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赣州专场)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赣州 专场) 黎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 现在举行系列发布会第二十六场,发布会的主题是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这十年。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赣州市 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克坚先生,赣州市委常委、 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胡剑飞先生,请他们介绍党的十八 大以来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 问。 下面,先请李克坚市长作介绍。 李克坚: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受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 记吴忠琼同志的委托,我谨代表赣州市委、市政府,向参 加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 年来给予赣州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深情牵挂赣南老 区。2012年6月2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推动下,《国务院 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 施,开启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新篇章。十年来,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对赣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不断把赣南苏 区振兴发展推向新的高度,特别是2019年5月20日亲临赣州 视察,给予赣南人民巨大鼓舞。40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 单位对口支援赣州,选派五批次201名优秀干部挂职帮扶 ,为赣州量身订制出台高含金量支持文件281个,连续召开 七次部际联席会议,帮助解决一大批重大事项,赣州成为 “老区中的特区”。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位推动,每 年召开领导小组会和工作推进会,对赣州的支持“只做加法 不做减法”;省直各厅局对赣州厚爱三分,在政策、资金、 项目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倾斜支持。全市上下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苦干实干,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历史性 成就。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总 量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65位、前进43位。赣州进入了经济 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 期。 十年来,我们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老区人民生活 “芝麻开花节节高”。坚持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振兴发展 的首要任务,将财政支出的近七成、新增财力的近八成用 于改善民生,长期困扰赣南人民的住房难、喝水难、用电 难、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尽锐 出战打赢脱贫攻坚战,114.3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 脱贫,11个贫困县、1023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 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 续九年领跑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提前三年实现比2010年翻 一番。赣南老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正满怀 信心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壮大优势产业,自主“造血”功能 明显增强。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纺 织服装、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等“1+5+N”产业集 群迅速发展,千亿产业集群达到4个,营收过百亿元企业从 零增至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781家增至2478家,中科 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土集团落户赣州,填补了江西 无国家级大院大所和央企总部的空白。赣南脐橙品牌价值 稳居水果类区域品牌全国榜首,蔬菜产业成为新的富民产 业。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 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赣州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壮大 ,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十年来,我们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赣南老区面貌 日新月异。扎实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城区建成 区面积和人口均翻了一番,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 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动车、高 铁、国际航班先后开通,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车、 通动力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赣南广大乡村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 。 十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振兴发展动力活力 竞相迸发。加快先行先试步伐,开展省级以上试点示范 200余项,有效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大湾区能做 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理念,全面对标大湾区优化营商环 境,打响“干就赣好”品牌。深赣对口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赣州国际陆港班列覆盖中亚五国及欧洲20多个国家,吉 利科技、格力电器、富士康等一批龙头企业纷纷落户,赣 州正加速成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十年来,我们系统加强生态保护,南方地区重要生态 屏障持续筑牢。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稳定 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考断面水质全部优良,森林覆盖率 保持全国领先。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 ,完成两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废弃 稀土矿山治理全面完成,水土保持“赣南模式”在全国推广。 赣州生态环境质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先后获评全国 首批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中国最 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十年来,我们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党心民心获得空前 凝聚。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 ,努力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 红土圣地。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 史学习教育,创作了《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一个 人的长征》等一批红色文艺精品。大力弘扬寻乌调查唯实 求真精神,持续掀起“效能革命”“作风革新”,争创新时代 “第一等工作”。赣南人民坚定执着听党话、跟党走,红色基 因薪火相传,焕发新的时代荣光。 回顾十年振兴历程,赣南苏区华丽蝶变,最根本在于 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和殷切关怀,在于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在于中央国家 机关及有关单位、省直厅局的倾力支持,在于赣南人民的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迈入新征程,党中央、国务院对赣 南老区的关怀持续加码,2021年1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 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印发实施,2022年3月国家发 改委出台《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将深入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 绕“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以及省委、省政府对赣州 提出的“六个第一等”“六个区”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三大 战略、八大行动”,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努力让赣南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实际行动 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 关心厚爱,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黎峰:谢谢李市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 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人民网记者: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 工程。赣州曾经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在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又是如何推进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 李克坚:在脱贫攻坚之初,赣州有11个贫困县、 1023个贫困村、114.3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江西脱 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能让老 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殷殷嘱托,坚持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精准施策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出台帮扶政策,改 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9.52万户,建设农村保障房1.74万套 ,易地扶贫搬迁7.37万人,帮助贫困群众安居乐业;率先建 立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稳定 在90%的适度水平,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返贫;贫困学生教 育资助实现全覆盖,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贫困家 庭的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 升工程3820处,农村贫困人口都喝上了安全水。 二是实施产业就业扶贫促增收。我们坚持“造血”与“输 血”并重,创新推广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覆盖带动 90%以上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赣南脐橙入选全 国三大产业扶贫典范之一,建成规模蔬菜基地34.5万亩、其 中有九成是扶贫基地。建设扶贫车间1248个,开发农村保 洁、农家书屋等公益性岗位5.3万个,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 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后劲。抓好群众亟需的路、 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服务薄弱 环节,在全省率先实现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通水泥路,全 市脱贫村实现4G网络和宽带网络全覆盖,户用卫生厕所普 及率达94.5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教育、 医疗、文化、养老等服务更加便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 、新奋斗的起点。我们积极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 首要任务,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创新推行 “防贫保”政策,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统筹推进“五大 振兴”,特别是立足“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力推进农业 产业化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赣南新妇 女运动”等群众性创建活动,着力建强乡村人才队伍,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奋力打造 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请问赣州在推动工业发展 ,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胡剑飞:这十年,赣州围绕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 业链现代化发展目标,坚持“育龙头、补链条、建平台、保 要素、强集群”发展路径,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倍增升级 ,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 能源汽车、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已成为主要产业集群。 十年来,赣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6%,全市战略性 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32.2%,装备制造业占比达30.06%。 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区市。 一是抓链条建设强集群。我们坚持“1+5+N”产业集群发 展思路不动摇,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特色产业集群蓬勃 发展。2021年,全市主导产业实现营收3979亿元,占全市 规上工业营收比重超80%,主导地位日益凸显。现代家居、 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4个产业集群产 值突破千亿。全省首家央企总部中国稀土集团落户赣州 ,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群。“南康家具”品牌价值居全国家具行业第一,实现 “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显示模组 、印制线路板产能分别占全国的5%和9%。赣州已成为全国 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制造基地,形成了“于都女装、宁都童 装、石城鞋服、兴国牛仔、瑞金织造”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抓企业培育强主体。出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系列政策文件,落实产业链链长会和政企圆桌会制度,设 立规模100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引导资金和规模超140亿元 的产业基金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