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年各类工作走笔汇编 (共16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1年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笔 2021-12-19 当冰雪“燃热”吉林大地,岁末如约而至。 回望2021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推进东北振兴发展 历史机遇,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力以赴 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本报从今天起,在“推进‘一主六 双’加快吉林振兴”专栏下开设“‘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起步 ”子专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 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总结盘点各地各战线2021年推进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的新突破、展现的新作为,汇聚起接续奋斗 、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奋力开创吉林振兴发展新局面。 松江潮涌谱新曲,长白山麓起大风。站在“十四五”开局 之年这一新的起点,我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 “两确保一率先”目标,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 ,吉林振兴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十四五”实现 良好开局。 “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全面建设启动,一汽-大众新技术 开发中心正式落成,吉林化纤年产15000吨碳纤维项目多条 生产线试车成功,长光卫星成为吉林省首家、东北唯一“独 角兽”企业,红旗H9荣获国家年度创新大奖…… 这些亮点宛如律动的音符,融合成我省2021年振兴发 展的主旋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吉林省持 续优化产业结构,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 弹起琴瑟和鸣的“协奏曲” 新时代,东北振兴亟待破题。“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 略全面实施的2021年,是吉林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 程中的破题之年。 推动区域发展变化的动能,首先来自于产业要素的空 间聚集、布局和其生产力的持续提升。长春、吉林、四平 、长白山及其他地市都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然而独木不 成林,聚沙方能成塔,将各自优势整合聚集,才能形成强 有力的发展动力及市场竞争力。 而“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我省整合资源、发挥优 势、寻求突破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今年7月,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 定》,将“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提升为“一主六双”高 质量发展战略。 依托“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可以让集群产业形成 “廊”“线”,让相关功能形成“道”“带”,让资源开发形成“基 地”,让主要区域“协同”发展—— 身担“一主”重任的长春市,力求充分发挥其辐射主导作 用,深入落实国家城市群都市圈区域发展战略,聚力推进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拉开发展框架、拓展战略纵深、 壮大规模总量、强化辐射带动,形成东北亚区域极具影响 力的经济板块; 依托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合理规划工业空间布 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汽车、 石化、食品、医药、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 依托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 粮于技”战略,深入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持续提高粮 食安全保障能力; 依托“双线”,以长春为中心,一环向东,一环向西。两 个环线资源整合、产品开发方向明确,多个精品旅游线路 和产品集束显现; 依托“双通道”,促进我省与东北亚区域相连通,与环渤 海、京津冀对接,推动吉林全面融入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 依托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将我省“风”“光”等资源 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牢牢把握能源安全主动权,从而为 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依托“双协同”,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提升中部城市群 整体实力,增强优势区域增长和辐射带动能力。 在“一主六双”的强力带动下,我省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正携手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奏响老歌新唱的“变奏曲” 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努力将优势做优、特色做特 、强项做强,挖掘出更多的增长潜力,培育出更大的发展 动力。 今年11月,随着百余辆红旗新能源换电出租车从一汽 研发总院启动并驶向长春城市各处,一汽红旗E-QM5新能 源换电汽车正式交付运营,吉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开 启新篇章。 在此之前,投资近80亿元,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 一汽红旗繁荣工厂落成;投资近50亿元的玲珑轮胎项目一期 封顶;富赛汽车电子工业园投产…… 紧跟潮流的靓丽车型、经济实用的车辆性能,刻不容 缓的转型升级促使共和国汽车长子时变时新,在新时代市 场经济发展的大浪中勇立潮头。 同样屡传捷报的还有吉林化纤。今年以来,吉林化纤 年产15000吨碳纤维项目多条生产线相继试车成功。作为老 牌传统企业,吉林化纤紧盯市场传统人造丝产品迭代升级 ,抓住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精尖”产品已形成新的效益增长 点这一特点,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使新产品的生产线 不断扩大升级。 凭借自主创新,目前,中车长客生产的高铁动车组不 仅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还深度参与高铁动车中国 标准的制定。打造时速400公里等级高速动车组、智能动车 组、城际动车组,市域车等产品,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和交通强国建设。 吉林省医药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亦不容小觑。 初冬时节,走进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建设 现场,感受到的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设备加紧安装调 试、物料车辆来回穿梭,到处是铆足干劲儿加紧施工的忙 碌身影。 在梅河口,四环制药惠升生物胰岛素二期项目全部达 产后,可实现全品类胰岛素等糖尿病及并发症用药的生产 ,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今年以来,敦化市重点推进医药工业园区建设,形成 了以敖东、华康、凯莱英、金赛、草还丹、健芝宁以及广 亿、元宝枫八大医药工业园为主的产业集群,医药工业规 模达40亿级…… 依托传统优势,一波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意十足。 初冬的坤圣园国家级生态农业产业园,仍是一派诗意 景象。一栋栋农业采摘大棚错落排列,外墙的国画令人仿 佛置身江南水乡。 大棚旁的农业民俗文化博物馆内,游客可以近距离参 观手锯、马镫、药碾子等传统器具,深入了解传统的农耕 文化。 果蔬、菌类种植,农产品加工,观光采摘旅游研学相 结合,坤圣园可谓我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缩影。 寒意渐浓,但在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项目现场 ,工人穿梭往来,室外建设者们踩着脚手架,克服低温等 困难条件,实施玻璃幕墙和屋面飘带铝单板等工作,室内 装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东丰县梅花鹿养殖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结合吉林省对梅花鹿特色产业的战略定位,东丰县谋划 了一批围绕梅花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项目,该产业 创投园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该项目围绕“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立足打 造全国最大的梅花鹿产品集散地,建设集现代农业、旅游 业、加工业、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涉及百姓冷暖的民生工程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前不久,总投资22亿元的华能九台电厂向长春市东部 区域供热项目全线贯通,月底前部分投入使用,可实现 11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 项目运行后,可替代供热区域内现有的28个小型锅炉 ,年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烟尘470吨、二氧化硫2850吨、 氮氧化物2650吨,年均减少标煤消耗16万吨,实现能源消 耗向低碳转变。 勇于突破瓶颈,才能驶入高质量发展的蓝海。老企业 重组后打起“循环经济”牌;项目建设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 集型转变;大力发展中高端、科技型产品……这样的故事 每天都在我们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黑土地上发生着。 演绎欢歌嘹亮的“交响曲” 如何在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 展格局上打造更多新动能?如何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 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探索更多 新路径? 这是新时代摆在吉林人面前的新课题。 步入“十四五”,我省瞄准新能源、新汽车、新材料、新 农业、新旅游、新电商“六新产业”发展和新基建、新环境、 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建设,建立项目调度机制,边谋 划、边调度、边推动,扎实做好项目文章。 12月28日,一年一度享誉海内外的查干湖冬捕将拉开 大幕。春看花、夏赏荷、秋观鸟、冬捕鱼,四季分明的查 干湖,在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迷人韵味。 四季都有文章可做的旅游资源,是我省发展旅游业的 底气所在。 入冬以来,吉林省各地普降多场大雪,这令省内外的 滑雪爱好者兴奋不已。不分老幼、不遗余力,全民上冰雪 、助力冰雪事业,成为吉林冬天最鲜明的标签。 “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属于吉林的精彩还将继续 演绎。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我省在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 ,深度打造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取得了良好效果。 能源也是近几年人们十分关注的领域。随着我国提出 “30·60目标”,新能源发展的春天来了。 作为国家首批7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自然资源禀 赋是我省固有的优势之一,尤其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 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潜力较大。 金秋10月,作为我省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 发展产业格局的重大支撑,“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全面建设正 式启动。到2025年,工程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 瓦,年发电量达到800亿千瓦时,累计总投资1850亿元。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代表,近几年发展速度有目 共睹。网购、快递等10多年前鲜为人知的词语已经完全融 入我们的生活。 在新一代技术支撑下,新电商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的创新风口,是新经济新发展的集中体现。 抢抓新机遇、拥抱新电商、赢得新优势,我省恰逢其 时地在今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新电商大会,传递出我省促 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及全力打造电商发 展这一新增长极的信心和决心。 疾风知劲草,转型见真章。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新旧 动能加速转换,白山松水间,新产业新动能成长激情澎湃 ,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在“转”,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涌现 ,助力吉林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记者手记 “十四五”时期是吉林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砥砺前行、积 厚成势的关键五年,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 兴实现突破、开辟新局的关键五年。 开局绽现新气象,起步彰显新成效。 “十四五”伊始,“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力助推吉 林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充分释放,构筑 走出发展新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吉林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的新路径,筑牢振兴基础。 在一汽、在长客、在吉化、在通钢……放眼当下的吉 林,传统企业从“老爷车”到“巨无霸”,无一不在谋划着“老 树发新芽”。 “风”“光”“氢”等新能源崭露头角,人参、黑木耳、黄牛 肉、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产品频频登上网络畅销榜,各大雪 场、冰雪乐园人流如织……这样的节奏,就是新动能的节 奏。 厚植发展沃土,施予阳光雨露。白山松水间,产业类 别日渐繁茂、经济发展生机盎然。将优势做优、特色做特 、强项做强,挖掘更多的增长潜力,培育更大的发展动力 ,吉林,始终昂首阔步在路上。 凤台县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走笔  作者:耿文娟 记者赵中坤 2021-12-15 中安在线淮南讯: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悠悠淮水滋养着州来大地上诸多美丽乡村,也见证着 凤台因“美丽乡村”而发生的变化:一处处绿树掩映的村庄 ,一批批特色明显的产业,一座座留住记忆的乡愁园…… “一村一景”改善人居环境 生态美,农村才能美。 一年四季满塘活水,流水潺潺鱼儿畅游,花园环抱农 家小院,香樟冬青依偎村道,这在凤台县丁集镇前元村是 处处可见的美景。 凤台县丁集镇炮楼中心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水 景观的建设,打造了景观鱼塘、优美水系,与田园风光、 生态竹林、百年古树、农家菜园,构成了一幅富有水润生 机的村居图。 凤台县桂集镇颜王村通过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加大生 态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让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 度的提高。如今,户户接通了下水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并 与污水处理设施相连,道路两边安装了路灯,栽种了花草 树木,对路边的房屋墙体进行了美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村规民约、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新建了小游园 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庙李村史馆,对村内沟塘清淤后进行了 生态护坡,每到春天,鲜花盛开,垂柳青绿,水体清澈 ,让人流连忘返。置身颜王村,犹如人在画中走,车在景 中行。 近年来,凤台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人居环境短 板,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宜业的生态型美丽乡村,提升广大 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从工作实际出发 ,认真研究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坚持县、乡、村 、运维企业齐抓共管,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对全县 15个乡镇的38700座户厕、184座公厕开展长效管护机制建 设,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一村一业”带领群众致富 位于凤台县杨村镇中塘村罗庄中心村的中山杉育苗基 地,处处显现勃勃生机。罗庄中心村充分利用群众房前屋 后零星地块、闲置用地,进行中山杉育苗,实现规模化、 科学化种植。项目总投资30万元,首批用地10亩,种植了 10000棵中山杉幼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凤台县朱马店镇清泉村的50亩香菇基地是本村的主要 产业之一,从春天一直到9月份都有香菇上市,目前该香菇 营运公司直接与一些大超市签订订单销售,解决了本村 100多人的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增收。 大兴镇界西中心村同样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 村新建规模化育秧工厂1个,规模化养鸡场2个,专业化鱼 塘面积100余亩,还建有梨园、冬枣园,面积150多亩,羊 角酥大棚400多亩,现代化农业初具规模,农、林、牧、渔 发展势头良好。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凤台县以产业为抓手,聚焦发展 后劲,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 营;整合村集体闲置资产,大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一村一特”留住万千乡愁 “茨淮新河展馆”“农耕文化展馆”“农特产品馆”……在凤 台县大兴镇闫湖村,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头的“晒 谷场”“丰粮仓”,村道边的老石碾、老磨盘,村史馆里的老 瓦罐、老纺车、煤油灯等老物件,既把村庄装扮得古朴典 雅,又勾起了许多人的乡愁记忆。 乡土,永远是褪不掉的底色。凤台县在美丽乡村建设 的规划理念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突出生态保护、绿色 覆盖,尽量保留乡土风貌、本地特色,注重挖掘历史古迹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风俗民情等内容,提升文化内涵 。在挖掘历史遗留的同时,融入现代建设元素,形成了一 村一特色的区域风格。丁集镇郭徐中心村以革命传统教育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为特色,朱马店清泉中心村以美丽传说 和园林建设为特色,新集镇陈巷中心村以花鼓灯艺术传承 和现代元素建设为特色,既突出实用性,又注重建设品牌 的提升,为农村基础功能建设提升了档次。 位于凤台县杨村镇后海村八庄中心村在美丽乡村建设 中,根据村里以前分别靠酿酒、磨豆腐等为谋生手段的苏 家6兄弟为原型,利用原来的房屋建起了“苏家湾屋场”。每 个小屋场里,都按照六、七十年代的模样摆放,游客既可 以全貌欣赏整个屋场的场景,又可以在每个小屋场里过一 把实际操作的瘾。该村还复原了“扳不倒井”,这口古井千年 不竭,井水甘冽,附近老人如今仍习惯于饮用这口古井的 水。通过把水文化融入乡村景观,既有利于村民身心愉悦 ,又有效地保护了乡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维系了一方 乡愁。 截至2020年,凤台县共建设美丽乡村130个,其中省级 98个、市县级32个。 华山景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笔 2021-11-27 冬日的华山,满目挂白,银装素裹,雪松和峭壁远山 相望,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美丽峻峭的西岳华山别 有一番景致。 由于疫情和季节的影响,冬日的华山虽然游客不多 ,但华山景区的干部职工“冬闲”不闲,他们以党史学习教育 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 “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党史学习教 育与推动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谱写华山旅 游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创新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入心入脑 华山景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景区实际,加强组织 领导,周密部署安排,把握关键环节,强化督查检查,把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高标准高质 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华山景区党工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制定了《 华山景区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华山景区党史 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在景区党工委领导下,组织协调进行 党史学习教育。 景区党工委为全体党员发放了指定的学习材料,确定 每周一为“党史学习日”,以集体学习、举办读书班、自学等 形式进行学习研讨,各支部也采取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 形式进行组织学习。并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为党员专题宣 讲渭南党史知识,加深广大党员对渭南党史光辉历程的了 解,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促进华山景区党史学习教育深 入开展。 景区党工委组织召开了16次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 会议,向全体党员刊印发放党史知识专刊17期,编写党史 学习教育简报16期;组织党员观看了《榜样》《忠诚与背 叛》《古田军号》《长津湖》等视频、影片。 华旅集团组织党员到荣军医院看望慰问革命伤残军人 ,邀请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传递红色情怀。华旅集团潼 关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开展“先辈精神永传,继往开来争先”主题党日活动;管理公 司党总支组织48名党员干部前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 念馆、薛家寨革命旧址参观学习。 西岳庙文物管理处积极拓宽学习渠道,充分发挥互联 网特点,利用互联网+党建云平台“学习教育”专题栏目参加 “党的知识”百日千题在线考试,让学习“动”在指尖,做到大 课堂与微课堂对接互补,传统资源与网络载体有效结合。 心系游客把旅游招牌擦得更明更亮 华山景区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 力行,厚植为民情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华山旅游和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游客获 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景区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行动计划,深 入一线开展大走访、大宣讲、大服务、大统筹活动,推进 景区购票“一卡通”,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在疫情防 控期间耐心周到地服务游客,积极做好极端天气下对游客 的人性化服务,保障游客安全。 华旅集团组织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服务月”活动 ,深入调研解难题,多方协调,打通“堵点”,实现了华山景 区门、车、索“一卡通”,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同时,在景区 设立4个“党员服务站”品牌,使“党建+”让旅游服务有“新”更 有“心”。在“五一”“端午”“十一”等节假日执勤中,景区全体 党员坚守岗位,以身作则,一个个穿着志愿者服装、佩戴 党员徽章的忙碌身影在青山绿水间勾画出一道亮丽的红色 风景,展现了景区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 搭建载体让红色旅游品牌走深走实 3月25日,华山景区举办“重走智取华山路,传承红色好 基因”党史学习教育品牌线路启动仪式,景区近200名干部职 工沿智取华山路徒步登上华山北峰,亲身体验智取华山八 勇士的英雄壮举。 为了充分利用景区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经 典品牌线路,大力发展“旅游+”,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做大 做强华山金字招牌,华山景区推出了沿智取华山路徒步到 达北峰的“重走智取华山路,传承红色好基因”革命传统文化 线路,以及参观杨震廉政纪念馆,体验智取华山路的“重走 智取华山路,秉持廉洁清风行”廉政教育文化线路。通过重 温入党誓词、聆听智取华山英雄事迹、观看《智取华山》 影片、用“忆苦思甜”餐等开展特色党史学习教育,让参与者 在亲身体验华山奇险峻秀景观特色的同时,实地感悟八勇 士智取华山的感人事迹,深刻铭记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 ,把“智取华山”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思想 动力。 “重走智取华山路,传承红色好基因”精品线路已被列入 陕西省和渭南市十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目前已有100余家 单位党组织的5000余名党员到华山开展“重走智取华山路 ,传承红色好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西岳庙文物管理处举办“智取华山”革命事迹展揭牌仪式 ,广大群众和游客通过视频、图片、实物、书籍和文字介 绍,现场感受智取华山八勇士的英雄壮举,感悟革命历程 和奋斗征程的红色记忆,坚定初心和使命,鼓励党员在学 习党史中汲取爱国力量、奋进力量、奉献力量。还组织开 展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 员干部走进西岳社区,参加“共驻共建聚合力、献礼建党一 百年”文艺汇演活动。 华山景区还与陕西广电融媒体联合举办“传承红色记忆 ,唱响华山乐章”红歌联唱主题活动,让红歌在华山之巅回 荡。 今年“七一”前夕,景区党工委组织举办了“百年礼赞颂 党恩,西岳华山党旗红”主题演讲会;9月,组织党员干部参 观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院史馆,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 党的光辉历程,深刻理解党的宗旨使命,以实际行动赓续 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走进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探索新路径,谋求新发展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集中学习,一场场赓续精神的党史宣 讲,一件件饱含深情的为民实事,一张张砥砺奋进的发展 答卷,无不展示着华山景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着力做好“知 行合一”这篇大文章,不断促进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促进华 山旅游事业发展,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多彩篇章。 吉林省棚膜蔬菜产业发展走笔 2021-12-07    初冬时节,黑土地上一座座温室大棚里生机盎然。近 年来,吉林省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棚膜蔬菜产业,让 广大农民冬闲变冬忙,蹚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路。 传统农园现新景 不断壮大的棚膜蔬菜产业,是吉林省农业发展中的一 道亮丽风景线。梨树镇地处梨树县中南部,是个典型的传 统农业大镇。多年以前,由于人多地少,农户自发投资建 土墙钢结构的日光温室,优势凸显。他们利用回填土达5至 6米厚的后墙保温、夜间调湿,包括配套的卷帘机、保温被 等设施的温室,每平方米造价不到160元。近年来,农户间 互相借鉴,形成规模,推进冬季菜发展,实现了兴产业、 富百姓,带活一片经济的最终目标。 梨树镇高家村地处梨树县西部,距离县城5公里,总人 口302户1134人,耕地面积5700亩。 高家村由于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的实际,积极发 挥近城沿线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探索走出一条 高效、特色、产业富民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 。 高家村牢牢抓住国家和省大力发展棚膜经济的重大机 遇,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举办瓜菜采摘节,发展休 闲观光农业等举措,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该村棚膜蔬菜产业已成为托起农民致富的摇 钱树。全村已建有蔬菜大棚1100多栋,户均3栋,棚膜总面 积达到31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80%以上。2020年,全村棚 膜总产值7000万元,带动就业11万人次,人均经济收入达 到3万元以上。 近年来,梨树镇以高家村为中心,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产业,通过强村带弱村,辐射带动周边其他5个村、9583口 人、2355公顷土地,形成棚膜经济产业园区。目前,园区 共建有大棚8335栋,主要种植“九月青”豆角、黄瓜等30多类 品种,农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商超。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农产 品认证,目前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进一步提升产品 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在高家村的辐射带动下,梨树镇棚 室总量达到1.83万栋,全年经济总产值超过4亿元。目前 ,一个大型蔬菜交易市场正在建设中,预计可实现产值3亿 元。 科技进步催热棚膜经济 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是冬季菜生产的基础设施,然而 扣棚可是个技术活。有的人不讲科学盲目投资建设,致使 光热匹配不佳,作物品质不好、产量低。 公司总部在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街道的投资人范喜军 ,原来是蔬菜经纪人,有在外经营的丰富经验和便捷的销 售渠道。两年前与另外两个合伙人投资建大棚时,由于没 有经验,从大棚建设到管理、经营模式都有问题,致使初 次投资亏了本。后来他与妻子卖了住房筹资再干,由于吸 取了经验教训终于获得了成功。公司现已帮助100多户村民 建了300多栋优质大棚,通过指导农户种植及收购蔬菜,获 得了巨大收益。 走进时下主推的蓄热节能日光温室,这里的温室朝向 南偏西,仅靠采光就能生产。后面是土墙体,还有一层吸 热布,把中午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用于弥补夜晚热量的 散失。下午3点,棚室管理者就把既保温又防水的保温被放 下来。在温暖的大棚里,会发现离光线近的地方植株密 ,越靠后墙越稀疏。棚室周边有苯板在防洪沟内隔开冷冻 层,棚室内还有热保障设施,确保连阴天、雨雪天也能生 产。 什么样的设施是可行的?什么样的技术和模式可以少 走弯路?已经成为棚膜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规避投 资棚膜产业风险,就要避免步入发展误区。郑士金是省蔬 菜花卉研究院专家,不但能讲解棚室建设技术,还承包棚 室实践示范。他说,新建棚室的农户或者一些公司和个体 投资商,在新建时要注意使温室平均使用寿命达10到15年 ,要让大棚或温室好用实用,不能想着不行就重新翻建 ,这将极大影响设施果蔬生产。此外还要走出棚室建设强 度比较差、一体性较差、密封性比较差和温光条件差等误 区。“对于日光温室来讲,设施决定成败。在设施建好以后 ,再通过一些新型技术和种植模式,才能获得比较好的产 量和效益。”郑士金说。 “冬季绿”绿富一方 全省棚膜蔬菜专业镇、专业村快速发展,极大丰富着 冬季市民的“菜篮子”。发展有自己特色,产品有自己品牌 ,营销处处有新意。既有小香葱大产业,也有雪寒韭菜保 健康,更有刺嫩芽的神奇,有特色、重品牌的“绿色车间 ”,成为冬季最美的风景。 温室内是绿油油的作物,棚室外车水马龙。每年8月 15日开始,公主岭市怀德镇三里堡村就开启香葱种植季。 棚室育苗要50天,然后移栽定植,再生长50天,就能于元 旦、春节前上市。村党支部书记李小甫说,每到旺季开市 ,三里堡村种植规模达1300亩的香葱,就能吸引来大批客 商。 磐石市黑石镇种山野菜大户于洪源手里的刺嫩芽一斤 卖到50元。这些从山上采回来,又经过水培育苗、精心栽 培的作物,全靠他最初招募营销团队的200多名成员,通过 朋友圈分享产品打开市场。他告诉记者,作为高效农业 ,种植做好还不算好,要销售做好才算真的好。7年前,他 就招聘代理人进行微信带货,自己负责接单、采摘、分包 和寄递及售后服务。在运送中发明用泡沫箱加保温垫的包 装,即便是温度低的冬天,也能保证保鲜3天,突破了山野 菜运输、储存的瓶颈,通过快递送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突破传统生产时限的蔬菜,身价倍增。白城市洮北区 红塔村雪寒韭菜种植面积达到1400余亩,产品抗寒、营养 丰富,不仅满足本地市场供应,还远销到大庆、齐齐哈尔 、沈阳、内蒙古兴安盟等地,深受市场客户和消费者的喜 爱。同时立足“互联网+”销售模式,依托电商销售平台,为 雪寒韭菜开拓了发展空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品牌。 通过现代农业设施、现代农业技术、比较理想的投入 ,可以获得比较高的产出。现在,吉林省冬季菜产业走出 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棚膜经济让一些生产专业村镇 和园区不再有冬闲。 江西省安源区里善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走笔 2021-11-18 初秋时节,里善大地上,满眼的金色恣情舒展。 天蓝水清、果香四溢、鸡犬相闻……这是一幅人们心 中勾勒的美丽乡村画卷。时代在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不变。乡村振兴,正实现着人们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的所有美好想象。近年来,里善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努力走出了一条具 有里善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做“旺”,让“底子”厚起来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建兴则产业兴,里善村通 过找准党建与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努力构建农业农村现代 化发展大格局,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负债累累到即将 突破130万元。 过去,里善村主要靠传统种植,收益低,不少年轻人 外出打工。近年来,里善村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成立萍乡市珊荷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打造、众筹 认养、扶贫结合、专业运营、合理分配等方式,精心打造 “初心微农场”,首年即创收98.77万元。同时依托农场开发 亲子研学项目,通过邀请第三方专业团队进行项目开发合 作,打造红领巾丹勋营地。发展至今,每年为城郊206户贫 困户人均分配收益资金300元,让1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 业”且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促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 新增30万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融合本地生态资源,以泰和寺佛教文化 谷、番薯酒基地、百亩桂花林基地等为特色,发展农乐家 、民宿等乡村休闲旅游经济,打造成全市市民近郊旅游首 选地。同时,不断加大对深安混凝土有限公司等辖区重点 工业企业服务力度,打造“两条腿”走路的产业发展模式,实 现乡村大发展。 风貌塑“形”,让“面子”靓起来 “全区环境整治达标村”称号、全市新农村整村连片示范 点……一项项殊荣,撬动的是里善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 基础整治向品质提升迈进的决心。 近年来,里善村不断强化全域规划引领,注重形态有 序、色块和谐、主次协调,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 美丽乡村由逐步推进向全域覆盖转变,由精品打造向全景 式、内涵式跨越。 “点”上出精品。通过实施差异化指导、个性化塑造、精 细化管理,共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1个、文化与休闲广 场10个、美丽示范农户庭院10户,涌现出邓家大屋、脚庵 坡、曾家屋场等一批望山见水、各美其美的特色片区。 “线”上成风景。在巩固提升番薯酒文化小镇、初心微农 场和泰和庵佛教文化谷等精品示范带的基础上,重点将沿 线打造成特色风貌带、清净整洁带、精细秀美带、产业富 民带“四带合一”的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 “面”上焕新颜。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 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道路“三通”、村容村貌整治提 升等农村人居环境五大攻坚行动,压茬推进人居环境春季 攻势、夏季攻坚、秋冬会战,让清净整洁成为里善村每一 个角落的印记。 赋能铸“魂”,让“里子”实起来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里善村坚持教育引导 、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点亮乡村振兴“新灯塔”。 ——提升堡垒作用。通过落实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一 肩挑”,选好领头雁、带头人。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把广大党员的力量和智慧凝聚 起来,为村集体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为解决村部工作人 员紧缺问题,里善村首创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大力培养 村级后备力量。 ——激发乡贤力量。古有儒雅乡绅,今有现代乡贤。 为调动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里善村不断创新乡贤文 化建设,探索“党建+乡贤人才”模式,引导和支持离退休人 员叶落归根,并积极从新富贤能者、城归农民工、党政干 部等群体中发掘、推选出有威望、有德行、有贡献的村级 新乡贤担任志愿者,以投资兴业、技术包项、捐资捐物、 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实业。 ——培养专业人才。以萍乡市珊荷种养专业合作社、 初心微农场、番薯酒基地为载体,探索构建“三农”领域创业 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掌上党 校”等学习教育平台,同时聘请相关专家,定期开展以农业 生产服务、农村社会管理、涉农企业用工和农村特色手工 艺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批懂经营、会管 理的“新农人”。 沃野千里,演绎田园梦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 园,里善正在向着这一目标挺进! 净月高新区宣传思想工作走笔 2021-11-11 一个“新”字,贯穿于净月高新区宣传思想工作的始终。 党史学习教育载体新。依托“净月新城市生活”微信公众 平台,创新开设《红色百年·初心如磐》等线上学习专栏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 服务群众方式新。整合创建“红细胞”宣讲团,深入群众 开展基层理论宣讲,通过建立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 宣讲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明创建立意新。依托净月大学城的区域特点,联合 辖区内13所高校,成立“净月高新区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发 挥青年志愿者力量,使净月志愿服务真正成为传递文明的 重要渠道、改善民生福祉的有力助手、促进社会和谐的有 生力量……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 主基调下,净月高新区宣传思想工作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统 领,聚焦区域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新 发展优势,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以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区 域中心大局,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 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灵活创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净月高新区结合实际 ,创新策划组织了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亮点突出的 学习载体,确保贴近实际、取得实效。 创新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线上学习载体。为广泛凝聚共 识、汇聚力量,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将“净月新 城市生活”微信公众平台线上学习与各类线下学习结合起来 ,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覆盖全区、走进广大党员干部心中。 开设的《红色百年·初心如磐》党史学习教育线上专栏设置 了“党史连连看”“党建口袋书”“净月庆华诞”等栏目,截至目 前,已发布118篇,图文并茂、内涵丰富地回顾讲述了中国 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值得一提的是,专栏每周发布的 线上“知识自测”板块,成为督促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检 验学习成果的有效平台。此外,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净月 修身日历”小程序中增设了“党史故事100讲”专栏,以更便捷 灵活的“党史视频讲座”督促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以身作则 ,强化以史为鉴的使命感;在喜马拉雅App平台开设的“净 月·乡村如话”第二季专栏,重点聚焦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体 ,为他们搭建了移动学习的新平台。创新制作的《“红色百 年·初心如磐”跟着动漫学党史》视频,以动画形式宣讲党史 中的十大关键词。 组织的多样化线下活动更是内涵丰富。在全区范围内 开展的“我想对党说”主题征文活动,动员号召全区党员以文 字形式跟党说说“心里话”,收集了各行业、各领域的一线工 作人员征文近百篇;“‘码’上学党史”主题宣教活动,制作原 音宣传海报,在区机关、各镇街张贴,通过扫描二维码 ,“活”学党史;组织开展的“百年党史 初心不渝”主题电影 党课,带领区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的700余名党员共同观看 红色电影《青春之骏》,引导党员干部赓续共产党人的精 神血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开展“重走红色 路线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前往 九台“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缅怀革命先烈,接受 红色革命精神教育;组织“百年时光接力跑”活动,线上征集 粉丝,组成“忆往昔、看今朝、新征程”等具有时代发展特征 的“时光小队”,在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接力跑。此外 ,全区各部门(单位)也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通过参 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座谈会、义务植树等形式开展 了各类学习活动百余项。 打通宣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只有扎根基层,宣传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会接地气 ,才富有生命力。 自去年4月创新组建净月高新区“红细胞”宣讲团以来 ,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连续两年,面向社会招募了各 行业宣讲员70名,组建成文旅、教育、社区、学生和创新 创业五个小分队,通过有针对性的基层理论宣讲,把党的 创新理论蕴含的原理、道理、哲理讲清楚,让宣讲“活”起来 、“火”起来。 今年,“红细胞”宣讲团再次升级,特邀5位党校和高校 专家加入,组成“专家智库团”,为基层宣讲员把握方向、提 升内涵、答疑解难。 吉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的副教授袁中树就是“专家智 库团”的一员,“学员们的知识结构不一样,我们宣讲的一项 重要原则就是‘因材施教’,会根据不同学员使用不同语言、 不同案例。尤其是要用老百姓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故事讲好,把党的理论讲到老百姓心中。”袁中树说。 开展理论宣讲,其核心要义是让受众“坐得住”“听得进 ”,“红细胞”宣讲团着力在群众参与度上下功夫,在提高吸 引力、感染力上花力气,在推进宣讲方式创新上花心思。 宣讲过程中,为了针对不同群体百姓,订制宣讲形式,活 用线上线下各类平台。 线上,针对基层群众喜好“短视频”的特点,打造了“红 细胞”线上“微”宣讲。今年,为了讲好党史故事,推出了每 期5分钟左右的宣讲微视频,把百年党史转化为一个个小故 事,用小切口烘托大主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理论 宣讲更具亲和力。这样的方式尤其受到了年轻群众的喜爱 ,《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擦亮双眼 辨别真假 新闻》等多个作品先后被新华网、中新网等媒体转载。 线下,“红细胞”宣讲团依托覆盖“区—镇(街道)—社 区(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 挥载体服务功能,广泛深入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道德 、讲文化、讲法治,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 进学校”的“五讲五进”基层宣讲活动,将传统的集中宣讲方 式加入新元素,分别开展“故事式、案例式、调研式”宣讲 ,实现了理论宣讲形式和内容上的双拓展。 截至目前,“红细胞”宣讲团开展的150多场线下理论宣 讲和35场线上“微”宣讲已吸引受众近60万人次。 为区域发展聚人气、赢关注、树形象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根在文化、要在思想、形在宣传。 净月高新区通过打造一系列个性化的宣传项目,搭平台、 塑品牌,互相呼应、形成矩阵、释放合力,从而达到聚焦 城市、增强影响、助力发展的目标。 净月粉丝节就是净月高新区精心打造的经典宣传品牌 之一,自2016年起已成功举办六届。今年举办的第六届净 月粉丝节除保留了传统的“粉丝义务植树”活动外,还围绕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设计了“同唱山歌给党听 ”“百年时光接力跑”“国际影都体验日”等系列活动。在六一 儿童节当天推出的“同唱山歌给党听”,线上征集了近50位来 自长春本地和杭州的“净月小粉丝”,隔空合唱《唱支山歌给 党听》,并在长春市和杭州市两地分别选景进行歌曲录制 ,更邀请了全国各地的粉丝在片尾寄语祝福,一经推出 ,便引发众多网友互动、点赞;9月,“回顾百年发展,携手 奔向新征程”百年时光接力跑活动又通过手绘党的百年发展 历程,结合长春市在建党百年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与时间点 位,开启了线上“奔跑打卡”小程序。让“粉丝”在游戏中,感 知长春市、净月高新区的经济民生、城市管理、乡村振兴 、文旅发展等各领域的变化历程与丰硕成果。收获万余名 网友争相打卡、转发,掀起“晒图”热潮。 如今,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净月粉丝节线下已吸 引包括省政协委员、侨联成员、海内外主流媒体、高校学 生、外国留学生、摄影家协会会员等不同人群“粉丝”超 4000人,吸引线上网友点击参与活动1500余万次。真正做 到了每场活动展现一条战线的最新成果,每次宣传提炼一 个鲜活的“净月故事”,每个“节日”都成为净月粉丝可期的 “网红爆款”。 像“净月粉丝节”这样的品牌宣传活动,在净月高新区还 有很多。今年,在主流媒体推出“新发展·新净月”42期主题 策划报道,全新制作的区域宣传片和画册,精心打造的第 二季《净月·乡村如话》、“漂亮街区”系列微视频、“标志长 春”系列宣传品等,都包含着净月人以品牌宣传项目为区域 发展凝心聚力的决心与坚守。 此外,净月高新区深耕新媒体阵地,着力打造净月“流 量”。在新华网等中直媒体上开设的“新发展·新净月”主题策 划专栏,打造了“一站式”解读净月发展的最佳出口,“净月 修身日历”小程序、“他的小事很燃”“这的生活很嗨”“净月微 发现”等品牌栏目,使区域微信公众平台“净月新城市生活 ”持续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电子海报、短视频、表情包、 漫画、H5等多元化的传播手段,让来自净月的区域声音多 次制造网络新热点。截至目前,自媒体平台全线产品点击 量已达130余万次。 同时,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 变化与挑战,兼顾“线上线下”,守好网络安全关,守正舆论 声势。 志愿服务“领衔”文明创建亮点纷呈 文明是外化于行的行动,更是内化于心的信仰。今年 ,志愿服务成为净月高新区创建文明城区进程中卓有成效 的一大亮点。 今年6月,由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主办的“日行微善 德润净月”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正式启动后,迅速吸引了63个 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其中,服务领域涵盖了文明实践、乡村 振兴、环境保护、便民惠民、助残扶弱、扶贫济困、就业 指导、邻里守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近20个领域。大 赛结束后,主办方积极为获奖项目推广对接,帮助“始于足 下 特需儿童远足”“以爱之名 守望相助”“河流净滩行动”等获 奖项目与有优势、有意向的高校、社区和爱心企业进行了 深入对接,成功激发了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力,将优质的志 愿服务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此外,为了以志愿服务激活文明的“细胞”,擦亮区域的 幸福底色。净月人还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 打造了“大爱净月”的志愿服务名片,通过制定《净月高 新区志愿服务实施意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体系化 ;开设“志愿净月”网宣专栏,正向引导把握社会舆论,形成 对外宣传窗口;联合辖区内13所高校,成立“净月高新区高 校志愿服务联盟”;打造“书乡快递”志愿服务品牌,以志愿 服务汇聚人文精神,提升城乡群众文明素养,让书香雅韵 助力城乡文明。 同时,创新开展的“向文明‘净’礼”系列文明实践宣教活 动,立足文明“礼”、节日“礼”、道德“礼”、行业“礼”四大主 题,通过“文明祭祀”“安全用火用电”“传统民俗赏”“文明旅 游小纵队”等专题活动,以宣教促实践、育文明、强底气 ,取得了以常态、长效创建文明的扎实成效。 南明区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走笔 2021-11-24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南明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立足校内提质增效 、校外规范管理两方面,通过优化“学校教育”、升级“课后 服务”,取缔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坚决把“双减”工作落到 实处,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加强监管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连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严肃规范全区 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行为;多部门联动执法,督查全区学科 类校外培训机构暑期停课情况;实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包保责任制…… 规范校外培训办学行为是“双减”的重要部分。工作中 ,南明区结合辖区校外培训机构体量大、区域分布散、从 事校外培训人员多等特点,制定工作方案和防控预案,实 施责任包保和重点研判,通过调查摸底、联合整治、全面 规范、长效治理四个步骤,针对校外机构是否存在超纲教 育、超前授课、强化应试等重点开展集中治理。 今年来,南明区多部门联合成立检查组,多次深入辖 区各个校外培训机构点,检查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办学行 为、广告宣传以及在职教师是否参与授课等方面情况,对 排查中发现证照不齐或无证照的“黑机构”坚决予以取缔,并 拆除违规虚假宣传广告牌。截至目前,共取缔黑机构140所 ,关停暑期开展集中培训学科类培训机构140所,规范非学 科类培训机构102所,严厉打击了辖区内非法教育培训机构 ,净化了南明区教育市场环境。 同时,建立有序的学科类营利性机构转非营利性机构 、学科类机构转非学科类机构工作机制,积极帮助重点学 科类机构转型发展,从源头上规范非学科类机构等。截至 目前,开设资金监管学杂费账户完成率100%,《中小学生 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签订率100%,有力推动 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 多措并举 提升校内教育质量 新学期“双减”政策推行后,南明区各中小学校纷纷行动 起来,积极推行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并积极争取少 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人力资源,引进专业人 士到校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辅导。 “滕老师,我想捏一只小兔子,你来帮帮我。”“老师 ,你看我捏的花朵像不像?”在南明区萃元小学,滕雨媛老 师开展的创意画课程非常受欢迎。在贵溪路小学,小小棋 王、数独游戏等丰富的课后教学内容,让同学玩得不亦乐 乎。而尚义路小学则在一至五年级分别开设了跳绳、劳动 教育、科技活动、编程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为孩 子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机会。 除了课后延时服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更是做好 “双减”工作的关键。为此,南明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通过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计,构建起适合学生发展 的新课程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 ,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 同时,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五 项管理”制度与减负工作同步实施、一体推进,科学设计作 业,建立中小学学科作业班级统筹公开和总量控制制度 ,分层布置作业,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控制好学生作 业时间。积极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坚持教、学、考相 统一,考试测验结果采取等第制方式呈现,确保有一套“科 学合理、井井有条、卓有成效”的评价体系。 跟踪问效 确保“双减”落地落实 “双减”政策,是重塑教育生态、提升育人质量的一大利 器。为全面抓好“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南明区教育系统将 “双减”工作纳入学校履行教育职责督导的重点内容之一,常 态化实施课业负担和课堂效率双检查。建立“双减”工作督导 考核机制,将“双减”工作作为责任督学常态化督导内容,并 定期通报“双减”工作情况,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结合学科类机构治理,重拳整治在职教师校外 有偿补课现象,发现一起坚决处理一起。实施校本研修与 教师专业发展量化考核,建立校级行政班子随机听课查堂 制度,把推进课程改革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真正做到减 负与提质双管齐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双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唯有学校、家庭、社会凝聚共识、同心合力,方能推动“双 减”落地见实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此,南明 区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双减”治本之策,建立基础教育 结对帮扶机制,推进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优质教育资 源共享辐射;以家长学校为载体,打造家庭、学校和社会 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有力助推 “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南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蒲城县聚焦工业化聚力城镇化打造“一镇三 地”走笔 作者:徐蕊 2021-11-02 蓝图致千里,阔步马蹄疾;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 随着中国共产党蒲城县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落下帷幕 ,全力打造陕西新型工业重镇、关中东部最佳生态宜居地 、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地、区域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蓝图 跃然纸上,这标志着蒲城县已然开启了新征程,在新目标 、新蓝图的引领下,必将迈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此次,大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聚焦工业化聚力城镇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审议稿)》(以下简称《意见》 )。这意味着,蒲城县谋定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 时间表、路线图,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 “十四五”时间。 “打造‘一镇三地’目标,是我县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是高质量发展的 必然要求,完全契合渭南市委对蒲城县提出的‘两个聚焦 ’(聚焦工业化、聚力城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符合蒲城县情实际,目前,已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 共识共动,更是我们今后的行动指南。”蒲城县委书记张毅 锋铿锵有力地讲道。 “因势而谋”新蓝图 全力打造“一镇三地”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国向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之际 ,蒲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市委“一市两 区三地”新格局,提出全力打造陕西新型工业重镇、关中东 部最佳生态宜居地、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地、区域知名旅游 目的地,奋力谱写蒲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解析这张蓝图,其之美、准、暖,令人心向往之,甘 之如饴。 ——蓝图之美,令人心向往之。“一镇三地”,既全面涵 盖一二三产和城市建设,涉及各个领域的发展,又重点突 出工业作为首位产业,全力营造工业倍增生态。到2025年 ,工业方面,实现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工业 固定资产投资“三个翻番”;县城建设融入西安都市圈,崛起 关中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60%,绿化覆盖率达到46%;农 业方面,产值突破130亿元,涉农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旅游浸润文化、挖潜历史、助推三产,进一步提升比重 。 ——蓝图之准,使人不惑于方向。对历史的最好回望 ,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一镇三地”战略目标,看准了蒲城的 优势和短板,既着眼于近年来在工业、农业和旅游方面的 优势,进一步拔节起势,又着力于目前县城建设方面的短 板,进一步迎头赶上,利用3~5年时间,逐步缩小差距、力 争赶超渭南主城区建设管理水平。 统筹了发展和民生,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不仅把城市建设落到为群众踏实做事,打造生态现代 、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同时,工业倍增也 着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创业环境、营商环境,打通动脉、 聚集人脉,让企业投资放心、办事顺心、发展安心;乡村 振兴则着力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优化 公共服务,让尧洛大地展新颜、将相故里人气旺;文旅融 合发展也务求让更多的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 ……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徐徐 展开。 ——蓝图之暖,让发展更有温度。“民之所盼、政之所 向。”《意见》明确提出,高标准提升教育、医养水平,有 效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深入开展“三名+”工作,完成职业教 育中心和蒲城中学迁建、城北初级中学、第十幼儿园等一 批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 。深化省内外知名医院医联体合作,县医院、县中医院创 建三级乙等医院;民生苑福利园建成运营,建设千人以上 养老社区2个。积极对接香港铜锣湾、石羊等国内大型企业 集团,建设5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2个、四星级酒店 2家。工作目标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落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到2025年,全县生产总值 突破3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46:44,县 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未来五年,蒲城高质量发 展之路,必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出彩! “应势而动”新指南 构建发展新格局 举一纲而万目张 ,解一卷而众篇明。 处于“十四五”开启的关键时期,蒲城县委准确把握全县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提出实施“一镇三地”发展 战略,聚焦工业化、聚力城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 出的是责任与担当,折射出的是县委、县政府在新时代新 发展格局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创新求变的勇气与智慧 。 ——紧扣工业倍增计划,着力打造新型工业重镇。营 造工业倍增生态,做优精细化工、做强食品加工、做大高 端装备制造,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 突破6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抓住卤阳湖现代产 业开发区和蒲城高新区整合的机遇,抓好卤阳湖开发区、 蒲城高新区、食品工业集聚区三大板块,卤阳湖开发区重 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左右 ;蒲城高新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2025年产 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城西石羊工业集聚区、城东大红门肉 食加工区和孙镇片区三个区域重点发展食品工业,2025年 产值达到200亿元左右,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工业发展新格 局。坚持把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快完善水、电、路、 讯、蒸汽、天然气、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推动中小企 业孵化中心、大众创业服务中心等要素齐备,加快建设智 慧园区服务平台,提升园区智能化水平。围绕解决园区企 业员工生活配套和规划区群众搬迁问题,着力打造陈庄“工 业小镇”,保障职工就近就医、子女就学。强化创新驱动引 领。严格落实财税扶持、创业担保等政策,强化“专精特新 ”企业培育,积极对接“秦创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 所“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推动“双创”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 加快建设,拓展“西安研发、蒲城制造”模式。 ——紧扣撤县设区,着力打造关中东部最佳生态宜居 地。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建成渭北教育中心、医养中心 、商贸中心。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 、人口达到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