,完善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 业链现代化。加强前瞻性研发布局,打造重大科技创新载 体,持续推进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 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 。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充分释 放科技创新活力。在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积极培育 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 8.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 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 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实施企业 梯度培育计划,加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做强行业领 军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 新。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9.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 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 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 分享机制,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 使用权,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实行 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更多具有 较强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实施知识更新、高技 能人才培育、创新驱动人才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 、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等工程,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 技能型人才。支持高校建设优势学科,发展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10.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促进科技供给侧和需求侧、研发端和落地端畅通对接。 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重点领域项目、基地 、人才、资金高效配置,强化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 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改进科技项目组织 管理方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实行“揭榜挂帅”立项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 全转化服务体系,落实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推动科技成果直接就地向企业转移转化。加快高校和科 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提高科研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提 高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规范科技伦理,弘扬 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形成崇尚创新创造 的社会氛围。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 集群,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产业基 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综 合竞争力。 1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定不移发展工业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巩固壮大 实体经济根基。开展提升产业链水平攻坚行动,围绕重点 产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设计和推进实施,促进产业体 系优化升级。聚焦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需求,实施产 业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发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 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强化产业技术基 础。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 、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增 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活力和竞争力,提 升精深加工水平。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 1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发展新能源、新能 源装备、新材料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打造全 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培 育壮大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文化 旅游、先进制造等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打造新 的经济增长点。立足优势技术和产业条件,发展数据信息 、储能装置、航空航天配套、军工电子、智能光电等具有 较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及早布局前沿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加快凹凸棒石应用、氢能、动力电池、半导体材料、碳 离子治疗系统研发制造等产业化步伐,积极对接量子通信 、芯片等尖端产业。优先布局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推 动新兴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13.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 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发展网络货 运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 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推动生活 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 务业供给。建立适应服务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 ,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14.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 ,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引导生产要素集聚 ,建设一批百亿级产业园区。与中东部地区和中央企业建 立产业合作长效机制,大力引进中东部农产品加工业、装 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强化资本、技术、人才等核心 要素配套转移。强化要素配置、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在 精耕细作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千亿级产业基础上,推动形 成特色农产品、数字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文 旅康养、路衍经济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15.提高数字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 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产业转 型升级。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深化城市 治理“一网统管”。推进数字乡村发展,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 施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社会、数字 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开展“东数西算”工程试点,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 国家超算中心和区域智能计算中心。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共 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五、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改善发展条件 坚持基础先行,统筹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 体系,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对城乡居民生活的保 障能力。 16.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建设内通外畅、高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构建以高速铁路为支撑的铁路客运网,加快实施一批骨 干项目,建设大能力铁路货运网。统筹推进城市群快速公 路网、国道省道干线网、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和城市公共 交通设施建设,发展通畅高效的旅游交通,加快实施通村 组硬化路建设,整体提升路网支撑能力。强化民航基础设 施保障,建成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支线机场 、通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航空货物 运输业。 17.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坚持河西控水、南部保水、 陇东调水、陇中优水,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 基础保障体系。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提高水 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着力补 齐供水、防洪、水生态、抗旱等方面短板。实行最严格水 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 入开展节水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水管理 体制改革,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运营管理,培育和规范水 权交易市场,推进水价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水利 工程,促进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18.推进能源基地建设。用好国家优化输电通道布局机 遇,开拓省外电力消纳市场,建设以多回特高压直流输电 线路为支撑的电力输送大通道,加大新能源基地式开发力 度,持续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推动新能源老小场站提质增 效,提升河西清洁能源基地供给能力和就地转化效率。加 强油气煤炭勘探开发,加快陇东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及转化 基地建设。加强煤炭产供储配销体系建设,推进“北煤南运 ”、“蒙煤内运”通道建设。推动天然气、成品油运输通道建 设,拓展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积极向农村延伸。 19.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覆盖全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新型信息通信网 络,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突出融合基础设施 建设,统筹融合数据中心建设应用,加快5G、大数据、云 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发展和示范应用。建设网络安全 产业园区,推动网络安全产学研用。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智慧物流,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相关设施。积 极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全面推进新型智 慧城市建设。强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中子研究大科学装 置以及其他重点实验室、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六、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 赋和产业特色,改善供给质量,促进消费升级,把甘肃打 造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 接点。 20.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参与 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积极融入国内大市场,着力强化 我省流通枢纽功能,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向大循环纵深化方 向发展,加强流通网络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打造国家内 循环的优质原材料供给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扭住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 消费各环节,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循环流转 和产业关联畅通,提升集聚发展要素、深化经济合作能力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畅通市场、资源、技术、人才、 产业、资本、数据等各类要素循环,打造联动西北五省、 服务全国、辐射中西亚、中东欧和东盟的商品集散地,支 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发 展,多措并举做大外贸总量,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 口、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协同发展。 21.扩大消费需求。挖掘需求潜力,提升传统消费,培 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增 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眼满足多样性、精细 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提供适销对路产品和服务,建设一 批商业和文旅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发展城 市夜经济、农村电商经济。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拓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健康检测、数字文化等服务 空间。瞄准新消费需求,构建“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落 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22.增加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大基础设施、 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 领域投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扩大战略 性新兴产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稳步增长。支持 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项目建设,实施一批强基础、 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更好 发挥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作用,强化政 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加大招商引 资力度,鼓励民间投资,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资 内生增长机制。 七、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 障碍,营造公平、有序、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保护 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 23.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优化国有资本投向,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 域集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因企施策 ,加强与优秀民营企业合作,调整优化股权结构,拓宽社 会资本参与渠道,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 。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资监管 机构职能转变,优化监管方式,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探索 引入职业经理人,推动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完善考核 分配方式。 24.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健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 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民营经济统计体系,推动民营 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在市场准入、 政务服务、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培育具有规模竞争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民营企业群 体。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用地、用能、用人等实际困难,健 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制度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加大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企业家培训培养力度。 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保障民 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畅通政企双向沟通渠道 ,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反映和政府政策传导高效联动机制 ,构建有利于形成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 25.深化地方财政金融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 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 深化以零基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性基 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 共预算统筹衔接。理顺市县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地方金融 机构改革,提高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治理能力,优化信 贷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功能。构建金融科技生态 ,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健全地方金融体 系,发展供应链金融,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发展新 型融资方式,努力满足不同类型融资主体资金需求。盘活 上市公司资源,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支持优质 企业加快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6.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 动,推进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归属清 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 善产权激励体系。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 动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权等公共资源市场化交易。 加快推进要素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 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引 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 革,建立增存挂钩、增减挂钩长效机制,转变土地开发利 用方式,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深化产业用 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合理转换。建立补 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配置。发 展技术要素市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深化电价形 成机制改革,健全完善电能量直接交易市场。加强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27.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 ,建设权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入开展“互 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公共资 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完善“不来即享”服务机制,推进可享 政策和服务扩面提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 ”改革,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大力整治各类变相审批,健全 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企业经营许可事 项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 包容审慎监管。建立“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健 全企业参与营商环境政策制定、第三方参与营商环境评价 等制度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八、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全 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结 构持续优化、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 展,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8.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 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健全防止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