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第二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湖南省第二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上 的讲话 同志们: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天,我们在 这里专门举办湖南省第二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主要 任务是总结展示遗产保护管理成果,交流先进保护管理经验,提升 社会遗产保护意识,探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此,我谨代表 湖南省林业局,向长期关心支持湖南遗产事业的各位专家、各界 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耕耘在遗产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 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今年活动的主题为“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刚才,韩锋教 授作了关于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旨演讲,观看了武 陵源遗产保护历程的视频短片,现场访谈了遗产申报建设的老领 导、基层代表和相关专家,黄河清教授作了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 管理的报告,崀山等7个遗产地交流了保护管理工作经验,一上午 时间很短、但安排用心、内容丰富,这些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 展示了遗产保护管理成果,交流了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和 经验,大家都感觉深受教益和启发,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下面,结合活动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遗产保护管理成效显著 我省目前拥有武陵源、崀山2处世界自然遗产,老司城遗址 1处世界文化遗产,万佛山-侗寨1处国家自然遗产,南岳衡山、紫 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里耶-乌龙山、炎帝陵-桃源洞等4处国家自 然和文化双遗产,全省共计8处世界和国家遗产。其中,武陵源是 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老司城是我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世界文 化遗产。我省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近年 来,我们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 本原则,大力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成绩 。 一是制度建设逐步健全。近年来,各遗产地大力推进保护立 法工作,武陵源、崀山、南岳衡山、老司城、紫鹊界梯田-龙宫、 万佛山-侗寨等6地均由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专门保护管理条例 ;里耶-乌龙山、炎帝陵-桃源洞等2地由县政府制定了相关保护管 理办法,赋予了管理机构保护、管理、执法等行政职能,有效加强 了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同时,各遗产地还制定了资源保 护、规划管理、信息监测、建设管理等各项制度,联系乡村共同 制定了村民建房管控、旅游服务、环境卫生等乡规民约。南岳 区每年对风景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实行单独考核,严格奖惩,形成了 “政府统筹主抓、乡镇和部门各负其责、综合协调联动”的工作 格局。 二是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省级层面有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 保护研究中心,负责全省世界遗产的保护监管工作。市县层面由 各级林业局自然保护地机构负责保护管理遗产地。我省3处世界 遗产地均建立了正处级的政府委托型管理机构,国家遗产地除里 耶-乌龙山为正科级外,其余4处都是副处级管理机构,这种高级别 管理机构,有效落实了各遗产地的行政管理、资源保护、人力支 持、财政经费保障等措施。同时,各遗产地积极主动加强保护队 伍和机制建设,如炎帝陵-桃源洞管理机构与林业、环保、国土等 职能部门建立了有效联动协调执法机制,崀山管理机构健全了常 态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执法监管机制等,全省基本形成了省- 市-县三级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齐抓共管的保护体系。 三是科研监测有效开展。通过开展系列科研监测工作,进一 步提升了遗产地的保护价值、丰富了保护手段,为深化遗产地保 护奠定了基础。武陵源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了湖南新纪录 种白线树蛙,及特有种张家界金腰和张家界山黑豆。积极参与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试点项目,于2018年在 世界遗产大会边会作经验分享,提升了国际形象。崀山发现了大 黄花虾脊兰、唇柱苣苔、崀山毛莨、罗氏楼梯草等特有物种。 其中,大黄花虾脊兰不仅为珍稀濒危种(国家Ⅱ级),其分布格局对 植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老司城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实现 对遗址、古建筑24小时全天候监测;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土司文 化研究,共建“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成功举办了第 一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全国土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万佛山通过卫星监测、航空监测和地面巡回监测等手段,对生物 多样性、生态环境、植被状况、森林覆盖率、地表水质、空气 、自然灾害、人文景观等进行了全面监测预报,建立了监测档案 。 四是可持续发展取得实效。采取系列可持续发展措施,推进 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各级党委政府整合扶持政策,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地质 遗迹保护、生态公益林补助、水资源保护、村村通公路、新农 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重点支持,优先实施,有效改善了遗 产地基础设施和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各遗产地结合实际开展旅 游展示活动,带动了旅游服务、土特产加工、手工艺制作、文创 展示与售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动 了地方精准脱贫和全面小康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 献。如紫鹊界梯田面向全球开启精准扶贫和保护梯田新模式 —“梯田全球认租”活动,由企业认租113.5亩,30户贫困家庭被爱 心人士“一对一帮扶。” 二、准确把握当前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开始 申报世界遗产,迄今已有35年。35年来,中国世界遗产事业不断发 展壮大,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举世公 认的成就,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贡献了很多“中国经验”。目 前,我国有55项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 界遗产大国。作为30多年来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地赢得了更加广 阔的国际舞台。同时,成为世界遗产大国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承担 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从世界遗产管理的趋势和现状来看,我们仍 面临着严峻挑战。 1.世界遗产的国际要求越来越高。《世界遗产公约》规定 ,各缔约国要为保证、保护、保存和展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 然遗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规划、法律、科学、技术、行 政和财政等措施 ,切实履行国家责任。2015年 ,联合国通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社会和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地球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要进一步努力保护和捍卫世界文化和自 然遗产”。2018年起,世界遗产项目申报规则作出调整,对每年申 报的数量进行限制,由以往每年同时申报1个世界文化遗产、1个 世界自然遗产,调整为每年只限1个申报名额。遗产申报竞争激 烈的现状体现了国际上世界遗产工作的战略重心,从以数量增长 为主转变为以质量为主的保护监督,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越来越 受到相关国际组织、技术咨询机构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武陵源 由于区内项目建设和游客容量等问题,被国际组织列入“高度担 忧”类型,尽管近年持续整改获得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但还 是需要经常向世界遗产大会报告保护状况。面对形势变化,我们 应当主动担当,积极转变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