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6月组织部长言论汇编(10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组织部长言论:把握综合考核“四对关系” 作者:杨斌 2022-06-29 综合考核作为统筹地方全盘工作的总抓手,是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手段,每个指标表面上是数字 ,但背后却彰显着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之力,代表着广大党 员干部的进取之心。通过综合考核实现区域争先进位、竞 相发展,理应精准把握“四对关系”,让综合考核成为推动地 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把握好“超前”与“当前”的关系。“凡事预则立,不 预则废。”综合考核是对全年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是 发现工作不足、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要认真分析总结考核反映出来的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 前瞻性和主动性,超前谋划工作任务,提前考虑目标落实 。综合考核多与地区中心工作、特色重点挂钩,把长远规 划内容体现在考核指标中,不断拉长“拳头”指标长板,固牢 优势指标底板,主动向落后指标宣战,特别是对于需要久 久为功的指标,既要有科学系统的发展谋划,也要有阶段 性的工作安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争取逐年提档进位 。 把握好“底线”与“高线”的关系。高线是目标追求,底线 是基本要求。综合考核离不开牢靠的底线思维,面对当前 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坚决克服厌战情绪、侥幸心理 、松劲心态,切实在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环境保护、食 品安全等方面下大力气、花真功夫,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 高度警觉,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安全稳定 “三件大事”。底线思维内含高线追求,综合考核作为一场不 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逐赛,要坚定不移瞄准“第一等次”目 标任务,树立标杆意识,强化比拼劲头,全面查摆问题 ,认真分析不足,在对标找差中奋力实现“弯道超车”。 把握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综合考核作为贯 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制度 安排,既扮演着“上连天线”的角色,也发挥着“下接地气”的 作用。要充分彰显综合考核的政治属性,深刻领会综合考 核的重要意义,切实将综合考核作为落实上级重要决策部 署和重点工作任务的“指挥棒”,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 ,综合考核就跟进到哪里。在全面承接上级考核要求的基 础上,结合地区实际,充分考虑历史条件、地理区位、发 展基础等因素,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推动综合考核 向增效延伸、为发展赋能。 把握好“考事”与“考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要坚持干部考核正确导向,旗帜鲜明把政治标准贯穿 干部考核工作始终。”综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工作实绩 的重要依据,要不断完善“考事”与“考人”相结合的“双考机 制”,进一步增强考核的区分度、精准度、辨识度,注重在 实践实干中看政治素质,在实绩实效中看专业素养,做到 “绩由事考、人以绩论”。加强综合考核结果与“三项机制”的 深度衔接,强化正向激励主基调,将反向鞭策作为有效补 充,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奖罚分明中把关注点、注意力 集中到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上来。 (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 斌) 组织部长言论:全力打造区域人才创新高 地 作者:张琳 2022-06-27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国家“十四 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时指出,要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 的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 引进用好人才。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人才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聚焦 “搭平台、建渠道、造生态”,加快建设区域人才创新高地 ,真正把“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 聚焦产才融合“搭平台”,厚植人才创新沃土。产业 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产业而聚。坚持人才链与产业链同频 共振,围绕重要产业、重点项目,优化人才政策,拓宽引 才渠道,大力引进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重点产业人才 ,推动产业和人才联动发展、互促共赢。大力推进产业平 台建设,以平台集聚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形成以开放 合作平台、产学研用平台、企业研发平台为一体的产业人 才培育体系。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人才支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工作格局,进一步加速科 研成果转移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 主体协同配合的人才创新“联合体”。 聚焦双招双引“建渠道”,打造领军人才队伍。高质 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引领,谁赢得人才,谁就掌握竞 争的主动权。坚持“招商招才”并举、“引资引智”并重,促进 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一起落户。抢抓招才引智的历史 性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 大湾区等战略合作,靶向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 辐射面广的顶尖人才和项目团队,形成“汇聚一批高层次人 才、创办一批高端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带动一个产 业发展”的双招双引工作机制,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紧 盯国内一线城市与国际引才重点城市,打造人才科创飞地 、离岸研发中心,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海外人 才离岸创新创业新模式,深入实施“乡贤引才归雁计划”,大 力吸引在外高层次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多管齐下集聚各类 高层次人才。 聚焦栓心留人“造生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 竞争拼政策更拼环境,比真金更比真心。坚持优化人才服 务环境,打造“安居工程+金融保障+综合服务”的人才综合 服务体系,构建优质人才发展生态,激活人才发展的“一池 春水”。建设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人才专项礼遇政策 ,推动住房安居、个税奖励、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政策 “一码通办”,提升人才服务便利化水平。深入实施多主体供 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一批国 际化人才社区,“筑巢引凤”让人才“安居安心”。制定紧缺产 业人才目录,研究设立人才贡献综合指数评价体系,探索 实施由企业自主分配的综合性人才奖励办法,真正向用人 单位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 的积极作用,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无锡市锡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张琳) 组织部长言论:积蓄年轻干部“源头活水” 胡学艺 2022-06-2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和重视年轻干部工作,多次为 中央党校中青班学员上“开学第一课”,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 才提出殷殷期望和谆谆教诲。组织部门作为年轻干部工作 的职能部门,应以为党育才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蹄疾步稳推进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以系统思维健全制度机制。年轻干部培养作为一项长 期性、系统性工程,需久久为功、统筹推进。通盘“谋”,通 过编制“十四五”期间年轻干部工作规划,将年轻干部培养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班子建设相互贯通,与各项制度 机制相辅相成。精确“检”,政治体检贵在经常、重在严细、 要在全程。建立年轻干部“一单四检”政治体检机制,开展年 度体检、日常体检、任职体检等常规体检和防疫防汛等关 键时期的专项体检,帮助“祛病强身”,防止“带病提拔”。多 元“储”。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储备年轻后 备干部,要跳出思维定势,发挥广泛的民主性、适度的竞 争性,通过建立年轻后备干部缺配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开 展专项调研,放眼“两优一先”获评对象、选调生等群体,在 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一线比选挖潜,实现存量优化、增 量补充。 以多措并举锤炼过硬本领。当前,如何将“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年轻干 部锤炼过硬本领,答好这道时代“考题”。以“培”增信。用活 本土红色资源,精心设计“红色研学路线”、主题党日“红色 套餐”、岗前培训“红色课程”。拓展教育培训渠道,开发学 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为辅的“线上+线下”新型校地合作 教育模式。以“爱”聚力。健全组织部长接待日、基层党委书 记谈心等制度,做到有职务变动必谈、有思想波动必谈 ,对履职风险点、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提醒。以“管”强效。 建立科级干部适岗性评估、新任处级干部试用期综合评价 反馈、无任用常态化干部考察等机制,将政治表现与工作 实绩、平常时期与关键时刻、“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贯通 起来,使干部考察考核与重点工作推进同步展开,切实增 强管理监督效能。 以摔打磨炼增强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 ,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年轻干部选拔任用不仅要重视年龄结构的优化,更要重 视政治素质、综合能力的实战考验。用当其时压担子。选 拔年轻干部要摒弃不放心、怕出事的心理,完善年轻干部 选配专项预审制度,打通职务和职级两个通道,加快形成 日常发现、动态管理、持续培养的工作机制。急难险重炼 担当。把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污染防治、信访维稳等急 难险重一线作为培养锻炼的磨刀石、考察识别的试金石 ,通过“壮苗增穗”行动、“一线赛马”机制,促进年轻干部成 长成才。双向互派增阅历。坚持“知人长中之短、短中之长 ”的辩证思维,通过部门和街镇双向跨岗历练,帮助年轻干 部丰富基层工作经历,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增强处理 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南京市高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学艺) 组织部长言论: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 ” 徐奔月 2022-06-2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造就规 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 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 主角。”青年人才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 的是未来,既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破解现实短板的必然选择。 坚持“量”与“质”并举,着力集聚发展急需青年人 才。人才引进,贵在供需匹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 顶层设计,做到因地制宜、“靶向”引才。紧扣产业链条精准 引才。依托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渔业、全域旅游等区域 优势产业基础发展需要和发展短板引进人才,以产聚才、 以才促产,在“延链、补链、强链”方面下功夫,推动人才链 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匹配产业需求有效招才。精准摸排产 业需求和人才需求,绘制青年产业人才“热力图”,实现人才 招引“按图索骥”。主动对接北京、上海和苏南等地区,利用 城市推介会等契机,宣传人才、产业政策,吸引一批质态 好、体量大、带动力强的人才项目。量身定制扶持政策加 速聚才。聚焦青年人才工作、生活需求,制定“山海英才”青 年人才专项措施,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在青年人才最 关心的创新资助、生活补助、住房保障等方面提档升级 ,用“真金白银”奖补,增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坚持“成长”与“成才”共推,着力搭建人才发展广 阔平台。“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将青年人才“扶上马”后 ,还要通过精准“滴灌”“送一程”,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华、成 就事业搭建广阔舞台。突出“定制化”培训。根据青年人才多 样性、多层次性特点,开展系统化和个性化培养,既注重 党性教育和爱国情怀的培养,又围绕发展趋势、科技创新 、岗位实际开展专业培训,让青年人才如雨后春笋竞相成 长、脱颖而出。突出“实战化”实践。青年人才不是在温室中 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摔打和锻炼成长的。加强科创 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发展平台 建设,积极为青年人才搭台子、铺路子。探索青年干部人 才实践锻炼机制,实施企业人才和机关干部“挂职锻炼”“上 挂下派”培育计划,给人才压担子、让人才经风雨、促人才 长本领。 坚持“安居”与“乐业”同圆,着力打造“拴心留人 ”发展生态。对于青年人才,事业是感召力、环境是吸引 力、服务是竞争力。只有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不断厚 植人才沃土,才能让近者悦、远者来。要加强“一站式”人才 服务平台建设,组建“服务专员+联络员”队伍,简化优化服 务流程,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一揽子”网 上服务,让“数据跑路”代替“人才跑腿”。建立“店小二”服务 机制,主动解决青年人才在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 后顾之忧,推动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用情打好乡 情牌,充分挖掘同乡会、校友会资源,建立乡贤数据库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在外青年 人才的常态化联系,招引青年人才回地方干事创业。定期 组织新生代企业家、青年创客开展“政企直通车”“青商面对 面”等活动,推动青年人才交流思想、相互启迪。打造有品 质的青年人才公寓,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让青 年人才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大力宣传青年人才工作,评 选表彰优秀青年人才典型,营造尊才爱才氛围,让人才能 够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连云港市连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奔月) 组织部长言论:让年轻干部茁壮成长 冯海镛 2022-06-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 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 祉,是百年大计。”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应主动扛起责任,积 极构建环环相扣、统筹推进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大力 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 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生力量。 坚持“一张图”规划,推动当前与长远相衔接。“秉纲 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 性、长期性工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总体统筹,形成着 眼长远、落在当下的制度性安排。我们将准确把握“当前配 备”和“长远储备”的关系,在摸清年轻干部底数的基础上 ,坚持干一年、想三年、谋五年,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 作进行周期规划,确保近期有人用、远期有人接。具体实 践中,重点聚焦“拓源、赋能、优配、严管”等维度,制定出 台实施办法,科学谋划阶段目标、具体任务和培养路径 ,细化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分步骤、分阶段有 序组织实施,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 力、可堪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坚持“一盘棋”布局,推动整体与个体相融合。加强 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必须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将其放 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放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建设全局来谋划。我们将立足于“需”、着眼于“用”,准确把 握数量充足与质量优良、结构优化和功能匹配的辩证关系 ,保持“源头活水”始终充盈。定期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 研,分层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专业化年轻干部 储备库,实行定期比选、动态更新,做大年轻干部“蓄水池 ”。紧抓换届后“窗口期”,做好分析研判、搞好需求测算、 建好结构模型,综合考量年龄层次、专业类别、岗位经历 等方面,既因人而异按照工作岗位、专业特长、个人擅长 ,设置好个体培养计划;又系统思考谋划好整体的匹配度 、契合度,有效提供年轻干部的“最优供给”,做到人岗相适 、人事相宜。 坚持“一体化”推进,推动理论与实战相结合。年轻 干部担当作为,既要有“宽肩膀”,也要有“真本领”。这其中 ,既靠自身努力,也靠组织培养。我们将坚持既“搭台子”又 “压担子”,铺设年轻干部成长“快车道”,推动实现“木秀于 林”“秀木成林”。强化党性锤炼,坚持用新思想培根铸魂 ,以直抵人心的教育鞭策,引导年轻干部系好“第一粒扣子 ”。强化专业赋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及系列“短精特”培训班次,帮 助年轻干部补齐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打通层级界限,统 筹部门力量,选调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工作专班,组建专业 人才联盟,定期举办年轻干部成长论坛等活动,不断提升 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强化实战历练,用好“上挂下派”“双 向互挂”“多岗锻炼”等途径,把可塑性强的优秀苗子放到改 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放到重大任务最前沿,放到关键吃劲 岗位去磨练,让他们在“实干”中“长实”。 坚持“一把尺”度量,推动用好与管好相贯通。使用 是对年轻干部最好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求全责备、 论资排辈”思想,鲜明“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采取提 拔使用一批、交流重用一批、遴选发现一批等措施,不断 畅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力求做到用当其 时、用当其位、用其所长。我们将建立导师结对帮带等制 度,引导年轻干部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进入工作角色;经 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 ,促进健康快速成长;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健全定期 跟踪考察等制度,全程跟踪、重点关注,对表现突出的安 排多岗历练,促进“小步快跑”;充分发挥制度撬动效应,落 细落实激励措施,对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 年轻干部,及时大胆用起来,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 ,推动形成“不待扬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