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暨全省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工作例会上的发言汇编(10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暨全省经 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工作例会上的发言汇 编(10篇) 1.锚定创新制胜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2 2.突出三大重点 赋能稳进提质 4 3.创新思维 放大特色 走出具有山区特色的共富之路 6 4.打赢稳企业强主体攻坚战 8 5.以“双招双引”为牵引 激发“智造强区”新动能 10 6.以干部奋发有为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12 7.全力打造山区共同富裕先行实践地 14 8.全力以赴推动海岛共富先行 16 9.以快跑助先行 以实干换实效 18 10.锚定发展生态工业不动摇 20 锚定创新制胜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杭州市滨江区委书记 章登峰 滨江区认真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保持战略定力 ,锚定创新制胜,主攻数字经济,以创新之势创新之功重 塑经济“稳”“进”基石。上半年,实现GDP1056亿元、增长 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8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 384.8亿元。 坚持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双轮驱动”。数字产业化 持续跃迁升级,推出新一轮“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打造 “信息安全谷”,研究制定AI产业专项政策,拥有国高企 1928家、国科小1583家,累计上市企业64家,全省最多。 产业数字化聚焦系统集成,深化智造供给小镇建设,新入 选省级产业数字化服务商22家,打造“1+N”工业互联网发展 体系。产业集群化推动软硬结合,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 数字经济向制造端延伸,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40%以 上。 坚持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迭代实施人才强 区战略,举办国际人才节,发布人才新政,推广建设产业 园嵌入式幼儿园,新引进人才2.3万人,其中硕博人才 4794人、国内领军人才8人。构建“1+2+6+N”创新平台体系 ,加快对接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立白马湖实验 室和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新增国家级孵化器4家、占全 省近1/3。全力推进两链深度融合,出台“两链”深度融合《 实施意见》,举办“芯机联动”对接会,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 。 坚持自贸区与自创区“双自联动”。做足数字贸易特 色,建设四大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上线数据国际交易平 台。坚持数字赋能创新,8个场景纳入省S2一本账,上线杭 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擦亮产业共富品牌,成立特别合作 园管理局,启动建设滨萧特别合作园,努力打造“研发总部 +核心制造”产业集群生态。 突出三大重点 赋能稳进提质 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 沈敏 今年以来,鄞州区突出企业、产业、项目三大重点 ,落实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全力稳住经济大盘、推进 “两个先行”。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0.4亿元,固定 资产投资486.7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337.88亿元,扩大 有效投资、数字经济工作获省“赛马”和督查激励。 突出“减压增扶”,全力抓企业促发展。把企业作为 稳进提质的主体,助企纾困解难题,推动上级政策打包快 享,出台“助企纾困33条”和“稳经济12条”,区领导带头“走 亲连心、助企纾困”,结对帮扶进企稳企。龙头引领优梯队 ,以标杆骨干企业引领企业做大做强、争先进位,全力抓 产出提效益,11家企业、1个小微企业园入选省亩均亩产效 益领跑者名单。 突出“引外强内”,全力抓产业提质效。把产业作为 稳进提质的基础,“招大引强”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招商统 筹、专班推进机制,开通“AI招商”平台,新增杉杉锂电等总 投资50亿元的重大项目3个,加速集企成链。“强二优三”提 升双轮驱动力,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一起抓,引 导制造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壮大现代金融、 软件信息等产业,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突出“比武打擂”,全力抓项目增势能。把项目作为 稳进提质的支撑,“双攻坚”腾笼换鸟,开展征迁攻坚、治理 攻坚行动,创新征迁工作机制,推进工业全域治理,加快 工业入园上楼。“双闭环”提速增效,构建项目开发、改革攻 坚闭环,所有项目领导挂帅、挂图作战、闭环管理,先行 开展便民利企“一件事”集成改革,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能力 水平。 创新思维 放大特色 走出具有山区特色的共 富之路 泰顺县委书记 丁熠锋 泰顺全面对标省党代会关于“‘一县一策’推动山区高质 量发展”要求,走出一条符合泰顺实际、具有山区特色的共 富之路,上半年实现GDP增长5.8%。 建好“开发区+度假区”,育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推 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大特色富民惠民产业。建 强生态工业主平台,以精准的规划引领建设最年轻的省级 经济开发区;发力生态产业、新能源“两大赛道”,推动水产 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特色产业率先“出圈”。打造新 晋网红打卡地,举全县之力创建浙南闽北地区第一个国家 级旅游度假区。拉长特色产业生态链,聚焦建链补链强链 ,推动黄栀子、“三杯香”茶等全产业链发展。 强化“大项目+大回归”,赋能绿色发展。着力推动重 大项目落地见效、下大力气招大引强,以有效投资为山区 共富注入源头活水。共抓大项目,紧抓央地合作等契机 ,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6个,泰顺抽水蓄能电站 开工建设。共促大回归,通过系列泰商泰智回归行动,连 心连线、感召回归、助推共富。共谋大招引,实施招大引 强“一号工程”,深入开展驻点招商、飞地招商。 走好“下山路+致富路”,奔向幸福生活。深化搬迁与 就业“两手抓”,迭代共富大搬迁,创新推出“搬富通”数字化 应用,今年已新增搬迁2056人。谋实就业新载体,大力实 施“强村富民三百行动”,创新谋划“顺礼”“顺水”等“顺”文化 系列文旅产品。建设幸福好家园,以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 里”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大力发展“月光经济 ”等新消费业态,让山城能级更高、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打赢稳企业强主体攻坚战 海宁市委书记 曹国良 今年海宁遭遇3轮疫情,我们不以疫情为理由、咬定目 标不放松,坚决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千方百计助企 纾困”要求和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超常规举措稳外贸、 促投资、保主体,规上工业增加值5月、6月连续回升21.3和 10个百分点。 服务“出海抢单”稳外贸。当前正值国外展会密集举 办,企业出海愿望强烈,却面临“出去难、回来难、成本高 ”等问题。我们创新开展支持企业“出海抢单 包你回来”攻坚 行动,实施包联络、包办证、包费用、包回国、包飞机“五 包”举措。1-6月出口348.4亿、增长28.8%。搭建“来海接单 ”平台,国际时尚袜子采购会吸引15个国家3000名展商来到 海宁,现场成交额1.2亿元。 激发“内生动力”促投资。把激发企业上项目作为“先 手棋”,召开投资发展大会,锚定“投资600亿、招引600亿、 谋划600亿”目标,上半年完成制造业投资117.1亿、增长 29.9%,占固投比重38%,获省、市“赛马”激励;服务干在 前,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每周一场“亲清下午茶”;招 引跑在前,28支招商战队开年出征;窗口抢在前,实施绿 色低碳“一五十、百千万”项目,打造全球光伏基地。 用好“数智赋能”保主体。12.1万小微市场主体,是海 宁扩中提低的主力、稳经济的底盘。我们启动“10万市场主 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小微市场主体共富e行”应用场景 ,实现小微主体服务全覆盖:优生,首创全流程创业辅导 ,提高孵化率;优育,集成政务、法务、财务等服务,提 高存活率;扶强,大数据筛选优质企业,提高成功率;预 警,动态研判出清“低散乱污”,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坚信 “保护好这12万市场主体,就是海宁稳进提质的最大底气。” 以“双招双引”为牵引 激发“智造强区”新动 能 绍兴市柯桥区委书记 陈豪 柯桥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以“重大项目攻坚 年”活动为抓手,狠抓“双招双引”,全力激发“智造强区”新 动能。 聚焦“招大引强”,跑出产业集群发展新动能。紧盯 头部企业,围绕国际国内500强,大力实施“老绍兴回归工程 ”,引进重大项目56个,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紧盯新兴产业 ,全域搭建五大发展平台,推行“平台为主、镇街协同”大招 商机制,每月开展实绩赛比,推动新兴产业项目集聚。紧 盯外资项目,依托基金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方式 ,加快引进重大外资项目。 聚焦“招才引智”,跑出产业人才融合新动能。加速 集聚一流平台,以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为契机 ,签约引进3个院士及领军型团队;深化“浙里工程师”“织造 印染产业大脑”应用场景,线上线下协同工程师4.7万余名。 加速引聚一流人才,坚持以赛引才,启动第7届“海创大赛 ”。加速营造一流生态,迭代升级人才新政4.0版,最高支持 额度达2000万元;设立总规模4亿元的人才创业基金。 聚焦“最优服务”,跑出投资环境保障新动能。强化 服务保障,建立重大项目专班攻坚制,确保重大项目“拿地 即开工”;开展“走企业、优服务、提信心”活动,推动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