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总书记在辽宁考察的学习心得(5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三情联动”让生态环境保护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2-8-18 2022年8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考察,听 取了辽宁省防汛工作和当地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情况介 绍。沿着总书记近年来的走访足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 终是他记挂的一件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总书记的指示 批示精神中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民生、经济发展、 深化改革三者之间的特别感情,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更有 “温度”。 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民生的“浓浓鱼水情”。鱼逐水 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书记 指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 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追求从有 没有、好不好,到质量高不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民生工程,而 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就是 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来说,我们只有贯 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 精神,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动员全体党员群众自觉保 护好生态环境,才算得上是一名党的好干部。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自觉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扛在肩上、抄在手上 ,落实在行动上,而不能空喊口号,流于表面,脱离民生 需求。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惺惺相惜情”。习近平 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第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解决了浙江安吉余村的发展难题。 总书记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民”,向全国人民倡 导树立生态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 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蕴含丰富的经济价值,但大自然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 尽。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 难存。巍巍高山、苍苍林木、碧绿湖水、洁净沙滩才是大 自然给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 过程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才能 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我们要当好“护林员 ”“护河员”“护草员”……而不能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 取经济发展的历史“坏人”。 保护生态环境与深化改革的“巍巍时代情”。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把生态文明建 设纳入国家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求是》杂志2022年 第16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要求全党必须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其中改善生态环境与增强 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提高开放水平等内容同步作为 深化改革的一项内容。由此可见,不断建立完善全社会共 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深化创新工作举措,平衡经 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是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 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才能在新时代走上新 发展之路。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我们要把抓生态环境保护 融入推进深化改革的“大盘子”,实现地方绿色发展“大提速 ”,而不能让生态环境保护在推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弱化、 虚化、边缘化。 从“东北之行”中感悟“国之大者” 发布时间:2022-8-1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先后考察了辽沈战役纪 念馆、东湖森林公园、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 司、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等地,回顾东北解放战争 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听取当地防汛工作、了解生态 环境修复保护情况、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基层党建和 社区服务等情况。每到一个地方考察调研,总书记都始终 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作为新时 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紧紧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主 动从“东北之行”中感悟“国之大者”,开拓创新、团结奋斗、 攻坚克难,争取交上一份无愧时代、无愧历史、无愧人民 的优异答卷。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从“东北之 行”中感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国之大者”。我们党 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 兴国的最大底气。总书记在东湖森林公园考察时强调,“中 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只是少数人 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皆大欢喜。”在三台子街 道牡丹社区看望慰问基层人民群众时,总书记指出要“让老 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 民身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 山。”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主动到基层一线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用心用情用力把人民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风雨同舟 、同甘共苦,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从“东北之行 ”中感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国之大者”。新时代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国人民健康生活的根本,更是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早在2016年5月,总书记在黑 龙江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考察时就强调,“保护生态环 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到2018年东北之行中,再次提出要 求,“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再 到这次总书记调研小凌河和女儿河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我 们党和国家始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向着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 文明衰。”党员干部要坚定树立好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做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 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始终以时不我 待的干劲、静水流深的稳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为建设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断努力。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从“东北之 行”中感悟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是“国之大者”。“创新决 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一词 就排在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位”,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 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无论是2021年3月总书记 到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 心地位”;还是今年6月“武汉之行”中,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 望,“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亦或是这次到沈 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了解高新科技发展、核心技术攻关等情 况。党和国家始终把“科技创新”视之为“国之大者”,全力推 动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逐步向“质的飞跃”迈进。“弄潮儿 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党员干部要敢于创新、勇于 创新,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工作理念,落实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新兴产业蓬勃 发展。 从东北行解构“共富”路标 发布时间:2022-8-19 2022年8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省锦州市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三次赴辽宁考察调研。 考察时,总书记再次提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宏阔的主题 ,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早在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上,总书记就曾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方面特 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此次辽宁考察再谈“中 国式现代化”,总书记把侧重点放在了共同富裕。广大党员 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要在实现共同 富裕的道路上下足真功夫,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 宗旨的重要体现,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守正创新,和合共生,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头万木春”的魄力,做大“共同富裕”蛋糕。东北地区是 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在高质 量发展中推进经济现代化,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做 大“蛋糕”,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成果,实现新时代东北全 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东北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老 工业基地,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要继续搞好、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要着力推进产业振兴与人才链深度融合,要围绕推动产 业结构转型升级、科研能力提升等内容,加快创新创业载 体建设,不断筑牢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