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0年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0年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总结 2020年,是三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 !我们全力“战疫”,全力抓复工复查,在硬仗苦仗中前行 ,在大战大考中奋进,交出了一份斗争敢为、担当作为、 奋发有为的历史答卷! 这一年,我们与全国人民同心同向、风雨兼程,取得 了战疫的重大成果。我们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 感天动地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院干部职工白衣执甲、逆 行而上、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 线,共同谱写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恢弘篇章,为保护 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和使 命担当。 抗疫中,医院先后征用8个病区设置为留观发热病房 ,组建了近400人的应急医护队伍,适时调整优化工作流程 近30个,组织开展专家会诊近350次。医院抽调骨干精英 ,先后驰援武汉、援蚌医一附院、全面托管市传染病医院 ,并率先在全省完成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清零”工作。此外 ,派出人员指导相关企业和学校开展复工复产复学。医院 荣获“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安徽省卫生健康 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蚌埠市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朱晓杰、徐火、张霄霄、 丁顺山、徐高波、巩丽、谢志莹、周波、陈臣等多名医务 人员荣获省市荣誉。 这一年,我们逆风破浪。面对困难与挑战,在市委、 市政府及市卫健委坚强领导下,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 中育先机,重启暂停键,按下快车键,成就了一个又一个 “逆行”奇迹。 ——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积极推进医院“作风建设 年”的年度主题以及市卫健委部署的“对标赶超三个专项”行 动,动车党建理念进一步深入,晓燕党建品牌进一步强化 ,全省首家市级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一站式接待中心率先 落户;全年发展党员17名,其中7名为抗击新冠疫情火线发 展。一年来,党建成绩斐然,朱晓杰、周波获省卫健委直 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晶晶获得蚌埠市优秀共 产党员称号,近50人荣获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优秀共 产党员”称号,党建工作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 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医院为契机,全年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 度、议事规则近400个,正式下文68份,为医院管理的规范 化、精细化、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去年11月 ,我院应邀在国家召开的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 培训会上做交流发言,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领导的 肯定。 城市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全年共下沉专家1907人次 ,指导基层医联体开展新技术73项,“医保慢病下沉”特色服 务8498人次;投入380万进行淮上分院整体改造,青年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圆满通过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 院服务能力”达标创建审核。在市卫健委统筹部署下,全面 托管市传染病医院、与上海十院深度对接。我院和青年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上下转诊经验,由市医保中心在全市推广 。 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开展鼻内镜下鼻腔内 囊吻合术等医疗新技术34项,成功实施全国首例跨区域 5G远程控制微电极神经调控手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全国 首次应用5G跨区域对视频脑电图操控和诊断指导手术治疗 难治性癫痫。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小板单采治疗ET等 技术填补了本市乃至皖北地区技术空白,达到省内先进水 平。全年开展椎管内镇痛分娩1461例,占比自然分娩 45.81%,耳鼻喉科《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临床应用》获批安徽省第五批卫生适宜技术推 广项目。 学科水平持续增强。出台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发展三 年发展规划》《重点学科分级发展遴选方案》等系列方案 措施,开展了院内“十四五”重点专科分级发展遴选全面评估 ,进一步捋清学科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参加全市“十三五市 级重点专科”评估,烧伤整形科荣获优秀,妇产科、中西医 结合科、骨科获得良好,得到专家一致好评。“五大中心”内 涵建设持续丰富,创伤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创伤联盟区域性 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审核,胸痛中心创建全面启动,国家高 级卒中中心辐射力进一步扩大,全年共完成动脉瘤栓塞术 、急诊介入取栓术、静脉溶栓、椎动脉劲内动脉支架植入 术共计376例,在疫情逆势下同比增长2.2%。牵头成立了安 徽省创面修复专科联盟、蚌埠地区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发 布蚌埠地区卒中急救地图3.0版,启动了全省首家一键式急 救流程项目。同时,围绕学科建设,全年采购方舱CT、呼 吸机等设备近350台,总投入近4000万元。 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全年成功招聘研究生41人,较 去年增长33.3%。新增两名市政府特殊津贴高级人才,完成 19个岗位21名干部的选拔与聘任、22名干部的试用期考核 、78名中层干部聘期考核,烧伤整形科获得市“3221”产业创 新团队。医院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与上 海十院、上海同济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一院等紧 密合作,共建学科达20个,积极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 ,目前已达成意向十余人,正在按流程推进。 教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顺利完成临床900课时 的教学任务。完成省、市类继教班22项,组织省级住培师 资培训班,住培结业通过率92.9%,在省内第一批国家住培 基地中名列第五,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年发表论文163篇 ,其中SCI7篇、中文核心期刊24篇、成功申报专利2项,获 批省中医药传承创新科研项目2项,实现省级科研项目0突 破。获批蚌埠市科技创新指导类科研项目20项;获批蚌埠 医学院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12项;申报安徽省重点研发 科研项目3项、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14项。 ——基础建设基础装备持续完善。手术室、ICU、骨科 病区、烧伤整形病区、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内一科改 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急救医学中心外科大楼主体结构如期 封顶。邮电大楼、影像中心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全面展开 ,高新院区项目选址已通过市规委会审议,建设经费申请 专项债成功入库。 ——积极开展便民惠民新服务。深入开展“一病一优”优 质护理服务、“暖心温馨”服务,陪护公司目前已顺利进驻了 骨科两个病区。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全年累 计为贫困人员提供费用担保328例,“一站式结算”310人次。 落实低保城乡救助合计2326人次。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 疗服务,预约率达到58%,门诊病人候诊时间缩短至29分钟 ,完成400余份病案复印投递服务。 此外,2020年,医院圆满完成安全生产、对口帮扶、 双拥、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等任务,全年医院安全 生产零事故。 受疫情影响,2020年医院门急诊936972人次,其中普 通门诊604908人次,急诊87268人次,专家门诊257770人次 ;出院36143人次;完成手术治疗34702台,其中,住院手 术15708人次,均较上一年度有所降低,但出院患者手术占 比43.46%,同比增长17%,三、四类手术10678人次,占比 67.99%,同比增加4.05个百分点。 全年,医院总收入7.2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医院净 资产45241.6万元,同比增幅8.02%。全年人员经费支出 28685万元,人员支出占比42.73%。 克难奋进的2020年,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 成效好于预期!为波澜壮阔的“十三五”画上了铿锵句号。回 首“十三五”,我们努力奔跑、项目筑梦,经受了疫情和各种 严峻考验,见证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时刻,开 创了三院综合实力提升最快、院容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 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 ——五年大发展、大跨越,综合实力倍增提升。 五年来,我们高标准实施标准化建设,党的核心领导 力持续增强,领导班子连续五年在市委年度考核中,被评 为“好班子”。院党委被市委组织部推荐为“党建领航”党委。 五年来,人才结构不断优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从 158人增至240人(增幅52%);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由428人 增至599人(增幅40%);教授、副教授增加至77人,硕士 研究生导师由36人增至44人(增幅22%),江淮名医由2人 增至6人(增幅200%),安徽省名中医新增1人(原0人 ),引进及培养博士人才由1人增至9人,硕士人员由94人 增至223人(增幅137%);新增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人;省市级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增加到49人(其中省级 主委1人,副主委5人;市级主委8人,副主委35人。 五年来,学科建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