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场监管局局长讲话汇编(23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史凤友同志在 20XX年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 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工作电视 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总结全系统上半 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 全系统更好地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确保“十四五”开好 局、起好步。 一、在监管履职中彰显职能担当,重点工作有力有序 推进成效明显 年初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 和省政府“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行动 部署,全力以赴狠抓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和重点任务落实落 地,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沈阳市推进质量工作获 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在省政府首次开展的真抓实 干成效明显地方表扬激励中,大连市、阜新市、鞍山海城 市、锦州市义县、阜新市彰武县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 显、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响好;沈阳 市、抚顺市、本溪市桓仁县、营口市老边区、铁岭市西丰 县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和激励。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坚持政治站位 、强化大局观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协调联 动、团结一致,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力巩固 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一是加严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管控力度。坚持关口 前移、强化源头管控、注重靶向施策,严管严控首站定点 冷库,及时有效处置涉疫食品事件17起,封存涉疫食品 473.22吨,全省首站定点冷库全部上线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 溯系统和监控设备。坚持重心下移、紧盯重点部位、强化 闭环管理,严抓严管非首站定点冷库,全面清查原库存进 口冷链食品,实施第三方冷库信息备案和双重专人管理。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出台《进口冷链食品生 产单位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全省未发生因进口冷链食品 引发的新冠疫情事件,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二 是强化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预防性消毒抽查工作。以消 除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为重点,排查抽查生产经营单 位4.1万家次、货物2.2万批,封存、停止使用或停止销售货 物220批。此外,监督零售药店落实退热药、农村零售药店 落实“一退、二抗”药品销售信息实名登记和报送制度,沈抚 示范区开发了监管APP;全覆盖风险监测抽检在产医用防护 服、医用外科口罩等6类产品;组织病毒检测试剂盒经营使 用专项检查,有力服务了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二)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截至6月底,全省实 有市场主体420.19万户,同比增长7.36%;新登记市场主体 32.38万户,同比增长15.02%。一是便捷市场主体准入退出 。迭代升级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7个高频政务事项实 现线上一次验证、一表填报、实时共享、并联办理,核准 网上设立登记率95.40%。深化企业简易注销,将适用范围 拓展至除上市公司以外的全部企业类型,公告时间压缩到 20天,简易注销企业2.47万户,占退出企业67%,退出效率 成倍提高。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试行住所(经营场所)登 记自主申报承诺制,对公司制企业开展住所与经营场所分 离登记试点。二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上半年,改革举措 惠及企业9.59万户,审批用时较法定时限平均压减70%以上 。7月1日起,在全省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和自贸区新 一轮改革试点工作。三是创新优化行政审批服务。7月12日 ,一体化行政许可审批平台上线运行,整合了系统资源、 优化了办事流程、促进了信息共享、推动了业务协同,实 现登记与审批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药品政务服务事项电 子证书制度。统一规范全省药品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 赋予自贸区三个片区CCC免办权限。为“禾丰食品”变更企业 名称开辟绿色通道,刘宁省长批示“营商环境改善优化提升 与否,要让市场主体来评说”,陈绿平副省长批示“很好!感 谢省市场监管局的热情服务!”省药监局推进大连科兴疫苗 分包装项目尽快落地达产,使其成为全国最先达产的异地 扩产能项目。 (三)服务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以问题为导向,勇 于创新,让政策立竿见影;以结果为导向,细化责任,让 政策落到实处;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沟通,着力提升企业 “获得感”。一是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制发20XX版 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取消中介服务事项7项。依托 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平台,开发“中介机构服务信息主动公开 ”专栏,推动各类中介机构公开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 费标准。二是开展“个转企”制度落实年活动。推动扶持政策 落实落地。入库培育、引导转企个体工商户2.7万户,新增 “个转企”8178户,完成年度目标的81.78%。提升扶持政策 的知晓度,依托辽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累计公示扶持政 策1192件,发布申请扶持导航774件;全省小微企业库入库 小微企业96.5万户、个体工商户217.8万户。三是引入金融 活水助企纾困解难。深化“百亿送贷行动”,提高银企对接实 效,投放贷款79.7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62万户,同比增 长20.4%、68%。 (四)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得到新提升。变“被动防 御”为“主动进攻”,强化安全监管制度创新,增强风险意识 和底线思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是深入开展第三个食品安全建设年。巩固深化“五大行动 ”“五大示范”活动成果。强化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推进食 品安全信用监管系统和“食安辽宁码”场景应用。12.4万户食 品生产经营单位免费参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完善食品生 产企业风险分级指导意见。创新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建立自我声明、公开承诺、一店一码等6项制度机制。全 省完成抽检监测任务1.83万批次,不合格/问题食品发现率 1.93%,国省抽查核查处置率和处置完成率均达100%。开展 “你点我检”服务活动和助推地产粮油质量提升行动。有效发 挥食安办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省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 绩效考核。全省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357件,罚没金额 821.37万元,限制从业资格2人,移送司法机关16件。二是 持续强化药品安全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加强药品监 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起草 《药品检查员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工作专班推动药 品(疫苗)生产企业数据信息化建设。加强行业禁入、黑 名单等监管信息的应用和共享,压紧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强化审批和监管联动,探索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 强全流程全链条监督检查,重点监管220家企业;开展医疗 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发省药品生产监督检 查缺陷整改指南,发现并监督整改缺陷问题3531项。检查 药品企业3.46万家次,约谈5137家,暂停生产3家;查办案 件1220件,罚没287.29万元。完成“药械化”抽样3558批次。 强化新冠疫苗监管,推进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取得新冠疫 苗批签发资格;开展新冠疫苗流通环节专项整治,监督检 查疫苗接种相关单位1746家。三是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在全国率先全域实施电梯检验 检测方式改革。全省液化石油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初见成效,有593家气瓶充装单位及100余万只气瓶纳入追 溯平台。发布特种设备相关地方标准6项。四是不断强化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全国首家制发免实地核查和告知承诺 获证企业监督检查指导意见,撤销9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印发《辽宁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市场主体产品质量安 全主体责任指南》。加强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 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完成8种产品880批次产品 质量监督抽查,116家受检单位126批次产品不合格,对 39家不合格企业完成后处理。 (五)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取得新进展。印发《关于推 进质量强省战略  深化质量提升行动总体方案(20XX- 2022年)》,实施6大工程30个项目,部署“一省一业、一市 一域、一县一品”重点任务,推进质量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激发市场主体追求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全力打造质量工 作新高地。在质量品牌创建工程方面,我省24个组织和4名 个人进入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公示名单,较上一届分别 增加60%、33%。118个组织申报参评省长质量奖评定,较 上一届增加34.1%。365个组织参与品牌价值评价,相比去 年增加65.9%。确定冰葡萄酒等5类优品团标项目,筹备“辽 宁优品”认证。2020年度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较上年提高 1.48分,总局给予点名表扬。在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方面,开 展质量服务进万企、生产企业“提质”、产品质量技术帮扶 “巡回问诊”、认证专家企业行等一系列活动。创新计量比对 工作模式,遴选确定5家主导实验室,对石油密度计等10个 项目开展全省计量比对。帮扶16家试点小微企业建立质量 管理体系,完成化工等7个行业506家生产企业内部实验室 比对。试点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积极培育认证市场 ,新增认证证书8012张。668家机构报名参加5个项目实验 室能力验证。推动2个重点实验室和1个技创中心通过总局 答辩和现场核查。试点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铁 岭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铁橡云台”成效明显。在标准引领提 升工程方面,组织重点行业企业参与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 创建。辽宁省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新增国家 标准115项(主导12项)、地方标准130项。新获批国家级 标准化试点7个,征集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50个。推动石油 化工、农药染料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针对化肥、塑料 (膜)、橡胶3个重点行业开展企业标准对标达标行动,启 动化肥、消毒液、大米3种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认定。在 食品质量安全工程方面,完成《小作坊卫生规范》《辽宁 酸菜地方标准》起草。数字赋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 ,推出“辽冷链”公众查询码。对粮油生产企业“把脉会诊 ”,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在质量人才培育工程方面,推 动辽宁质量发展研究院建设。探索推行首席质量官、首席 标准官制度。完成《辽宁省企业首席质量官管理办法》《 辽宁省实施企业首席标准官制度管理办法》起草制订工作 。在质量宣传工程方面,研究推进《品牌辽宁》《食安辽 宁》栏目建设。 (六)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依法规 范市场主体行为,坚持监管执法和制度建设并重,强化竞 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为企业优胜劣汰和经济健康发展营造 良好环境。一是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落 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促各地各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政 策、政府采购文件过程中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开展“清源”专 项行动,推动整改政策文件12件、条款19个。加大反垄断 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调查民生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 位案件2件,排查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线索 2件;排查防疫物资经营企业实施商业贿赂主体51家。积极 做好《辽宁省公平竞争条例》立法论证和条文起草工作。 二是加大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开展20XX民生领域案件 查办“铁拳”行动。部署“治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行动 ,开展城镇水电气暖行业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检查173家供 电企业,退还多收电费1841.28万元,惠及终端商户9638家 。集中整治停车场违规收费行为。开展违法违规商业营销 宣传、校外培训广告等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借庆祝建 党100周年等名义从事商业炒作牟利等市场乱象。加强网络 交易监管,定向监测相关商品3.2万个次。全省查办各类违 法案件1 . 2 2万件,案值金额1842 . 4 5万元,罚没金额 2791.85万元。三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 +监管”系统建设,各市所有事业单位数据进系统,逐步实 现监管对象全覆盖;建立从政务服务平台到“互联网+监管 ”系统的信息归集机制,实现监管信息自动入库管理、统一 归集公示。推进自主年报便利化,实现疫苗生产企业、特 种设备生产和充装企业自动关联年报事项。实现驻辽外国 企业常驻代表机构24小时年报、全球在线报和不见面审核 。四是推进消费环境建设。建设在线争议解决(ODR)机 制,开展消费品合格率测算,畅通投诉举报和舆情反馈渠 道。累计监测舆情信息2.45万条次,及时发出预警40件,一 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深入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 讲话精神,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辽宁省知识产 权保护条例》已经人大审议通过。中国(辽宁)知识产权 保护中心获批筹建。印发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管理办法 ,新增省装备制造业工程中心等6家维权援助工作站。开展 “亮剑护航”专项行动,上半年调处专利纠纷行政裁决案件 11件,查办商标、假冒专利等案件93件。筹备第十三届中 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开展高价值专利和省级优 势企业培育。实施高校院所“沉睡专利”唤醒计划,促进专利 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开展第二届辽宁省专利奖评选 。在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省金奖获奖数量全 国第四,为历届最好成绩,刘宁省长批示“难得取得历届好 成绩,祝贺”。 (八)党的建设和机关建设有新提升。深入学习习近 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指引 ,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开展读书班、参观见学、 主题党日、青年学党史大讲堂等活动,学思践悟结合推动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推进“三支持”“三保障”等“我 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活动。配合省委巡视组开 展巡视整改“回头看”,得到省委巡视组的充分肯定。制定《 省局20XX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推 进8项乡村振兴扶持项目有序开展。二是法治和基层建设不 断加强。完成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和立法建 议30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应诉,审查行政规范性 文件8件,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25件。科学防范市 场监管法律风险,为重大疑难问题提供法律建议和风险评 估27次。指导试点单位编制业务流程,推进市场监管所标 准化规范化试点建设。三是狠抓机关建设。积极推进市场 监管领域改革创新,强化“监管+服务+提升”的理念,营造 干事创业的良好机关政治生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发出 稿件57篇,各级媒体报道780篇次。获得国家支持食品药品 监管补助资金7038万元。以普法志愿服务关爱行、“春暖辽 宁”主题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带动机关转变作风。 在肯定上半年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疫情防控措施还要加严。要牢 固树立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打持久战的思想,坚决克服麻痹 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情绪,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进口冷链食品、货物管控措施要进一步加严加密。个别 零售药店落实退热药销售信息实名登记制度还不到位。 二是“放”“管”衔接还不到位。在“放管服”改革中,一定 程度上还存在一“放”了之,“重下放、轻监管”,忽视对下级 单位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基层接不住、管不好的问题;一 些地方仍然存在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现象,一定 程度上导致事中事后监管跟不上改革需要;推进“证照分离 ”改革过程中,也存在部门间、地区间的协同机制不完善的 问题,“放”“管”之间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是安全监管的风险隐患仍然突出。监管对象点多、 面广、数量众多;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诚信意 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对隐患风险重视、处置的 程度不够;基层一线监管力量较为薄弱。四是信用监管的 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还有待强化。 “管行业管信用”“管业务管信用”还没有成为普遍共识 ,重点领域信用监管亟待突破,分级分类监管还需要加速 推进。部门涉企信用信息共享交换还不够充分;跨部门“双 随机”联合抽查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信用约束机制不够完 善,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不足,信用约束效果还不明显。五 是数字监管、智慧监管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省的监管 系统和先进地区相比、信息化水平与现实监管工作需要相 比,还都有一定差距。信息“孤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各 类监管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新形势对市场监管提出的新要 求、新需求,距离实现智慧监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坚定信心,提速争先,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 开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 务十分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市场监管工作作出重要 批示,涉及反垄断、行业市场乱象整治等方面;国务院要 求市场监管部门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省 委省政府强调围绕“三篇大文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狠抓 制度性创新和工作落实;总局把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作为 全国系统的年度重点工作。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养成在吃 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 自觉、行动自觉,深刻认识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市场 生态及市场监管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市场监管规律,明 确发展方向和职能定位,找准差距、对标补短,在有力有 效落实重点任务实现新突破上;在创新监管方式手段,强 化制度建设,实现智慧监管,集中力量办大事上;在坚持 敢为人先、担当负责,统筹解决市场监管突出问题上,保 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强化斗争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做 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 下半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 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以省政府“三落实”专项行动为抓手 ,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 激发活力和规范秩序,统筹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供给体系 ,统筹重点监管和综合监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展理念,以制度性创新引领市场监管工作,着力解决一批 共性和群众期盼关注的问题,着力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 设,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 开局。 (一)坚决守住冷链食品防疫防控安全底线。把抓好 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国清书记、刘 宁省长对首站定点冷库十分关注,这是疫情防控 “人、物、 环境”同防的关键一环,对于疫情防控大局举足轻重。全系 统务必坚持以最严的措施,实施“铁桶式”防控,全程“闭环 式”管理,严格按照“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的要求,严格管 控首站定点冷库、第三方冷库和自建冷库,升级完善冷藏 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坚决防止疫情通过进口食品在我 省传播蔓延,这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首站定点冷库,要严格实行专班管理、设置专区 、开辟专库、落实专车、配备专人、指定专柜的“六专”管理 ,务必做到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货品 全追溯、人员全管理,确保货物核酸检测和消毒全部在封 闭环境下完成。对各冷库实行“人盯库”派驻管理,落实“人 、物、环境”同检、“批批检测、件件消毒”以及人员闭环管 理措施。从业人员必须全部接种新冠疫苗,3天1次核酸检 测,严禁与外界接触,离岗必须实施14天集中隔离和“双采 双检”。 对于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建冷库,实行市场监 管部门和冷库主办方双重管理,贮存的进口冷链食品要专 区存放,做到内外分开。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三证一码”进 货查验制度。在生产加工前,要按批次对进口冷链食品内 包装进行核酸检测。自建冷库对检查发现问题的,立即报 当地指挥部进行处置,发现阳性冷链食品要配合疾控部门 做好后续处置。 (二)以更大力度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激 发市场主体活力,不仅对当下稳住就业和经济基本盘形成 有力支撑,也能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 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放权”方面,要认真贯彻国务院7号文件部署,切实 担负起“证照分离”改革牵头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全省“证照 分离”改革全覆盖。要深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制度改革 。要加大自贸区改革试点力度,在自贸区推行登记确认制 改革试点。要及时掌握各地改革推进情况,帮助指导解决 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到年底 达成预期目标。年底前,全省将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 至1个工作日内,“一网通办”率要达到90%以上。贯彻落实 国家即将颁布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维护商事主 体合法权益,规范商事主体登记管理行为。推进“跨省通办 ”,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领域。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 ,优化简易注销程序,通过简易注销程序退出市场企业占 比超过50%。 在“监管”方面,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处理好“放 ”和“管”的关系,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严格把关;对取消 的审批事项,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 ,明确监管主体和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对放宽准入后的市 场主体状况加强风险评估;对以承诺方式进入的市场主体 进行守诺核查,及时跟进后续监管举措。开展基层下放职 权承接能力评估,确保委托下放事项接得住、管得好、不 出问题。要着力推进信用和智慧监管方式创新。加强新产 业、新业态监管方法的研究,探索行政执法工作包容审慎 监管制度,推出包容免罚事项清单。要强化市场监管信用 体系建设,出台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具体措施,推进市场监 管领域分级分类监管。以企业公示信息和登记行为监管为 重点,开展年度第二批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监 管信息归集部门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要以市场监管数字 化驱动市场监管智慧化为主线,现阶段,选取食品药品、 特种设备两个最为迫切的应用场景开展试点建设。要将数 字监管打造成为“十四五”期间的市场监管领域重大标志性成 果,从整体上推动市场监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 在“服务”方面,要支持个体工商户提质增效,推动建立 支持个体工商户的省级部门协调机制,完善支持个体工商 户发展的服务体系。高质量完成“个转企”年度目标任务,着 力提高“小个专”党建工作水平。 (三)提升安全监管治理水平。维护安全稳定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安全 第一理念,强化源头治理,加强风险分析研判,以数字赋 能、信用约束贯穿市场监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 全风险事件。 一要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加强食品全过程、全流程、全链条监管。深入推进第三 个食品安全建设年,促进校园、农村地区,餐饮、乳制品 、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等专项治理行动取得扎实成 效。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覆盖面,开展食品安全 示范县(区)创建试点。健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查报告 制度,分类完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和自查目录。要把 定期开展食品企业自查报告制度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 重要举措在全省普及推广。对抽检不合格率较高的白酒、 膨化食品、调味品和其它方便食品等有关食品生产小作坊 开展专项整治。推进辽宁酸菜地方标准和小作坊卫生规范 两个标准制订。谋划建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以“食安 辽宁二维码”和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系统为纽带,深入推动食 品安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年底前初步构建全省统一的食 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实现“一网通管”“一码通联”。学校集 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要达到80%以上。继 续办好《食安辽宁》栏目,强化食品安全舆论宣传。年底 前,全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参保率达到 90%以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食品抽检,加强问题食品追根 溯源,坚决端掉制假售假的黑窝点,清除市场上的不合格 食品,在抽检监测中加强关键风险点控制。要坚决防止食 品领域的安全隐患转化为现实危害。 二要从严从实从细抓好药品监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 见》,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突出风险防 控,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强化药品全过程、全流程、全链 条监管,加强对疫苗、特殊药品等高风险产品的监督检查 ,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防疫用医疗器械监管,实行月检查制度和全覆盖监督 抽验,切实保障疫情防控药械质量安全。开展创新药品注 册精准扶持,继续对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实行优先审批。分 领域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加强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 查员队伍建设。 三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建 设。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工作重点,开展高风险特种设备 专项整治,突出高龄老旧和复工复产在用特种设备安全风 险隐患排查,重点落实使用单位在防护维修、风险报告、 隐患排查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加大《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宣贯力度,全面落实条例要求,鼓励开展电梯专业化运营 模式试点,年底前完成电梯鼓式制动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任务。完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广智 能化液化石油气瓶管理,实现全省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持续有效运行。 四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免实地核查和 告知承诺的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 全隐患排查,扎实推进电线电缆质量安全“联查联打联治”、 塑料污染治理、化肥领域“提质量”、非医用口罩“助企护民 保安康”、儿童老年用品“护苗助老”关爱、儿童和学生用品 安全守护、提升水泥产品质量规范水泥市场秩序、车载卫 星导航设备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等专项行动。加大成品 油质量抽检力度,提高油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率。 (四)深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要聚焦我省结构调整 “三篇大文章”,盯办落实六大工程30个项目,促进质量链与 产业链深度融合,激发市场主体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 力,建设质量工作新高地。 要积极引导企业与国家标准接轨,推动新增国家标准 2项、行业标准2项,制定辽宁省地方标准11项,开展企业 标准对标达标行动,提升企业标准水平100项。要完善量传 溯源体系建设,建立支撑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省级专业计 量检定站,补齐地区检定能力短板。建成1+5辽宁优品认证 标准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高传承度和知名度的“辽宁 优品”。要提升省内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完成2个石化类 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比对和5个重点领域的实验室能力验证 。建设2个以上省级质检中心。完成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深 化对企业品牌的宣传推介。在筹建5家示范区的基础上,做 好推荐国家示范区申报工作。评定省长质量奖金奖组织3家 ,银奖组织7家。以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为重点 ,推动药品生产企业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仿制药 一致性评价品种数不少于10个。总结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 ”服务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服务企业模式。开展产品质 量合格率提升行动和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测算,实现消费品 生产领域抽查合格率达到96%以上。 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年底前完成预期 目标压力较大。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配合,明确 工作措施和时间进度,采取倒排工期、挂牌作战的办法 ,滚动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务必确保进度、确保质量 、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五)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保护知识产权要做到 夯实“大保护”基础与强化“严保护”措施并重。要加快制定《 辽宁省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纲要(20XX-2035)》,抓好《辽 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和宣传解读工作。强 化全链条治理,加大打击和处理力度,深入开展“亮剑护航 ”专项行动。高标准评选第二届辽宁省专利奖。高水平办好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加强知识产权 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沈阳、大连重点城市和省级试点 建设。深入实施“沉睡专利”唤醒计划和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 兴计划。加快推进中国(辽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和 知识产权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扎实做好国家知识产 权保护检查考核整改和迎检工作。 (六)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要深刻把握党中央 意图,推动落实我省《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 展的实施意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加大平台经济领 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强化事前和事中事后 全链条监管,探索符合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办法。做好新 《反垄断法》实施准备工作。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各地要全面完成存量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组织开展远 程交叉检查和第三方评估,抽查增量政策措施300份以上。 围绕民生领域开展反垄断执法,力争查处几件有影响的垄 断案件。扎实开展重点行业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 ,努力解决平台企业和代理商利用技术手段限制竞争;医 疗教育等行业虚假宣传、商业贿赂;“老字号”“原字号”名称 保护等问题。发布20XX年度商业秘密保护状况专题报告。 “铁拳”行动要“广撒网、捞大鱼”,强化案件质量管理,发挥 执法办案的震慑作用,每个市至少查办一件有影响的大案 。加强涉企收费规范和治理,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扎 实推进中介机构、交通物流、商业银行、水电气暖等重点 领域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加强重点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依 法从严从快查处涉及建党百年等导向问题的广告。持续整 治传销行为,做好涉传维稳和综治考评工作。开展20XX“网 剑行动”,不断净化网络市场环境。扎实推进ODR机制建设 ,引导经营者建立首问负责、赔偿先付和线下无理由退货 等制度。 (七)坚持和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要 从建党百年大庆中感悟初心使命、激发奋进动力。坚持党 的全面领导,站稳人民立场,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党的建 设,把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 行动。 一要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做 好市场监管工作的信心和动力。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 实事、开新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项活动,注重把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学史明理、学史 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 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 的主体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 在经常、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中深入学习党史。统筹推 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强化“三 支持”“三保障”等23项具体措施落实落地,确保办成一批实 实在在接地气的实事好事。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 贯彻落实工作,时刻把自身建设摆在首位,把党建工作、 能力培养、廉政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与业务工作同部 署、同落实。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 ”,努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 居”的营商环境。市场监管部门是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单位 ,审批窗口作为重中之重,要强化作风建设,对政治品质 不好、服务意识不强的干部,要及时撤下来,全面提高服 务水平。强化责任担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帮扶脱 贫地区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二要强化市场监管运行保障。积极推进法治化进程 ,加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建设,深入落实“三项制 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效降低监管执法中的法律风险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队伍建设。落实执法力 量下沉要求,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能力。加强普法宣传和执 法培训,提升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按照试点单 位“贯穿一线、合力攻关”的要求,推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 ,认真抓好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建设。积极争取 当地政府支持,改善基层业务用房、车辆装备、检测设备 、信息化等硬件建设,保障安全领域监管经费。准确把握 市场监管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与宏观部门及相关专家对 接,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理清发展思路,加快编制出台 “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及药品、知识产权两个子规划。加强 新闻宣传和舆情监控,讲好市场监管故事,营造良好舆论 氛围。加快推进全系统首次配发制式服装和标志工作。 三要提高抓落实的工作能力。时间有成本、预期有价 值,要强化危机意识,注重解决本领恐慌问题,要紧跟形 势发展变化,搭上新时代市场监管发展的快车,着力缩小 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转变 机关作风,弘扬新风正气和专业精神,治理不担当、不作 为和推诿扯皮问题。以制度性创新和“真抓实干”为抓手,着 力推进年初确定的18项制度性创新项目建设,解决一批市 场监管中面临的难题,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 创新成果,推进全系统工作整体再上新台阶。紧扣省政府 “三落实”专项行动和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按照“项目 化管理、指标化推进”的要求,逐月督查调度,狠抓工作落 实,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同志们,到年底还有五个月时间,下半年工作时间紧 、任务重、要求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十四五”开局的重要发展机遇 ,贯彻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推动改革创新,强化 担当落实,为推进市场监管体系现代化打牢基础,为实现 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XX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在XX市生物医药产 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此 ,我谨代表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 持市场监管工作的广大消费者和新闻界各位朋友表示衷心 地感谢! 今天,我们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我市生 物医药产业有关情况。 今年1-7月份,菏泽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 收入243.6亿元、同比增长40.3%,利润总额25亿元、同比增 长6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9%。其中,定陶区、 郓城县、鄄城县、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占到了全市规模以上 药企营业收入的75.5%、利润总额的61.9%,继续保持了强 劲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效 (一)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 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市“231”特 色产业体系的首要核心产业来抓。今年以来,相继召开全 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扩大会、“一港四园”建设推进 会和市委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对生物医药产 业发展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市人大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 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市政协召开了“发挥比较优势 培 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座谈会,市政府与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承诺在“药品检验研发平台建设”“高层 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优先保障;省药监局将在监 管能力提升、创新产品上市措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药 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菏泽全力支持,携手打造药品安全 治理能力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菏泽样板”。各县区党委 政府结合各自实际,科学统筹、重点发力,不断加大“双招 双引”、项目推进等工作力度,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 坚强保障。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强 化服务、精准发力,及时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 困难问题,形成了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各尽其责、同频 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集聚效应愈加明显。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逐步实 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原料供应、药品生产、医药物流 、市场销售渐成体系,产业链不断拉长,技术、人才、资 金等加速聚集,互相补充、相得益彰,集约化优势充分显 现。以现代医药港和高新区、定陶、鄄城、郓城四个生物 医药产业园为主,单县、东明县、曹县、成武县生物医药 产业园也形成了集聚发展态势,形成了“一港四园、多点支 撑”发展格局,且各园区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现代医药港 以医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为主导,突出临床研究、研发 孵化、成果转化、上市许可持有人总部等;高新区生物医 药产业园重点发展中药制剂和大健康产业;定陶润鑫产业 园聚焦高端原料药+新型制剂,着力打造甾体类药物、青霉 素系列产品产业链;鄄城现代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医药中 间体、化学原料药和生物药;郓城医药产业园重点发展医 药辅料、包装材料、医疗耗材和康复医疗器械。单县大力 发展以羊肠线为主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与中药、医疗器 械、化妆品、疫情防护物资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曹县金银 花、郓城郓半夏等道地药材示范种植基地规模化种植近万 亩,打造了全市中药材种植优势品种和知名品牌。东明发 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虎杖加工基地。 (三)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优化 营商环境,不断加大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市领导 亲自率队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开展“双招双引”活 动。今年上半年,全市签约过亿元生物医药项目31个、计 划总投资178亿元,对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增强 发展后劲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菏泽现代医药港结合功能 定位,吸引南京知和大药厂、菏成药业、诺菏药业等项目 落地,累计签约医药项目31个,落地达产后,每年预计实 现营业收入300亿元以上。鄄城县现代医药产业园,落地高 端医药项目22个,预计实现年产值65亿元、利税19亿元。 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介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广泛 开展专业化招商引资,协助睿鹰制药签署3个委托生产协议 ,预计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加营业收入20亿元。 (四)科创平台加快构建。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市内 医药研发资源,规划建设了菏泽生物医药科创中心、北京 化工大学膜分离技术实验室、大分子结构实验室等一批科 研平台,与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合作,与 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科信必成,达 成了联合建设儿童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的意向。目前 ,市内省级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平台达到21家、院士工 作站1家,拥有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企业50家。其中,现代 医药港上海复旦大学科技园离岸创新中心已入驻8个科研团 队。 (五)强链工程深入实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 小组,紧扣“重点产业突破年”,建立产业链稳定发展机制 ,在全市实行生物医药产业“链长制”,狠抓20个领航企业培 育、20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各 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服务举措,对重点项目建设跟踪帮扶、 全程调度,积极协调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展“瓶颈”问题集 中攻关,实行在建项目看增量,新建项目看进度,掀起了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上好项目的热潮,推动我市生物医 药产业加快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下步打算 (一)全力打造“一港四园”。“一港四园”是市委市政 府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近年来的错位 发展,各个园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现在的主要任务 是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推动项目尽快 落地投产。计划通过5年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营业 收入翻番,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千亿、税收过百亿元 。 (二)狠抓重点项目推进。抓好确定的20个重点企业 和20个重点项目,加强调度,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 困难和问题。用足用好市政府与省药监局签署的合作框架 协议,为项目落地提供便捷的通道,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尽快投产,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各级财政整合相关专项资 金,支持医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足用好现 有平台,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 置,为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要充分利用我市“返乡创业 政策20条”“人才新政30条”等系列政策,做好生物医药高端 专家和专业人才引进。要积极推动校企对接,联合培养医 药人才。组织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交流会,为企业与高层次 人才提供对接选择机会,精准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团队,助 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麦 教猛: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广东高 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 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坚定的信仰追求、强烈的责任担当 、不变的初心使命、高度的历史自觉、深远的战略谋划 ,是新时代指引我们奋勇前进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 根本遵循。”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场监管部门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一头连着百姓和 民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麦教猛表示,全省市场监管 系统要着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围绕总书记赋予广东的总 定位总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落实 国家战略、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彰显市场监管担当 ,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服务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 战略支点。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南方日报:省市场监管局将如何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 取奋进动力,加快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让市场主体 在公平竞争中茁壮成长? 麦教猛:市场经济越发展,市场越开放,对公平竞争 的需求就越强烈。8月30日下午,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一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 施的意见》。广东要建设更加成熟、更加规范的市场体系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广东 市场监管部门将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中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助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妨碍公平竞争 的规定和做法。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推动 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实施,规范政府有关行为 ,优化审查机制,重点清理妨碍民营企业发展、歧视性准 入、指定交易等政策措施,打击行业垄断、企业垄断、地 方保护、区域封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完善支持 和规范并重措施,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对平台经济 的合规指导,强化经营者集中审查,建立平台合规管理、 信息公示、数据对接等机制,遏制平台经济和资本野蛮生 长、无序扩张,推进平台经济的规范健康发展。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构建维护公平竞争 的长效机制。坚持治“果”和治“因”并重,线上和线下齐抓 ,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痛恨的违法行为,深化民生领域“铁 拳”行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打出让老百姓拍手喝彩、让 守法者扬眉吐气、让违法者震慑畏惧的效果;同时,坚持 以规范和长效为导向,完善市场竞争规则,积极建立健全 竞争秩序治理的长效机制。 助力市场主体生机盎然 南方日报:新时期,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深化改革 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麦教猛: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 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将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和“两个合作区”开 发开放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 化服务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 力市场主体生机盎然。 争取授权和主动放权并举,探索高度便利市场准入。 抓住“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等重大平台建设机遇,积极向 上争取授权,主动对下放权,做到“应放尽放”。推进与港澳 在准入准营退出领域相关规则的有效衔接,推进商事登记 确认制改革,推进市场准入流程再造,为各类市场主体投 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推动“既准入又准营”,实现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 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切入,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改革、食 品经营许可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证照分离 ”改革,带动关联涉企经营许可制度分类改革,建立以告知 承诺制为主的市场准营制度,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突出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 ,推动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 转变。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服务。倾听市场声音,持续 助企纾困,推进建立支持个体工商户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 ,服务好全省800多万户个体户。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表申 请、一网通办、一窗通取”,实现“省内通办”“湾区通办”“跨 省通办”,大力推广“一照通行”。 坚守民生安全“底线” 南方日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 发展为主题。那么,省市场监管局如何促进质量提升,推 动高质量发展? 麦教猛:市场监管部门肩负推动质量强省战略、标准 化战略和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实施的重要职责,要大 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质量治理格局 ,全力打造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高质量发展环境,用高 质量筑就强省路。 突出标杆带动,全面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围绕20个战 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产 业计量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完善省政府质量奖励制 度,总结、推广一批优秀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深入 实施“问诊治病”和“强身健体”等“一站式”质量帮扶行动,组 织开展重点产品与国内外标杆产品的执行标准和质量指标 “双比对、双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中高端提质升级 ,以质量引领扩大有效供给。 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先进标准体系。实施标准领航工 程,探索开展产业链、创新链、标准链的“三链”融合,推动 技术攻关、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以先进标准占 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合作 ,重点围绕食品安全、餐饮、医疗、中医药等民生领域 ,发布一批高质量的湾区标准;加快推进湾区标准认证 ,努力实现“一个湾区、一个标准、一次检测、湾区通行”。 争取更多的国际、国家级专业标准化组织落户我省,推动 我省优势特色行业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升产业发展 话语权。 强化知识产权护航,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加大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进 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突出知识产权创造运 用,大力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高质量举办第三届“粤 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 产权交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 合作,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不断提升高 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南方日报:省市场监管局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麦教猛: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 ,全力筑牢市场安全防线,提亮全面小康成色。 严把农贸市场和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关口。推进市 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提档升级,全面落实涉进口冷链食品 重点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每周全覆盖等防控措施 ,对集中监管仓的进口冷链食品“批批检测、件件消杀”,强 化“冷库通”应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环节到消费终端 的全流程闭环管控,阻断疫情可能传播风险。 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 安全”。扎实开展60万批次食品抽检和全省2000家农贸市场 食用农产品快检,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深入实施校园 食品安全守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餐饮质量安 全提升行动。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生产环节监管,严防 严控药品安全风险,努力让百姓餐桌更安全、用药更放心 。 大力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完 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强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和 监督检查,推进电梯维保模式和电梯检验检测方式改革试 点,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安全底线。始 终保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大力开展重点工业产 品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大对重点消费品缺陷调查和召回 力度。 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魁同志在20XX年 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担当作为,砥砺奋进,20XX年市场监管工作取得 重要突破 20XX年,是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迈上新征程、展现新作 为、树立新形象的开局之年。全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 领导下,牢记职责使命,积极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谋发展 ,奋发进取创一流,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突 出。 (一)新部门展现新形象。市级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全 面完成,局机关、各直属事业单位均实现集中办公,科室 人员迅速调整,工作理念加快融合。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 完成职责调整,人员顺利划转,基层监管机构办公场所、 执法装备不断改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 展,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全 系统心往一处想、工作一盘棋,创业劲头足,赶超氛围浓 ,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各条战线捷报频传,相继荣获全市 庆祝建国70周年歌咏比赛二等奖、全省“泰山杯”广告大赛最 佳组织奖、“全国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山东选拔赛团 体第一名、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被评为市 委、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先进单位、人大建议办理先进单位 和“红旗高扬”党建示范点,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食安品牌 创建、网络交易监管、广告产业发展、新闻宣传、舆情处 置等工作先后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和全市政府部门作典型 发言。药品检验和纤检工作获省局通报表扬。 (二)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愈加 严格,累计审查政策文件725件。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 紧密衔接,“被老板”存量问题有效解决。在全省市场监管系 统率先出台“服务民企高质量发展15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 导和省局领导批示,在全市及全省系统推广。创新推出“两 不罚”举措,同步实施知识产权、广告拉动、小微企业双升 “三大”战略,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助企护企活 动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有案速查、无事 不扰”渐成行为规范。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6万家、 增长18.9%,70家企业进入全省质量提升计划。帮助企业解 决融资、转型等难题432个,检测产品6222批次、校准仪表 31651台(件),指导郓城水浒广告产业园进入“国家级广告 产业园”审评程序。牵头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小微企业培 训822场次,银企对接57220户;新发展股份公司135户,小 升规企业268户,122户小微企业在省内股权市场挂牌,6个 市级以上专利导航项目通过验收。 (三)监管合力得到新加强。监管体制机制更加高效 ,“大市场”监管合力开始显现。全面理清9大类835项权责清 单,相继开展漠视群众利益、民生重点领域、网络市场交 易、保健市场乱象等系列综合整治行动,办案数量居全省 之首,169家企业负责人受到约谈,521户无证食品加工经 营户、32个成品油经营点被依法取缔,下线不合规网上订 餐单位4000多家,收回撤销药品GSP证书60张,删除网络违 法商品信息630余条,235家商户被列入异常名录。强检环 境监测设备、民用四表等计量器具8万余台(件),锅炉、 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3.5万台,排除隐患2500余处。全市食 品药品和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件“零发生”,省重大舆情“零 通报”,市传统媒体省级广告监测“零违法”,系统承担的省 委省政府对市考核三项任务“零扣分”。农资、建材等重点产 品合格率达到99.5%,食品药品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中 央环保督察组在菏抽检成品油合格率达98.9%、高于全省要 求3.9个百分点。“扫黑除恶”经验被省政法委简报刊发,“保 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获国家督查组充分肯定。 (四)监管方式加快新转变。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 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 管机制加快建立。企业年报率全省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 及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率分别位居全省第三、第四位。风 险管理、社会共治机制日趋成熟。食品安全五进、检验机 构开放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明码标价规范月、放心消费 在菏泽等活动蓬勃开展,13695件投诉举报、网络舆情得到 妥善解决,监测的2例药械化严重不良事件在全国采取了三 级召回和停售措施。指导个私企业建立党组织774个,建成 市级以上联系点31个,党建引领进一步推动了企业主体责 任落实。全市新增承诺践诺单位158家,车站、旅游区等附 近超市明码标价制度落实率、市内网络交易主体备案率均 达到100%,花都商埠进入“中国商品市场百强”。 (五)质量强市迈出新步伐。围绕高质量发展,全力 推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110家企业签订质量链建设合作意 向,上链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区质 量链落地全覆盖。主导制定省级以上标准9个,新培育“山东 省优质产品基地”“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31家。 19个省级、2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批,5990家企 业、9671项标准登录标准声明公开平台。大力开展知识产 权“春笋行动”,20XX年商标申请22998件,达到2018年前历 年注册总量的63.8%,新注册商标17355件,同比增长 48.5%;新申请驰名商标9件,达到2018年前历年认定总数 的56.25%;新申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44件,比2018年底我 市累计注册数还多12件。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220件,比 2018年底累计注册量还多121件,申请量居全省第一位;申 请PCT国际专利12件、同比增长300%。东明县西瓜协会、 单县罗汉参产业协会荣获“20XX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 (六)医药产业增添新动能。生物医药产业药品文号 转入量连续5年均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万通药业、神威药业等一批项目相 继落地,方明药业盐酸克林霉素通过一致性评价,苏州润 泽制药、苏州二叶制药完成上市许可持有人申报,复星二 叶青霉素生产基地即将建成,步长制药顺利取得全国独家 中药批件,睿鹰制药哌拉西林原料药成功打开美国市场。 步长制药、睿鹰制药分别荣登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睿鹰制药4.0智慧医药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成长型 数字经济”医药园区。全市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亿 、同比增长20%。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市场监管工作 的责任心、使命感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全省和我市“重点工作攻坚年”。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 场秩序的维护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责任重大、任务 艰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自加压力、谋定而 动。 一要在站位全局中认清责任担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多个维度对市场监管工作做出 战略部署,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加快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 力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 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 管等。为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在全省发起“九大改革攻 坚行动”。改革攻坚,市场监管是重点领域。我们必须闻令 而动,全力推动,奋力为高质量发展趟出一条路子。市委 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市政府全体(扩大)会,明确扭住高质 量发展不放松、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 决守住发展底线、集中发展民营经济、推动消费升级等工 作重点,皆与市场监管工作紧密相关。需要全体同志充分 发挥职能作用,在营造让人民群众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竞争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 监管环境上,主动作为,创新推动,切实当好全市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二要在把握趋势中认清挑战压力。一是机构改革后 ,市场监管范围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公平竞争、产品质量 、产权保护、价格监督等企业安全生产、人民日常生活的 各个方面,社会关注度高、敏感性强,舆情燃点低、触点 多。这些舆情一旦处理不好或者处理的不及时,很容易造 成重大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公信力。 去年,各县区局都很重视,迅速果断处置,效果较好。二 是市场主体对公平市场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强化公 平公正监管,让各类市场主体办事不求人、便捷又高效、 结果可预期,切实管出公平、管出效率、放出活力,这对 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生产原材料、劳动力和环保成本不断上涨,企业 困难挑战明显增大,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等恶性案件明显 增多。网络销售、海外代购、网上订餐等新业态,新技术 、新原料、新品种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诸多未知风险与挑 战。 三要在检视工作中认清短板弱项。一是我市企业普遍 规模较小、标准化程度低、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按照“重点 工作攻坚年”的要求,市场监管政策措施创新供给不足,部 分领域的关键技术保障能力欠缺,知识产权、标准、计量 、认证认可等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二是信息化系统比较散乱,上下不贯通、左右不共享的 问题突出;以信用为主的监管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共治共 享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基层基础仍然薄弱,兵不精、粮 不足、“缺枪少炮”问题在部分县区还比较突出,甚至个别县 局监管人员的工资还靠罚款支撑。监管人员的思想观念、 专业素养与承担的大量监管任务不相匹配,与高质量发展 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尽 快加以解决。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在“红歌嘹亮”歌咏 活动上的致辞 同志们: 在奋力前行的道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太快。不知不觉 间,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刚才,我们集体参加了 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现在又一起“唱响新征程、放歌新 时代”,用嘹亮的红歌展示党史学习教育带给我们的精神力 量,同时也借此表达我们迎接虎年新春佳节的喜悦之情 ,抒发昂扬精气神、奋进新征程的共同心声。 时间是最好的雕刻师,它镌刻着奋斗的年轮,勾勒出 发展的轨迹。回望2021,有历史的激荡回响,有时代的恢 弘气象,有事业的蓬勃奋发。我们在百年党史的学习教育 中汲取力量、砥砺初心,更加坚定了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的信心;我们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崭新号角中满 怀憧憬、整装待发,更加增强了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动 力;我们在建局三周年的重要时点上回眸展望、蓄势聚能 ,更加激发了建设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的豪情。 一年来,因为忠诚所以笃行。我们筑牢政治忠诚、坚 定政治信仰,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 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观大势、顾大局、谋大 事,切实将“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落实为“局之要务”,圆满 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因为责任所以担当。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使 命感担当实干、履职尽责。我们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商事 登记更加便捷,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我们深入推进“一 平台一品牌”建设,条块合作机制不断完善,1208项合作事 项全部落地落实;我们扎实开展“两反两保”行动,市场秩序 更加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我们切实加强 “四大安全”监管,市场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守住了不发生重 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一年来,因为执着所以坚毅。我们怀着对事业发展的 执着追求,坚毅前行、扎实努力。我们坚持强基固本,不 断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173项制度规范相继制定,搭建 起支撑市场监管工作的“四梁八柱”;我们坚持站高谋远 ,“十四五”市场监管、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知识产权发展 、广告监管和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陆续出台,事业发展的 “路线图”更加清晰,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一年来,因为热爱所以奉献。在省市场监管局、药监 局、知识产权局这个大家庭里,无论是综合处室、业务处 室还是直属事业单位,无论是在编干部职工还是大楼保安 、食堂厨师、楼层保洁员等后勤服务人员,大家都在各自 岗位上默默坚守,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用情守护着共同的 “家”。每天晚上八九点钟,龙江大厦的许多房间都还亮着灯 ,同志们“5+2”“白加黑”,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荣,我们 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间。 一年来,因为拼搏所以精彩。大家辛辛苦苦忙了一整 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我们的工作赢得广泛好 评,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我省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省委省 政府主要领导8次批示为我们工作“点赞”,我局有9项工作经 验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重要会议上交流推广。 从2018年10月25日省局成立到今天,我们携手走过了 三个多年头,在整合部门较多、改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 ,交出了机构改革平稳有序、监管工作有为有位、干部队 伍奋发向上、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优异答卷,新体制高效 运转的制度基础不断夯实,新机构履职尽责的理念思路逐 步完善,新队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迅速树立,新事业融 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有效搭建,新部门有为有位的良好形象 充分展示。这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成果,倾注了省局领导班 子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全体同志的拼搏和奋斗。在此 ,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是时光转换的标志,更是奋斗前行的标尺。再过几 天,我们将迎来壬寅虎年,全省市场监管事业正迈入继往 开来、加快发展的新征程。刚刚召开的全省市场监管工作 会议明确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我们要紧紧 围绕“双稳双提”这条工作主线,以“虎”的冲劲闯劲履职尽责 、争先创优,不断深化拓展“在全国领先率先、在地方有为 有位”的工作成果。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要展现“生龙活虎 ”的劲头。综合运用登记许可、质量提升、标准引领、竞争 规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监管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以稳企强链的实际行动积极促 进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保障高水平安全上要拿出“虎 虎生威”的硬招。全面加强“四大安全”监管,积极探索可持 续安全的有效办法,全年全域全时守稳守牢守住安全底线 ,以稳基惠民的实际行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 福感和安全感。在推进高效能监管上要实现“如虎添翼”的提 升。积极创新和优化监管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监管工具 ,以监管提质、数字化提速的实际行动主动适应超大规模 复杂市场监管需要。在建设高素质队伍上要激发“虎跃龙腾 ”的活力。完善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弘扬和合奋进的机关 文化,让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持续迸发。我们每 个人都要以“今日之我”战“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胜“今 日之我”,在各自岗位上勇猛精进、争当“虎将”,在新征程 上为市场监管事业增光添彩。 同志们,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让我们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 政府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起向未来、扬 帆再出发,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 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我代表省局领导班子给各位拜个 早年,祝大家虎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 如意!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许国华在全市 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习近 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认真 落实全国、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 策部署,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忠诚履职、锐意进取,担当尽责、顽 强拼搏,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市 场监管新气象新作为,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 化国际化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3点 意见。 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总局省局部署安 排,20XX年工作成效显著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 年,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 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持续巩 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我市 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 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地方”,获得督 查激励;在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第三 ;连续两年位列总局公布的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全国前五 ;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局牵头负责的“开办企业”和“市 场监管”指标连续两年居全国前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 项指标处于全国“最优表现”行列;获评总局非公党建工作表 现突出先进单位;同安区局被国务院食安委表彰为全国食 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同安区局新民所被总局授予“全国市 场监管卫士”称号。 (一)毫不松懈加强疫情防控,市场监管作用有力彰 显 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快严实细落实各项防控 任务,为全市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贡献重要力量。 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指导督促全市108 个农贸市场 开办单位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全市零售药店实名登记 购买发热止咳类药品370多万例;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34万 剂未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力维护重要民生商 品价格稳定,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乱涨价等严重扰乱防 疫秩序的违法案件146起。特别是输入性疫情发生后,坚决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员无休在岗,在加大 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面管控兜底作用,推 动区政府整合防控力量,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共同抓好 疫情期间暂停和恢复室内公共服务场所营运、餐饮服务单 位堂食等疫情防控工作。市局抽调8名党员干部、同安区局 组建“党员先锋队”“女子突击队”深入封控区加强防疫力量。 加强137家集中隔离点、48家隔离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 安全监管。同安区局快速稳妥发放民生物资保障车辆通行 证、协调解决生活物资供应难题。特检院连续奋战24个小 时保障集中隔离点50部电梯如期使用。从去年8月一直到年 底,文明城市创建、厦航发生境外输入关联本土确诊病例 、再到同安疫情,各基层所、区局、市局机关干部职工一 直处于无休状态,做了大量艰苦工作,成绩突出、值得肯 定。 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从严从细。牵头全市进口冷链食品 疫情防控工作,未发生“物传人”事件。组织多轮次“地毯式 ”排查,强化“入厦通行码”管控,实现全链条追溯,审核进 口冷链食品入厦申报34618单、41.7万吨。对137家未落实主 体责任的企业立案调查,查办“蔚麟公司和汉记冷库违规经 营、存储进口冷链食品”案,罚没金额1900多万元,并处罚 到人。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作业人员 “N+7+7”闭环管理制度,检消进口冷链食品6040柜14.9万吨 ,拦截阳性货物50批305.1吨。进口冷链食品一体化防控经 验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导组和省委书记尹力等领导 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全省推广。万纬冷链集中监管仓工 作专班被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作为正面典型通报表 扬。 防疫物资保障担当尽责。先后为280个出口医疗器械产 品出具应急证明,创新提出“《医疗器械出口备案表》作为 通关凭证”的长效解决方案,被海关总署采纳并公告实施 ,彻底解决国内此类企业产品出口报关受限难题,成为我 市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出的措施被国家部委采纳并在全 国范围内实施的成功案例。共有9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出 口总额约300亿元人民币,新冠检测试剂出口额居全国第一 (超1/2)、约占全球1/3,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 肯定。现任代省长、时任市委书记赵龙同志批示“担当作为 ,表扬!”;市长黄文辉批示“市场监管局担当作为取得良好 工作业绩,给予表扬肯定”。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的全球首 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即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 (二)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助企 帮扶力度,制度红利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跃度进一步提 升。 准入准营再提速。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掌上可 办、智能快办”,实现全程电子化、一趟不用跑。全国率先 推动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76项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在全市复 制推广,全省率先实施“一业一证”“一证跨区准营”。出台市 场主体名称登记工作办法;高质量完成总局简易注销试点 任务。全年新增各类商事主体 1 4 . 6万户,同比增长 10.5%;全市实有商事主体76.8万户,同比增长6.9%,其中 企业41.1万户,商事主体活跃度和成长性居全省前列。 纾困减负再升级。出台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市场主 体的10条措施、促进药械流通领域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助 力加快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措施,检验检测认证企业落户厦 门最高补助1000万元。兑现标准化、知识产权发展等专项 资金近亿元,减免检验检测费6169万元。推进涉企违规收 费治理,督促主动清退、责令退还违规收费579万元。综合 运用专利、商标质押,为企业融资超20亿元。依法办理轻 微违法免罚案件550起。 信用导向再推动。商事主体100%形成独立信用档案 ,完成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特殊标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信 用信息公示。上线全省首个破产企业信息公示模块;3.63万 家企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实施失信企业联合惩戒9930家 次。公示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836家、省级企业230家 。升级双随机事中事后监管综合执法平台,实施抽查计划 1511批次,抽查企业2.23万家。企业年报率96.54%,居全省 第一。规范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商事登记工作,滚 动清理各类市场主体1.83万家。获批国家第二批知识产权信 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单位。 两岸融合再发力。主动参与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 园第一站;举办第八届海峡两岸医药品论坛。创新提出“市 域内单向确认部分自我符合性声明的台湾地区企业标准 ”,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在平板显示、 动力电池等领域开展两岸质量评价及共通标准、检测方法 研究。 (三)深入贯彻“四个最严”,安全防线牢牢构筑 把全面从严贯穿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及特种设备安 全监管始终,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事故。 以创城推动食品安全稳中向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 市”创建成效得到国务院食安办检查组充分肯定。已发布 42项高于国标的供厦食品标准,27家企业213种产品通过评 定。深入开展校园守护等十大攻坚行动,组织开展“两超一 非”“炸油条”加工经营行为等专项整治,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完成34项重大活动食安保障任务;举办第二届“十佳食安 卫士”评选。食品抽检覆盖率达9批次/千人,“一品一码”追 溯覆盖面超90%,全国领先。“食品安全全链条智慧监管机 制”得到总局秦宜智副局长批示肯定,入选我市经济特区建 设40周年40个全面深化改革案例并进入“厦门改革地图”。 以精准化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效能。组织开展中药饮片 、儿童化妆品专项整治,医疗器械“清网”行动等专项治理。 疫苗国家监管体系(NRA)评估通过省局审核。监督销毁 回收家庭失效药品9吨。对20家医院开展医疗器械使用单位 质量管理等级评定,推动三级医院UDI示范点建设。 以信息化支撑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特种设备全部纳入 信息化管理,建成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特种设备模块,推 广电梯电子维保记录、电梯智慧码,实现“一键查”“一网查 ”。特检院技术人员驻所制度实现全覆盖。开展特种设备安 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506家、排 查问题隐患5639个;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1030台,合格 率87.3%。 以综合治理形成产品质量监管合力。开展校服、电动 自行车用蓄电池等特殊产品质量问题分析,发布预警信息 、通报检测结果,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等专项整 治行动。持续推进成品油质量管控工作,提请市政府在全 国率先出台方案厘清各部门成品油查处职责分工。产品质 量监督结果处理流程进一步规范,结果运用进一步强化。 (四)联动实施三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 主动融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大局,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为厦门产业高 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质量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8条措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4年居全国前列;服 务业社会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一。助推全省首个“质量提升实 践示范基地 ”落户厦航,全省率先开展质量基础设施 (NQI)“一站式”服务。3家企业获厦门市质量奖、累计18家。 获批建设厦门市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筹 建“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厦门分中心”。与SGS等建立联合 实验室,与厦门大学联合完成课题调研11个、申请专利4个 、获批科研立项22个。 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强力推进。提请市政府印发“十四五 ”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制订技术调查官管理规定等一系 列配套制度。申请设立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获批建设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运行厦门大 学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知创福建”落地厦门。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绩效评价。 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37.52件、8个项目获中国专利奖、高 价值专利组合25项,均居全省首位。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执 法案件1576件,同比增长327%。成立市、区两级知识产权 纠纷行政调解委员会。 标准化战略持续深化。出台《厦门市地方标准管理办 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有关工作的指导 意见》,推动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 。新增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37项 ,其中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标准达125项;7项标准获全国 企业标准“领跑者”,73项标准完成国际对标达标。 (五)突出重点加强监管执法,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 护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作 为工作重点,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突出构建长效机制,持 续净化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稽查执法形成声势。以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纪委“点 题整治”等专项工作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查处各类违法 案件3128件,结案2344件、罚没款6426万元。查处的厦门 香普尔日化有限公司案,为《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 后全国首个处罚到人并终身禁业的行政处罚案件。牵头全 市“双打”工作,综治考评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重点领域监管亮点纷呈。全力配合总局、省局对“阿里 巴巴集团垄断行为案”“唯品会不正当竞争行为案”开展调查 ,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47件;全力促成厦航维权得到 总局支持、异地立案。公平竞争审查增量文件160份,首次 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 开展。查处传销案件6起。全省率先出台移动互联网广告监 测平台工作机制,传统媒体广告总违法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组织开展“网剑行动”等网络交易市场秩序整治,建成网络 监管感知系统,23个违法监测模型主动监测涉网违法线索 ;全面清洗网监系统各类主体数据,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 消费者权益有效保障。12315 热线与12345政务热线双 号并行、7×24小时人工接听,登记投诉9.1万件、为消费者 挽回经济损失2.1亿元,投诉调解成功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3个百分点。推动完善殡葬领域收费政策,组织全市86家 医疗机构对照32项问题清单自查自纠,得到市委市政府领 导肯定。积极应对高端白酒、岩茶、酒店客房等价格异动 事件,查办价格违法案件105件、实施经济制裁1431万元。 组织开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水产品称重、旅游市场乱象 专项整治,对“螃蟹绑大草”“开蚌取珠”等露头就打,成效显 著。 农贸市场整治常态推进。市政府出台《全市农贸市场 改造提升工作三年实施方案》《厦门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建设规划》,全市61个市场完成改造提升。举全局之力投 入全市文明创建,推动市文明办厘清农贸市场内外责任边 界。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固化“全时管理、错时 监管、领导包干、驻场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真 正做到“服务不下班、文明不打烊”。 (六)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 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全面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 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扎实推进建党100周年系列庆 祝活动,市局党组书记3次上党课;举办“党旗下的守护”文 艺汇演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建成“共同记忆 ”展馆;组织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和抗疫故事分享会;“我为 群众办实事”“十(实)心为民”实践项目落地落实。“智慧审 批提效能 创新服务优环境”案例入选省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 动典型案例。市委第一巡回指导组评价我局党史学习教育 “有味、有情、有趣、有意”。 党建引领不断深化。扎实推进政治机关建设,层层压 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全系统党风廉政、作风建 设暨意识形态工作会议,“零容忍”强化监督执纪,严肃查处 违纪案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落实党建 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28个党组织、党 员获各级表彰。指导非公领域新建党组织16家、联系点 12个。 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办法》 《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办法》;全省率先出台《行政处 罚自由裁量规则》,健全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主体,轻 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与行政处罚裁量权规范为两翼的市场 监管法治工作制度体系;与思明法院签署行政纠纷联动预 防化解体系合作备忘录。举办首届“市监说法”辩论赛及“市 监讲堂”。 智慧监管加速推进。全国第二家实现30类商事主体 120个注册事项的全程电子化和微信端办理;全国首家完成 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移动端全部14项监管业务开发建设 ;推进全业务条线摸底建档,实现监管移动化、无纸化、 任务协同化,实现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监管板块全景画 像、风险预警等监管要素实时态势“一张图”展示监管。进口 冷链食品监管仓和试点农贸市场实现视频智能识别、靶向 远程监管,智慧监管生态初步形成。 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锤炼干部队 伍,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容错纠错制度机制,累 计提拔晋升干部244名,组织3500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加 速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干事创业、担当作 为的氛围逐步形成,政治生态持续健康向好。 一年来,安全生产、信访、保密、效能建设、财务、 装备、后勤保障、老干部、工青妇、综治、宣传等工作都 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市局机关电梯扩容改造以及标研 院、审评中心、梧村所、杏林所、莲前所等办公场所提升 改善工作。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好的事情。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 ,是总局、省局有力指导的结果,是驻局纪检组严格监督 执纪、严管厚爱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 的结果。特别是基层的同志们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 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 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工 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与深 圳等先进地区相比,服务理念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工作人 员在执行登记许可等相关制度时,灵活性、开拓性不够 ,自由裁量不够规范。二是在提升监管合力方面,一些长 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如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三小”食品 安全监管等,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统筹行业监管、综 合监管,动员社区、街道以及行业监管部门的力量方面 ,办法不多、措施不够,还没有形成监管的“统一战线”。三 是在科技赋能方面,各业务条线信息化进程参差不齐,业 务部门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智慧监管应用场景有待丰富 完善。四是在作风建设方面,少数干部缺乏大局意识、担 当不足,仍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狠抓落实不够,出台的 容错纠错机制、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制度还需要进一步 加大落实力度。 二、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准确把握市场监管新形势 新任务新要求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 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研判国内国际大局大势,深 刻阐释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 社会发展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 定性意义,更加务实地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 部署上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强烈的使命意识 和担当精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一)适应市场监管新形势,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坚 定高质量发展信心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 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 转弱三重压力,疫情影响仍在继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 峻。宏观经济形势反映到市场运行上,市场主体的生产经 营状况、市场业态的发展变化、市场秩序的规范健康、产 品安全风险等,都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既要正视 困难,更要坚定信心,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聚精 会神抓落实,步调一致向前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市场监管形势看,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建设全国统 一大市场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治理超大 规模复杂市场的需求,市场监管工作必须深刻把握中央战 略意图,更加善于将“国之大者”落实为局之要务,找准工作 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 活力、创新活力、质量提升动力和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 力,统筹推进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进一步提 高监管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我局的发展形 势看,机构整合以来,通过理顺职能体系、优化监管机制 、强化执法保障、增强科技赋能,不断适应艰巨繁重的监 管工作需要,发挥出了厦门市场监管的整体优势。但必须 看到,新的一年我市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多,推 动经济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仍需付出更大的艰辛、 作出更大的努力。我们要找准市场监管在厦门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中的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 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以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特 区建设40周年庆祝大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统筹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 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等方面 争取更大的突破,为厦门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作 出我局应有的贡献。 (二)明确市场监管新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主 动作为。作为与市场主体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的特区市场监管部门,既要做到稳扎稳打统筹发展,又要 做到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更好地服务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大 局。一是坚持稳字当头,防风险、保稳定,“稳”得扎实。继 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重点是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全 面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立足“严”的主基调,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压实监管责任 ,着力防范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风险,确保民生安全 和社会稳定。要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反映突出的问题,持续 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各类纾困减负政策,帮助各类 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要深 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提振市 场主体信心,着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竞争发展环境。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调结构、促转型,“进”得有效。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高标准市场体系的 要求,全面提高创造力和竞争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把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作为重大基础支撑来抓,加快形成 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 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质量强市、知 识产权、标准化战略,为全市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 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要以深化 改革扩大开放为核心,聚焦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金砖创新 基地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一批重大改革举措落实 落地,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 展新路,落实落细惠台政策,推动行业标准应通尽通,打 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三是坚持“稳”和“进”的 统一,抓统筹、促落实,把握市场监管工作时度效。牢固 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在新征程中统筹把握 好市场监管履职重点和目标任务。要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 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科学精准从严 从紧应对疫情。要更大力度提高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水平 ,在监管资源优化、监管方法创新、技术能力支撑等方面 ,加快适应未来监管发展的需要。要更好统筹活力和秩序 、发展和安全多元目标,重点要把握好“放”“管”和“服”的关 系,强化准入、监管和执法的衔接,切实保障市场秩序。 要更加紧迫地重视提升监管效能,综合运用法治、行政、 标准、信用、科技等手段,统筹各方资源,提高监管合力 ,推动形成市场监管的“统一战线”。 (三)把握市场监管新要求,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 力现代化,构筑高质量发展基础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必须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为市场监管事业发 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一是树立系统化观念。要牢固树 立市场监管“一盘棋”思想,部署和落实工作任务不能局限于 一区一所、一个专项、单打独斗或推诿扯皮,重视系统内 不同业务条线、市区所之间的衔接融合,严防工作脱节或 交叉矛盾。要更加善于运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深入推 进“点题整治”,以典型经验扩大示范面、以典型案件扩大警 示面、以重点监管扩大带动面。要打好“组合拳”,综合施策 ,推动全局整体工作向前推进。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坚 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以规 范扎实的工作作风将各项工作抓实抓细。要重点加强执法 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轻微违法不予 处罚,依法审慎用权,将雷霆万钧的霹雳手段和柔情似水 的菩萨心肠有机结合,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充分发 挥执法为民、维护秩序的作用,达到政治、法律和社会效 果相统一。三是提升专业化能力。适应市场和形势的快速 变化,对熟悉的领域要巩固提升,对不熟悉的领域要补齐 短板,不断丰富监管工具和技术手段。针对专业性较强的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食品药品等领域,要通过专业培训 、驻所帮扶、轮岗交流等方式加强能力锻炼培养,稳妥推 进技术机构改革,不断提升专业履职能力。四是突出信息 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事关全局的基础性综合性工作,发 挥着创新机制、引领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要以减 负增效为目的、务实管用为原则,提高智慧监管赋能水平 ,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服务发展和监管执法 提供有力武器。 三、开拓创新、实干争先,扎实做好2022年全市市场 监管各项工作 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四 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要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 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大市 场、大质量、大监管”,加快建设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坚 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突出抓好以下10项重点工作。 (一)提升技术服务能力,着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要把技术机构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重大项目 为抓手,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为提升产业基础能 力和产业链水平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一是提升市场监管技 术基础能力。积极争取市政府加大资金、场地、人员投入 ,支持建设公用管道安全、无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补齐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检验能力短板,防范特安重大事故风 险。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检测研究中心并迁建市食药检院食 品检验实验室项目,突破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 撑瓶颈。服务新兴战略产业,对标先进地区,加强产品质 量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打造智能汽车检验检测中 心。建设省海洋高端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气体标准物 质研制平台,建成防护产品检测技术平台。持续提升国家 LED质检中心、国家场车质检中心、国家物流包装质检中心 、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 心厦门分中心的能力水平,满足平板显示、半导体与集成 电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 检验检测需求。二是强化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聚焦标准、 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创新、技术保障和综合服务 ,申报新能源动力电池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等。深入 推进“政产学研检”、国际知名检测机构合作,力争取得一批 标志性成果。三是促进检验检测行业集聚发展。制定实施 方案,统筹推进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规范 化建设,促进我市检验检测行业做大做优做强。争创国家 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吸引机构、人才、项 目、技术、资金等集聚厦门。 (二)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着力构建综合治理体系。 2022年是贯彻落实厦门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人民满意 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要对标 对表14大重点工程、10大攻坚行动、52项具体工作,进行 全面总结评估,查缺补漏,解难题、补短板,不断巩固提 升创建成果。一是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开展供厦食品标准 体系建设,在产品方面要扩大品种覆盖,推动向外地种养 源头延伸,在管理方面要建立与监管要求的紧密衔接的团 体标准,筑牢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守牢守好底线 。落实总局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开展食品企 业风险分级管理,继续推进“两超一非”、食用农产品、食用 植物油、网络餐饮、校园食品、特殊食品等重点整治工作 ,扎实做好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等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保 障工作。三是完善风险预警。推进“一品一码”信息追溯,推 进各环节追溯监管数据贯通共享。加强“一区一室、一所一 站”快检体系建设,按照千人9批次标准加强抽检,加强风险 交流和预警,强化抽检数据分析和运用。四是倡导多元治 理。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共进的食品安全 社会治理机制。进一步丰富“食安斗阵行”“月月十五查餐厅 ”“月月十九查酒”等系列活动,举办首届厦门市食品安全论 坛,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三)强化信息科技赋能,着力完善智慧市场监管体 系。信息化建设要优先解决最紧迫、最突出的工作问题 ,破解基层“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的矛盾,加快推进智慧监 管体系建设,持续打造厦门智慧市场监管生态。一是突出 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安全监管、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农贸 市场远程监管、商事主体档案电子化等系统建设,特别要 做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现存商事主体纸质档案扫描录入 工作,为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档案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 ,切实为基层减负、为监管增效。二是突出智能化提升。 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拓展移动 监管、智能辅助、远程监管,推进智慧案管、智能客服等 系统建设,转变传统的拉网式、运动式、人盯人的监管方 式,推进监管执法业务的智能化、便捷化。三是突出数据 融合应用。对标先进城市,补齐差距短板,加强商事登记 、许可审批、抽检监测、检查检验、执法稽查的数据融合 、分析和应用,提升风险预警、科学决策能力和精准监管 水平。四是突出系统推广应用。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涉及 全局所有监管业务,要高标准全力推进各业务模块的推广 应用和摸底建档,为提升智慧监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发挥信用基础作用,着力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进一步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 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市场注 入激励约束内生动力。一是加强信用监管机制建设。加强 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建立通用型和专业领域的企业分级分 类监管机制,实施差异化监管。健全联合奖惩的发起、实 施与反馈机制,加强联合奖惩和信用成果运用。加快建立 完善协同联动、一网通办、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机制。二 是加强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对以承诺方式获准进入的市场 主体进行守诺核查,及时跟进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探索信 用承诺闭环管理。督促指导各类市场主体按期如实公示年 报。针对问题多发的地域、行业,风险较高的抽查事项开 展抽查,推动“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全覆盖和常 态化。三是加强消费维权体系建设。推进12345接收与 12315办理衔接协同机制建设,推动投诉举报跨区域联动处 置。建立健全在线纠纷解决、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和消费后 评价机制,大力推动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推进放心消费 创建活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者满意度始终 保持全国前列。四是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坚持支持和 规范并重,加强对本地电商平台企业的检查和行政指导。 持续拓展和优化网络交易监测,继续开展全市网络交易市 场专项整治,规范网络交易秩序。提高互联网广告监测能 力和效率,持续推进房地产、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虚假违 法广告整治,坚决防范假借“党的二十大”等国家重大活动违 规炒作牟利行为。持续深化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强 校外培训收费公示、无人值守停车收费等民生领域价格监 管。重点加大检验检测认证监管力度,对出具不实、网售 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五)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 力。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厦门经济特区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挥涉企改革服务稳定市场预期作 用,确保相关指标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保持前列。一是 深入商事制度改革。加大“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力度,落实 “两张清单”联动调整机制,深化食药领域“一业一证”改革 ,推动由市场准入改革向行业准营深化。推行更多涉企证 照事项自主上网公告,推进个体户简易注销改革,完善市 场主体退出机制。在自贸区继续探索行政确认制改革和集 群注册场所管理。二是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完善数据 跨部门互联互通共享机制,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 窗通办”融合。探索拓展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事项范围,扩 大电子执照认知度、领用率和应用场景。推行窗口无否决 权服务机制,畅通市区登记审批联动服务。开展企业名称 行业用语规范服务,进一步完善“全程网办”等便利化措施。 三是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持续组织清理现行竞争政策 措施,加强增量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开展监督抽查和第三 方评估,有效防范和制止行政性垄断行为。加大知识产权 全链条保护,开展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严厉打击 非正常专利商标申请,加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 作。四是推进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改革。依托海丝中央法 务区,高标准建设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 服务业集聚。统筹布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 ,强化公共服务支撑作用。推进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中 心等试点项目建设。五是加大稳企帮扶力度。建立全市扶 持个体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助力个体户纾困解难。推进 重点行业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确保各项惠企降费政策落实 到位。强化重要原材料、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异 动分析预警,做好保供稳价。推进民生计量领域诚信计量 自我承诺行动,推动计量技术特派员帮扶由制造业行业向 服务业延伸。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 动。推广重点行业合同示范文本,推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公示。加强“小个专”党建工作,激发小微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 (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着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突出监管重点,推进监管创新,强化风险防控,坚决守 住药品安全底线。一是推进药品数字监管。今年上半年完 成零售药店终端与监管信息系统对接,提升监管效能,发 挥“哨点”作用。推进药品信息化追溯和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管 理制度实施,探索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信息档案,推进药 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二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突出 高风险药械产品和化妆品领域监管,综合运用技术审评、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检验检测、投诉举报等方式,加强安 全风险监测、排查、分析和处置。加强集采中选产品和重 点企业的监督检查。三是突出防疫药械监管。持续加强对 新冠病毒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医用口罩、防护服和红外 测温计等质量监管。适应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的形势,加 大对新冠疫苗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积极做好相关突 发事件应急准备。 (七)突出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防范 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对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形势的分析研判,突出隐患排查化解,确保安全风险可控 。一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机 制,力争将信息化覆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过程,做到底 数清、情况明,动态精准掌握情况。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向属地党委政府、 安委会抄告制度,共同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突出涉及 危险化学品、旅游、民生等重点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特别是要深入开展燃气相关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 整治,坚决防范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二是强化工业产品质 量安全监管。建立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健全监督抽查 闭环体系。制定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 全应急处置和运行机制。聚焦燃气具、电动自行车等产品 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开展服装产品质量技术帮扶行动 ,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八)规范综合行政执法,着力优化公平公正可及的 市场环境。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推进市场监管执法 规范化建设,加强竞争执法和重点领域执法,切实保障公 共利益和民生权益。一是强化执法规范管理。建立统一规 范的案件管理制度,制订执法办案规则,完善案件分级办 理、备案和报告、大要案统一协调和保障机制,推动业务 监管和执法办案有序衔接。编制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 予行政强制事项“三张清单”,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二是 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梳理市场监管领域常见违法行为 ,动态调整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规范备案报告,强化 实施落实,区分主观犯意和危害后果等,推动轻微违法不 予处罚更加透明、更加规范。三是加大竞争执法力度。持 续规范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 领域竞争行为,依法查处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 秘密等违法行为。加强线索排查与核查,协助总局、省局 开展反垄断执法调查。四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开展民生 领域“铁拳”行动,选准执法切入点,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 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集中执法资源 严惩重处,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更好发挥典型案例 警示震慑作用。深化重点治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规范直销打击传销,推进扫 黑除恶常态化。 (九)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化、知识产权战略 ,着力营造创新创造良好环境。20XX年,《国家标准化发 展纲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XX2035年)》首次 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布,《质量强国发展纲要》也即 将颁布实施。要以贯彻落实三个《纲要》为契机,在更高 水平上推进质量强市、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一是 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落实质量工作考核机制,更好发 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开展第六届市质量奖评审,完善“e鹭协 同”一站式服务,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与现代产业价 值链深度融合;在行业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 产权等领域持续深化金砖创新基地建设。二是全面深化标 准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提高标准供给 市场化水平。建设城市标准化体系,加强主导或参与国际 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和企业 标准“领跑者”制度。建设厦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 ,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三是加快推进 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实施全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在全 省形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示范效应。开展知识产权专 项执法行动,强化电子商务、展会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治理,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 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深化知识 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 。 (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筑牢市场监管 发展基础。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更加注重以政治统领 市场监管工作方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为开启市场监管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一是以政治建设 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 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 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及时组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 精神。发挥模范机关示范带动作用,做好党建品牌培育工 作,推动党建与市场监管业务深度融合。落实意识形态工 作责任制,用好“信仰家园”“共同记忆”展馆等党建阵地,加 强网络舆情监测,拓展市场监管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从严治党。深入推 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推动以党 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持续推进党 风廉政建设,建设干部廉政档案电子信息平台,运用信息 化手段提升干部监督实效。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元旦、春节、中秋 、国庆等关键节点,加强廉洁过节纪律提醒,坚决不踩红 线、不碰高压线,严禁参与直接或间接服务对象组织的宴 请聚餐、娱乐旅游等活动,严禁收受礼品礼金、电子预付 卡、电子礼券等,主动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慎独慎 微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以真抓实干为导向,不断加 强队伍建设。召开干部工作专题会议,编制干部队伍发展 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充分调动干部 积极性,让大家有盼头、有奔头、有劲头。树立正确选人 用人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大胆起用年轻 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更好地发挥老同志示范带动作用,推 进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和结构优化。树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导向,引导广大干部走正道、干正事、扬正气,坚决抵制 妄议组织人事安排、诽谤中伤他人、散布政治“新冠病毒”等 歪风邪气,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进一步推动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 误的良好氛围。加强专业和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着力加 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领域职业化监管队伍。 探索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 市场监管所开展试点。四是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不断加强 法治建设。加强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对专业性、技术性 较强的引入专家论证,完善法律制度规范体系。完善法律 顾问、公职律师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法制保障服务。加 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强化诉前治理协调,深化公益 诉讼协作、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基层行 政执法风险。以案卷评查、市监讲堂等为载体,创新普法 形式,加强执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五是以整合提 升为目标,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进一 步整合机关、基层执法人员配置,形成“橄榄形”执法体制 ,落实市委编办区级跨部门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打造敢于 “亮剑”的市场监管执法体系。按照“精简整合、优化提升”的 思路,在充分保障民生和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有条件的事 业单位市场化改革,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最后,再强调3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疫情防控 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强化风险动态排查。 坚持“人物同防”,继续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风险排查 ,实时掌握经营者底数、严格落实“入厦通行码”制度、规范 提升集中监管仓检测消毒和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等 ,及时查缺补漏,确保风险可控。要强化企业责任落实。 督促指导企业将防控工作要求固化为长效机制,加强冻库 、农贸市场、零售药店等重点场所落实信息追溯、健康码 查验、发热药品登记报告等疫情防控措施。要强化疫情应 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实战演练,确保采取有 效措施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情况。要强化多层级联防联控 。建立与市级牵头、配合部门之间,市局与各区指挥部之 间多层级联防联控机制,在信息共享、措施对接等方面团 结协作,建立起有效的防控体系。 二是坚持更高水平推进文明城市长效创建。贯彻落实 《厦门市关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照文明典范城市测评标准 ,常态化抓实抓细农贸市场、文明餐桌、食品药品安全、 政务服务等各项创建任务和指标的落实。要聚焦问题精准 发力,高标准推动2022年“为民办实事”13个农贸市场改造 ,集中力量解决“螃蟹绑大草”“炸油条”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顽 瘴痼疾,督促劝导场内占道经营、环境卫生、违规吸烟等 陋习。要构建常态长效机制,继续推行“全时管理、错时监 管、包干驻场、问题抄告”等成熟的工作机制,运用视频监 控和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农贸市场食品安全、 公平交易和场容场貌等方面的智能监管。 三是坚持从严管理切实防范泄密事件发生。保密工作 事关政治安全。严守党的秘密是对党忠诚的基本要求,保 守国家秘密是公务员的基本义务和职业道德。全系统要深 刻汲取泄密案例教训,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切实加大保密 教育提醒力度,抓好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全员培训,讲清 讲透“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严禁私自携密外出。从思 想上筑牢保密防线,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此外,要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扎实抓好经费服务保 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继续抓好后勤保障、 老干部、工青妇、信访、综治、应急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更好地服务市场监管中心工作开展。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市场监管工作,任务艰巨、使命 光荣。站在新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接续奋斗、忠诚担当、埋头苦干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在全市市场监 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市场监 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 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共 识,务实创新,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市场监管事业新篇 章,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设厦门高 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讲 三点意见。 一、砥砺前行勇担当,20XX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成效 显著 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六稳”“六保”任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安全监管、着力质量提升、维 护市场秩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 作扎实有序推进,成效明显。我市在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 质量监测结果中位居全国第三,在2019年度全国100个城市 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全国第四;我市入选全国营商环 境标杆城市,其中我局牵头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我 局被评为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突 出单位、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19年度企业 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市局机关和食药检院成功续评第 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价监局被评为全国价格工作先进集体 ;思明区局被评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 进集体。 (一)戮力精准防控疫情展现新作为。始终将疫情防 控作为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多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一是坚决稳住市场秩序。采取超常规、强有力的防控措 施,积极开展市场、超市疫情应对工作,加强114个农贸市 场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市政府通过活禽集中屠宰及规 范交易工作方案,坚决取缔活禽和野生动物交易;劝停各 类聚餐活动近2500场;指导全市1505家药店做好购买发热 退烧药品病人的信息采集和上报工作;妥善处置酒店退款 投诉及其他涉疫投诉;从重从严从速打击借疫情防控之机 扰乱市场秩序各类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2起,有 力地稳定了疫情暴发初期的市场秩序。二是坚决守住进口 冷链食品监管防线。去年7月,青岛、大连等口岸陆续出现 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我局迅速开展冷冻 冷藏肉品风险排查,全面摸清冷链经营企业底数,形成动 态档案,目前,全市处于使用状态的各类冷库3363个;根 据全市“外防输入”“人物同防”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牵头全市 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组工作,强化源头管控,11月20日 起率先在全省实行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防控,首创入 厦通行码,做到“一口申报、一码通行、全链条追溯”;同时 ,切实加大冷链食品经营者日常监管力度,严格督促主体 责任落实,强化执法倒逼,已对33家未落实主体责任的企 业进行了查处。三是坚决保证防疫物资供应。积极破解防 疫物资短缺难题,助力2家企业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快 速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千方百计协调防疫物资生 产企业加快生产、转产,全天候配合海关查验放行防护用 品,建立防疫用品应急绿色通道、特事特办,“驻厂校准”体 温测量仪器,有效解决疫情之初防疫物资燃眉之急。组织 开展五大类医用防疫物资、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产 品说明书标识标签等专项检查,办理的生产销售伪劣熔喷 布案入选20XX年度全国消费品质量执法稽查十大典型案例 之首,防疫物资质量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聚力创优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结合复工复产 、“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集 成化改革,市场主体更加稳定,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全年 新增各类商事主体13.2万户,现存各类商事主体71.8万户。 一是助企措施更“活”。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出台支持企业复 工复产28条措施、全面提升营商环境37条措施、质量提升 行动服务“六稳”“六保”大局48项措施,为企业提供市场监管 全职能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减轻负担、持续注入 活力。率先实现药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落地,贝莱胜 公司取得我省首个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生产许可证。 二是登记许可更“快”。企业开办实现“一日、一窗,零收费 ”,其中,设立登记不超过0.5天。“全程网办、一日办结”被 评为全市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证照分离”改革实现 全覆盖试点,保留较国家、省改革力度更大的30项改革方 式,为全省自贸区试点工作提供“厦门样板”。在全省首创住 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住所申报制+告知承诺制”模式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稳步推进。三是服务效能更“优”。 在全省率先上线“大审批”信息化平台,覆盖食品、药品、医 疗器械、食品相关产品等23类许可审批事项;登记审批时 限大幅压缩,162个审批事项即来即办;推行“不见面审批 ”及证照联办“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4大类32个事项实现 “一份清单、一窗送件、一次领取”;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率 居全省首位。四是监管环境更“暖”。在全省率先出台《市 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实施办法》,对首批15个 领域的78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罚,适用《办法》办理不 予处罚案件139起。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适当延 长行政许可等期限,在省内率先完成“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 (PCR仪)校准装置”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建设全市首 个“防护产品(非医用)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开展 新冠病毒专利导航,减免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特种设备检 验费用4215万元,推荐省级守重企业280家。 (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创新业绩。主动融入 全市创新驱动大局,持续深入实施质量强市、知识产权、 标准化等三大战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 是质量强市战略纵深推进。在全国地市层面率先聚焦“六稳 ”“六保”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出台48条“硬核”举措;修订《 厦门市质量奖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质量奖励政策的力 度和广度,新增厦门市质量奖获奖组织3家;推进检验检测 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与厦 门大学工程技术学部签订合作备忘录,正式获批筹建福建 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高效高可靠 LED照明产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评20XX年福 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连 续三年保持在较强质量竞争力阶段,市民质量满意度评价 得分连续8年稳步提升,质量考核等级连续5年获得A级最佳 评级,得到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批 示肯定。二是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强化。出台知识产权服务 指引,完成厦门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建设,设 立首支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成立半导体知识 产权联盟、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联盟和“一带一路”光电产 业知识产权联盟,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高价值专利组合 培育等工作;知识产权培育成效明显,全市拥有有效发明 专利1627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7.9件,为全省 平均的2.96倍;10项专利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新增 注册商标7.56万多件。设立12家“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开展 公益维权,成立“厦门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厦门知 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办结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47件,处理 的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获评2019年度“专利行政保护十 大典型案例”。三是标准化战略深入实施。推动以市府办名 义出台进一步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出台《厦门市地方 标准管理办法》,高标准建设台标中心,推动“一市两标”政 策落地,兑现标准化战略扶持资金3400多万元,发布机关 事务管理等领域13项标准,新增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271项,全国叉装机安全与商业规格标准制定工作组和福 建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我市,10个标准项目获 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福建省标准贡献奖,3个国家级标 准化试点项目、2个总局涉台标准化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四)全力筑牢安全底线取得新成效。落实“四个最严 ”要求,严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四大安 全关口,全年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事故。一是食品 安全精准监管持续推进。推动市委市政府率先全省出台党 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稳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 范城市创建工作。指导市食安联制定首批38项高于国家标 准的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其中,分餐制等多项标准为全省 首创,土笋冻标准正式上升为全省地方标准。组织开展食 品安全“校园守护”行动、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 ,有效防范风险隐患。食品抽检2.9万批次,达8批次/千人 ,合格率98.6%。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0831特大销售 未经检验检疫猪肉案”等案件得到省局通报表扬。启动全市 小作坊质量提升行动,评选出首批厦门市食品加工小作坊 十佳特色品牌。圆满完成27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保障,保障对象近13.3万人次。“明厨亮灶”总体覆盖率 81.3%,其中学校、医院、养老院食堂实现全覆盖;“一品 一码”追溯监管模式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智慧监管”创新 举措、全市改革创新最佳案例第3名。出台《厦门市食品安 全公共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校园周边小饭桌“五维共治”模 式获评第三届全国市场监管领域十大社会共治优秀案例。 二是药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针对疫情诊疗方案推荐用药 ,全面加强药品经营使用环节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基层医 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安全、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等专项检查 ;强化网络销售药品化妆品监管,督促下架药品信息 8272条,流通领域药品、化妆品安全风险有效防范。修订 完善药品(疫苗)质量管理体系,药品(疫苗)监管初步 与国际现行标准接轨。成功组织全市疫苗安全突发事件 (Ⅳ级)应急演练,应急处置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强与省 药监局稽查办的联动协作,配合更加顺畅。完成医疗器械 生产许可现场检查及复查、生产备案检查142家次,开展无 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等4个专项检查,推动医疗器械注册人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和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分级管理3个 试点工作,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经营使用行为更加规范。全 市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百万人口报 告数均位居全省前茅。三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强 化。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整治三年 行动,发现的1989项问题隐患全部整改;查处两起伪造检 验报告和作业人员证案件并移送公安机关;建立每月会商 、督导服务机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开展 移动式压力容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等专项整治,有效管 控风险。上线运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监管规范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派出23名检验技术人员驻所保障特种设备监 管,实现技术人员驻所服务保障全覆盖。顺利召开贯彻《 厦门市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组织开 展电梯维保质量和检验质量抽查;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财政 补贴资金近935万元。“96196”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处置电梯困 人故障549起。四是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序开展。组织 开展质量监督抽查3345批次,食品相关产品等专项检查 339家次,儿童用品等风险监测70批次,强化闭环监管。落 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牵头成品油质量管控整改工作 ,建设我市成品油实验室,对全市零售加油站和储油库成 品油进行全数抽查,共427批次,办理各类涉成品油案件 24起。落实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制定《首 次现场检查辅导服务指南》,企业首检通过率明显提升。 (五)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迈出新步伐。持续完善 监管机制制度,突出监管执法重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净化。一是信用监管不断完善 。牵头市公安局等10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 抽查,抽取企业10512家;修订我局抽查事项清单,制定抽 查计划237项,抽查企业13655家。组织开展失联企业清理 整治,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超3万家次,有效构建封堵 失信的防火墙。企业年报公示率94.77%,居全省第一,得 到省局高度肯定。二是消费维权成效明显。全面使用全国 12315平台,及时有效化解“万里目”“康莱德”等群体性消费 纠纷,接收投诉举报约11.5万件,通过行政调解挽回经济损 失1.2亿元,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探索建立在线 纠纷调解机制,发展ODR企业40家。组织开展房地产等重 点行业的格式条款侵权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水产品称重专 项整治,全年新增案件65件,罚没款11.2万元,有效遏制乱 象回潮。三是价格监管规范有序。牵头建立全市涉企收费 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高站位持续推进全市涉企收费清 理整治工作;落实转供电环节收费全链条闭环监管,惠及 终端用户1272家,传导降费红利469万元,在全省作经验介 绍;医疗服务、教育机构等民生价费热点得到进一步规范 。全年共查办价格案件90件,实施经济制裁1659.9万元。四 是公平竞争执法整治有力。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 25件,罚没金额382.2万元,我局被表彰为2018-2019年度全 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持续强 化,厦门近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传销案被评为2019年度打 击传销十大典型案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稳步实施,全市 共审查增量政策措施137份,清理政策措施657份,并首次 开展专项抽查。以深入推进“六清”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市 场流通领域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五是 重点领域市场监管稳步推进。建立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 会议、应对广告领域职业索赔投诉举报工作制度,全国首 创移动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传统媒体广告违法率再创新 低,整治利用领导人形象进行商业营销活动工作得到省局 肯定并在省内其他地市推广。组织开展落实电商平台主体 责任等专项整治及重点时段网络交易定向监测,上线运行 全国首个移动电商监管系统,严厉打击网络交易违法行为 ,查处涉网案件204起,罚没金额492.8万元。推动成立厦门 市“文明快送”联盟,促进企业自治、行业自律。加强对农贸 市场、加油站等重点场所的现场计量检查,定量包装商品 净含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1.8%,水表、燃气表复核检定合格 率100%。抽查认证获证组织和检验检测机构60家,开展防 疫用品认证专项整治,认证及检验检测监管力度加大。六 是执法稽查工作持续强化。从严查处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等专项行动,全系统一般程序立案案件1525件 ,结案1586件,罚没款401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 责任19件,形成执法稽查震慑态势。积极推动区级层面跨 部门综合执法改革,我局在全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座 谈会上做典型发言。认真履行市“双打”办职责,“双打”工作 再创佳绩,全市共有7个案例入选全国“双打”办反侵权假冒 年度报告。 (六)努力夯实履职基础彰显新风采。党的政治建设 全面推进,凝心融合工程、能力提升工程、智慧监管工程 等“三大工程”成效显著,履职根基进一步夯实。一是坚持党 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组织开展“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专项活动,“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巩固。2个基层党建品牌获 评第二届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信仰家园”成为市直机关 党建示范阵地。聚焦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 弱环节,以思明、湖里区局为试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全 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驻局纪检组紧紧围绕大 局,加强政治监督,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 ,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建立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帮扶协作 ,与临夏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管局签署《帮扶协作协议》。 小个专非公党建工作持续推进,得到总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工的表扬。二是健全法治保障。《厦门经济特区电梯安 全管理条例》《厦门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 两部特区立法正式实施。出台疫情防控期间行政执法案件 法制审核、应对职业索赔工作的指导意见、行政执法疑难 案件协调办理暂行办法,编制系统各板块作业指导书,全 系统监管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3个案卷被总局评为优秀案 卷,4个行政处罚案例入选厦门市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 普法教育不断加强,我局的“两法”知识竞赛成绩居全省第一 ,派员作为福建省队主力参加全国药品法律知识竞赛,荣 获全国第一。三是推进“智慧市监”。监管对象数据库从 25个增至70个,审批系统从3个增至26个,网格化移动监管 执法手段从5项增至14项,与总局省局系统的对接从空白到 有对接需求的系统全部实现对接;完成网格化移动执法平 台执法移动端全程电子化开发和PC端一张图监管态势展示 建设,建立40个风险预警模型;完善“一网通办”平台,完成 23个审批事项信息化建设及商事主体登记全部事项的全程 电子化建设,开发年报智能催报系统;构建移动工作平台 和全系统便捷知识共享体系,建立统一门户,实现29个内 外网应用系统的统一认证、单点登录。五是优化队伍建设 。调整设置部分内设处室和直属行政机构,职责落实更加 有力。出台《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改革创新促进办法》,改 革引领的思路和机制进一步明确。实现政务督查、纪律检 查、效能和绩效职能“四合一”,开展督查40余次,监督执纪 问责20人,督查“利剑”作用充分发挥。大力选配德才兼优干 部,累计提拔晋升干部33批次387名,交流轮岗213名。主 动争取省局授权,率先全省开展食品药品检查队伍专业化 职业化建设。先后开展各业务专题培训班26个班次,累计 参训11924人次,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明显提升。六是扩大 宣传效应。完善新闻宣传、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制度,组 织5场新闻发布会,各级媒体刊发稿件2000多篇,积极打造 “厦门市场监管”新媒体平台,监测舆情2455条,政策解读、 法治宣传、科普教育、舆情引导全方位加强。 一年来,机关党建、效能建设、应急处置、安全生产 、财务装备、后勤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信访、保密、老 干部、工青妇、综治、计生等工作及各事业单位,紧紧围 绕中心、全力服务大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主动顺应改革 ,全面履职尽责,取得了突出成绩。商事制度改革有突破 。率先全国开展住所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多证合一”改革试 点,行政许可平均承诺时限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效激发各 类商事主体发展活力,五年净增商事主体户数37.39万户 ,增幅达112%。我市被确定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质 量提升战略有成效。我市作为全国首批十个推进质量工作 成效突出的地方之一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厦航获全省唯 一中国质量奖。全市建成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及国家平板显 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厦门)。我市获批成为全国唯一开 展两岸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试点的城市,首批入选国 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和知识产权强市创 建市。民生安全有保障。食品安全战略稳步推进,基本实 现“一张网”监管和入市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可追溯管理。 市场安全基础巩固向好,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区域 性、系统性事件。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有改善。竞争环境 规范有序,重点领域市场整治有力有效,扫黑除恶专项斗 争取得突出成效。消费环境持续改善,连续两年在城市消 费者满意度测评中位居全国前列。监管执法体制改革有进 展。机构改革高效高质完成,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综合 监管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机制被作为 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在全国复制推广。大 战大考面前有担当。全系统干部职工忠于职守、坚毅担当 ,在应对重大事件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特别是在厦门会 晤、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大战大考面前彰显使命担 当,出色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我局的任务,涌现了一大 批先进模范典型,荣立集体三等功,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 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 ,是总局、省局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广 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基层的同志们做了大 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是一支敢担当、善作为、有情 怀、能战斗的市监队伍。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你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工 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营商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 定差距,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支撑地 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知识产权市场化运用有 待提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仍 存在安全隐患,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还不够全面;工作 职责界定有待进一步厘清;基层的监管力量不足问题还没 有得到有效解决,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干部 担当作为不够等等。对此,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 认真研究解决。 二、把握方向明思路,深刻领会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新 挑战新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 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 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 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 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识变、科 学应变、主动求变,牢记责任使命、推动改革创新、强化 担当作为,高站位、高标准、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确保“十四五”市场监管各项建设开好局、迈好步。 (一)牢记责任使命,高站位服务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市场 监管部门的积极主动作为。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市 场监管的责任使命,做到“三个统一”。一是把思想和行动统 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上来。习近平 总书记对市场监管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十四 五时期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 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等重大决策部署,对新时期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创新提出了 全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化认识、领会精髓,以更高标准、 更高要求加强市场监管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迈好构 建新发展格局第一步的要求。二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 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部署上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作会议 强调了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理念,提出了 “五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和六项重点要求,部署了七项重点工 作任务,为做好今年市场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具体路径 ,我们要准确把握、理清思路,更加自觉地把市场监管工 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三是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市委 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激发 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 商环境”、“完善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坚持人物同防,落实 进口冷链食品全面检测、全面追溯、全面消毒要求”、“构建 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等,对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一系列 部署。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认清方位、找准定位、争 先作为,以履职尽责和工作成效来体现、落实政治意识及 责任担当,为推动我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作 出应有的贡献。 (二)推动改革创新,高标准激发新发展活力 市委市政府把今年定为“创新发展年”,唯有创新驱动的 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清醒地认识到市 场监管部门始终处于改革第一线,面临着诸多亟待融合的 任务,存在着高效监管制度尚不完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 境有待改善等短板,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因“市 ”而动,顺“市”而为,做到既高效严管,又审慎包容,走出 一条有厦门市场监管特色的新路子,更好地服务厦门经济 社会发展大局。一是要以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创新作为激发 市场活力的首要环节,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深 化企业登记注册、审批许可等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更大 范围探索告知承诺,落实涉企经营许可清单管理制度,减 少证明事项,最大限度降低准入门槛。二是要以维护公平 竞争作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加强反垄断 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 ,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培育公 平竞争文化,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三是要以标 准规则国际对接作为促进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 ,以加快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创新基地和自由港 特征经济特区为契机,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 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与“金砖”国家、“一 带一路”国家地区和对台的交流合作,提高经济竞争力。四 是要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责,统筹 安全与发展,着力在风险监测、预警分析、精准监管和应 急处置等关键环节,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 品安全监管,狠抓责任落实,把“四个最严”落到实处,坚决 守住安全底线,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五是要以系统 性监管作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更好地统筹产 品与服务市场、线上与线下市场、国内与国际市场等各类 市场,统筹“双随机、一公开”和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各种 方式,统筹智慧监管、综合监管、社会共治等各种手段 ,统筹推进综合执法、事业单位改革形成改革合力,实现 市场监管工作行稳致远。 (三)强化担当作为,高水平筑牢新发展基础 新发展阶段赋予我们新使命,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新 作为。机构改革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团结、融合、严管、 厚爱”理念,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挥出了厦 门市场监管的整体优势,基本达到市委市政府的预期要求 。但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仍有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进 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全面履职尽责。首先,要乐于担当。 “乐”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场监管工作与人民群 众生活息息相关。要始终牢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 民,为厦门的市民群众服务。只有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为什 么工作”、“为谁工作”问题,才能做到大事难事面前不等不 靠不推诿,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民群众 最为关心的疑难杂症,在担当奉献中收获成就和享受快乐 。其次,要敢于担当。“敢”的底气来源于各级党组织的坚强 领导,市局、区局党组要切实担负起责任,要有“跳起摸高 摘桃子”的决心,围绕“争取最好的业绩,拿出最亮丽的绩效 ”来主动谋划工作,抓好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来源于过硬 的能力素质,要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在 “干什么、学什么”的基础上,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进行系 统性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履职能力,加 强队伍能力建设,降低履职风险;来源于鲜明的用人导向 ,要让全系统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让善于跳起摸高的 干部在更高的平台上摘桃子,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 下的良性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容 错纠错机制,而且今后这样的激励导向一定会成为常态。 再则,要善于担当。担当作为要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 ,围绕着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在复杂局面和多重考验中 把握平衡、推进工作。要善于抓统筹协调,新冠肺炎疫情 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尤其是防控重点转入“人物同 防”后,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就成为当前我局防控工作的 重中之重,要按照全链条、可追溯、一体化管理的要求 ,继续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在此基础上将市场 监管的各项工作往前推进。要善于抓风险排查,要增强政 治性、敏锐性,把握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变化态势,新业 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发展趋势,群众和舆情关注的热点 ,及时调整监管重点,主动排查可能形成和积累的风险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要让监管职责变成监 管风险。要善于抓基层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基层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全局工作的落实。 要向基层赋能,加强上级机关对基层的业务指导,不能只 下派任务而没有具体指导;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疑难问题 不缺位、不失声,避免基层单打独斗;扩大面向基层的信 息共享和政策参与;将机关基层轮岗轮训、混岗实战常态 化。要善于抓科技赋能,加速建设统一的智慧市监系统 ,用数据打破条线本位和业务藩篱,深化融合,让全系统 用同一双眼睛看问题、同一把标尺量成效,真正实现各业 务条线之间的业务协作和综合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三、奋力作为促发展,全面推进20XX年市场监管各项 工作落地见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 好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意义重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 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 展超越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系统观念 ,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 管体系,实现市场准入更加便捷、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高效 、市场竞争更加公平、质量提升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安全 监管更加到位、市场秩序更加有序,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 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XX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厦门经济 特区建设40周年,是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的关键 之年。我局要突出抓好四条主线工作、四项阶段性重点任 务和一个基础建设。 (一)抓住“四条主线”,努力推动整体工作上新台 阶 1.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去年秋冬季以来,国 内多地接连出现“物传人”病例,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 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 控为重点,以更严更实举措严防严控疫情风险。一是强化 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可追溯一体化管理。强化动态排查 ,持续做好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冷库动态监测 管理,实时掌握关键信息底数;强化入厦源头管控,完善 全渠道入厦申报,推进集中监管仓提速扩容增效,确保所 有入厦进口冷链食品全部纳入管理,实现“一口申报、一码 通行”;强化全链条闭环管控,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食 品生产经营者如实上传追溯信息,落实预防性全面消毒、 加强物品环境人员防控等主体责任,对不履行防控责任的 ,依法严肃查处。二是全力支持各类防疫物资的市场供应 。继续开通防疫用品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全力支持疫情防 控相关药品、疫苗研发和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各类防 疫物资用品的市场供应。三是加强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 场秩序监管。持续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 监管,坚决防止质量不合格和标签瑕疵产品流入市场、出 口国外;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切实 保障防疫用品质量安全。四是压实农贸市场常态化防控措 施。督促市场开办单位按标准对市场环境开展清理、入场 查验、定期消杀工作;加强野生动物市场监管,全面禁止 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推行活禽集中屠宰,岛内和岛外 主城区禽类白条上市,农贸市场禁止活禽宰杀。五是及时 处理疫情防控相关的各类投诉,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是督促落实发热药品零售登记报告,确保及早发现及 时处置。七是严查疫情防控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关 注研究网络销售、同城快送等业态的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 监管工作。八是毫不放松抓好内部防控,加强人员自身防 护,组织好疫苗接种,把系统内部各项防控工作进一步抓 实抓细抓到位。 2.全力以赴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 度,持续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负担 ,加快打造营商成本的“洼地”和投资创业的“高地”。一是深 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在全市复制推 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动态调整“多证合一”改革事项。 推进食品、药品零售等经营许可改革,试点“一业一证”改革 ,扩大实行告知承诺事项范围。拓展“一件事一次办”范围至 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进一步简化示范文本,减少不合理 重复提供的证明材料,压缩许可审批办理时限,增加即办 件事项。承接好省局下放的食品相关产品审批事项,按照 “强区放权”工作要求,重新梳理划分登记审批事权,鼓励窗 口创新服务举措,在自贸区探索登记确认制、市场准入承 诺即准营等改革。二是持续推进登记便利化改革。进一步 完善和落实窗口咨询导办、值班主任、否决报备等各项制 度。增强全程电子化服务能力,实现四个“全覆盖”,即:商 事主体线上线下、PC端移动端办理渠道全覆盖;设立、变 更备案、注销生命周期全覆盖;人工与智能服务方式全覆 盖;执照、发票、公章办理等服务功能全覆盖。深入推进 注销便利化改革,缩减简易注销公告和注销登记时限;建 立对接机制,协同法院推进破产便利化改革,方便破产企 业重组或退出。三是统筹运用多种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 后监管,对以承诺方式获准进入的市场主体进行守诺核查 ,及时跟进监管措施,防止风险积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准确把握“四新”经济形态的交易模式和行为特点,继续完 善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等制度,推动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 。落实总局“四个聚焦”要求,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优化全 市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功能,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 、共享、公示和评价;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 产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推动编制失信惩戒措施清单 ,依托全市联合惩戒平台强化联合惩戒力度;加强信用信 息深度开发利用,发挥信用在消费和商业合作中的导向作 用;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机制,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强化分类结果及风险预警在“双随机”抽查中的应用。四是 加大稳企帮扶力度。持续推进各类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政策 落地,完善配套措施。落实“为民办实事”要求,制定并落实 全市农贸市场全面提升改造规划,推动完成全市46个农贸 市场的改造提升。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指导企业完善 信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药品零售企业集约化 经营、非处方药布点销售、简化中药饮片存储条件认证等 方面探索创新,服务药企发展。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 设,实施计量技术特派员驻企服务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 决计量测试难题。扎实开展中小企业对标达标提升行动 ,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运用知识产权质 押和股权质押登记,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继续对价格矛 盾较突出、企业反映较强烈的领域,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清 理整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千方百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加快建设金砖国家新 工业革命伙伴创新基地为契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 略、质量强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积极服务生物医药、电 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增强竞争 优势,奋力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深入实施知识产 权强市战略。科学合理制订全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和2035年知识产权发展远景规划,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顶层 设计。建立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相匹 配的知识产权创新体系。着力推进设立中国(厦门)知识 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厦门临夏知 识产权经济协作区建设,探索厦门知识产权商城、两岸知 识产权银行项目建设。通过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 商标品牌经济等,推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贯彻落实《 厦门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强化知识产权 全链条保护。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手段,构建便民利民的知 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我市重点品牌企业的维权服 务力度,探索完善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共建知识产权大保 护格局。二是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向上争取支持我市 建设金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创新示范基地,推进金 砖国家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方面互通互认 。密切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 集聚区,提升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 协同服务。完善质量激励机制和政策协同体系,解决一批 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升重点行业质 量整体水平。三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落实市政府《关 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进一步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加 强地方标准管理,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公共服 务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团体标 准和企业标准管理,支持企业开展对标达标和企业标准领 跑者工作,鼓励标准化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以服务两岸 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建设台湾地区标 准化(厦门)研究中心,构建“厦台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 ”,在重点领域开展两岸标准合作等,促进两岸行业标准共 通。 4.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 事,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早抓小 ,防微杜渐做好风险防范,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损害 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安全放心的市场环 境。一是消费维权要常抓不懈。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 作,及时发布消费预警提示,分步推进消费投诉公示工作 ,推进落实经营者首负责任和赔偿先付制度,引导经营者 依法诚信经营;加强重点商圈消费维权网点建设,加快推 进企业建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实施多方线上调解 ,提高商圈和企业消费纠纷自我处理和快速化解能力;突 出重点行业问题和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 治;优化完善12315工作体系,支持市区消委会发挥在维护 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安全监管要毫不放松。 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着力防范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风险,守住安全底 线。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推动落实《厦门市实施食品 安全战略创建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 (20XX—2022年)》以及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餐饮质 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推进供厦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 食品标准基础性保障作用,提升食品安全供给质量水平 ;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以食品生产 小作坊安全评估、进口食品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假冒 伪劣食品、保健食品行业等各类专项整治;加强抽检及结 果运用,强化“一品一码”追溯、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隐患排 查和闭环管理。加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 突 出重点品种,综合运用日常巡查、飞行抽查、抽查抽检等 多种手段,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新冠疫苗的后续 质量监管;继续做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NRA)评估迎检 工作;持续实施失效药品回收,防止流入非法渠道,防范 和化解药品安全风险。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现设备 网格化管理,夯实监管基础;发挥保险等市场化机制作用 ,不断深化电梯按需维保和检验检测的改革;继续开展专 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隐患排查,加强应急响应和实战演 练,落实风险分类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的事故。强化生 产和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统一监管,通过开展评价性抽查提 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大监督抽查和后处理的力度 ;选取符合辖区监管特点的产品制定重点产品监管清单 ,重点组织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持续组织 电线电缆、水泥、危化品等重点工业质量安全的隐患排查 ;落实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和制造业企业信用 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加大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力度,保持 监管高压态势。三是竞争政策实施要一以贯之。坚决贯彻 总局的决策部署,按照支持和规范、治果和治因、监管执 法和制度设计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 ,加大对平台经济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通过约 谈、政策宣传等方式指导辖区平台电商企业合法规范发展 。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抽查、重大政策措施会审、举报和回 应等机制,统筹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试点开展第三 方评估工作。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 ,持续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注重从电商等重点领域挖掘问 题线索,进一步加大打击传销力度。总结、巩固扫黑除恶 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四是侵犯知识 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要严厉打击。根据全国和福 建省“双打”工作部署,牵头组织全市31个市直单位,突出制 售源头和重点流通环节,进一步加大网络市场、食品、药 品、医疗器械等重点市场监管,强化商标、专利、地理标 志等行政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五是重 点领域监管执法要不断加强。探索建设网络交易市场业务 监管感知系统,全面推行厦门移动电商监管系统,扎实开 展网络市场监管“网剑行动”,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持续 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进一步加大《广告法》宣传力 度,加强传统媒体广告监测,落实媒体信用评分制度;运 用移动端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推进互联网广告监管工作 ;充分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强化医 药、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广告监管,严厉打击利用重大政治 活动进行商业炒作的违法行为。围绕电子计价秤、加油机 等重点民生器具强化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计量欺诈行为。 对重点、热点领域和行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抽查,对于首次 通过认证的获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进一步加强认证与检 验检测领域监管。开展全市重点行业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 治,加强合同监管执法。加强教育、医疗、药品、生活必 需品等领域的价格监管,开展行业协会违法违规收费专项 清理,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二)突出“四项任务”,全力确保阶段性目标争先 出彩     1.高标准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创城工作 起步于厦门,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一把手”主抓的民生工 程、民心工程来推进,要求我们必须以优异的成绩摘得这 块“金字招牌”。今年三四月份将迎来国家验收,在冲刺阶段 要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要树立正确的创城观。以创城 为契机,主动破解顽疾性问题,将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为长 效机制,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要全面落实问题整 改。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提升方案,举一反三 ,做到整改没有漏项不留死角,实现全面对标提升。要滚 动开展明查暗访。各区要对照评价细则对明查点实施任务 包干,确保推出水平过硬的明查点,坚决做好验收“必答题 ”。市食安办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暗访,对发现的共 性问题定期通报,督促整改。要全方位宣传发动。以提升 群众满意度、知晓度为目标,运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各 类平台,通过制作短视频、张贴海报、播放广告等形式加 大宣传,同时精心策划并公布一批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 行为典型案例。要统筹推进创城工作。各区局要主动与区 委区政府、镇街对接,积极争取支持,统筹多方力量,整 体推进创建工作。 2.高水平建设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是市场监管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要充分发 挥先进科技在特种设备日常监管的作用,将全市所有的特 种设备全部纳入信息化监管系统,尽一切可能做到动态监 管。这项工作要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要推进全市特种设备 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对平台功能进行及时调整完善;建立 起辖区内特种设备动态的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全市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工作动态;将省局监管平台、我市商事主体登 记平台等多平台打通,归集特种设备及相关单位的数据信 息,加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实现“一键查”和“一网查”。要积 极探索电梯等特种设备应用远程监控,推进智慧监管,提 高设备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水平。要制定设备添置配备计 划,以处、科、所为单位,为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单位配 备移动执法终端,以满足特种设备移动监管需求,并及时 组织相关培训。 3.高起点推进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机构建设。继续推动市 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加挂厦门市医疗器械检测研究 中心)异地扩建和整体建设,搭建基础研究、动物实验、 检验检测等全链条技术服务平台,为质量安全监管和全市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要明确思路,争取尽 快立项。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政策配套”思路,加强 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加快筹备,推动立项。要加强协调 ,争取多方支持。继续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食品药 品检定研究院、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海沧区等单位汇报 和协调,在政策措施、场地选址、资金保障等方面取得支 持。要对标先进,高起点推进建设。要对标国内领先、国 际先进水平,优化项目规划和功能布局,采取现代化的设 计和施工方式,针对我市产业发展急需,启动建设8类医疗 器械检测实验室,并新建或扩建食品、生物制品、化妆品 、生物安全评价等实验室。 4.高质量完成商事主体年报工作。要把督促商事主体年 报作为一项基础性、全面性的监管工作,做到在年报中监 管,在监管中年报。要善用“加法”,健全完善年报工作领导 挂钩联系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和工作专班制度,形成长效 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与税务、统计、商务、人社、海关等 有关部门的协调协作,协调沟通社团组织、第三方机构共 同参与年报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商事主体有效联系 方式的采集和运用,通过群发短信、上门催办、发放告知 书、分行业组织引导等方法实施点对点催报,做到每一片 区都有人管、每一户企业都有人抓。要做好“减法”,继续开 展失联企业清理,制定下发撤销商事登记相关文件,严厉 打击冒用他人信息及虚假地址等骗取登记的违法行为,减 少年报统计基数,降低监管风险,净化市场环境。 (三)夯实“一个基础”,切实保障各项工作协同高 效推进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 理论武装,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党建 品牌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切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 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抓好上 级检查巡察问题整改工作,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系列活动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组织开展建党百年庆祝活动。 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对标对表继续深化文明创建。扎实开 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 突出学用结合,深入调 查研究、强化督办问效,切实提升活动实效。持续推进作 风效能建设,针对损害群众利益、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 题开展系统性的专项整治,坚决纠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问题;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各级实施 细则,持续深化“1+X”专项整治。更加主动地支持驻局纪检 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更加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于在监 督下开展工作。加强“小个专”党组织队伍建设,做到应建则 建,扩大“小个专”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覆盖面。 2.全力抓好履职能力建设。严格政治标准,树立正确选 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干部队伍建设 五年规划,扬正气、走正道,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战之必胜的铁军队伍。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化零为整 ”的培训工作思路,突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特种设 备监管等工作实际,继续合理安排业务板块进行干部轮训 ;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检验技术人员驻所制度,推进食药 等检查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突出“关爱基层,倾向一线”的 导向,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人财 物向基层倾斜,特别是在职级晋升和干部选任等适当向基 层倾斜,形成机关、基层双向交流机制。坚持问题导向 ,开展政务、效能、绩效督查和纪律检查,推动党内监督 与行政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3.不断夯实法治保障基础。推进《厦门经济特区农贸市 场条例》立法工作,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保证 食用农产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统一的、可操作性强 的执法办案规则,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促进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纠错 作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推动法律适用和有关裁量标准 的统一;继续发挥法律顾问团队和系统公职律师作用,破 解执法难题,提高决策水平。 4.着力推进智慧监管工程。全面实现注册审批业务全程 电子化及延伸应用,开展情景式导航、秒批秒办和证照联 办等应用建设,深入推进便民服务智能化。建立统一的食 品安全快检业务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食品安全抽检系统 ,强化核查处置和抽检数据分析。推进网络监管主动感知 手段建设,积极推进远程监管应用,让数据流动代替执法 人员跑动,加强社会共治和企业自律,提高监管效能。深 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对全局业务工作概览、统计分析、预 警监测、工作动态等进行直观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 5.不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一方面,加强内部综合执法 改革,进一步整合精简市局机关和市场监管所执法队伍 ,做大做实做强区局机关执法力量,形成“橄榄形”执法队伍 。建立统一指挥、跨区域协作、整体联动的综合行政执法 工作机制。以群众关切、监管压力大的食品添加剂、化妆 品、医药、进口冷链食品、利用领导肖像营销、网络传销 等领域为重点,选准切入点,重拳出击,强化大要案查办 力度,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做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震 慑几年。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综合执 法,以岛外四个区为试点,将市级层面跨部门综合执法成 功经验复制推广至区级层面,着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 法等问题。 6.加快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尽快理顺知识产权相关工作 职责,推进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建设;根据全市统一部 署,按照“精简整合、优化提升”的事业单位改革思路,整合 力量,精简数量,明确功能和定位,逐步推进部分事业单 位市场化改革,通过改革更好地激活体制和机制,进一步 强化事业单位的责任担当和服务发展能力。 7.加强新闻宣传和舆情处置。充分运用融媒体,以市场 监管科普宣传教育为重点,全方位宣传报道市场监管工作 ;加强对舆情工作的处置和引导,提升市场监管工作的公 信力和影响力。 8.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扎 实抓好经费服务保障,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对工作项 目经费的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双监 控”,切实做到“花钱问效,无效问责”。 要继续发挥后勤保障、政府信息公开、机要保密、老 干部、工青妇、计生、综治、信访、应急和安全生产等工 作,更好地服务市场监管中心工作开展。 同志们,景象升平开新局,金牛奋蹄谱新篇。在伟大 的“十四五”开局之年,让我们发扬为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 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锐意进取,担当有 为,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市场监管事业新篇章,为高水 平建设厦门“两高”“两化”城市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 祝建党100周年! 省市场监管局冯水华局长在20XX年全省市 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是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工作会 议。会议主要任务是:站在新时代征程上,进一步凝集共 识,明确任务,为奋力谱写我省市场监管事业走在前列新 篇章起好步、开好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更加坚定起好步开好局的信心和 决心 20XX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监管 ,优化服务,各方面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全省改革发展 稳定大局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 (一)“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推进。涉企证照工商 通办改革扎实推进。“证照分离”全省推开,“多证合一”拓展 到28个事项,“证照联办”平台首批12个联办事项上线运行 ,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商事领域“一网通办 ”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宁波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 通报表扬,舟山市证照分离改革、湖州市涉企证照工商通 办经验获全省推广。生产经营许可审批改革持续深化。首 批试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简化审批程序改革,省级发证 19类工业产品实行“一企一证”制度。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 联合审批制度,全国率先试点简化计量校准机构备案,压 减材料60%以上。加快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改革步伐,稳步 推进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度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 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通过数量居全国第一。 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商标受理窗口增至7个 ,义乌市设立马德里国际注册受理处,新增注册商标48万 件。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 量达到23.6件。“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牵头起草《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指南》国家标准,制订 5项办事服务省级地方标准。 (二)市场主体质效持续提升。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 动。省委、省政府印发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开展“质量 提升行动年”活动和“双百双零”活动。省政府出台加强质量 认证体系建设相关意见,积极推进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 综合改革试点。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59个,“品字标”企业 累计达到556家。国家对省级政府质量考核连续3年位列第 一方阵,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获批数量和命名数量位居 全国第一。组织实施27个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示范项目。台 州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全面 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第一阶 段工作经验被总局发文推广。省政府印发数字化转型标准 化建设方案,制定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全面 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方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 排放等一批地方强制性标准。率先实施政府部门标准化建 设绩效考核,组织首届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建立 全国首个标准化地方统计制度。全球首个电子商务国际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杭州,温州市率先开展对标达标“标准 领跑者”行动。大力推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出台服务民营 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举措,新设小微企业36.3万户,同比增 长18.3%;民企“双对接”领域不断扩大,成效更加明显;率 先探索建设“信用宝”平台,扶持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额度 46.5亿元。商品市场实现成交总额2.2万亿元,技术服务企 业7万批次,完成在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2.6万台件。个体 工商户、商品交易市场非公党建工作持续加强,网商党建 扎实推进。绍兴首创“银商合作”小微融资模式,湖州发布全 国首批绿色产品认证证书。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在浙江”建设 。率先发布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指引和放心消费“三度一 率”评价体系,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超过1.5万家,无理由 退货承诺单位1.6万家。全力抓好省政府民生实事,建设农 村家宴放心厨房1602个、名特优食品作坊621家、放心餐饮 单位3329家、放心农贸市场355家。衢州市深入开展化妆品 美丽消费示范工程。我省成为央视“3·15”晚会唯一点赞省份 。 (三)竞争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取得积 极进展。督促指导各级政府及部门审查新制订文件1.5万件 ,清理存量政策文件3.8万件,废止修改954件,查处行政垄 断案件36件。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扎实推进。开 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清退违规金额1.8亿多元。加强房地 产、医药等市场价格监管,查处案件519件。强化反不正当 竞争执法,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查处各类经济违 法案件2.8万件,全国首个“市场监管互联网执法办案平台 ”正式上线,并被评为省政府部门改革创新项目。余杭区跨 区域网络市场协同治理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严厉打击 传销,查处案件143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双打 ”工作有效推进,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1.5万件、商标违法 案件4470件,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义乌 (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推动《含县 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普通集体和证明商标审查标准》出台 ,稳妥处置著名商标废止后续工作,化解吉利与“亚太”商标 争议。丽水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跃居全省首位。重点领域 市场监管深入推进。网络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国家电子商 务信用建设平台和全国电子商务监测中心启动,电子证据 司法鉴定中心资质获批。强化广告导向监管,高质量提供 广告监测信息,互联网广告监测延伸到千家微信和千个 APP,率先开展广告标准化建设和互联网广告信用评价。信 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省级部门“双随机”抽查实现全覆盖和 电子化管理,抽查企业9.8万户。2.1万户企业被列入全省严 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累计吊销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6.5万 户,依职权注销个体工商户25.7万户,瑞安市、兰溪市等地 试点强制注销企业1.8万户。首次对11.9万户海关管理企业 实施“多报合一”,四类主体年报实现“一次不跑”。 (四)质量安全形势保持平稳。药品安全监管日益完 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生生物疫苗案件重 要指示精神,组织对全省疫苗生产企业、储配单位进行全 覆盖检查,有效确保全省疫苗安全。开展血液制品、注射 剂等高风险企业飞行检查221家次,抽检20275批次,办结 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案件2438件,医疗器械网络 销售备案和监测处置、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等 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食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强化食品安 全党政同责,实施细则实现市县全覆盖,51个县(市、区 )获得省级食品安全县称号,我省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食品 安全考核A级。食品和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得 到总局充分肯定和社会好评,食品源头风险管控不断加强 ,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28万批次,推动农批 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杭州市名特优食品作坊创建、 嘉兴市乡镇农贸市场快检室建设成效显著。开展校园及周 边“五毛食品”、农村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查处食品违法案 件1.7万件,网络订餐单位持证率、公示率分别提高到 93%和90%。率先推广食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责 任险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成效明显,组织电梯检验、检测、维保改革试 点,推动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改革,“宁波模式”得到全面推广 ,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死亡率远低于省控指标。开展“你 点我查”“你送我检”免费检测活动,组织“纤检保健康”“蓝剑 ”系列专项执法行动,采集质量安全风险信息1.1万条,召回 缺陷消费品147万件(套)。全省没有出现系统性、区域性 、行业性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五)履职尽责能力日益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 化。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新组建的省局党委第一时间建立机关建设、班子建设、 意识形态工作等制度。认真履行省委巡视整改责任,高标 准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驰而不息正风肃纪,集中整治形 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违规违纪、失责失范问题。 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局机关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市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开展“基层建设深化年”活动,推 进星级规范化市场监管所创建和规范化执法办案区建设。 省局安排改善基层办公条件资金8142万元,购置特种车 438辆。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基层所长能力大比武活动 。市场监管基础支撑明显加强。积极开展统一行政执法监 管平台建设,市、县两级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不断加强,台 州市法治市场建设被省委列为省、市共建示范项目。国家 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建设纳入全省“大湾 区”战略,全国首家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专业计量仲裁机构落 户浙江自贸区,之江实验室首批合作项目加快推进,省标 准化研究院成功入选全省新型智库。研究院所、检验检测 机构、协会学会、报社等单位建设稳步推进。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市场监管领域机构改革、部门 重组、职能融合的叠加期,取得的成绩更加来之不易。这 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的结 果,是系统上下开拓奋进、团结实干的结果。特别是市县 市场监管部门,身处改革调整环境之中依然尽心履职,不 辱使命,维护市场监管工作的全局性和执行力。正是由于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齐心协力和奋力拼搏,我省市场监管 事业才得以走过不平凡的历程,才得以创造一个又一个来 之不易的工作业绩,才得以为我省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奋 力走在前列不断夯实基础,并更加坚定我们不断开拓前行 的信心和决心。实践启示我们:市场监管工作必须始终坚 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好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不断 提高把方向、谋大局、作决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必 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 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评 判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必须始终坚持融入大局 ,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 地抓好贯彻落实;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甘当改革的实 践者、参与者、推动者,从理念到行动中自我加压、自我 倒逼和自我革命;必须始终坚持严明纪律,坚决把纪律和 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公信力;必须始终 坚持系统建设,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打造一支敢担当、善 作为、有情怀、能征战的市场监管队伍。以上这些启示凝 结着全省市场监管领域原工商、质监、食药、价格监督、 知识产权等各条战线干部职工的智慧结晶,我们要在今后 工作中继续坚持、持续深化。在此,我代表省局领导班子 ,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 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市场监管工作 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的工作理念 和干部队伍亟需加快融合,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难点,市 场营商环境有待改善,新型高效监管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产品和服务质量、食品药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 较大差距,对基层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回应和破解仍有 待进一步加力,等等。对此,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 认真研究解决。 二、准确把握特征,树牢起好步开好局必须有的工作 新理念 今年是全省新的市场监管局组建后开局起步之年,凝 集共识、理清思路、创新理念的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 繁重而紧迫。站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 史新起点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认清 方位、找准定位、争先作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 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场监管总局的决策部署上来。 提高站位,根本就是要坚决把牢“政治建局”这一主方向 。讲政治是我省市场监管工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 市场监管部门履职尽责的根本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 牢固树立“政治建局”的观念,并以自身履职尽责和工作成效 来体现、落实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真正做到政治上过得 硬、靠得住。一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伟大旗帜。要更加自觉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使之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要深刻把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 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断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 局面的水平和能力。二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 子走下去。“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航向的“指南针”,也是启 迪我省市场监管工作智慧的“金钥匙”。随着时代前进和实践 深入,“八八战略”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各级市场监管 部门要不断拿出新招数、推出新举措,在推进“两个高水平 ”建设的进程中,奋力谱写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浙江篇章。 三要坚决担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 ,提出了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品牌战 略等重要论述。市场监管工作践行新期望具有丰富的内容 和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 作的殷切期望,自觉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紧紧围 绕“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工作导向,准确把握“时”与“势 ”,清醒意识“危”与“机”,坚持干在实处,确保走在前列 ,奋力勇立潮头。 认清方位,核心就是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这一主旋律。 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发展阶段的新目标,紧扣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 个阶段目标,明确近期计划,思考中期规划,重视远期谋 划;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着力提升 供给体系质量,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助力发展更加 平衡、更加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深 刻认识新时代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新提升,增强依法履 职、科学履职、高效履职能力,既在市场监管职能中当好 主角,也在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职 能中担当有为,加快实现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我们要全面用好新时代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变挑战为 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实现市场监管工作行稳致远。一方 面,要敏锐捕捉机遇。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带来的机遇,积极融入产业形态、分工和组织模式的深刻 变革,构建完善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体系,让市场驱动与 创新驱动一起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把握改革开放 走深走实带来的机遇,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市场监管工 作各领域各环节,并以此带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工作 方法加快转变。要用好扩大国内市场带来的机遇,牢固树 立“大市场”理念,提升浙江制造品质,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促进市场规则公平,创造更优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 ,要正确应对挑战。变局之中,挑战往往与机遇同在。当 前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逐步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 经营困难加重,消费增长放缓,市场预期不稳,这些周期 性、结构性问题都对我省市场监管工作带来挑战。与此同 时,政府、社会和百姓对安全问题高度关注,质量安全监 管这副重担时刻不能放松,丝毫不能松懈。应对好以上挑 战,就是我们尽职尽责、提升工作的重大机遇。 找准定位,重点就是要深刻理解“高质量”这一主题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 本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越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 型的阶段,市场元素越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我 省制定实施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 了市场主体升级、“三强一制造”、食品安全等具体要求。各 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紧扣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深入打 好市场监管组合拳。一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推动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方向,构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标 准体系、指标体系和项目体系,撬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二要围绕竞争力提升,发挥好竞争政策的基础性、根本性 作用,突出知识产权、标准、品牌战略作用,培育发展更 多优质企业,助力打造致胜未来的浙江新优势。三要围绕 现代化建设,助力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并在其深入推 进的过程中,看得到市场监管的身影,发挥好市场监管部 门的作用。总之,省委、省政府重大行动到哪里,市场监 管部门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并以项目化带动,以载体 化推动,坚定不移地抓好执行和落实。 争先作为,关键就是要全力当好“改革派”这一主力军。 当前,改革开放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 深推进的局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处 于改革第一线,既是机构改革的重要部门,也是推动市场 化改革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还面临着诸多亟 待融合的任务,存在着高效监管制度尚不完善、营商环境 和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短板,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释放改革红利。一要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要继续当好 “放管服”改革先锋,最大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最大限度 减少对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更多地依靠法律法规、竞争 政策和标准规范,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和公共服务提供。凡 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要一律取消;凡是基层管理更方 便更有效的,要全面下放。二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一 方面,要强化综合治理、协同作战理念,加快内部队伍融 合、理念融合和工作融合。打通准入、生产、流通、消费 等环节,变物理结合为化学反应,实现全链条高效能监管 。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到市场监管不是独立、封闭的工 作,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帮助、彼此支撑。要敢于牵头协调 ,善于配合协助,强化部门联动,借力推进,借势实施 ,构建大服务、大监管工作合力。三要处理好上与下的关 系。新的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全面对接,要尽 快建立起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精简高效、监督有力的工 作体系。省局要着力加强宏观引导、区域协调、监督检查 和绩效考核;市局要做好本区域工作统筹安排,切实发挥 承上启下作用;县局要着重抓好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夯 实市场监管工作基础。 面对新时代我省市场监管工作新机遇新挑战新使命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快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轨 和工作路径转型,加快确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1234”市场监 管工作理念。 1.就是紧盯一个目标。奋力走在前列,是我省市场监 管部门讲政治的最大使命。我们必须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浙江工作的新期望上走在前,必须在践行“八八战略”再深 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上走在前,必须在落实省委、省政府 和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要求上走在前。一方面,奋力走在前 列我们有着较好的基础。市场监管部门融合了原工商、质 监、食药、知识产权监管以及价格监管等诸多职能,许多 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放心市场建设、小微企业成长、“三强 一制造”、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电商领域专利保护、 涉企收费检查、食品小作坊整治、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工 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肯定和社会各界认可。当前,市场 监管部门机构健全,队伍壮大,要素集聚,形成了统一市 场监管的新格局,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另一方面,奋 力走在前列是我们必须有的责任担当。市场监管部门直接 面对市场,既要“管活”,更要“管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亟需市场一端改革发力,健全适应新要求的监管工作规 则、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更优的 发展机会。我省市场监管部门促改革、稳企业、增动能、 保平安重任在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发 展动力责无旁贷。 2.就是坚持“两为”方针。为高质量发展服务、为高 品质生活服务,两者紧密联系,是系统性、整体性引领我 省市场监管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一方面,践行“两为”方针 ,关键在于树好理念。市场监管部门是维护市场秩序的主 要部门,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驾护航的重要部门。我 们要深刻意识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是更加成熟的市场 ,监管和服务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确立“两 为”方针,不是弱化监管职能,而是提高监管工作的站位 ,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找准监管工作定位,真正做到寓监管 于服务之中。另一方面,践行“两为”方针,根本在于用好职 能。市场监管部门的信心在于我们不缺工作职能。扩大商 事制度改革效应,强化竞争执法和质量监管力度,综合运 用标准、计量、合格评定等质量管理职能,完善知识产权 保护和市场退出制度,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这些市场 监管部门独有的工作职能都要用足用好。 3.就是树牢“三线”意识。兴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 ,守一方净土,相互融合,互为依托,三者不可偏颇,是 我省市场监管工作履职尽责的核心内涵。一是紧扣全省“两 个高水平”建设目标的主线。紧扣主线是市场监管工作的中 心任务,本质是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任何时候,我们 都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要紧紧围绕省委省 政府重大改革、重要战略和重点工作,紧密对接、精准发 力,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推动市场存量提升和增 量发展。二是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消费品等公 共安全的底线。保障安全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首要职责。当 前,食品药品问题比较突出,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重要消费品质量日益受到关注。我们要坚决落实“四个最 严”“两个确保”要求,着力转变监管理念和监管重心,牢牢 抓住企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进一步突出重点区域、重 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市县履职的监督、指导力度。 三是不碰各种纪律规定的红线。不碰红线是市场监管工作 的根本保障,从表面上看是严管,往深处想是厚爱。全省 市场监管部门刚刚组建,更要把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摆在 更加重要位置。省局提出的“十个必须”和“五个决不允许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都应当参照执行,使纪律真正成为“带 电的高压线”,让规矩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每一位干部必须遵 守的行为规范。 4.就是加快四个转变。要以深化改革为路径,突出放 、管、治,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监管 的有效作用和社会共治的积极作用。一是由管制型思维向 治理型思维转变。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从注重行政决定向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转变,实现 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有机的社会统一,完善市场有 效治理的生态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二是由 传统监管方式向数字监管方式转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智 慧革命,深刻地影响着市场监管工作。要主动顺应大势 ,围绕“掌上办事、掌上办公”目标,加快市场监管部门数字 化转型,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主动运用数据,强化 数字监管,提升监管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三 是由多头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新组建的市场监管部门 ,理顺了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监管链条,为实 现综合监管提供了坚实保障。要积极探索综合监管的机制 制度,着力强化政策协同、整体推进、上下联动,着重优 化准入标准、监管举措和基础服务,提高综合监管和综合 执法效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推进体系。四是由重审批向重 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长期以来,市场监管工作习惯于审批 准入,限制了市场活力。今后,要把更多行政资源转移到 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在简政放权、提能增效的同时,着力 完善信用监管,强化重点监管,创新智慧监管,用好“双随 机、一公开”手段,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监 管公平公正。 理念是行动的指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和 自觉践行“1234”工作理念,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魄力,把 握机遇,破解难题,厚植优势,走在前列,奋力开创新时 代我省市场监管工作的崭新局面。 三、系统共同发力,确保起好步开好局各项任务落地 见效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时 刻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 ,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以“八八 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牢固树立“1234”工 作理念,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着力促改革 、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 工作抓手和载体,扛起新使命,干好新开局,以优异成绩 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着力抓好四件 大事。紧扣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改革、重要战略和重点任 务,有效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全力推动我省高质量发 展。 1.着力促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是确保 打赢“企业开办”对标争先攻坚战。按照“最多跑一次”“不跑 是常态、跑一次是底线、跑多次是例外”新要求,全面整合 市场监管领域许可职能,答好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国务院 商事制度改革督查、“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第三方评价三张 考卷。深化涉企证照工商通办,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 到平均3个工作日以内。及时启动并推进已经签署的长三角 市场体系一体化框架协议。完善企业简易注销制度,全面 推开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试点。持续压减工业产品生 产许可证目录,省发产品除危化品外实施“先证后核”。检验 检测机构审批时限压缩四分之一,部分食品销售项目许可 时限缩至12天以内。针对低风险食品类别,探索推行“先证 后查”“自主声明”“告知承诺”。深化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 性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推进药品医疗器 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最多跑一次”标准体系,制定 “最多跑一次”改革地方标准3项以上。二是确保打赢市场监 管数字化转型攻坚战。全面打通市场监管系统“信息孤岛 ”,数据资源100%共享,实现“一网通办”“一照一码走天下 ”。构建“一掌五指”数字作业模式,深化全程电子化登记平 台建设,构建市场监管数据资源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健 全数字监管安全体系、标准体系和运维体系。加快行政执 法监管平台建设,构建药品、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 重点物品数字化监管体系。完善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建设。 强化大数据监管,加大数据驱动、风险监测分析预警等数 据应用。三是积极稳妥地推动技术机构改革发展。检验检 测机构改革要在强化公益性职能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市 场化取向改革。深化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浙江方 圆检测集团事企分离改革,巩固和深化推进省特种设备安 全检验研究院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工作。 2.着力稳企业,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 是全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省局服务民营 经济高质量发展20项举措,加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 的分析研判,帮助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充分发挥市场 监管职能优势,大力开展“扫黑除恶攻坚年”活动。大力加强 个体工商户和商品市场非公党建工作,广泛开展“三亮”活动 ,巩固和提升网商等新业态的党建工作。二是强化公平竞 争审查与反垄断执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督查,强化跟踪评估及结果应 用。加大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力度,规 范涉及民生公用和政府管理领域行政性垄断行为。实施重 点企业反垄断辅导机制,辅导民营企业500家以上。三是深 入整治违法违规价费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涉企收 费检查,构建源头防范机制,减轻企业负担。突出节假日 等重点时间节点与重点消费领域,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严 厉打击混淆仿冒、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 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直销企业监管和传销查处力度。四 是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实施《电子商务法》 ,督促平台落实责任,深化网络交易定向监测。打造统一 的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网络交易主体和网络交易行为 大数据系统,加快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建设。五是完 善信用监管机制。推进市场监管部门和跨部门“双随机、一 公开”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抽查覆盖企业比例不低于5%。 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指导意见。统筹建立市场监管领域“黑名 单”,建立信用修复和强制退出机制,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 理。 3.着力增动能,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一是促 进浙江制造品质提升。健全“品字标”梯队,拓展“品字标浙 江服务”“品字标浙江农产”系列,新增“品字标”企业300家以 上。强化培育引导,力争“中国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提升 农产品品牌品质,培育农产品企业品牌100个以上、区域品 牌50个以上。开展“万企质量素质提升、千企先进管理孵化 、百会行业质量共治”活动,广泛组织企业质量比对。二是 发挥标准领航效应。加快产业先进标准提档,制定“品字标 浙江制造”标准500项以上,推动制定数字经济领域标准30项 以上,发布《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指南》地方标准。推 进区域标准一体化,建立长三角区域标准合作机制和路径 ,积极争取并联合发布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 领域地方标准,发布区域标准3项以上。制定乡村振兴领域 省级地方标准30项以上、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项以上。三 是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 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建设,新建国家质检中心2家以上。 推动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大宗商品储运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步伐,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 审查,推动建立长三角高端计量标准、计量监管共建协作 平台。 4.着力保平安,进一步筑牢发展安全底线。一是强化 药品安全监管。健全药品监管体系,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加强监管保障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市县市场监管部门药 品监管职责。对疫苗、血液制品等高风险生产企业、四级 监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产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 飞行检查。开展互联网制售假药、中药饮片、无菌和植入 医疗器械、婴幼儿和眼部用化妆品生产等专项整治。完善 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机制,建立企 业直报制度。二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发挥食安办统 筹协调作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深化食品安全市县 创建,高水平完成国创任务。建设放心消费示范餐饮 2200家以上、“阳光厨房”2500家以上,评价验收农批规范化 市场20家以上。全面推行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公开 报告制度,启动新一轮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体系检查 。优化食品安全抽检体系,健全评价抽检机制,进一步增 强监督抽查靶向性。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提升源 头治理能力。认真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非洲猪瘟防控。三是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日志 制、严重事故隐患报告制和安全责任事故举一反三制等制 度,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专项监察执法,保持特种设备万台 死亡率较低水平。加快电梯“保险+服务”等维保模式应用 ,覆盖电梯数量5万台以上。四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完善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跟踪监测和风险研判机制,建立 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和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制度 。加强危化品等高风险工业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组织6个 以上块状产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监督抽查,加大儿童 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二)聚焦企业与百姓期望要求,全力组织开展五大 行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突出问题,立足百姓消费升 级迫切需求,积极构建市场监管工作有效抓手。 1.全力开展放心消费升级行动。认真办好省政府民生 实事,新培育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万家以上,无理由退 货承诺单位1万家以上,打造名特优作坊及亮化达标小微食 品企业1000家以上,建设城乡放心农贸市场300家以上,设 立送药上山进岛便民点300个以上。持续开展放心消费“三度 一率”指数评估工作,完善放心消费标准化评估体系。加强 放心消费制度建设,启动12315等投诉咨询热线和平台整合 工作,全面推行消费投诉公示,开展消费比对、消费体验 、示范承诺“回头看”,强化消费者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 。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大新能源汽车、儿童用品等 产品缺陷调查力度,建立长三角区域性缺陷产品召回协作 机制。强化商贸市场、加油站、“民用三表”、物流快递等行 业计量监管,全面实施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 力自我声明制度。 2.全力开展知识产权生态优化行动。积极实施知识产 权强省战略,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达到25件,PCT国 际专利申请量1800件以上,有效注册商标总量突破200万件 ,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年申请量400件以上。加快构建知识 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品牌机构建设,支持温州争创 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实验区。推进杭州、宁波国 家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城市建设,加快中国(浙江)知识产 权保护中心建设。建立领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强 化知识产权贯标,商业秘密保护“十区百县千企”工程覆盖面 达50%以上。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进一步强化电商 领域知识产权执法。 3.全力开展市场主体增效行动。牵头实施小微企业三 年成长计划,深入开展民企对接现代金融、现代技术和人 力资源“百千万”活动,新增小微企业15万家以上;“个转企 ”1万家以上,其中新转公司制企业占比80%以上。深化小微 企业“云平台”建设,健全以信用宝为核心的银商合作机制 ,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融资帮扶力度。在优势产业领域开 展企业标准先进性评价,发布企业标准“领跑者”30家以上。 增强商品市场产业链整合与平台化服务能力,加快推进 20家重点市场转型提升。制定全省企业信用管理指南和标 准,公布一批“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4.全力开展综合执法亮剑行动。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总 局部署,深入开展以打击假冒伪劣为重点的综合执法行动 ,全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加大农村 市场执法力度,重点整治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劣质商品 、仿冒名牌等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食品安 全执法力度,全力抓好保健食品、山寨食品、婴幼儿食品 、校园食品、小餐饮、网络配餐等重点领域治理。加大网 络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侵权仿冒、价格欺诈、虚假宣 传、假海淘等行为。加大认证领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 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行为。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医疗等 重点领域广告监测与治理,全力整治房地产、汽车买卖、 物业管理等行业合同格式条款。 5.全力开展技术服务双创行动。全面对接产业创新服 务综合体建设,打造省级“一站式”技术服务综合体30家以上 。深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每年常态开放实验室 100家以上,组建专家服务团队100个以上,开展质量提升 活动500个以上,服务企业5万批次以上,为企业减负1亿元 以上。强化计量精准帮扶,服务企业2000家以上,帮助解 决计量技术难题200个以上,完成能源计量示范工程15个以 上。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整合改革,建 立绿色产品认证采信和推广应用机制,加快公共机构绿色 数据中心服务认证。 (三)聚合市场监管工作力量,大力实施四个工程。 加快自身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市场监管现代治理体系,切 实保障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协同、高效推进。 1.大力实施政治建局工程。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 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 神,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切实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守政 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切实提高科学谋划、驾驭全局能 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建设清廉机关、 模范机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好监督执纪“四 种形态”,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 题,加大督导问责力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认真做好新闻宣传、舆情处置工作,积极参加并组织开 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全面落实省委巡 视整改要求,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强化重点岗位风险防控 ,严肃财经纪律,推进内部巡察和审计全覆盖。认真贯彻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推动党支部标准 化规范化建设。 2.大力实施系统凝聚工程。提炼并弘扬新时代市场监 管干部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市场监管部门文化认同。进 一步加大支持基层力度,争取新配市县两级特种技术用车 500辆以上,增加向基层安排资金,加快市场监管所标准化 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办案区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建立“尽 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机制,制定保障基层监管执法 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尽早出台应对职业投诉举报 行为指导意见,努力缓解基层面临的责任重、风险高等突 出矛盾。巩固和拓展基层所温暖保障工程。积极培树和挖 掘基层先进典型,塑造“最美市场监管人”。广泛开展各类文 体活动,促进干部职工情感交流。 3.大力实施制度强基工程。把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 众、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作为深化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 抓落实”活动的具体抓手,深入谋划一批有针对性、有价值 的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加强对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前瞻 性、战略性和规律性研究,启动“十四五”规划前期准备。进 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全力推动《 浙江省广告管理条例》《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浙 江省标准化管理条例》《浙江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法》 等地方立法的制修订工作。优化行政处罚、投诉举报等有 关处理规定及相关文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立高 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食品、特种设备及群体性等突发 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4.大力实施队伍提质工程。积极拓宽干部培养渠道 ,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市县政府领导 干部市场监管专业能力提升研讨班,制定和实施干部知识 更新计划。着力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继续举办所长能 力大比武活动,评选百名业务能手。全面落实深化市场监 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指导意见,按照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 的改革要求,建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加快推进专业 领域职业化队伍建设,完善职称评审工作,组建职业化、 专业化食品药品检查员队伍。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 代我省市场监管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高举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 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场监管总局关心支持下,凝心聚力,真 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我省市场监管事业走在前列的新 篇章,为“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董明辉在廉政党课上 的讲话 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今 天为大家上一堂廉政党课,我讲的题目是:有联想,才能 知敬畏。下面,我就从“一幅对联、一次走访、一个故事、 一场遗憾”来产生联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联想中可以知 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一幅刻骨铭心的对联,让我受益一辈子 这是一幅用石灰与纸浆刷在墙上打底、红色油漆书写 在我老家大门上的对联,据父辈讲,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不久就写上去了,一直伴随我长大,至今刻骨铭 心,永远都忘不了。这幅对联上联是:“叫公字安家落户 ”,下联是:“把私字扫地出门”,横批是:“公私分明”。对 于这幅对联的含义,我小时候不大理解,只知道公家的东 西不能动、不敢动。在那个年代,全生产队的粮食都存在 我们家的粮仓里,那时对粮食的管理不像现在这么严格 ,都是直接从晒场到粮仓,根本就没有具体数量,拿一点 自己吃完全没问题,尽管当时都饥肠辘辘,但是我们整个 家庭都没有这么做。所以,从这件事,我就联想到,廉洁 意识的培养还得从娃娃抓起,从小时候就要厚植“公”和“私 ”的概念,小时候的朦胧到长大后的清醒,更能够刻骨铭心 。 很显然,这幅对联讲的就是如何对待“公”与“私”的问题 。“公”与“私”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理解,“公”与“私”就 是“三样东西”:一根针、一杆秤、一把尺。 “公私”是一根针,扎出灵魂的好坏。“公”扎出的灵魂是 好灵魂,“私”扎出来的灵魂是坏灵魂。“公私”是一杆秤,称 出格局的大小。“公”称出来的是大格局,“私”称出来的是小 格局。“公私”是一把尺,量出境界的高低。“公”量出的是高 境界,“私”量出的是低境界。在当今的世界上,“公”与“私 ”往往同时存在。“公”还在,需要我们守护;“私”也仍然存 在,我们必须坚决斗争。在“公”与“私”的问题上,是“公”战 胜“私”,还是“私”战胜“公”,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抵抗力 。有人说,一个人抵抗力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我这里要 说的是,在“公”与“私”的问题上,你对党的忠诚度决定了你 抵抗力的大小。如今,我们有一些同志,心中老是惦记着 权力和金钱,对党的恩情、对党的信念、对党的纪律早已 抛之脑后,这些人必定被党和人民抛弃。对于我们来说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用权力的大小、金钱的多少来 衡量,而是要用对党的忠诚度来衡量。作为共产党员,谁 对党忠诚,人民就越爱戴谁。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道德 模范田工,大家都知道,他作为一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 ,在自身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几十年如一 日资助扶贫事业、贫困学子,而且每天都做义工。这样的 党员,他就是用对党的忠诚来诠释他人生的一切,这就是 我们最敬佩的人。 大家都有家庭,有亲戚朋友,我这里要说的是,当你 站在朋友圈、利益圈的时候,党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百 姓在你心中又是什么位置?任何时候,在碰到“公”与“私 ”,在遇到利益集团阻击的时候,你必须把党和群众的利益 摆在第一位,这就是我们对待“公”与“私”应该具有的态度。 一次震撼心灵的走访,让我记忆一辈子 20XX年8月,我在市委组织部工作期间,和几名科长到 农村去走访,当时到了××县的××乡。在我的印象中,这个 乡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因为它是平原地区,而且从历来掌 握的情况来看,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乡。但是,我去了以后 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当时村支部书记带着我们一行看了 几个贫困户,其中一家至今很难忘记,也是在我的一生当 中我所见到的最穷的一家,可以说是一贫如洗。穷到什么 样子,家里没有一把凳子,床铺是用树枝和砖头搭建的 ,更不用说有什么电器。走进家里后,发现只有一个碗、 一双筷子,小孩名叫陈×,当时在×××中学读书,本来考上 了××县一中,因为无钱就选择了到×××中学就读,学校为其 免除学杂费,但生活费不免。他的父亲被车撞断了腿,母 亲精神有点异常。我一生当中没有见到过如此贫穷的家庭 ,确实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当时我看到后,有“两种心情 ”:第一是心痛,第二就是愤怒。心痛的是这一家人确实过 得很艰难,债台高筑,一年到头家里没有吃过肉,要说吃 肉,也是陈×的母亲在吃“百家饭”时吃一点;愤怒的是村里 的党员没有发挥作用,当时我把村支部书记狠狠的批评了 一顿,我说,村里有100多名党员,每一名党员都是修的楼 房,你们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么一个贫困户在你村中作孽地 生存下去吗?我说党组织建在基层,这一点作用都不发挥 ,党支部设起有什么用?党支部书记当着干什么?我说你 们可以发动每名党员给他捐一个碗、搞一个凳子、买一张 床总可以吧,孩子的生活费一名党员一年资助10元钱就解 决了,这是全村最穷的一户,你们都扶持不好,你们太不 应该了。当时,我恨不得用拳头把村支部书记揍一顿。我 知道,光心痛和愤怒是没有用的,还得有实际行动。于是 ,我与同去的几位科长商量,掏钱为这个家庭买了一套家 俱、一台电视机,然后资助小孩读书至今,现在到文理学 院念大学。 这次走访,每每回想起来,我都会久久沉思、感慨万 千;每每回想起来,我都会躬身自省、自警自励;每每回 想起来,我都会陷入感动、触动心灵;每每回想起来,我 都会心生不满、愤愤不平。我们都要想一想,像这样的家 庭,我们市里还有多少?我们平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有多 少?他们的家庭过得怎么样?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他们 对党和政府、对党的干部有什么期盼?我们真正到农村到 社区了解多少?大家听了我刚才讲的这次走访,有没有深 感愧疚、自责?有没有感到脸上火辣辣?我们共产党员是 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我们面对群众,是不是真正 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确是伟大而英明的 决策,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应该要为扶贫做点什么。新 一轮的扶贫工作就要开始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应该树 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我们讲忠诚于人民就是用实际行 动落实践行,对人民群众不尊重、不帮助,是最大的腐败 。对人民群众的困难视而不见、见而不助,那要我们党员 做什么?20XX年前,我倡议我局的每一位同志,每月节约 50元出来支援扶贫,这对大家来讲,不是一件难事。当然 ,领导干部要带头,每名领导干部每月节约100元来支援扶 贫。我自己每月节约1000元出来支援扶贫。 一个深受启发的故事,让我感慨一辈子 前些年,我看到过一则故事,就是“为什么不提拔我”。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某个公司调整中层骨干,一个资历 浅的提拔了,一个资历老的没提拔,都是年轻人。没提拔 的年轻人心里颇不是滋味,就跑到董事长那里去问,他问 董事长:我有过迟到没有?有过早退没有?有过违章违纪 吗?董事长说:没有。那我的工作表现可不可以?董事长 说:也可以。那公司对我是不是有偏见而不提拔我?董事 长说:没有。那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提拔了?这个时候 ,董事长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