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宜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12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宜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政府工作报 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决策 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之年。一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紧扣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严格按 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认真 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较好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 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江西综合实力强市建设迈出新步 伐、取得新成效。 ——赶超进位提升“宜春实力”。预计全年GDP增长 5.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 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7%左右,实 际利用外资增长10%~12%,发展态势和质效持续站稳全省 第一方阵。 ——首位产业催生“宜春现象”。江西国轩一期投产、二 期开工,宜春时代一期即将竣工,比亚迪、赣锋锂业、欣 旺达等头部企业竞相落户,锂电新能源产业“井喷式”发展 ,推动全市制造业百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预计达3~4家 ,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 ——民生优先彰显“宜春温度”。民生方面支出占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比例稳定在80%以上。年初确定的10项民生实事 全部兑现。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8%左右、7.4%左右。 ——“三拼三促”激发“宜春作为”。全市上下树立干大事 、创大业的雄心,争先创优、狠抓落实,中国(宜春)跨 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河湖长制工作 再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市政府获评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 进集体。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体现在: (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底盘趋稳向好 。推行惠企稳岗保运行周调度机制,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 “穿透式”分析,打出惠企纾困组合拳,先后出台降本增效 36条、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40条、稳住基本盘全力保增 长50条以及接续政策30条等措施,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 负超200亿元。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全力打好六大领域 “项目大会战”,常态化推进节假日“两不停”,实行重大项目 “周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1~11月853个市大中 型项目完成投资2250亿元,占年计划的125%。全年举办四 次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开竣工项目1565个、总投资 5624亿元。全力促进消费回补,发放政府消费券1.36亿元 ,直接或间接拉动消费近12亿元。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 点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发售“宜春文旅一卡通”近10万张 ,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20亿元;靖安获评全省首批“风景独 好”旅游名县,万载古城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 项目名录,明月山栖隐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轻 奢露营区获评全省十佳最美露营地、高山滑雪项目春节期 间十上央视,铜鼓七星岭滑雪场入选国家春节假期体育旅 游精品线路。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组建金融专家团推 动政府融资平台优化升级,财政金融领域风险总体可控。 出台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策,房地产市场 趋于平稳。抢抓RCEP发展机遇,助力企业打通国际市场 ,打造二手车出口业务品牌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二)着力优化结构、提升能级,产业发展量质齐升 。坚定不移强攻工业,获批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获评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蝉联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 进市,承办省工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宜春丰城高新园 区营收预计突破千亿元。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8家,总 数达216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质量 标杆企业1家,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23家,总数均列全 省第一。高安建陶基地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樟树 金虎集团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大力实施数字经济 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速 居全省前列,宜阳新区、宜春经开区、樟树、奉新获评省 级数字经济集聚区。累计建成5G基站6325个,千兆光网覆 盖率达129.7%,基本实现乡镇以上人口密集区和工业园区 等重点场景5G网络连续覆盖,成功创建国家千兆城市。积 极应对历史性旱情的不利影响,有效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 农业用水需求,粮食生产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生猪出栏、 蔬菜播面和油料产量均保持全省前列。深入推进全域创建 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建成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 201万亩,绿色有机认证面积501.8万亩,新增“两品一标 ”60个、“赣鄱正品”认证品牌19个。高安入选国家现代农业 产业园创建名单,上高入选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县 ,袁州获批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新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个。扎实开展服务业攻坚行动,着力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 ,新增月度规上服务业企业58家,累计培育省级服务业集 聚区17个、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31家。加快推进电商与产 业融合发展,培育省级电商示范企业10家、年网络零售额 超千万元品牌5个。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省级重点物 流园区(中心)2家,“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 设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丰城、樟树入选全省首批县域物 流配送体系试点县。 (三)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出台营商环 境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搭建营商环境诉求收集、办理、 调度统一平台,实现闭环管理。探索实行“大一窗”综合受理 改革,市本级窗口数量压减率达76.7%。实施产业项目全链 条协同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工程 建设全流程最长审批时限由74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 。常态化落实政企圆桌会议制度,创新推行环境信用修复 “代办制”,有关做法分别入选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典型 案例。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生态卫士”综 合执法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园区“一园一图”应急管理模式 ,探索建立“林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和矿山“督察长”制 ,丰城获评全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铜鼓完成全省碳汇 开发“第一单”。持续打响“开放提升、引强攻坚”大会战 ,1~11月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388个,总投资2057.5亿 元,省商务厅初步认定“5020”项目18个。深入开展研发投入 攻坚行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大幅提升并首次超过 全省平均水平。入选省级及以上重大人才工程数居全省第 一,6个项目入选省“揭榜挂帅”企业重大技术需求榜单。认 定高新技术企业20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85家,新增 独角兽(种子)企业2家、瞪羚(潜在)企业14家。江西理 工大学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省农业科学院宜春分 院挂牌成立,与省建材集团共建锂渣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 术中心,成功组建江西商贸物流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 樟树获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四)注重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方案基本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成 果获批启用,中心城区开发边界拓展至180平方公里。实施 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十大行动项目626个,完成投资 1002.5亿元。全市改造老旧小区164个、背街小巷145条。中 心城区“创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改造主次干道 26条、老旧燃气管网56.9公里,建成公共停车位8147个,住 宅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弱电管线整 治行动、推行两轮电动车上牌“就近办”业务。宜万同城快速 通道、宜春大道改造工程建成通车,袁州城乡客运公交进 入“1元时代”。 成功入选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市本 级和丰城纳入首批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建成乡村振兴先行 示范村244个,退出农村“三房”1.1万宗,年经营性收入超 10万元的行政村达96.4%。新改建农村户厕2.6万个,城乡环 卫一体化覆盖所有乡村,“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基 本建成。成功创建美丽宜居乡镇43个、村庄196个、庭院 3.3万个、示范带11条。靖安、奉新、铜鼓、明月山获评全 省“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谋划实施生态环 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150个,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 家二级标准,国省考断面和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均为100%,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铜鼓获评国 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万载成功创建省 级生态县。靖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考核获生态环境 部通报表扬,高安获评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宜丰、袁州入 选全国县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百佳样本前15强。 (五)牢记人民至上、发展为民,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预计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75万 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未出现返贫致贫现象。 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40所,新增、改造学位 4.7万个。“双减”政策有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 培训机构实现清零。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五年大幅提升,为 高校输送人才数量和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上高入选全国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宜春学院获批全省硕士重 点建设单位、3个现代产业学院挂牌成立。第十六届省运会 上实现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全面进位。抓紧抓实常 态化疫情防控,迅速果断处置突发疫情,用最短时间、最 小代价取得了最大防控效果,被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称赞为 创造了奥密克戎防疫攻坚战的“宜春速度”。基本医疗保险实 现应保尽保,被全国爱卫办评为江西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市人民医院获评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示范医院 ,签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新 闻评论《从“蜗牛”获“奖”到“码”上“服务”》获中国新闻奖二 等奖,为全省地市最高奖项,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获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在全省率先实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樟树国字山墓葬入选中国社科院年度“六大考古发现”,原 江特电机厂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宜春军供站获评全国 重点军供站。信访积案有效化解,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和群 众经济损失大幅下降,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实现县域全 覆盖,袁州围合建设试点成效初显,万载获评全省首批无 非法集资示范县。扎实开展危化品、城镇燃气和自建房等 集中治理攻坚,强化防溺水“四个一”和校园安防“八个一”工 程建设,宜丰花桥获批江西唯一的全国森林防灭火规范化 管理试点乡,全市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国防动员、民族宗 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地震、气象 、史志、档案、工青妇、红十字会等事业有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着力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 “五型”政府建设,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建立政府 投资项目审批建设全过程把关定责机制,健全完善土地矿 产资源出让、政府投资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与 重点领域制度,政府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加强法治政 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 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02件、政协提案348件。积极 开展“政府部门开放月”活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十县百乡”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三拼三促”抓落实 活动,建立13项重点专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成立市政府 争先创优、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业发展等工作专班,推动 形成大抓落实、大干实事的良好格局。市社会保险事业服 务中心况维章同志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市税务局 稽查局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宜春经开区获省 及时奖励。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严 格落实勤廉宜春建设各项任务要求,全市政府系统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以上 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 指引的结果,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离 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市广大干部群 众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 ,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 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 央、省驻宜单位和驻宜部队指战员,向关心支持宜春发展 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发展成绩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 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三次产业结 构不优,农业大而不强,服务业短板明显;资源环境约束 趋紧,要素保障滞后于实际需求;城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民生保障还有不少短板;风险防控能力有待提升,经济 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防灾减灾等领域 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治理效能还需增强,一些干部思想 不够解放,不敢为、不愿为、不善为现象仍然存在,党风 廉政建设任重道远,等等。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 题、攻坚克难,坚决做到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松 手。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 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 争先”目标定位,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宜春“率人之 先、敢为天下先”的历史基因,对标“六个江西”发展要求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 力推进江西综合实力强市和“六个强市”建设,奋力打造经济 发展的繁荣之地、创新创造的兴业之地、精致精美的宜人 之地、绿水青山的秀美之地、幸福和谐的善治之地、风清 气正的勤廉之地,推动宜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进位 ,凝心聚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宜春,在新时代新征 程奋力展现宜春作为、大市担当。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 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 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促稳 提质,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进,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分别增长6.5%以上、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 平涨幅3%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务必保持定力、务实笃行,重点 在八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主攻实体经济,在挺起工业脊梁上持续发力。 深入开展工业十大攻坚行动,加快构建“1+3+N”产业体系 ,推动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争第一、全省工 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拼第一、全国新型工业化锂电新能源产 业示范基地创唯一,奋力迈出打造“中部地区工业十强市”的 坚实步伐。 实施首位产业翻番行动。抢抓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风 口,举办全球新能源企业家峰会,实施“产业拉长育生态”工 程,以宜春经开区为核心区,持续推动龙头企业重大项目 延伸成带,引导产业链项目向相关县域多点布局,加快形 成全域发展、梯次互补的格局,力争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 营收突破2000亿元。切实抓好比亚迪、赣锋锂业等项目开 工建设,推进宜春时代一期、江西国轩二期等项目建成投 产,力争碳酸锂产量突破20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实际产 量达30GWh。加大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招大引强力度,突出 抓好富临精工、欣旺达、鑫合、吉利等正极材料和电池回 收综合利用项目的落地建设,力争引进配套项目20个以上 、正极材料产能达30万吨。积极引导产业头部企业在宜设 立研发机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锂渣、废旧电池回收利 用攻关,谋划建设宜春锂电新能源科创城。全面推进含锂 矿产资源整合利用,有效保障产业发展需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打造产业链链长制升级版 为抓手,动态完善产业“四图五清单”,扎实推进铸链延链补 链强链。对建材家具、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县域支柱产 业,实施“产业培强壮龙头”工程,推进樟树“中国药都”振兴 工程,通过加强政策引导、要素保障,推动龙头企业规模 提升、创新升级,带动全产业实现稳健增长。对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纺织鞋革等园区主攻产业,实施 “产业引大选链主”工程,瞄准行业链主企业,持续开展招大 引强,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企业梯度培育,力争新 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小 巨人”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大力实施产业技 改升级行动,滚动推进技改项目300个以上,力争工业技改 投资增长35%。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 ”,深耕数字产业赛道,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 产业深度融合,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超300家、 营收800亿元以上。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上线并引导企业 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引进和培育产业数字 化服务商3~5家,打造一批5G+智慧矿山、数字化车间、智 能工厂、黑灯工厂和灯塔工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 度,推进工业园区搭建政银企在线对接平台,着力解决企 业信用不透明和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持续提升金融业 发展能级,力争新引进金融机构1家,新增上市公司2家。 推动园区建设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开发区满园扩园、 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优化园区空间、产业布局 ,推动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力争星级产业集群数保持全省 第一,园区营收突破5000亿元。稳步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 发展、迭代升级,积极申报宜丰—奉新省级锂电产业园区 ,持续提升开发区承载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批而未用土 地消化攻坚行动,切实做好批而未供土地供应和闲置土地 处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探索建 立要素资源差别化政策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龙头企业、 链主企业对低效企业进行嫁接盘活,力争全市规上工业用 地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规 上企业亩均税收分别不低于20万元、10万元。 (二)畅通供需循环,在释放内需潜力上持续发力。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建设高效顺 畅的流通