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202210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区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省、市应急管理工作 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战略要求,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监管、 自然灾害防控、应急能力提升、执法力度强化等中心工作 ,精准施策,把舵定向。1-9月,全区各类生产安全起数、 亡人数同比前三年平均数分别下降72.4%和82.4%。汛期共 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3次,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2次 ,顺利完成梅汛期3轮降雨防御工作。 一、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2年,婺城区应急管理局主动对接省、市应急管理 部门,发扬“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冲锋精神,积极争 取试点,承担省级试点任务2项,市级试点任务2项,承办 市级演练4场。 一是破题应急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迭代城市大 脑-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婺城区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应用,实 行区长领衔、周研究、月汇报,全力推进应用开发。目前 已在浙政钉和门户网站上线,实现资源优化一键调度、风 险预警高效联动、重点物资动态追踪等功能。录入308支救 援队伍、4611名救援人员、327个应急物资仓库、247499件 应急物资、263个避灾安置场所等应急资源,记录队伍擅长 方向以及队员擅长能力,实现对救援力量的精准调度;在 发电机、水泵、卫星电话、无人机等重要设备上安装定位 芯片,对重点物资设备进行实时定位。 二是做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后半篇文章。开发自然灾 害综合风险防控应用,实现区、乡、村3级灾害风险预报共 享与应急指挥联动机制。结合现有平台的预警模块和数字 任务体系,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任务预警规则 ,一旦出现预警,平台将自动下发任务给基层。利用 REN引擎技术,根据建筑、人口等承灾体的灾害损失估计 ,进行风险等级评定,提前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台风洪涝灾 害等产生的综合风险进行精准研判。5月30日,浙江卫视《 新闻深一度》栏目播出《浙江:多地遇强降雨 “人防+技防 ”筑牢防汛安全线》,关注婺城区在2022年5月28日至5月 30日的一轮强降雨中,利用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通过 5G图传技术,实现防汛指挥中心与巡查现场信息实时传输 ,大幅提升了防汛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台风“梅花”防御期 间,各乡镇(街道)基层责任人全部进岗到位,落实防御 措施,超前防范安排易发区多发区群众转移工作,特别是 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行动不便人员落实“一户一策”盯紧 盯实,累计投入一线人员3380人次,共转移群众1115人 ,其中地质灾害466人,小流域山洪194人,危旧房170人 ,在建工地285人。 三是借力突破社区应急体系改革瓶颈。强化党建引领 ,将社区应急体系改革与“上统下分、强街优社”改革专项工 作有机融合,将应急突击队建立、应急物资配备、数字化 改革等重点工作融入平战一体基层治理机制,优化工作推 进效率。成立婺城区应急管理局现代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 组,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制 定《社区应急体系改革专项工作方案》和改革作战图,“晾 晒推进”,实行“无量化不工作”。系统推进应急管理业务工 作与现代社区建设融合,提高工作推进效率。结合婺城实 际,分山区、平原制定“多案合一”应急预案手册,指导乡、 村两级精准履职,其模板在全市推广。全面建立以网格为 基本单元的社区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建立村(社区)应急 突击队275支,3649人,组织培训14场次,宣传活动10余场 ,覆盖群众4万余人。 四是打造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组织融合 、资源融合、发展融合”三融的总体思路,以党建+业务深 度融合,探索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新模式。集合了 消防救援大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 伍、专家团队等20余支力量,整合形成了应急尖刀队、水 上综合应急队、通讯保障应急队、电力保障应急队、道路 畅通应急队、森林卫士应急队、综合应急处突队、数字指 挥应急队、智库应急专家队和灾后重建保障队10支应急救 援联盟队,并细化各联盟队伍的职责。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紧盯大局,把稳安全基本盘 一是构建体系,深入“除险保安”。成立“除险保安”领导 小组及工作专班,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领导“挂帅”制,以 “8431”模式深入推进专班运行、机制运作、检查覆盖,固化 工作体系。常态化检查中,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6078人次 ,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38220家次,发现问题隐患7873项 ,完成整改7481项,整改率95%。下发“除险保安”指挥长令 15份、督办单1份、安全生产事项交办单10份,共交办问题 隐患405个,已完成整改404个。联合区纪委开展除险保安 “百日攻坚”大督查,组织5个督导组全面下沉,累计出动检 查人员7000余人次,有力推进隐患大起底大清零。全省除 险保安工作评价指数8期晾晒排名,我区均位于全省中上游 ,其中第1期、第7期分别位列全省第4、第5位。1-7月全市 平安指数考核,我区生产安全工作指数98.21,位列全市第 1。二是党建引领,深化清单应用。积极构建定期上报、晋 级审查评分和考核、通报机制,明确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 单准入标准、提升报送质量、及时闭环销号,深入推进清 单应用,着力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到“治理一方领域”的跃迁 。1-9月,累计主动上报清单问题27项,其中省级发布1项 ,市级发布7项,区级发布27项,目前完成销号整改15项 ,12项计划10月底前完成整改;结合“除险保安”专项工作 ,共梳理上传全量问题库310项,现已全部完成整改。1-8月 份,全区“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各期指数稳居全省上游 ,其中一季度指数位列全省30、全市第1。三是瞄准短板 ,清单化抓落实。梳理全区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三张清单”共46项,逐一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在《今日婺城》公布,实行任务进度“每周通报”和定期督 查。截至目前,已完成34项,长期执行9项。围绕“除险保安 百日攻坚行动”,明确“重点任务清单”共120项工作任务,建 立周统、月通报制度,截至目前已完成57项。四是奋进三 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婺城区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 行动计划3个专题、8个专项共计405项工作任务。胡余仙区 长在8月份、9月份召开的全区安全生产大会作专题研究部 署。截至目前,2022年任务总数完成率95.5%,三年任务完 成率99.3%。五是全面推进全覆盖责任体系建设,细化梳理 安委会、专委会、行业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架构和“区、 乡、村、企业”四级安全生产履职人员责任清单和履职清单 ,9月开始,全面开展线上动态履职,截至目前,各级安全 责任人30天在线使用率88.44%。 (二)聚焦主业,强化企业安全监管 一是多点发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组织企业负责人 、安全员参加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4次,组织高危行业监 管例会3次,组织涉有限空间企业“四类人员”开展专项培训 6次,参与培训264人。邀请省级危化、矿山专家33人次对 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全面体检”,对重点岗位、关键 环节进行“地毯式”检查、“全覆盖”搜寻。在24小时对所有危 化生产、带储存经营企业实现全覆盖在线监测的基础上 ,新增31家加油站、非煤矿山企业。二是“互联网+监管 ”,深入推进刚性执法。设定“班子执法日”,局领导每周至 少一天带队下企业、下基层开展执法检查;开展全员执法 ,并以科室为单位每周执法情况进行晒拼创;围绕区委、 区政府中心工作,对白龙桥水电十二局区块低小散企业、 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区块开展重点执法检查。1-9月,共检查 企业336余家次,立案处罚201起,处罚金额213.4万余元 ,较2021年同期分别上升1335.7%和351.2%,移送公安机关 处理2人(其中事故前行刑衔接1人)。三是聚焦重点,优 化社会化服务模式。建立11个安全生产体检站,对全区 1363家企业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 风险差异化动态管控,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图,建立“一企 一档”。通过“每月一培训、年中一比武、年底一考核”打造 安全生产体检站 “婺城样板”,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主体责任 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演练、现场管理、设备管 理等基础性工作,1-9月份累计指导企业自查隐患总数 15959条,机构检查隐患总数21521条,实现整改率98%。四 是数字赋能,提升安全生产效能。全力推进危化品全生命 周期安全在线系统、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系统、重大危险源 监管系统运行,通过系统抓牢企业风险研判、安全准入、 监测预警、事故隐患、非法违法等情况,工业企业安全在 线平台覆盖企业1363家。1-9月份累计发现隐患总数48064条 ,其中企业自查隐患总数15959条,政府检查隐患总数 10584条,机构检查隐患总数21521条,已整改472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