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党建文章汇编(4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杨丽敏 (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时间:2022-07-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 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 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 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 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为人民执政、 靠人民执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得 到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 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 坚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共产党宣言》郑 重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 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 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 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 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 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 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 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经过艰苦奋斗,14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 气、底气,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 ,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 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 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 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 离群众。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 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 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 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 部活动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 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 理。”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我们党始 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 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最广泛地发动 和组织人民,激发人民创造伟力、凝聚人民智慧力量,团 结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新征程上,我们党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创造新奇迹、书 写新辉煌。 干工作多考虑不留后遗症 张颖科 发表时间:2022-07-14 习主席深刻指出,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 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 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习主席的谆谆教导,以很强的 现实针对性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指出了 方法。 不可否认,个别党员干部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干工 作会留下或大或小的后遗症。有的后遗症花气力可以“补 ”,但有些具有“不可逆性”,一旦留下将很难彻底解决,损 害不可估量。因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干工作应当重点 考虑怎样才能不留后遗症。 搞好调查研究是不留后遗症的前提。工作留不留后遗 症,首先取决于能不能把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做实。现实中 ,有的干部不注重学习,对本领域法规文件、办事流程满 足于现学现用,“一边办业务一边出错误”;有的干部对上级 精神一知半解、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习惯于找“模板”“照 葫芦画瓢”,拟制的一些通知和方案模棱两可、难以落实 ,让基层无所适从。这些问题都是不注重调查研究造成的 结果,如此工作作风必然贻误单位建设发展。不留后遗症 ,就要把调查研究“十月怀胎”的工作做实,搞清楚部队工作 的实际需要、官兵的“急难愁盼”,有的放矢、精准筹划工作 。 能力素质过硬是不留后遗症的关键。绳短不能汲深井 ,浅水难以负大舟。不留后遗症,关键在能力素质过硬 ,重点是能不能把工作干到位、把问题解决好。不难发现 ,有的干部没有“铁肩膀”,啃不了“硬骨头”,碰到难题绕着 走,工作或多或少留下一些“欠账”;还有的干部盲目作为 ,结果出了岔子、捅出娄子,不得已让别人收拾烂摊子。 党员干部的能力缺口有多大,工作上的后遗症就可能有多 少。唯有能力素质过硬,才能不留遗憾。党员干部提高干 工作不留后遗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理论素 养和政治能力,要努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 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能够从“桅杆顶”看趋势,有 “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 ”的见微知著能力。 依法依规办事是不留后遗症的保证。“战而必胜者,法 度审也。”制度规定是对实际工作科学凝练的总结,是解决 矛盾问题的“金钥匙”。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是避 免工作出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工作实践看,钻制度规定的 空子、对制度规定“打擦边球”或者干脆不按制度规定办事 ,容易留下后遗症不说,还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损 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党员干部应当认识到,只有依法依 规办事才是立得长久的,才能够赢得各级真正认可;依法 依规不是干工作的“选答题”,而是不留后遗症的“必答题 ”,要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干事创业,把依法依规办事培养 成“肌肉记忆”式的反应,落到工作的时时处处。 《解放军报》2022年7月14日 青年要为实现民族复兴奋勇争先 许蓉 发表时间:2022-07-14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 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国 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 上奋勇争先。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 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 ,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一重要讲话既深刻揭示了 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的大好机遇,又为他们施展才干、实 现梦想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面向新时代,广大青 年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 ,不断提升自我,实现全面发展,进而真正担当民族复兴 大任。当前,广大青年亟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成长成才 。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指引和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灯塔。青年是 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只有 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才能在应对重大挑战和风险时从 容不迫,才能始终保持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的饱满精神和 斗争意志。一是注重引导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岗位教育等形式 ,使青年多读经典、多学原文、多悟原理。要善于用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 步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注重教育青年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信念。广大青年要通过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理解选择社会主义道 路的必然性、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 路的艰巨性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三是 注重培养青年的理论素养。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