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20211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2021-12-24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国家综 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铁工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实现了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 上的奇迹,为中华民族强国富民奠定了“钢铁”基础。 一、党领导红色钢铁工业发展历史回顾 百年炙焰炼初心,百年铁肩担使命。打开100年来中国 钢铁工业发展的壮丽画卷,中国共产党始终为钢铁工业发 展领航定向,领导钢铁工业“起步”“筑基”“跨越”“转型”,走 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百年红色钢铁崛起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老一辈 钢铁人组织工人运动、创建红色钢厂、进行护厂斗争,在 起步中铸就中国钢铁强大红色基因,为救国大业作出了重 要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将汉冶萍、本溪湖两大 主要钢铁厂作为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1921年秋,著名工 人运动领袖林育英到大冶钢铁厂传播马克思主义,钢铁行 业由此点燃革命的火种,逐步呈现燎原之势。这一时期 ,汉阳铁厂工人大罢工、本溪湖煤铁公司八二三大罢工等 先后爆发,有力地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1948年1月,中 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个铁厂——故县铁厂(首钢长治 钢铁前身),炼出了第一炉铁水,结束了根据地不能生产 灰口生铁的历史,极大地提高了炮弹生产能力。1949年铸 造炮弹产量达175.6万发,为1947年的8.4倍,为解放战争提 供了长期、稳定的军火支持,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 贡献。随着全国解放事业推进,老一辈钢铁人在党的领导 下,积极投入到保护当地钢厂的伟大行动中,留下了“重钢 十八勇士护厂”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为新中国钢铁工业 的发展起步保留了宝贵“火种”。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钢 铁工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初 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为兴国大业奠定了钢 铁之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将发展钢铁工业作为实 现工业化的重心。毛泽东同志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 ,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1949年至1952年三年 经济恢复期,党中央将重点抓好鞍钢、本钢、重钢等钢铁 企业恢复投产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一五”期间 ,新建武钢、宝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碳素 厂、热河钒钛厂和改扩建鞍钢、本钢等156个援建项目中的 8大钢铁项目,投资额占援助总额近一半。“二五”期间,根 据中央战略部署,钢铁工业进行了“三大(年产超过100万吨 大型钢铁厂)、五中(年产30—50万吨中型钢铁厂)、十 八小(18个省区市建设18个年产10—30万吨小型钢铁厂 )”建设。1964年开始,推进以西南攀钢、西北酒钢等为代 表的“三线建设”。经过这3次钢铁建设高潮,基本建成了以 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东中西布局,结构比较 完整、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中国钢铁工业体系。钢产量 从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178万吨,为百废待兴 的新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钢铁支撑。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党 的领导下,钢铁工业开始挣脱计划经济的体制桎梏,迈开 了市场化发展、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步伐,实现了大国钢 铁的伟大跨越,为富国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创新、一马当先,全行业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1977年,党中央、国务院从实现我国钢铁 工业现代化,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 了举全国之力建设现代化宝钢的决策部署。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第二天,新中国钢铁工业史上 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技术最新的宝钢工程在东海之滨打 下了第一根桩,中国钢铁迈开了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步伐 。这一时期,钢铁工业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改革实践 。首钢入选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企业,实行“上缴 利润递增包干”政策;邯钢创立并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 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马钢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在香港挂 牌上市;广大钢铁企业从实际出发,展开“精干主体、分离 辅助”改革,企业焕发了全新生机与活力。2001年,我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钢铁工业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充分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洗礼中谋 发展、强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崛起成为世界钢铁第 一大国,钢铁短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钢 铁工业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打 赢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脱贫攻坚 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强国大业 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工业积极贯彻新发展理 念,着力推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 决心,大刀阔斧去产能调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 得重要成就。“十三五”期间,压减钢铁过剩产能超过1.5亿 吨,出清“地条钢”产能1.4亿吨,完成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 的上限目标任务,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产业集中度大 大提升,行业迈出了脱困发展的新步伐。在打赢蓝天保卫 战中,钢铁工业全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治理技术 和排放水平达到世界领先。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广大钢 铁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投入大量帮扶资金、派出大批扶贫 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 献了“钢铁力量”,全行业4名个人、7个集体在全国脱贫攻坚 总结表彰大会上获表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中,钢铁行业积极支援抗疫、展现无私大爱,坚持“控 疫情、强保障、保安全、稳经营”工作方针,率先恢复并保 持了平稳运行态势。 二、党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钢铁工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 辉煌的发展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 的基础材料保障,为共和国挺起了钢铁脊梁。 (一)产量领先体系完备,崛起成为世界钢铁工业大 国。70多年来,中国钢产量从缺钢少铁到世界第一,产生 了质的飞跃。1949年,中国钢产量仅有15.8万吨,占世界钢 产量的比例不到0.1%。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仅 用47年就成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至今连续25年稳居全球 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位,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 。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下,中国钢产量于2003年突 破2亿吨、2005年突破3亿吨、2006年突破4亿吨、2008年突 破5亿吨、2010年突破6亿吨、2012年突破7亿吨、2013年突 破8亿吨、2019年突破9亿吨,2020年达到10.65亿吨。我国 建立起了全世界产业链最完备、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工 业生产体系,钢铁工业成为中国工业中最有全球竞争力的 行业之一。 (二)品种丰富质量提升,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70多年来,钢铁工业不断开发短缺品种、调整产品结构 ,改善产品质量,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防现代化 建设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只能冶炼100多个钢种、轧 制400多个品种规格钢材,到20世纪90年代,已能生产包括 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高端产品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轧 制4000个左右钢材规格。如今,我国22大类钢铁产品中有 19类自给率100%,其他3类超过98.8%。汽车用钢、大型变 压器用电工钢、高速钢轨、高性能长输管线用钢等产品已 稳步进入国际第一梯队。第三代汽车用钢、X80以上高等级 管线钢板、高强度海工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和LNG(液 化天然气)船用钢材、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 高速铁路钢轨及高速车轮、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 档不锈钢等高端钢材产品开发和新材料研制不断取得突破 ,为国防军工、大国重器、重点工程提供了一大批关键材 料和产品,为国家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自主创新步伐加快,钢铁技术装备跻身世界一 流。70多年来,中国钢铁工业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集 成创新、原始创新,一路奋起直追,现已跻身世界钢铁工 业设计和设备制造、施工建设综合能力最强国家行列。基 本实现了焦化、造块、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主要工 序主体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大型冶金设备国产化率达到 95%以上。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宝 武、沙钢、南钢等企业建立了一批“黑灯工厂”和智能车间 ,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工厂还入选了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 球“灯塔工厂”名单。攻克了攀枝花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等一批 世界性技术难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 来,行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钢协会员钢铁企业 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总额达2.17%。截至2020年末,会员钢 铁企业共设立260家研发机构,拥有研发人员4.97万人,形 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全行业有效发明专利 数由2015年的9800余件增加至2020年的2.16万件。 (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能耗环保水平达到世界领 先。70多年来,钢铁工业不断提升“三废”(废水、废气、废 渣)排放标准,推行清洁生产和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绿色 发展取得明显进步。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从 1949年的3吨标准煤左右降低到2020年的545千克标准煤 ,高炉利用系数从1952年的1.02吨/立方米·日提高到2020年 的2.68吨/立方米·日。重点钢铁企业节水和废水治理减排方 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吨钢耗新水由2005年(下同 )的8.6吨降低到2.45吨,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83千克降 低到0.37千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2.18千克降低到0.39千 克。近年来,钢铁工业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进行了 世界环保标准最严苛的超低排放改造,超过1亿吨粗钢产能 已通过全流程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和公示,220多家企业约 5.6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建成了一大批花 园式工厂、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工厂、4A级工业景区。重 点钢铁企业响应号召、积极行动,谋划企业碳达峰、碳中 和发展路线和实施方案,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争做碳达峰、碳中和的先行者。 (五)勇立潮头改革示范,探索创新一批成功经验模 式。70多年来,钢铁工业在党的领导下,始终走在体制机 制改革前沿,勇当改革先锋。从“鞍钢宪法”到首钢承包制 ,再到鞍钢“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老企业技 术改造之路、武钢走质量效益型道路、“邯钢经验”、宝钢现 代化企业管理经验等,涌现出一批闻名全国的管理创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