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 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XX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 省各项工作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产业 第一、制造业立市”,把稳增长作为头等大事,全局干部“跑 上去、走出去、沉下去”,全力以赴推动工信产业高质量发 展,多次获得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一年来,我局主要抓 了以下工作: (一)用心服务助企纾困解难,工信经济实现稳中有 进。开展“服务企业提升年”行动,成立20个专责服务组,筛 选1200余家重点工信企业,局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每月对口 联系服务其中300家重点企业,下沉生产一线“摸实情、问需 求、解难题”,实现服务企业专责化、诉求清单化、机制常 态化、情况信息化,累计协调推进企业诉求1043项,推进 率100%,企业满意度连续多月达95%以上。创新开展处级 干部上门驻企实现服务零距离,受到企业普遍欢迎和认可 。积极应对上半年外省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首创“前方 +后方”联合作战模式,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涉疫情诉求316项 ,挽回企业产值损失。成立常态化运作的汽车、集成电路 等6个市层面工作专班。1-11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 4737.84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工业投资额超千亿元 ,同比增长11.6%。我市在2021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 中排名全国第三,较上年提升1位。 (二)发力大项目积蓄新动能,先进制造强市建设取 得新突破。印发《XX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 ,出台“汽车稳链补链强链20条”、“中小企业纾困10条”、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政策。积极 推动大项目,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二期能扩项目以及第 二智造中心、广汽丰田五线、TCL华星t9、粤芯二期等项目 和粤电花都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大湾区直流背靠背XX工 程等重点电源和电网工程顺利建成投产,广芯、兴森项目 加快建设,增芯、广石化绿色技改、因湃电池、粤芯三期 、融捷锂电池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四季度开工 。持续推进一批汽车重点项目招商落地,服务跟进小鹏汽 车智能工厂资质审查。在国内率先开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 汽车上路示范运营。推动芯聚能车规级碳化硅功率模块实 现产业化,国产大型超高清视频转播车正式量产下线,在 设备选型、4K超高清视频系统链路相关核心关键设备首次 实现全国产化,全车超高清视频系统国产化率超过70%。南 沙中科宇航公司重点参与研制的“力箭一号”成功发射,中科 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完工交付。小鹏汇 天和广汽研究院摘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一金一银,XX企 业包揽“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全部3个钻石奖项。 (三)系统谋划“四化”赋能行动,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绿色化发展加速推进。出台《XX市培育“四化”赋能平 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集84个“四化”平台 入库,聚力培育一批“四化”平台赋能产业、服务企业。推动 出台《XX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与华为公司签订全面深 化战略合作协议,支持12家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公 共服务平台,7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 点示范项目。XX人工智能融合赋能中心、XX数字技术创新 中心同步揭牌,云从科技公司成为国内科创板“AI平台第一 股”,寒武纪华南总部落地黄埔。积极推动国家工业信息安 全发展研究中心在南沙建设华南分中心,新增7个国家级特 色专业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工信部物联网示范项目、12家 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数量全省第一),累计建成5G基站 约7.64万座,5G用户超1400万户,XX港南沙四期5G智慧码 头项目投入运行。出台实施《XX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 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一快一慢”充换电服务 体系和“超充之都”建设;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电动汽车公 私充电桩达12.32万台(公共充电桩4.31万台,私人充电桩 8.01万台),其中投运的超充站55座。推动纺织服装、美妆 日化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广应用行业级工业互联网 平台,累计服务企业8578家。深入拓展“穗碳计算器”在绿色 金融领域推广应用,超500家企业试点开通碳账户。实施清 洁生产改造方案970个,绿色制造国家级示范项目数量居全 国前列。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园区在我市落地。 (四)深入实施双链式“链长制”,产业链生态不断 完善。构建完善“1+X”政策体系,推动全市21条重点产业链 全部出台行动计划,精准施策扶持产业发展。举办“广聚群 链·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政府搭台、企业 唱戏”促进上下游企业围绕技术研发、产品配套、采购订单 等领域进行供需匹配。积极跟进24个产业链招商项目,其 中九识新型先进化合物半导体项目、武汉大学智象机器人 等项目陆续注册落地。依托“XX12345企业专席”助力纾难解 困,推动500余家企业的1233项诉求实现受理、解答、转办 、督办等全周期服务。发布首批23家“链金合作”金融机构清 单,为重点产业链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争取国家级试点示 范,我市入选国家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 市。开展能源电力保供,成立市能源电力保供工作专班 ,印发《XX市能源电力保供工作专班组建方案》《XX市 2022年有序用电方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和重点产业链 供应链企业用电,全年没有实施有序用电。优化用电营商 环境,推动《XX市供用电条例》立法,创新推出“主动办 ”“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举措,提升用户办电体验 ,XX“四办”举措典型经验获国家能源局全国推广,XX“获 得电力”连续两年位列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第一梯队前列并获 评全国最佳实践。 (五)深化产业空间整治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持续增 强。加快建设XX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阿里巴巴等 11个项目投产运营。大力推动海珠区珠江科创园、荔湾区 岭南V谷科技园等“老城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